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柏林禅寺无茶吃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星海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南昌]农业考古,2003年第2期
  264-265页
  --------------------------------------------------------------------------------
  大凡爱茶、知茶、懂茶之人一般都知“吃茶去”的来历和典故。据《中国茶经》载:唐代赵州观音寺高僧从谂禅师,人称“赵州古佛”,他崇茶、爱茶,不但自己嗜茶成癖,而且积极提倡饮茶:“唯茶是求”。因此,他每次说话之前,总要说上一句:“吃茶去”。又据《广群芳谱?茶谱》引《指月录》道:“有僧到赵州,从谂禅师问:‘新近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诺,师曰:‘吃茶去’!”三人都一样,且要“吃茶去。”也让前来拜门求佛的僧人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但从谂法师认为吃茶能够悟道,这是他惟一的法宝。
  笔者研究茶文化己有十多年头了,每次与亲朋好友在品茗论道之中,常以此话为趣谈。一阵欢悦之后,又默诵此话,屡次感受到了从谂禅师机锋警语的魅力所在。是挡不住的诱惑,还是茶文化清风的追赶,2002年四月中旬的春茶飘香时,我专程来到了河北赵县,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了柏林禅寺,其目的就是为了吃茶来。
  随着那拥挤的人流,我只好独自一人沿着寺院两边的长廊小径,去探询那悠悠的禅韵,闻其那绵绵的茶香。但映入眼帘的只是寺院之中翠绿的柏林,高耸的砖塔,一下把佛寺的肃穆和超世的清寂感全都体现出来了。也充分印证出了“赵州门风”和“庭前柏树子”等公案的佛教文化渊源。我转了一圈后,又来到塔下,四处寻找有关从谂禅师的吃茶古迹,一切都让我大失所望。一失:到此之来,既吃不上茶,又让茶文化工作者看不到任何有关的史料和文物景观;二失:“吃茶去”既是国人以茶待客,用茶联谊的惯用语,但到此来又无人能够专门讲解与其沟通和交流;三失:无茶吃,也就没茶喝。艳阳高照,让我一时口干舌燥,怎能让人亲身体验到饮茶是最符合禅宗的——道德观念所提倡的陶情之德呢……
  我是否走错了地方?经过多方询问,确认就在此地。话说赵州柏林禅寺,最立建于汉献帝建安年间(196-220),起初称观音院,南宋为永安院,金代名为柏林禅院,自元代起即称现名。在星移斗转的历史长河中,这座占刹虽几经兴衰,却仍然香火不断,高僧辈出。我国著名的译经大师玄奘在西行印度取经之前,曾来此从道深法师研习《成实论》。在晚唐时,禅宗巨匠,从谂禅师在此驻锡四十年,逐渐形成了影响深远的“赵州门风”。赵州禅师的公案语录最为人们所参研借鉴,诸如脍炙人口的“狗子无佛性”、“吃茶去”、“洗钵去”等公案1,启发着古人今人嚼味悟道。就在这次遗憾和痛心的茶旅之后,我多方寻找与此有关的文史资料,幸哉乐哉,十分欣慰的看到了还是一代大家——原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著名诗人赵朴初先生在1989年秋,为“中国茶文化展示周”书写的一首诗中,也引用了“吃茶去”这一典故,达到了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效果。诗曰:
  “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
  空持百年倡,不如吃茶去。”
  “吃茶去”也渗透到了各个行业和文化领域。我国著名书法家启功曾有诗曰: “今古形殊义不差,古称荼苦近称茶。赵州法语吃茶去,三字千金百世夸。”
  是的,人们时尚“吃茶去”,或饮茶一盏,或吟诗一章,诗文翰墨与茶香。借经典故,点缀古迹,扩大“知名度”,最绝的要数杭州西湖畔的九溪十八涧,在“林海亭”石柱上就镌刻着这么一副对联:“小住为佳,且吃赵州茶去;日归可缓,试同歌陌上花来。”难怪河北石家庄茶人舒曼把赵州“吃茶去”称誊为“一张递向世界的精神文化名片!”的确如此。我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梅峰针对“吃茶去”现象,在希望“有待进一步开拓的西北茶市”一文中寄语道:“如果今人的茶叶经营者和市场管理者多一份这种精神,茶叶市场发育将大大加快,我国的茶叶流通将步入规范、有序、健康的发展阶段。”
  既然拿上这张名片,在会长的号召下,千里之路“来吃茶”,过后真有些不吐不快的感觉。对于人体物质需求者来说——我没有喝上一盏醇香味浓的赵州禅茶;精神上来说——没有填补上我对此地茶文化的需求……就在这遗憾惋惜之中,热情好客的石家庄“三义茶馆”的两位老板再三挽留,让我到他们茶馆再吃一次茶去。尊敬不如从命,当我稳座在高入石霄的“空中茶馆”里,手捧着一盏香茗,不由得眺望着这苍茫的燕赵大地,心中生发出了无限的感慨:既然大多数茶道是说不清道不明,全怨这赵州古佛“骗”了我。那么,在旅游业和茶文化进入到了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吃茶去”这张金字招牌,怎么就没有满足游人和茶文化工作者的直观需求呢?我仍在吃茶中苦苦思索着这个问题……
  注释:
  参见舒曼:《一张递向世界的精神文化明片》,《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23辑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