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认识无常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黄威南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前言

什么是无常?

「无」是没有,「常」是固定不变;「无常」就是没有固定不变的意思;也就是说:一件事情或一个物体,是不会永远保持同样的状态而不起变化的。

无常,是佛陀为我们开示的法义,是佛学中常用的专门术语;也是世间的真相。

无常的现象恒常存在于这整个世间:草木的萌芽、成长、开花结果以致枯萎、凋落;人的一生—从婴儿、孩童、少壮及至老死,当中无数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又有那一件是能够被你我所永久掌握而不会改变、不会消逝在茫茫时空中的?这一切的一切,都在说明了一个事实:这个世间就像是一道巨大的洪流,所有的人、事,都只是水面的一些泡沫;洪流不断地汹涌而下,它水面上的泡沫冒起来又破灭了,冒起来又再破灭了...没有任何一个水泡是可以永远浮冒在水面上而能免于破灭的。这就是世间的真相—无常、变易的法则。

无常,也是你我都拥有过的生活经验,只是我们常常都活得浑浑沌沌的,盲无所觉的,无视于无常的存在。想想看:曾几何时,你只是妈妈怀里抱着的小娃娃,现在却已长大成人了;以前你只懂得牙牙学语,现在却能读书识字了—这当中不是已经起了种种的变化吗?现在的你不是早已和以前的你有着很多的「不一样」了吗?这不正在说明了一个事实: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无常的,不能保持永久不变的。那么,无常,不正是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生活经验吗?

无常,也是一种简单的生活常识。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都知道:把一颗种子放在泥土中,然后再对它施肥、浇花,给予种种的照料;有朝一日,种子定会发芽生长,一直到成为一颗大树,为我们提供荫凉或结出满树的果实。因为我们知道一颗种子不会永远只是一颗种子,只要有着适当的环境和条件,这个「现状」是可以被改变的。因为我们知道「种子会在适当的情况下产生变化」的常识,而利用这个知识得到了预期的成果。所以说,无常是一种简单的生活常识。同时,我们也可以说:无常是一种自然界的法则。

无常,也是令我们生起种种痛苦、烦恼的原因。因为人都会死,都不可能永远生存下去,所以我们被迫面对生离死别,失去至爱的亲朋好友的伤心难过。相对的,当我们自己年纪大了,身体逐渐衰老而越来越接近死亡的召唤时,内心便会恐惧、彷徨不已;我们畏惧着将要失去自己所珍爱的、所熟悉的人事,由于对生命有着无比的眷恋却又不得不舍下这一切的原故而彷徨不已。

或者,像前面所说的,我们把一颗种子放进泥土里,对它悉心照料,期盼着收成的到来。然而,不幸的,突然涌来了一阵洪水,淹没了整片土地,种子在大水中腐烂了。因此,再也不可能长成一棵遮荫的大树,也不可能结满一树甜美的果实了。这不是一件很令人失望的事情吗?

无常,真是一件残忍的事实啊!它使得我们患得患失;它夺走我们所执着的一切美好事物;它令我们显得手足无措,在种种难以预测的变幻中忽悲忽喜、又哭又笑。无常像一把尖利的剌刀,深深地刺痛了我们;无常也像一个可怕的鬼影,在你背后不停地追逐着,使你不敢停下脚来,最后却还是无法摆脱。

无常,是一个巨大的力量;它使稚童变成大人,教含辛茹苦的父母展颜欢笑,却又常常在转瞬之间变换画面:朝气蓬勃的少年变成棺木里的一具尸体,教白发人送黑发人,教肝肠寸断的父母欲哭无泪!

难道我们只能在无常的旋涡里随着它团团转吗?佛陀为我们开示了无常的法义,绝不会只是要我们无可奈何地束手无策。我们究竟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无常?如何在无常的得失之间保持安然自在?如何消除因为无常而生起的种种恐惧?如何认识无常、看透无常、超越无常?如何才能不再随波逐流?

总的来说,无常就是一种「可能」;或者,更精确的说,无常就是「转变的可能」。在无常的变易法则下,今天将会过去,明天将会来临;尚未出生的将会出生,已经出生的将要面对死亡;得到可能失去,未曾得到的可以通过种种努力和方法来获得;只要有适当的条件和客观因素就可能令一件新的事物出现,但当条件和客观因素起了变化之后,有关的事务复将消失。简单地说,无常不外就是生、死,得、失,爱、恨,悲、喜,开始和结束两者间交递互换的现象。反过来说,无常也可以是死而复生,失而复得,恨尽爱生,乐极生悲。

