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中国的禅宗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一)六祖惠能之前
  六祖惠能大师之前的禅宗有两个方向,其中之一是由菩提达摩传承下来,另一支是其他各宗祖师所传。菩提达摩传到四祖道信之下,分出牛头法融与东山弘忍两个系统,通常都以弘忍为禅宗五祖,因为他是惠能的师父。其实法融也是四祖的弟子,并且传了七代,到鸟窠道林以后才逐渐消失。至于不在菩提达摩系统之内的禅师,早期有竺道生、僧稠、法聪等人,都对后来的禅宗思想造成影响。另外天台系的南岳慧思、天台智顗等人,以及华严宗的清凉澄观、圭峰宗密,也是著名的禅师。
  从菩提达摩到六祖惠能的时代,并不一定全是顿悟法门。例如达摩的〈二入四行〉主张理入和行入。所谓理入,也就是以直观的方法契入理体,顿悟佛性。所谓行入,有四种观行,即报冤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这是有次第的渐修法门。
  四祖道信的〈入道安心要方便门〉也提到:“于一静处,直观身心,四大五阴。”又说:“常观攀缘、觉观、妄识、思想、杂念,乱心不起,即得粗住。若得住心,更无缘虑,即随分寂定,亦得随分息诸烦恼。”
  五祖弘忍的〈修心要论〉,主张守心第一,而说:“此守心者,乃是涅槃之根本,入道之要门,十二部经之宗,三世诸佛之祖。”又说:“但能凝然守心,妄念不生,涅槃法自然显现。”这是有心可守的,不是顿法。尤其他又说:“若有初心学坐禅者,依《观无量寿经》,端坐正念,闭目合口,心前平视,随意近远,作一日想,守真心,念念莫住。”这也是有方法的,而且是根据净土经典的日观。
  从以上三段引文可见,六祖以前的禅宗仍然属于印度禅观之延续,到了六祖才出现所谓直指人心、不落阶梯的禅风。
  (二)六祖惠能
  惠能大师是听《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开悟的,所以特别重视《金刚经》。他在升座说法之初就告诉人:“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是“大智能度”的意思,亦即以大智能从生死烦恼的此岸度到解脱的彼岸。不过在他之前的祖师叫人用口念,而他提倡心念。
  六祖不主张空心静坐,也不主张心外求佛,如果不能自悟,也需要请善知识来开导。又主张定慧一体,曾云:“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这是定慧同时,与传统的先修定而发慧的观念不一样。他又说:“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定慧犹如何等?犹如灯光,有灯即光,无灯即闇,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
  他对于坐禅有如下的观念:“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因此他反对“有人教坐,看心观静,不动不起,从此置功。迷人不会,便执成颠,如此者众,如是相教,故知大错”。这些都是依据大乘诸经“以行、住、坐、卧四大威仪即是三昧”的观念而来。因此惠能大师特别引《维摩经》所说“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两句话,引申出“但行直心,于一切法,勿有执著”。
  (三)六祖惠能之后的禅宗
  曾任日本驹泽大学校长的忽滑谷快天曾将中国禅宗的时代加以分期,从达摩到六祖称为“纯禅时代”,六祖惠能以后到唐末五代称为“禅机时代”,此后到宋朝叫“烂熟时代”。继而式微,到现代则由虚云和尚和来果禅师中兴了中国的禅宗。
  所谓禅机就是引用棒喝、机锋等手段来帮助禅修者破除我执。自北宋开始的烂熟时代,出现了公案、话头、默照。公案,是指古代禅师们开悟过程的个别案例。在此以前尚无人予以搜集、整理,到了北宋,首先由汾阳善昭编辑了《先贤一百则》,雪窦重显编辑《颂古百则》,五祖法演初提“无”字公案,叫人参赵州和尚的“狗子无佛性”;到大慧宗杲努力提倡“赵州无字”,与大慧同时的宏智正觉则首倡默照禅。
  摘自圣严法师《禅与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