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石头希迁的禅思想及其教育方法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林义正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石头希迁的禅思想及其教育方法
  林义正
  台湾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佛教的思想与文化--印顺导师八秩晋六寿庆论文集
  法光出版社(1991.04出版)
  页次:69~88
  --------------------------------------------------------------------------------
  69页
  一、前言
  旧作〈周易重离卦与曹洞禅〉一文,基本上要说明曹洞禅在表达
  禅旨上乃是藉《易》以说禅,它已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现由曹洞禅追溯其根元,作者注意到石头希迁禅师。从禅宗法系上
  看,石头希迁是五家中,曹洞、云门、法眼三宗的近祖,加上他有〈
  草庵歌〉、〈参同契〉著作问世,比较容易掌握其思想。严格说来,
  禅宗的思想根本不离「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宗旨,而所以有「五
  家七宗」,或云「五宗七派」的分别,仅是门庭施教的方法、态度不
  同罢了!本论文,即针对石头希迁的禅思想及教育方法加以研究,为
  了了解他的禅思想,作者也附带地考察他的生平。(注1)
  二、生平
  石头希迁,端州(广东省内)高要县人,俗姓陈,生于则天久视
  元年(700),卒于唐德宗贞元六年(790),享年九十有一,法腊六十
  有三。据说其母在怀孕他的时候,不喜荤茹,到了诞生之夜,满室光
  明,父母均感怪异,于是询乎巫祝,巫祝告曰:「斯吉祥之征
  ────────
  (注1):旧作〈周易重离卦与曹洞禅〉,乃遵巴师壶天(1905-1987)之
  命而作,发表于民国七十年九月《中国佛教》第廿五卷十二期
  ,本文之作亦要感谢巴师生前多年的教诲。
  70页
  也」。他生来风骨端秀,方颐大耳,专静不杂,异乎凡童;到了他换
  齿之龄时,有一回随母诣佛寺,见佛像,母令其礼拜,礼毕,说:「
  斯佛也?」。见了师父后,瞻望佛像甚久,又说:「此盍人也?形仪
  手足与人奚异?苟此是佛,吾当作焉!」,当时在场的人均感讶异。
  及冠,见乡里山区,苗僚聚居,时人畏鬼神,多尚淫祀,有宰犊祈福
  之俗,他往往到林社间,毁其丛祠,夺牛而归,岁盈数十头,悉巡之
  于寺,乡老莫能禁,故亲族益修净业。是时六祖惠能正在邻近的新州
  (广东省内)弘法,遂前往礼觐,六祖一见,忻然有加,再三抚顶而
  谓之曰:「子当绍吾真法!」,与之置馔,劝其出家,度为弟子,未
  具戒;不久,六祖将示寂(713),曾请示将来依附何人,六祖谓:「
  寻思去」,圆寂后,希迁便整日静坐寻思。后来,经人指点,才知道
  误解了六祖的意思。六祖的意思是告诉他,找他的徒弟青原行思去!
  从此离开新州,自此上下罗浮山,往来三峡间。年廿九受具足戒于罗
  浮,探律部,见得失纷然,乃说:「自性清净谓之戒,体诸佛无作,
  何有生也?」,禀其自幼「然诺自许」的个性,不拘小节,不尚文字
  ,及读僧肇(约374-414)〈涅盘无名论〉,中有「会万物以成己者(
  注2),其为圣人乎?」,乃叹曰:「圣人无己,靡所不己,法身无量
  ,谁云自他?圆镜虚鉴于其间,万像体玄而自现,境智真一,孰为去
  来?至哉斯语也。」遂掩卷假寐,不觉梦与六祖同乘一龟,泳于深池
  ,觉而占曰:「龟是灵智也,池是性海也,吾与师乘灵智、游性海久
  矣,又何梦邪?」始忆起六祖遗命,谒庐陵青原山行思禅师。当时行
  思禅师之门,学者群至,及希迁来,乃曰:「角虽多,一麟足矣!」
  年四十一,行思禅师迁化(740)他着麻服丧毕,于天宝初年,遍探岑
  壑,顿息湖南衡山南寺(后称南台寺),寺之东有石,状如台,乃结
  庵其上,众仰之,号曰:「石头和尚」。初岳中有坚固、瓒、怀让三
  禅师皆曹溪门下,皆谓其徒曰:「彼石头真师子
  ────────
  (注 2):按《祖堂集》引作「览万像以成己者」,《佛祖历代通载》作
  「会万物为己者」,今依《肇论憨山注》本改。
  71页