一颗种子在泥土中腐烂了,我们或许说是:这颗种子「死」了。种子腐烂后,种子内藏的元素并没有因此而「消失」—这些元素分解后被泥土所吸收,化成了泥土的一部分。所以我们说:种子「死」了,泥土中的新元素却「出生」了。

我们必须紧记:「无常」是一种「转变」,但不是一种「宿命」。所以,无常是自然的、正常的现象,不是无可奈何的。



第一章 如实观察无常

⊙一切万物无常存者,此是如来末后所说。
—长阿含

「这世间的一切事物都不可能长留而不改变的。」佛陀曾经这样宣说。这句话出自长阿含经。据说这是佛陀临进入般涅盘时给予弟子们的最后一次教诲。在佛遗教经中也有着类似的纪录:「...世间一切会移动和不会移动的法,都是会败坏的,有着不固定和不安稳的现象。」作为众人导师的佛陀也无可避免地必须面对无常的现实,同时更在他本身将要入灭(去世)之前的最后一刻再一次强调这个事实。这使得那些企图依赖佛陀的「庇佑」而免于无常、免于生老病死的弟子们的美梦全部粉碎。

正如前言所提到的,无常的现象恒常存在于这个世间,是你我都拥有的生活经验,也是一种简单的生活常识;但是为什么我们却盲无所觉,并且从来不曾对无常的变化有所警惕呢?这都是由于我们总在一厢情愿地「认为」变化不会这么快发生,或者盲目地迷信有某种超能的神秘力量可以留住一切我们所贪爱的事物。

换句话说,也就是我们从来都不曾正视我们所面对的世间和存在其中的种种现象。因此,在这一章里,我们将会对无常的现象作一番真实的观察。

◆我们的身体

我们的身体将会衰老,将会染患种种疾病,在受到刀砍火烫时会受伤、会痛楚,随着身体机能的衰退而终将渐渐步入死亡。在这之后,尸体将被埋进土里,就像是一块木头那样,再也不会说话、不会看东西、不会移动,全身冰冷而僵硬,再也没有一丝一毫的感情了。最后,尸体还会腐化、朽烂,成为一堆泥土。

从上面的说明中,我们清楚地知道:我们并没有可以使自己的身体永远不会变化的控制能力。而事实上,这种情况不仅是在死后才这样,即使在活着时,我们也必须面对这种无常变易。

从出生到成人,这种长大的过程并不是我们想要便可以做到的。身体的茁壮成长必须依靠营养的补给、水分、运动等许多条件。唯有当所需的条件都具足时,「长大」才会变成事实。随着这些条件的不同,每个人的成长情况也会有所不同。例如:营养不良。

我们的身体是由:头发、毫毛、指甲、牙齿、皮肉、筋骨、骨髓、五脏、肠胃、肋膜、痰脓、血汗、脂肪、尿液等等器官和分泌液所组合而成。另外,我们还需要食物燃烧产生的热能和吸入足够的氧气。归纳起来,组合成一具躯体的元素不外下列四种:1、固体2、水分3、温度(热能)4、气体。这四种元素在佛学的专门术语中叫着「四大」。就是这四大元素的和合在维持着人体的存在。

当这四大元素的和合处在一种适当的情况中时,我们的身体就很健康。一旦四大失去调和,人就会生病。四大过度的失调将会使病势加重,甚至最终将导致死亡。人一死,四大元素也就随着分解、散灭了。温暖的躯体失去了温度,火大散灭了;血液、尿液和唾涎等各种分泌液将凝结而不再流动,水大干了;风大也将随着呼吸的停止而消散得毫无踪影;剩下那由筋骨和皮肉等所组成的地大也将腐化而磨灭。由于四大的消散,人的精神作用失去了依持,也就随之而消失。

从中我们将可发现,人的身体是由种种元素所组合成的,一旦少了其中一个条件,人也不再成其为「人」了—你可以想象一个没有地大:筋骨、皮肉的「人」吗?或者一个完全没有温度的「人」?一个少了某部分「地大」的人,我们称其为有所残缺的人;一个体温过高或过低的人,必定是个有病的人。至于完全失去其中一个元素的人,则必是一个死人了。

因此,我们也就可以这么说:身体的无常现象是出于各种条件(元素)的增减、组合或消散所造成的。

类似的情况是否也同样发生在我们的精神作用上呢?我们的情绪、记忆和意志是否一成不变?或者,也是无常而不会永久保持不变的呢?

◆喜怒哀乐

人的情绪是起伏而多变的。当所处的环境或所接触的人符合己意时,我们的心情也就显得十分愉悦、畅快。一旦遇到的人、事,都和自己的心意背道而驰时,我们就会觉得愤怒、不满或者难过、失望。

究竟我们的喜怒哀乐是如何产生的,情绪起伏不定的无常现象又是什么因素所造成的呢?

