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工巧明>> 其它>>正文内容

白族的美术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中国书画家网
  白族的绘画:
  唐南诏时代,有《南诏图传》,又名《南诏中兴国史画卷》,长约5.73米,宽约0.3米,为南诏国忍爽张顺和王奉宗于中兴二年(889年)组织绘制而成。今藏日本京都友邻馆。图传分画卷和文字卷两个部分。其主旨是宣扬细奴罗得国,为天意、佛意、神意。形象地反映了南诏的各方面的社会风貌,是云南九世纪的艺术珍品,更是研究南诏文化、白族文史的珍贵文物。
  宋大理国,《宋时大理国描工张胜温梵画像》,简称《大理国梵画卷》。画长33米,134开,人物画像637个。画系素笺本,彩色描金。是专为大理国利贞皇帝段智兴画的。画成于1180年(段智兴盛德五年)。该画现藏台湾。画卷中既画密教菩萨、白族“本主”,又画禅宗列祖,还有高僧异人。画卷无论在构图、素描、造型、用纸、着色等方面,处处体现了中原的风格、敦煌的笔法、印度梵画的影响。该画被认为是中国西南边疆的艺术珍品,也是世界佛教图像画中的瑰宝。
  元代,大理凤仪遍知寺的壁画,被元时郭松年评为当代杰作,云:“其殿像壁绘,于今罕见”。
  明代,剑川沙溪任登街《兴教寺壁画》,绘有《太子游园苑图》、《降魔释迦图》、《西方阿弥陀佛》等图。佛像构图别致,神态各异。取传统散点透视法,大胆用笔施墨,衣如出水,带若当风,为明代绘画艺术珍品。壁画的作者之一是画家张宝。明末书画家赵琎,也颇有名气。
  清代白族书画家人才济济。大理县书画家有张以仁、袁惟寅、张昂、马国庆、师范;邓川县画家有胡绍缓;剑川县画家有李珽、谷际岐、张再瑾、张宇、陈学鸿、陈新化、欧阳现、罗纬、萧品清、董澄等人。其中萧品清的水墨梅兰,董澄的神佛道貌,马国庆的水墨山水,张再瑾的花鸟人物,陈新化的核桃篆刻,都很有名气。
  新中国的当代画家,如杨德举的山水花鸟画,陈荣发的图案临摹画,都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过画展。女画家高锡映擅长中国画,杨郁生擅长版画。
  白族的碑刻:
  白族的碑刻历史悠久,有汉文碑与白文碑之别。白族碑刻清代尤以墓碑为盛。这些丰富的碑刻是研究白族的历史、文化、艺术的重要资料。
  汉晋,有反映“滇僰”先民首领事迹的“爨宝子碑”。立于东晋义熙元年(405)。碑高183厘米,宽68厘米。碑文叙“振威将军建宁太守”之里籍、身世及官职,均楷书,书法古雅,体在楷隶之间。爨龙颜碑,南朝宋大明二年(458)立。碑高338厘米,宽146厘米。爨道庆撰文。书法遒劲,略含隶意。叙“宋故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刺史,邛都县侯爨使君”事迹。前者俗称小爨碑,后者俗称大爨碑,合称为两爨碑。
  唐代,著名的是《南诏德化碑》。碑立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碑高302厘米,宽227厘米,厚58厘米。作者郑回,书者为唐流寓史杜光庭。正面正文40行,约3800字,背面41行,署南诏职衔和姓名,约1200多字,总计5000余字。内容叙述阁罗凤统一六诏、天宝之战始末、南诏初年社会动态及官职等。
  宋代大理国时期,著名的有大理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护法明公德运碑摩崖、兴宝寺德化铭与嵇肃灵峰明帝记、元世祖平云南碑、渊公塔碑、大理国故高姬墓铭、杨俊升碑、故大师白氏基碑铭并序、昆明经幢造幢记等。
  明代,有五块白文碑:邓川石窦香泉《段信苴宝碑》、杨黼《词记山花·咏苍洱境》诗碑、杨安道撰《故善士杨宗墓志》碑和《故善士赵公墓志》碑、喜洲花溪教读儒士撰《故处士杨公同室李氏寿藏》碑。
  清代则有康熙四十二年(1703)白文碑——《史城芜山道人健庵尹敬夫妇预为冢记》。
  白族的石雕和木雕:
  石雕以剑川石宝山窟和“大理古幢”为代表。剑川古宝山窟,又名石钟山石窟。已发现16窟,分布在石钟寺、狮子关和沙登村三处。系南诏、大理国,经数百年不断开凿而成。内有南诏王者造像、佛教释迦、观音、天王等造像以及波斯人造像、白族女性崇拜的女性生殖器神造像。在手法上,除常用圆雕外,还采用高、浅浮雕手法;在形象性格刻画上,南诏王者气度庄严,衣冠楚楚;菩萨身段秀美,面目慈善;天王力士面目恶煞,形神威严。诸像既有中原风格,又有白族化的地方色彩。宋代大理国时,有“大理古幢”,又名“地藏寺古幢”或“昆明古幢”。通高8.3米,分七层八角形。石座束腰为盘龙,各层石柱皆有大小神佛200余尊,大的高达1米多,小的仅3厘米。比例匀称,造型优美。手法有浮雕、高浮雕、半立体雕多种,其精美震惊中外,被誉为“滇中艺术极品”。明清以来,石雕艺术一直为民间所传承,广泛适用于装饰、器具。剑川木匠将大理石配制仿古木制家具,备受国内外喜欢。
  白族木雕主要运用于宫廷庙宇、民居建筑的装饰上,如用于格子门、横板、板裙、耍头、吊柱、栏杆等部位。昆明三牌坊、钱南园祠堂、宾川鸡足山等寺庙皆留下剑川木匠的技艺。堂屋的六扇格子门是民居建筑中雕刻艺术最集中的部位。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雕刻的圣源寺正殿18扇隔扇门裙板上刻绘的《白国因由》故事为清代木刻精品。当代,盖新房的居家中堂格子门都普遍采用雕花格子门。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