  吼,必能使汝眼清凉。」由是门人归慕而问法焉(注3)。广德二年(
  764)门人请下于梁端,广阐玄化。自江西主大寂(马祖道一),湖南
  主石头,往来憧憧,均凑二大士之门。贞元六年庚午(791)十二月六
  日(注4)示寂,门人相与建塔于南狱东岭。塔成三十年,唐穆宗长庆
  年间(821-824),国子博士刘轲来参,应门人道铣之请,为碑纪德,
  敕谥「无际大师」,赐塔名「见相」(注5)。石头希迁亲着〈草庵歌
  〉、〈参同契〉,尤其〈参同契〉一篇,辞旨幽浚,颇有注解大行于
  世,成为禅宗的要典。希迁嗣青原行思,门下得法者二十一人,天皇
  道悟、丹霞天然、药山惟俨、潮州大颠四位乃其中佼者也(注6)。
  三、禅思想
  有关石头希迁的禅思想,作者拟就现留传下来的材料加以归纳与
  分析,整个材料,从传达禅旨的方式来说,可分为禅师单方面向徒众
  ───────
  (注3):此依《宋高僧传》,若据《祖堂集》,则云:「此时坚固禅师
  、兰、让三人为世宗,近佥曰:「彼石头上有真师子吼。」,
  未知瓒、兰是否同一名禅师,待考。
  (注4):此依《祖堂集》,若依《宋高僧传》《景德传灯录》具作「十
  二月二十五日」;又按贞元六年庚午十二月六日,换算公元,
  为791年1月14日。
  (注5):此依《宋高僧传》《景德传灯录》。按帝谥「无际大师」一事
  ,此帝指谁,可能有德宗(780-804)(《五灯会元》)、穆宗
  (821-824)(《宋高僧传》《景德传灯录》)、僖宗(874-888)
  (《祖堂集》)三说,但若《宋高僧传》所记国子博士刘轲来
  参,始作碑铭一事属实,则当以穆宗时较合理。《祖堂集》虽
  号称现存最古之初期禅宗史书,完成于五代南唐保大十年(952)
  ,较《宋高僧传》成书于公元 988年、《景德传灯录》在1004
  年为早,但于此事,拟后二书所载较真实。
  (注6):按本段生平,系依《祖堂集》第四、《宋高僧传》第九、《景
  德传灯录》卷十四、《佛祖历代通载》第十四、《佛祖统纪》
  第四十一、《释氏稽古略》第三、《五灯会元》第五等史料编
  述而成,其间互有详略,亦有抵牾,其详已难考,本段只求其
  要。
  72页
  和后学开示的上堂语及垂世的著作,和经由双向问答记录而成的公案
  ;前者重在说理,后者重在当机指点,应病予药,相互考验修持的境
  界;亦可说前者在示体,后者在达用,吾人可由其示体,见思想之要
  旨,可由其达用,见其教育方法,其达用者,实体之用,于用而见其
  不离乎体也。以下,将就上堂开示语、〈草庵歌〉、〈参同契〉分别
  缕述。
  (一)上堂开示语。禅师一日上堂曰:
  吾之法门,先佛传受,不论禅定精进,唯达佛之知见,即心
  即佛。心、佛、众生、菩提、烦恼,名异体一。汝等当知自
  己心灵,体离断常,性非垢净,湛然圆满,凡圣齐同,应用
  无方,离心意识。三界六道,唯自心见,水月境像,岂有生
  灭,汝能知之,无所不备。(注7)
  石头希迁此段言语极为精要,首先,他指出他所传承的法门之特
  色,其特色是「不论禅定精进,唯达佛之知见,即心即佛」。「达佛
  之知见」 是佛教的共同目标,非禅宗所独有,而「即心即佛」 是显
  出禅宗教法: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看法,这里面预设了一套解脱论
  上的佛性思想。在本上堂开示语里,说得非常清楚,他一再提撕徒众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灵」----「自心」,其「体」是离断离
  常的,其「性」是非垢非净的,它超越一切差别----「湛然」,是绝
  对至足的----「圆满」。在这个性体上,没有众生(凡)与佛(圣)
  、烦恼与菩提、人心与佛心的区别,此性体作用无尽、无有执着----
  「应用无方,离心意识」,因此,整个世界里诸多境界(三界六道)
  本身是千差万别,生灭不已,其实那是幻相,是「自心」缘起的幻相
  ,毫无实体,所以,他说:「三界六道,唯自心现,水月镜像,岂有
  生灭」,因此,缘一切差别境界而立之诸事物之名虽有不同,究其所
  指,毕竟是一样的----「名异体一」。本开示语里,「体」字前后有
  不同的含义,一是「名异体一」之「体」,另一是「体用」之
  ───────
  (注7):此段引文,俱见《景德传灯录》卷十四、《佛祖历代通载》第
  十四、《五灯会元》第五。
  73页
  「体」, 前者指名实关系中的「实」(所指),后者指形上学里万物
  与本体关系中的「本体」, 两者在文理脉络中各有所指,不相混淆。