所谓情绪,就是身体感官和外界的事物接触到而激发起的种种感觉;也就是感受。我们通过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和大脑来和外界产生联系,接受种种事物的刺激,从而引发好的感受、不好的感受和无好无不好的感受。

当眼睛接触到色彩或光线时便产生视觉;耳朵和声音接触时产生的是听觉;鼻子接触种种气息则产生嗅觉;舌头接触味道产生味觉;身体(皮肤)接触外界而产生触觉;大脑(心)通过感官接受外界的种种刺激而产生思想、记忆等心理作用。

感官和外界的接触并非一成不变的。随着方向、对象和环境的不同,我们所接受的刺激也有所不同,产生的感觉也就随之而转变了。这种变易的现象,就是无常。所以说,人的感受和情绪也是无常的。

当眼睛接触到令我们感到「舒服」或愉快的色彩或光线时,我们会说:这是美丽的、漂亮的;当某些色彩或光线让我们产生「不好」的感觉时,我们则会说:这是难看而丑陋的。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耳朵、鼻子、舌头和身体与外界的接触上。感官不停地给我们的「心」输送不同的资料,因而产生喜欢、讨厌和无所谓等不同的情绪。我们喜欢美好的感受、厌恶甚至憎恨不好的感受;对于不好不坏的感受,则迷迷糊糊,不知道是该吸引或该排斥。当美好的感受消失时,一种新的感受又产生了—我们会觉得若有所失。这种「若有所失」的感受使我们产生了悲伤的情绪。原先的美好感受被「失去」这种不好的感受所替代;而当我们失而复得或者又接触到一个新的、美好的事物时,同样的程序将循环一次...这就是喜怒哀乐的真相。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的话,不难发现:这种「感受的循环」一直不停地在我们身上发生着,只是我们没有注意到罢了!

当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循环变换得太过频繁时,我们便说:这个人很「情绪化」。

事实上,我们之中又有那一个人不是情绪化的呢?我们都被情绪所支配、控制,被它牵着鼻子走。只是有些人情绪的变化没有那么频繁,感觉上「好象」是「不情绪化」的。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笑话:某个年轻男子在路上看到了一个漂亮的少女,于是他的眼光被吸引过去了。他的视线就这样不由自主地逗留在少女的身上,不舍得移开。以致到最后,整个人掉进路旁的水沟里。

这似乎只是一个无聊的笑话,但真实的情形却是:这个笑话几乎每天都发生在你我的身上。当我们接触到美好的事物而产生愉悦的感受时,我们总会对这美好的感受不停地「追逐」下去,渴望它能够一直延续下去。以致最后掉入了烦恼的沟渠里。

◆从「以前」到「未来」

佛陀曾经以一只猴子来形容人心的善变。我们的心意就像一只在树林里跳来跳去的猴子一样,一下子抓住这棵树枝,一眨眼又抓住另一根树枝跳到别棵树上去了。我们的念头不就是这样子吗?这会儿想着:嗯,今天早餐面包所涂的果酱还蛮好吃的;一会儿却又想着:明天要和朋友一块儿去看戏,该穿那套衣服才好?再过一阵子,我们可能又坐在那儿发着「如果我有一百万...」的白日梦了。

人们总是生活在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幻想中;一方面思念着已经成为往事的种种过去,一方面却又担忧那些还没有发生的事情。

我们总是说:「唉,如果当时...」或者「早知道的话,我就...」再不然就是「万一...怎么办?」年纪大的人喜欢「想当年」,年轻的人却忧虑将来。一颗心就这样在过去和未来之间来回徘徊,以致蹉跎了光阴却从来没有珍惜过任何一个可以被创造「可能」的现在!

其实,时间就像一道河流,如果你不能配合流动的水势,掌握每一个「动点」的话,那么你就很快会被时间的洪流所淹没了。

从「以前」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时间是一串连续不断的流动:「现在」曾经是「以前」的「未来」;而「未来」也终将成为「现在」,随着再成为「过去」。我们将时间划分为三个时式:过去、现在、未来。如果以年分作单位的话,就是去年、今年、明年;以月为单位的话,那就是上个月、这个月和下个月;以秒作单位...如果我们不断把时间的单位缩小的话,我们将会发现,时间其实是从来都不会固定在某一个点上的;它只是在不断地流过去、流过去...