  石头希迁在此主要指出成佛的根据在达此自心 --- 体 --- 性 -- 佛
  , 此自心之体非心意识,故云「离心意识」,而心意识毕竟是缘自心
  --- 佛性(注 8)。「不论禅定精进」是说他的法门是不考虑从禅定精
  进入手, 那么到底他采取什么法门?如果就其自述及生平来推索,可
  知他所说的法门是来自先佛传受, 就佛性思想而论,确实秉六祖惠能
  「不论禅定解脱」的主张, 这是六祖惠能的禅法异于其师兄神秀、甚
  至是师父弘忍、师祖道信累传的禅法的地方(注 9),石头希迁所传的
  法门是般若法门, 不是禅定精进法门,显然传自重视《金刚经》「般
  若」思想的六祖惠能, 就此上堂开示语而论,继承了真常唯心思想,
  及惠能所传
  ───────────
  (注8):「心意识」一辞意义到底本义如何?其意复杂,非本文所能彻
  究,石头希迁亦只是沿用传统佛学术语,未明确指出其义,不
  过顺着文理脉络,当指劣义,为见性者所应离。依中村元着《
  佛教语大辞典》上卷,页 763-764「心意识」条目下,谓「心
  意识」乃「心、思虑、认识的总称」;在小乘阿毘达磨里此三
  者乃六识之异名(《俱舍论》四卷十三);在唯识说里此三者
  乃从三面捕捉精神活动的东西,世亲在《唯识二十论》里视三
  者为同义异语,在《唯识三十颂》却又有区分,无着的《摄大
  乘论》亦然,真谛以「心」作「六识」、「意」作「阿陀那识
  」、「识」作「阿赖耶识」(《宝性论》),均可作为参考。
  台湾大学叶阿月教授近着〈窥基的「心」与「行」之学说----
  以《心经幽赞》为中心(一)〉(中国哲学之人性论研讨会论文
  ,77年 5月)对「心意识」有更细密的分析。总之,依禅宗此
  词取义能执、污染、分别诸劣义,应无大误。
  (注9):杨惠南,〈道信与神秀之禅法的比较----兼论惠能所批判的看
  心、看凈的禅法〉,(台北:《哲学论评》十一期,页205-224
  ,77年1月)。
  74页
  的般若禅法。现作者引用敦煌本的《坛经》以为证明(注10):
  (1) 起智惠观照,自开佛知见。(第42条)
  (2) 悟此法者,悟般若法,修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
  ,法身等佛。....即烦恼是菩提。(第26条)
  (3) 世人性本自净,万法在自性。....于自性中,万法皆见
  。一切法自在性,名为清净法身。(第20条)
  (4) 迷人着法相,执一行三昧,直言坐不动,除妄不起心,
  即是一行三昧,若如是此法同无情,却是障道因缘,道
  须通流,何以却滞?....又见有人教人坐,看心看净,
  不动不起,从此置功。迷人不悟,便执成颠,即有数百
  般以如此教导者,故知大错。(第14条)
  (5) 性含万法是大,万法尽是自性。(第25条)
  (6) 故知不悟,即是佛是众生;一念若悟,即众生是佛。故
  知一切万法,尽在自身中,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
  。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识心见性,自成
  佛道。(第30条)
  由以上所论,作者可以肯定石头希迁所说的「吾之法门,先佛传
  受」之「先佛」,于其归诸久远的先佛,不如说是六祖惠能来得恰当
  。
  (二)〈草庵歌〉的解析
  吾结草庵无宝贝,饭了从容图睡快;成时初见茅草新,破后
  还将茅草盖。
  住庵人,镇常在,不属中间与内外;世人住处我不住,世人
  爱处我不爱。
  庵虽小,含法界,方丈老人相体解;上乘菩萨信无疑,中下
  闻之必生怪。
  ────────
  (注10): 按所引敦煌本《坛经》,依《六祖坛经流行本、敦煌本合刊
  》(台北:慧炬出版社,民国59年9月初版)页73-116。以下
  所引六条,依次页数见该书第103、89、84-85、81、88、91
  -92。
  75页
  问此庵,坏不坏,坏与不坏主元在;不居南北与东西,基址
  坚牢以为最。
  青松下,明窗内,玉殿朱楼未为对;衲被幪头万事休,此时
  山僧都不会。
  住此庵,休作解,谁夸铺席图人买;回光返照便归来,廓达
  灵根非向背。
  遇祖师,亲训诲,结草为庵莫生退;百年抛却任纵横,摆手
  便行且无罪。
  千万言,万般解,只要教君长不昧;欲识庵中不死人,岂离
  而今这皮袋。
  此歌结构分两部分,前四句均为七言,其中第二句、第四句末字
  押韵,这是第一部分,可说是此歌的引言。其次,均依三、三、七、
  七、七言五句为一节,其中每逢第二句、第三句、第五句末字押韵,
  共七节,为第二部分,可说是此歌的主题,此歌基本上是托事物以言
  教理。以下,作者据此分疏,明其含义。在引言里,石头希迁说出他
  盖这间草庵并没有运用什么精巧的工具,只是靠着自己的手和脑罢了
  ;工作后,饿了,就吃饭,累了,就睡觉,如此从容地去做,草庵盍
  好了就住,坏了就再盖一间,顺应草庵的成毁而成事,如此从容地生
  活着,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带有中国道家的生活情调,它不造作,而任
  运自然!第二部分的主题里,第一节说明住庵人---我---石头希迁的
  修养,其自心常在,不住于内、中、 外的差别界,亦不贪恋世间的境
  界,这是表明他的「无住」修养工夫。第二节说明庵虽小,却足含法
  界,如佛经所谓「芥子纳须弥」 之喻,表示一即一切的体相妙义,这
  是他的解悟所得,相信此解悟唯有上乘菩萨能信而无疑,其它中下根
  的人闻之必不相信,这是他的小大相含之体相观。第三节藉「此庵坏
  不坏?」一问题,来说明庵不管坏或不坏,都有个庵的主人存在,它
  不停留在固定的一方,无论如何庵的基址坚牢最重要,这里他运用象
  征,有以庵喻身,以主人喻心的用意,说明身有坏而心常在,此心无
  住,故为身之基础。第四节说明山僧---我(石头希迁)对草庵的简陃
  与玉殿朱楼的堂皇之间不生分别心,即使到死,依然不变。第
  76页
  五节说明他为什么要住此草庵,原不向人夸耀什么,也不必多作解释
  ,其实终极的目的,无非返求灵根,廓达灵根,绝诸向背,存乎不二
  。第六节有自励励人的双重含义,一方面自述自己亲遇祖师,接受教
  诲,来此结庵自修,切莫生退转心,放下一切生死念头,苦修下去,
  即使不幸早死,也没有什么罪过,同样地,对有意上山结庵修行的人
  也该有如此决心才对。第七节是总结,谓他所说的一切言语,无非要
  告诉求道的人,不昧于灵根,快快回光返照,自识灵源,欲识庵(身)
  中不死人(心),怎能离开当今这个皮袋(身),这是说明心不离身
  ,体不离相,一不离一切的道理,修行的人即身返心,即相识体,即
  一切见于一之中。
  总之,〈草庵歌〉善用比喻说理的方式,表明人当回光返照灵根
  ---体---庵主---自心,此自心不属一切相待境界,不管空间(内、中
  、外、东、西、南、北)诸相,不管时间(百年)、实体(大小、成
  破)诸相,不管价值(贵贱、尊卑)诸相,泯诸一切差别境相,即相
  识体。
  (三)〈参同契〉的解析
  竺土大僊心,东西密相付;人根有利钝,道无南北祖。
  灵源明皎洁,枝派暗流注;执事元是迷,契理亦非悟。
  门门一切境,回互不回互;回而更相涉,不尔依位住。
  色本殊质象,声元异乐苦;暗合上中言,明明清浊句。
  四大性自复,如子得其母;火热风动摇,水湿地坚固。
  眼色耳音声,鼻香舌咸醋;然于一一法,依根叶分布。
  本末须归宗,尊卑用其语;当明中有暗,勿以暗相遇。
  当暗中有明,勿以明相睹;明暗各相对,比如前后步。
  万物自有功,当言用及处;事存函盖合,理应箭锋拄。
  承言须会宗,勿自立规矩;触目不会道,运足焉知路。
  进步非近远,迷隔山河固;谨白参玄人,光阴莫虚度。
  77页
  此篇与后汉方士魏伯阳所著丹经〈参同契〉同名异实(注 11 )
  。 此篇以五言为句,共四十四句,凡双句必押韵,而且一韵到底,共
  二百二十个字,首尾完整,「辞旨幽浚」(注 12 ), 殊不易解,《
  景德传灯录》谓「颇有注解,大行于世」(注 13 ), 但已失传,今
  作者所见者, 仅宋代雪窦重显之〈着语〉、琅琊慧觉之〈琅琊觉禅师
  科〉、 明代永觉元贤之《洞上古辙》中之注及清代沙门仁岠增集之《
  增集人天眼目》杂录中所载之注, 此注乃增删永觉元贤之古注而成,
  未知增删者为谁。 现参稽日本冈田宜法及我国李石岑、吕澄两位先生
  的说法,断以己意,并加疏解。 本篇思想在语言表达上,充分运用道
  家的概念, 他以「大僊心」表「佛心」,以「道心」「玄」表佛陀亲
  证的宇宙真理, 这是顺着魏晋以来格义佛教的传统,相当程度上受僧
  肇「体用一如」的影响, 据《佛祖历代通载》卷十四的说法说他初阅
  《肇论》有悟,「因着参同契」,是有根据的(注 14 )。 他在本篇
  中,虽标示禅宗的「以心传心」,可是在思想中却运
  ───────
  (注11): 按《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卷十四 子部十四 道家类书名《