事实上,时间的定义只是:生灭、生灭、生灭、生灭...的连续循环。不是吗?如果说一个人有七十岁的寿命,也就是说他拥有七十年的时间。在这里,时间只是一个单位,用来测量生与死之间的差距。我们以日出(生;出现)和日落(灭;消失)的生灭过程来名为一个白天。这也就再一次说明了时间,只是一个假设,用来标志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对无常现象作一番测量。

所以,「过去」这个时式所标志的都是一些已经「灭」了、消失了的事物;而「末来」却是尚未「生」的、出现的事物。不管是已经消失的或是尚未发生的事物,都同样是无从捉摸的。那么,单凭想象去臆测那又有什么意思呢?眷恋从前并不能令往事重现,欣求未来也不见得就能得偿所愿。唯有当前一刻才是触手可及的。

你是不是真的能够看清过去、现在、未来的急速交替呢?你是否懂得在「此刻」一旦成为「过去」时,不拖泥带水地将「它」放下呢?

一个只愿缅怀往事或者对未来作种种妄想的痴人就好比一个脚步向前,却频频回顾背后,或者眼睛望到了天边,却看不清面前的路面的人。这样的一个痴人早晚会踩错果皮,跌得个焦头烂额;又或者一脚踩进面前的深坑!

◆思考、决定;判断、经验

每个人都有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当我们遇到某件事物时,首先,我们将通过种种感官去感知它;在感官与外界的接触中,将产生好的感觉、不好的感觉或无好无不好的感觉。之后,我们会进行思考,然后做出决定。比方说,我的手碰到了一盆热水,产生了「热」的感觉;这时,我便会想:「好热啊!我不喜欢热,我要避开它。」于是,便有了决定;这个决定的意念就是我们的意志。接着,我就会根据对事物的认识来作出适当的判断:「这热是从水传来的(认识),那么,让我把手抽离水中吧!(判断)」而这种判断将在我们的心中留下痕迹,成为一种经验。

不管是思考、意志、判断或经验也都是无常的。我并不是每次一碰到热水就会把手抽开的。如果是在一个刮大风、下大雨的冷天,说不定我就会这样想:「好热啊!但是这让我觉得很温和,我喜欢热,我要把两只手一齐放进去。」这样一来,我就会作出不同的判断而得到不同的经验了。

所以说,思考、意志、判断和经验等心理作用,和我们的身体或感受一样,是会随着外在的条件和环境以及个人各别不同的情况而改变的。

可叹的是,许多人往往忽略了这一点。一旦某件事情在他的经验中反复出现多次之后,他便会开始觉得,甚至认定这个「经验」是固定的、不会改变的。他会说:「一定是这样。」或者:「一定要这样。」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固执、死板的人。

由于他对无常的真相没有清楚、明确的认识,而导致他思想上的「死角」(或「盲点」),因为他不知道这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没有固定不变的,而依赖记忆中的惯性思维来面对相似却不同的事物,致使他无法理智地观察所面对的事物,活用经验,调整作法。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观察无常以认识无常的重要性。对于无常现象的认识将帮助我们更认识自己,也更认识这个世间:从而学会如何面对和处理生活中种种问题的方法。

第二章 无常的性质

⊙「......如无常,如是动摇、旋转、......飘疾、朽败、危顿、不恒、不安、变易、......如沫、如泡、......损减、衰耗......」
——杂阿含经

就如前面所引用的那段经文所说的:无常的性质是动摇、不安的。所以,我们也说:无常是变易的法则;是一根木头从完好到朽败的过程;是情绪起伏不定、变化难测的形容;是从多到少、从强到弱;也是生灭的表现。

无常,是不安稳、不固定的。那么,是什么使得它如此飘疾呢?

◆因缘和合

在第一章里,我们对无常的现象作了一番观察,发现:身体的无常是由于四大元素,即:地(固体)、水(液体)、火(温度)、风(气体)的聚合或消散;感受的无常则由于所接触的对象有所不同......

总而言之,不外是由于主观或客观条件的和合或分散所引起的。

别译杂阿含经中说:「一切众生皆是有为,从诸因缘和合而有,......若假因缘和合者,即是无常......」

什么是因缘和合呢?

「因」是直接条件或主观因素。

「缘」是间接条件或客观因素。

「和合」就是适当的、很好的配合在一起。

「因缘和合」也就是直接条件和间接条件很好的配合在一起的意思。

比如说:我们的身体是因缘和合的,那就是说:我们的身体是由四大元素适当地配合在一起所组成的。

我们的感受也是因缘和合的。视觉是眼睛和色彩、光线的因缘和合:眼睛是因(直接条件),色彩和光线是缘(间接条件);听觉是因缘和合的;耳朵是因(主观因素),声音是缘(客观因缘);嗅觉也是因缘和合的,鼻子是因(能嗅),气息(香、臭)是缘(被嗅);味觉是因缘和合的,舌头是因(感官),味道是缘(被感知的对象);身体(皮肤)是因(主角),种种物体是缘(环境),所以触觉是因缘和合的。