  周易参同契通真义》三卷目下云:「参同契,汉魏伯阳撰;
  通真义者,后蜀彭晓所注也。葛洪神仙传称伯阳作参同契五
  行相类,凡三卷。其说似周易,其实假借爻象以论作丹之意
  ,儒者不知神丹之事,多作阴阳注之,殊失其旨。盖丹经以
  此为最古。晓此书作于唐末,于注参同契者,亦为最古。」
  依朱熹(化名空同道士邹欣)《周易参同契考异》云:「参
  ,杂也;同,通也;契,合也;谓与周易理通而义合也。--
  故名《周易参同契》云。」《参同契》上说太易、黄老、炉
  火,三道由一具出径路。其内容陈逑内外丹法,目的在延年
  益寿,飞升成仙,此当与石头希迁之〈参同契〉,完全不同
  。另可参阅卿希泰《中国道教思想史纲》(台北:木铎出版
  社,75.6)页23-29。
  注12 :见《景德传灯录》卷十四,石头希迁大师条目。
  注13 :同注12。
  注14 :参阅印顺法师《中国禅宗史》(台北:正闻出版社,民国72年
  10月)页 407云:「『参同契』不说佛,不说法,而说道。南
  方佛法,本来受到玄学的影响,而把禅学看作玄学,称参禅为
  「参玄」,以乎石头是第一人。」。
  78页
  用华严宗「理事无碍」的教义,力斥执理与执事,认为理事相即才真
  正的「道」,要后学须会此「宗」。所以,本篇一开头,先说明由印
  度传来的佛心是以密付----以心传心的方式传下来的,受法的人因智
  慧有高低、利钝之别,故教法上立顿渐二法,当时南北两宗相互排斥
  ,石头虽属南宗法统,但对于这种现象有所不满,认为道(佛)那有
  顿渐的分别,所以,标出「道无南北祖」,「道」原是不二的。接着
  他从宇宙论的立场说明事物跟灵源(理、性)之间的关系,灵源、性
  、理是皎洁的,不二的,是宇宙的本体; 宇宙中一切差别的存在(物
  )均有灵源暗暗地流注其中,换言之,没有灵源就没有物,灵源之于
  物就如母之子,一切物是由灵源产生出来的。宇宙本体跟宇宙万物的
  关系,用另一对概念范畴来说,即事与理的关系。〈参同契〉所要表
  达的基本思想是理事相契。他说宇宙真理,纯从事(枝派、差别)去
  认定,以为事才是真理,其实这种看法是一种迷见,相反地,纯从理
  (本、同一)去认定,以为理才是真理,其实也不算是真正契合实理
  (道),真正契合实理是离两边而入中道,亦即见「事」乃「理」中
  「事」,「理」乃「事」中「理」,理事不二,本体与现象、一与多
  、同一与差别的绝对统一。〈参同契〉的「参」指「参差不齐」的「
  事」(现象界),「同」指「凡圣齐同」的「理」(本体界),「契
  」指以上两者的相契合,如箭锋之相拄,函盖之相合,原在表明这层
  意思。接着,他又从认识论的立场,说明万法之所以起的实际状况,
  根(门)、尘(境)、识(心)诸根叶流布之一一法,终极是一心自
  现,诚如前开示语中说:「三界六道,唯自心现,水月境像,岂有生
  灭」,最为直截明了。文中说摄取事象的众门(识别器官---六根:眼
  、耳、鼻、舌、身、意),摄取众境(对象--六境:色、声、香、味
  、触、法),摄取作用的六识(六根之作用)乃根境相依而有。这一
  切由根、境、识所构成的宇宙,归结起来不外二种关系,即回互(彼
  此相关、相涉)与不回互(彼此不相关、不相涉)。从相关来看,彼
  此莫不相关,所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从不相关来看,彼此各
  住其位,眼根、眼境、眼识个个独立。就色而言,有各种不同质料与
  象状的物质;就声而言,有不同的苦乐之声,总之,任何
  79页
  一个事物完全各住其位,不相凌越。就说教的言句上看,有「上」「
  中」言的不同,有「清」「浊」句的区分,可是在暗里并没有「上」
  「中」「清」「浊」的不同,因为两者彼此是相合的、相回互的;反
  过来,在明里显然有「上」「中」「清」「浊」等言句的区分,是不
  同的、不相回互的(注15)。再就构成色界的四大(地、水、火、
  ─────────
  (注15): 按「暗合上中言,明明清浊句」,二句实不易解。琅琊觉禅
  师将此二句合前二句作一小科判,科名「色声无碍」。永觉
  元贤注云:「此明色声,诸法炽然殊异,暗则上中莫辨,明
  清浊攸分,此皆滞于迹而不能反于性也,若反于性,岂有明
  暗之可言哉!」。另增删上注之佚名者云:「色殊质象,则
  见色便可闻声,故云:『暗合上中言』。声异乐苦,则闻声
  便可辨色,故云:『明明清浊句』。此皆云声色视听等根尘
  事理,更相涉入处也。然一切根尘不出四大,而质相乐苦,