因,是必须具备的、主导性的直接条件。

缘,则是辅助的、配合性的间接条件。

因是主,缘是宾。

因是主角,缘是配角;这是一出戏中众演员的关系。一出戏没有主角则绝不可能上演,因此是必须具备的条件(因)。整体而言,则演员是因,道具是缘;道具是用来配合演员的表演、衬托剧情用的,属于辅助的间接条件(缘)。

以一棵树为例,则种子是因,其余的泥土、水分、阳光等都是缘。当因、缘具足时,于是长成一棵树。

这就是因缘和合的道理。

世间的一切物质、感受、感想、意志、判断、经验、认识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这是永久不变的定律。小至微生物,如细菌,大至整个世界,都必须彼此相依、互为因缘才能够存在的。没有一个人是可以不依靠别人或其它事物的助缘而能够单独存在的。即使他躲到山林里去,他也必须从树上采摘野果、野菜来作为食物。这些植物都有赖于阳光、水分、泥土的滋润才能茁壮成长的。所以,即使一个人独自躲在山林里,也还是需要间接地依赖大自然的种种事物。

就像这样子,世间的万物互为因缘,彼此相依相存而得以生存、增长;然而因缘既有和合,便也当有分散。因缘和合而生,因缘分散则灭。生灭的变换,就是无常。

事实上这种变换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只是我们不曾细心留意罢了!

⊙剎那生灭

人并不是到了某一个特定的阶段便突然间变成白发苍苍、面有皱纹的。身体的新陈代谢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只不过它显得很细微、很渺小,使得我们无法轻易察觉。直到这种新陈代谢完成了很大的部分时,我们才如梦初醒。这时候,才听见有人感叹说:「啊!人老了!」

植物的枯萎凋落也是一样的。首先,可能是一片叶子开始枯黄、掉落;然后是第二片、第三片......树枝也由顶梢开始,逐渐地一寸一寸往根部干枯、萎缩,一直到整棵树枯死为止。

由于这种无常的变化十分微小,我们便往往因此而误以为它并不曾发生。以为人是不会死的,虽然,我们的理智和常识会告诉我们这是绝不可能的。我们的内心却一再存着侥幸或佯做不知不觉地一直拖延、逃避下去。

就像我们总是以为金钱、财富、名誉、地位是可以被永久拥有的那样。我们并不曾注意到:这些财富也是因缘和合的,是无常的。就以财物为例子吧!大火能烧、大水能淹、强盗能夺、赌博会输、耗费会尽。我们拥有这些财物只是因为需要运用它,而不是为了可以永久拥抱它。我们必须清楚地认知这一切都是剎那生灭的,总有一天,在某种因缘分散的情况下,将会磨灭、消失。我们必须有一种「万物为我所用」的态度,所有的物质都是一种工具、一种媒介以完成某件事务,切莫被它们所役使、所奴役。

我们的身体也一样。在无常和因缘的法则下,一切的疾病、败坏和死亡都是自然而正常的。我们无须为此而不安和生起恐惧、害怕。生而有死,那只是一种自然的演变;又有什么是值得害怕的呢?

◆一开始便走向结束

我们常常以一种惯性的思维来形容一个人或一件事物。比如我们说:这是一个年轻人—在说这句话时,我们忽略了其实这个人身体内的新陈代谢正在一步一步地使他走向衰老、使它不再「年轻」。然而,我们并不考虑这些。我们只盯着眼前这一刻的现象看,然后以一种「惯性的」、「想当然尔」来认识他、形容他。

如果我们时时刻刻都透过缘起和无常的法则来观察一切事物的话,那么,一个年轻人,其实是一个正在步步接近年老的人;一棵茂绿的树,则是将来的枯枝,甚至烂泥;一个初生婴儿,其实是等待死亡的开始。

这并不是一种悲观的态度。我们这样说法,只是因为这是一个事实。我们必须清楚而透彻地认识它,那么,我们才可能采取正确的步骤。

就一般的情况来说,清楚知道死亡的终将来临后,我们将会更加倍的珍惜有限的生命,赶紧在生命结束前,履行一切的义务和职守。知道一棵茂绿的树有朝一日会变成枯枝,将警醒我们:应该更细心地照顾它,仔细为它浇水、施肥,施以适当的助缘使它得以继续茂盛生长。

有人以「一开始便走向结束」这句话来形容生灭的情况。这个形容倒是十分恰当、贴切的。不是吗?当电影一开始放映时,放映机里的底片便一寸寸地被播放在屏幕上,同时,尚未放映的底片也随着一寸寸减短,以致越来越接近剧终的画面。