  暗合明彰,总是事相。若论性水真空等,则浑然理性,岂复
  有质相苦乐,上中清浊之可执可契哉。」此亦顺前者科意,
  然不易明了云何「见色便可闻声,闻声便可辨色」。且永觉
  元贤之注,断句甚奇,依注似作「暗,合上中言;明,明清
  浊句」,究竟何谓「上中言、清浊句」,亦不甚明了。日本
  学者冈田宜法云:「然若就实体上看,因一切是一灵源之分
  化,故存着回互交涉(暗合上中言),可是就现象上看,却
  存在一个个独立的相状与意义(明明清浊句)」,见《禅?
  书》页125-126。(东京:春阳堂书店,1939年5月),亦没
  扣紧句义。李石岑《中国哲学讲话》(台北:启明书局,47
  年 1月初版)在专讲〈参同契〉之段落,亦无说明。吕澄《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台北:里仁书局,74年1月)页252-
  253云:「心性表达有明暗之分。所谓暗,就是隐晦的,间
  接的语言文字;所谓明,就是明白的、直接的语言文字。希
  迁此作本是,为了参玄(即学禅法)用的,参玄就不能不用
  语言文字表达,这样就把理之明暗转成为文字表达的明暗了
  。据他看来,关于暗的语言有上中之分。明的语言有清浊之
  别,都有等级、有好坏的差别。但总起来都应会归于理事融
  通的方面,做到「承言会宗」。」吕先生的这段文字,提供
  了诠释的方向,甚可贵。作者认为
  80页
  风)而言,其质性不同,火是热的,风是动的,水是湿的,地是坚的
  ,可是归诸本性(灵源、理),则如子之得母。各有特质的四大,及
  眼色、耳声音、鼻香、舌咸醋,各依其法,其分布状况就如根与叶之
  间的关系,根与叶彼此不同、不回互,可是却相关、回互而为一本。
  在说法上,不管就本(理)言,或就末(事)言,都应归本于宗(本
  末相合、理事相契)(注16),言语的使用有尊卑的不同,如以上言
  、清句为尊,以中言、浊句为卑,但不同的用法,目的是一样的,那
  就是「归宗」(注17)。明与暗似乎两不相涉,其实相待而生,明中
  有暗,暗中有明;因明中有暗,故于明中见暗,勿只见暗不见明;因
  暗中有明,故于暗中见明,勿只见明不见暗;明暗各相对,比如前后
  步。万物各自有它的功能,故应当论究它的功能在什么地方发生,这
  便是即
  ─────────
  石头希迁这二句是就说教的言句而言,敦煌本《坛经》(第
  46条)提到明暗一对乃无情五对之一,清浊一对乃法相语言
  十二对之一。对比「清浊句」的「上中言」,则「上言」指
  对上根人的言语,为清句,「中言」指对下根人的言语,为
  浊句,〈参同契〉首文早已表明「人根有利钝,道无南北祖
  」,故可以说,在事(明面)有清(上)浊(中)句之分,
  在理(暗里)却无上(清)中(浊)言之别,因为「道」是
  理事相契的。
  (注16) :「归宗」的「宗」,应该解作「宗旨」,指理事相契的宗旨
  ,在《坛经》敦煌本里(第46条)云:「此三十六对法,解
  用通一切经,出入即离两边。....共人言语,出外,于相离
  相,入内,于空离空。」〈参同契〉本文云:「执事元是迷
  ,契理亦非悟」均同一宗旨,只不过一个从肯定说,另一个
  从否定说,此无非标示中道义;所以,这里的「宗」也就是
  「承言须会宗,勿自立规矩」的「宗」。
  (注17) :「尊卑用其语」,依吕澄先生的说法,解「尊」作「重点」
  ,「卑」作「次要点」(参注16,该书页252)。作者以为增
  删永觉元贤古注之佚名者所云「尊卑即上中、清浊也」,见
  《增集人天眼目》(台北:新文丰,62.12,影印出版)原
  57页。承前之释,「尊」指对上根者所说的上言、清句言,
  「卑」指对中根者所说的中言、浊句言。
  81页
  事论理。事之存于理,如函之于盖,理之应乎事,如箭锋相拄,丝毫
  不差,完全契合。承受言教的人应当领会这个宗旨,不要妄立自己的
  标准。如果面对眼前修行的路途,却不和理事相契之「道」,恐怕不
  知如何去修行了。知道这个「道」,那在修行进境中,根本无所谓远
  近的差别;不知这个「道」,那成佛之路就像有高山大河横阻在前,
  成佛不可能了。所以,石头希迁敬告参禅的人,应该了解理事相合、
  参同相契的道理,精进修行,不要浪费光阴。
  通篇〈参同契〉最核心的概念是「道」,它借着理事相契来说明
  ,所以,运用一对对概念,如回互/不回互,本/末,尊/卑,暗/
  明,清/浊,上/中,利/钝,理/事等等范畴来传达「道」----「
  宗」---「大僊心」,归结是「参同契」!
  石头希迁的禅思想真像如何,本来就可从其思想的纲领上,以及
  从其思想的演变上来着眼;如从思想的演变上来探讨,必涉及以上材
  料时空定位,进而如何作历史解释的问题,凡此问题恐有争论(注18)
  ,本
  ─────────
  (注18) :〈草庵歌〉既名草庵,当是石头希迁顿息衡山南寺,结庵寺
  东石台上(天宝初年,公元 742年)至门人请下于梁端(广
  德二年,公元764年)之间所著,按其龄乃在四十三至六十五
  岁之间,由于歌中又云:「方丈老人相体解」,就其自称「
  老人」,则此歌当着于六十至六十五岁间较有可能。而上堂
  开示语可能是公元764至791年圆寂间的某一次开示语录。现
  在若其读《肇论》有所悟是在谒行思禅师以前,约三十至四
  十岁(公元729 -739)之间,那么〈参同契〉如何安排?依
  《佛祖历代通载》,则作于初阅《肇论》有悟之后,相距时
  间不会太久,若依《释氏稽古略》《祖堂集》《景德传灯录
  》安排于传末,或寓晚年之作,因此,可能有二种安排: (
  一) 读《肇论》有感语→〈参同契〉→〈草庵歌〉→上堂开
  示语。(二)读《肇论》有感语→〈草庵歌〉→上堂开示语及
  〈参同契〉。从内容看,上堂开示语纯用佛语,〈草庵歌〉
  虽本佛语,但夹杂道家任运自然的思想,至于〈参同契〉,
  则大体上以道家名相为主,参杂华严法界思想与名相,至于
  读《肇论》的感语,则同僧肇思想----格义佛教般若系统的
  见解。依印顺法师《中国禅宗史》的研究,石头希迁
  82页
  文暂不考虑。现专从思想的纲领上着眼,找出其思想的结构,石头希
  迁读《肇论》时的叹语----「境智真一」,〈草庵歌〉的一多相合、
  即相识体,〈上堂开示语〉的「名异体一」「凡圣齐同」,〈参同契
  〉的理事相契,在在表示「道」---「玄」---「大僊心」---「佛」-
  --「心」的真理。
  四、教育方法
  石头希迁接引学人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用言句的间接方法
  ,另一是用动作的直接方法。在第一类,用言句的间接方法中,又分
  五小类(注19),现据公案,依次疏解如下:」
  (一) 用言句的间接方法
  (1)直叙法。石头希迁在接引学人上,直叙实理,如前所列的上
  堂开示语、〈草庵歌〉、〈参同契〉均是,其向大众说法,开示均不
  离此法。在教育上,此法最通行,至今一般学校教育依然惯用此法,
  唯此种方法仅能灌输知识,但无法针对学人个别问题加以开导,若要
  达到应机解迷的效果,只有求诸针对具体情境,、因材施教的方便善
  巧了。
  (2)否定法。针对个别特殊问题,他曾惯用否定方式回答学人,
  公案里凡用「不会」、「不得」、「不知」应答的,即是此法。譬如
  :
  ────────
  是在曹溪与牛头中间作沟通的工作(页408),南方佛法本来
  受到玄学的影响(页407),读僧肇书后,受其影响,自属当
  然。把〈参同契〉的道化佛法看成其早期思想的创作有思想
  演变上的理由,但把它解作为接引当时道化佛法的思想界,
  有意化解南北宗的对峙而进行沟通之作,亦非没有理由,因
  此,在诠释文献上,一则出于史实,一则出于教法方便的安
  排,均无不可,唯详情,则有待研究。
  (注19): 巴师壶天,《艺海微澜》(台北:广文,60年10月)页104-
  126。巴师对禅宗的开导法有详密的分类,由于分类各依不
  同标准,学者之间分类不一,其实每则公案都是特殊的、具
  体的、独立的、应机的,分类仅是便于理解而已,在此取用
  巴师的两大分类法。
  83页
  A. 时,门人道悟问:「曹溪意旨谁人得?」师曰:「会佛
  法人得。」曰:「师还得否?」师曰:「不得。」曰:
  「为什么不得?」师曰:「我不会佛法。」(《景德传
  灯录》卷十四)