在佛学的术语中有四个名词是用来形容这种从开始走向结束(生灭)的过程的。

当我们要说明一个人的生命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时,我们便说其中包括了四个部分,那就是:生(出世)、老(成长及衰老)、病(身体逐渐败坏,也就是得了病或身体机能衰退)、死(四大分离了,精神和物质的因缘和合也不再相互依存。)

形容一个念头的起伏时,我们用:生(念头生起,在脑海中出现)、住(念头在脑海中逗留、持续)、异(念头转换了)、灭(原先的念头消失;新的念头可能取而代之。)

形容一个世界的生灭,则用:成(种种因缘和合,形成一颗行星)、住(因缘和合的情况被保持,其中也有一些变化,但不致影响全体)、坏(巨大的变化开始发生,因缘明显地分解、败坏。)、空(星体毁灭了。)

说起来,即使是这篇文章本身也有他的变化,那就是:起(文章起首)、承(内容)、转(高潮,重点或转折)、结(文章写完或是被读完了)。

第三章 无常是苦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色无常,无常即苦,......如是受、想、行、识无常,无常即苦,......」
—杂阿含经

人生充满着种种的遗憾和痛苦,在佛经中将它们归纳成为八种典型,名为「八苦」。这「八种痛苦」就是:1、生苦2、老苦3、病苦4、死苦5、爱别离苦6、怨憎会苦7、所求不得苦8、五阴炽盛苦。

中国古代有位诗人曾经感叹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苦,便正是来自于「不如己意」,也就是「无法令自己感到满意」,和自己所要求的、所渴望的有所差距,所以觉得不满意,觉得遗憾,觉得很无奈。基本上,一切痛苦的产生不外如此。

杂阿含经上说:「色无常,无常即苦......」所谓的「色」,指的就是我们的身体。这句经文译成白话就是:「身体的表现是无常的(不能永久保持不变的),因为无常变迁,所以带来痛苦......」

八苦中的生、老、病、死苦,便是来自于「身体」是无常的这个原因,以及受、想、行、识等「精神作用」是无常的原因。简单地说,那就是:生命(精神作用与身体的因缘和合产生生命)的无常现象产生种种痛苦。

身体的衰老、败坏和得病影响心理的情绪和感受,使得身体上的痛苦蔓延到心理上。

以老而言,当一个曾经年轻、漂亮的少女发现自己有一天竟然变成了一个鸡皮鹤发的老太婆时,她的内心生起惶恐、不安等种种抗拒的情绪,使得内心充满痛苦。然而,事实终归是事实,不管她再怎么不愿意接受「我已经老了」的这个事实,一切终归无法改变。也许她并不甘心就此罢休,而尝试以化妆、整容来企图掩盖这事实。当这种努力再次失败时,双倍的痛苦将降临在她的身上。绝望的感觉再次严重地侵袭着她。

病苦,那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的体验。生病时,由于四大的不调而往往导致体温的增高或者身体其它方面的不适。如果我们无法静下心来,好好地躺在病床上休养的话,我们所承受的将不仅是身体上的痛苦。内心的焦虑、急燥也必定会啃蚀我们的心。万一久病不起的话,那更糟了。死亡的阴影笼罩着我们:恐惧、疑虑、不安,总之就是苦不堪言。

死,有人把它叫做「大限」,也就是「最后的期限」的意思。死,意谓着生命的终点。所有美好的感受(来自于感官的刺激)、喜爱不舍的事物(我们所渴求永久拥有的:我们的欲望)和我们所依赖的这个身体和精神作用都将灭去。我们对种种欲望的贪求被中止,于是,苦随之而生起。「我再也不能拥有我所喜爱的一切了。」面对死亡时,我们的内心如此吶喊、挣扎。

而生,正是一切痛苦的开始,所以列居首位。同时,这里必须特别强调的一个重点就是:老、病、死等苦的形成原因正是「贪生」和「求生」—对生命无限延续的渴望。

为什么人会贪生怕死呢?究竟生有何欢,能令我们如此留恋;而死亡的背后又存在着一些什么可怕的事情呢?

◆生何欢。死何惧

心理学家约翰C马格思和理查德L马格思在「死亡和死的心理学」一书中,综合了死亡恐惧的心理基础,得出结论说,人之所以恐惧死亡的心理原因有下列七种:

1、死亡将人的一生做了一个总结,无论日子多好,死亡是一个终结。

2、无法在死后继续照顾子女家人。

3、死亡可能给亲友带来打击。

4、死亡使得自己许多想做的事情半途而废。

5、惧怕死亡时的痛苦与凄惨。

6、死后遗体会变得怎么样?会发臭?会枯萎?不可想象。

7、死后世界到底怎样,没人知道,虽然有人说是极乐世界,但是到底死后会到天堂还是地狱?总是困扰着人们。

简而言之,这种种的担心害怕、忧愁苦恼其实都根源于对「我」的执着。人们错认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我」在串连过去、现在和未来。因此,担心「我」死后会怎么样?会到那里去?有时,我们把身体当作是「我」,担心死后被埋在土里会不会腐烂、发臭。有时我们又认为在我们的身体之中有着另外一个「不死」的「我」,不断地在投胎转世或者依附在不同的躯体上,也就是一般人所相信的灵魂。有时我们认为身体是「我的」,财物是「我的」,亲友是「我的」,而担心「我」死了之后,「我的」一切会怎么样?

这种情况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当一个人因为对自己的身体感到愤怒和颓丧而捶胸顿足来出气时,他以为他在敲打着那个讨厌的「自己」。实际上他所捶打的只是身体—这四大元素的组合物的一部分而已。那里有一个叫着「我」的主体藏在其中呢?

另外,有更多的人—几乎可说是自古以来的每一个,都错误的执着感觉为一个「我」。每一个人都喜欢各种感官刺激所带来的喜悦感,沉迷于器官上的享受而贪着于财、色、名、食、睡等欲望的快乐。误以为这种种的事物和它们所带来的美好感觉是真实而不会改变的。人们为了得到和保留这种种美好的感觉而追逐、争斗,得到就狂乱地占有着、消耗着,耗尽之后又再重新追逐、争夺......一旦这个「我」的行动被宣布中止,也就是必须面对死亡的时候,人们便对于这种一向被依赖着的、妄执着的官能剌激将会失去的事实感到恐惧。

但是事实上这一切都只是因缘的和合与分散;是生灭的不断相续,如此而已。这一连串的生灭、生灭之中又如何可以找到一个固定不变的主体来称其为「我」呢?

⊙苦的原因

接下来,让我们再来回头看看八苦中的「爱别离苦」、「怨憎会苦」和「求不得苦」。而事实上,这三种苦的型态,在某个角度上也正好说明了一切痛苦的原因。那就是:得不到自己所要求的事物,或者说:我们的欲求无法得到满足。

乐的反面就是苦。

和所喜爱的人、事相聚是快乐的;因此和所爱的分离(不能相聚)就是痛苦。

和所厌恶的人、事或感受产生联系是痛苦的;反之,则是快乐的。

因此,总结一句:苦的原因就是「所求不得」。如此一来,我们几乎可以说:整个人生都是痛苦的大集合。为什么呢?

我们喜欢「生」,但有生必灭;失去生命是苦。

我们喜欢种种美好的感受,但是所有的感受都是无常的,不会永久持续着的;当美好的感受消失时,也正是痛苦生起的时候。

我们贪爱年轻的美貌,但是人总会老,一旦年华不再,便只有慨然长叹,又那能不苦呢?

我们讨厌死、讨厌不好的感受、讨厌衰老—我们总是企求着不必面对这一切负面的情形,但在因缘和无常的法则下,所有的「转变」都是必然的。如果要说这世间有着唯一不变的事情的话,那恐怕就是变化本身了!

痛苦时,我们企求它赶快消失、过去;快乐时,我们盼求它能永远保留、持续。其实,痛苦和快乐一样:总会过去—痛苦从来不曾停顿在那里,它和快乐一样都是在不停的生灭、生灭......动摇而不安地流动着呢!

其实在「痛苦」时,我们也并不是「一直」都在承受痛苦的。譬如说:当一个人面对老苦时,也许他大部分的时候,都在恐惧着即将来临的死亡和抗拒着年华的逝去;但是当他在吃着美味的食物时,还是会觉得「很好吃」,看电
影时也还是会为剧中一些滑稽的情节而开怀大笑。真正的「苦」只在我们接触到那个令我们产生苦的、不好的感受的事物时才会出现。

如果一个老人不停地去照镜子,不停地去看到(接触)老的情形,而又不断在心里生起抗拒的情绪,或者,他不停地在脑海里思考着这个问题、想象着他是如何地厌恶衰老,那么他也就在思想里不停地和这令他苦恼的事物一再接触—这使得苦生、苦灭,苦生、苦灭的循环过程频繁地出现。痛苦,于是就像一层一层的波浪那样:刚退下去又涌上来,重重叠叠、反反复覆。这个人也就这样长期地陷在痛苦的波浪中。

⊙无常是自然法则

如果我们不去认为这个四大和合的身体,以及种种情绪等精神作用的「组合体」,是常而保持不变的话,我们也就不会再以身体来执着为「我」,以感觉来执着为「我」,以思想、意志、认识作用及它所引发的判断和经验来当作是「我」或「我的」,那么所有的无常现象也只不过是因缘聚或因缘灭的自然法则而已。

快乐是一种感受和念头的生灭现象,是因缘和合的产物;痛苦也一样只是一种感受和念头的出现和消失,是直接条件和间接条件在某种特定形式下的配合所生。它们的性质完全一样,那里有什么太大的差别呢?

在自然界的法则下,植物和动物一样都面对有生必有死的无常现象;可以说,这世间并没有得以免于无常变化的事物。

然而我们可曾听见一棵大树或一根小草在枯死时哀嚎啼哭,眷恋绵延、百般不舍?暗黄的枯叶洒脱地随轻风无声飘落;干枯的树枝静静地在风雨、虫蛀的侵蚀下粉化为泥。

人呢?为什么人在面对生死无常时却这般拖泥带水、苦不堪言?是的,只因草木无心,人却有情。

所谓有情,即是爱与不爱,喜欢或讨厌,以及在爱与不爱之间的一种迷乱、矛盾的状态。因为爱上了某个人,我们便会对他(她)展开追求;在追求的过程中患得患失,得到了便觉得喜悦、愉快,失去时则悲伤、不舍。终于,所爱的人被留在身边,两个人便会这样形容他们之间的关系;「我们的感情稳定,彼此已经有了足够的了解......」其实,稳定了吗?可以被完全了解吗?我们已经知道,无常的性质是动摇不安的、不稳定、不坚固的;因缘的聚合、离散也是不断地发生着的,四大时时新陈代谢,思想剎那生灭!整个世间,包括你我,包括每一个相爱的人,每一种你所珍爱的事物都如你本身一样,在无常的洪流中从来不曾止息地流动着,如何稳定、如何了解?

同样的,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我们对某种感受或某种器物生起「喜欢」时。一旦喜欢一辆车子的话,我们便会设法去得到它。我们可能先去打听它的价钱,再来就设法赚钱、存钱,找寻合意的车子和商店,最后把它买下来、驾着回家。你,终于「拥有」一辆车子了!问题是:你自己和这辆车子的身上都正在一连串相续的无常生灭之中—你正逐分逐秒、逐年逐日的靠近死亡,而车子也将随着它被使用的次数和磨化的程度逐渐败坏。也许是车子先损坏了,也可能是你先死了。那么,究竟又有谁曾拥有谁?

前面已经提过,所谓「时间」,只是一个假设。所谓的「永远」,指的只是一长串的生灭过程;所谓「一下子」,那就是一小串的生灭过程。比方说,以一个小时的开始为「生」、结束为「灭」的话,则一天为二十四个生灭。如果说,一个人在一天中有一万个念头的话;一天,也就等于是一万个念头生灭的过程。余此类推,整个世间的存在实相,也就不难被洞悉、了然!

人嘛!却总是:爱生恶死、喜美嫌丑、贪新弃旧、求好恶陋;总是对种种事物分别、拣择,一会儿喜欢、一会儿讨厌;喜欢的就拼命追,讨厌的则拚命嫌,却不知道连这个喜欢和讨厌本身也是无常的!

◆没有永恒不变

当我们喜欢一件事物时,并不是每一分钟都在「喜欢」它的。只有在接触到有关事物时,喜欢的感觉才会浮现。

譬如说一个人「喜欢」吃糖。只有在他吃到糖、看到糖、嗅到糖、摸到糖、感觉到有糖、听到别人在说「糖」或想到糖时,喜欢的感觉才会生起。如果把他的感觉、思想、记忆和一切的感官作用都抽离了的话,他还可以用什么去「喜欢」糖?

我们的感受、情绪、思想、反应、判断、意志、认识、经验等等心理作用就好比一双手。一双去抓住那些给我们好的感受的、乐的感受的事物的手—我们紧紧地抓住这些美好感受所留下的印象,一再地渴望、企求它的重复出现。一旦这种渴求得到了满足,我们所喜爱的事物再度给我们的感官带来愉快、喜悦的刺激时,我们便告诉自己:这是快乐。

然后,随着这种感官所体会到的愉快、喜悦的刺激消逝时,我们又告诉自己:这是痛苦。

如果我们不去紧紧抓住一切,如果我们不把那些感受视作是属于我们的,如果我们清楚认识:人,只是物质和精神的组合,并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主体(我),这一切都只是正常的、平常的,大自然的法则;这一切都只是缘聚、缘灭的自然演变,本来如此、自然如此!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面对无常
下一篇:药师咒咒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