  B. 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问取露柱去?
  」僧曰:「不会。」师曰:「我更不会。」(《祖堂集
  》卷四)
  公案里常有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如何是祖师西来意?」的
  问题,与问「曹溪意旨谁人得?」都是大同小异。禅宗在修行上,最
  终目标在「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而所谓「明心见性」「见性成
  佛」,其实都是扫除执着,去除邪见,乃至一无所得,为此,他用否
  定法,云「不会」「不得」「问取露柱」(向室外的露天柱子去问)
  ,希望不添加学人的执着,故采用只破不立,用泻药不用补药,这种
  方法可以说是远承《般若经》,近承中国三论宗的思想方法。
  (3)直指法。石头希迁传承「三界唯心」的真常法系佛法,以三
  界六道,唯心自现,道生一切,偏一切处,即相识体,触目皆真,所
  谓:「青青翠竹,尽是法身; 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例如:
  问:「如何是禅?」师曰:「碌砖。」又问:「如何是道?
  」师曰:「木头。」(《景德传镫录》卷十四)
  便是一种直指法。对学人所问不予正面回答,就当下所见情景对
  象,随意拈来,以截断学人企求答案的情识,令人入悟,当然,这是
  需要放在禅的宇宙观来理解,否则,此项答问是牛头不对马嘴,完全
  毫无意义。
  (4)反诘法。当学人问某一问题时,他提出「谁」字反问对方,
  令对方进入更切身的问题而了悟。例如:
  僧问:「如何是解脱?」师曰:「谁縳汝?」又问:「如何
  是凈土?」师曰:「谁垢汝?」问:「如何是涅盘?」师曰
  :「谁将生死与汝?」(同上)
  这种不专对问题回答,而反问对方问题,令对方自己了解问题之
  所以产生的原因,进而自行解消问题,这是一种极巧妙方法。再举一
  84页
  例:
  京兆尸利禅师,初问石头:「如何是学人本分事?」石头曰
  :「汝何从吾觅?」曰:「不从师觅,如何即得?」石头曰
  :「汝还曾失却么?」师乃契会其旨。(同上)
  (5) 诱导法。依学人所问循循善诱,直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或造一疑问,考验学人,然后当下指点,这类公案不胜枚举。兹举三
  则:
  A. 道悟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不得,不知。
  」师曰:「向上更有转处也无?」师曰:「长空不碍白
  云飞。」
  B. 潭州招提慧朗禅师造于石头,问:「如何是佛?」石头
  曰:「汝无佛性。」曰:「蠢动含灵又作么生?」石头
  曰:「蠢动含灵却有佛性。」曰:「慧朗为什么却无?
  」石头曰:「为汝不肯承当!」师于言下信入。
  C. 大颠问师:「古人云:道『有』道『无』是二谤。请师
  除。」师曰:「一物亦无,除个什么?」师却问:「并
  却咽喉唇吻,道将来!」颠曰:「无这个。」师曰:「
  若恁么,即汝得入门。」(三则均同前)
  在以上三则公案里,A.则含否定法和直指法在内,然有异于前两
  者的是,所开导的境界层层提升,首先,示真空境,继之,示妙有境
  ,好一句「长空不碍白云飞」。B.则是故意造个违反佛法(指「无佛
  性」)的判断,然后,再提示不是对方没有佛性,而是学人「不肯承
  当」,禅师善用直指,即在欲学人当下承当。C.则却造一具体切身情
  况,引导学人由学理上的「无」(离两边)进入实践上的「无」,第
  一义的「无」。以上五种方法有一共同点,是完全透过语言文字、对
  话,以言句的间接方式来表达禅旨。
  (二) 用动作的直接方法
  石头希迁的禅思想,依前研究,宗主「理事相契」,表面上,尽
  是说些俗事,其实是即俗事以明禅理,这叫做「即俗见真」,在对话
  中,理事交参,充分运用象征语言。这里举一公案来说明:
  85页
  潭州攸县长髭旷禅师,初往曹溪礼祖塔。回参石头,石头问
  :「什么处来?」曰:「岭南来。」石头曰:「岭头一尊功
  德成就也未?」师曰:「成就久矣!只欠点眼在。」石头曰
  :「莫要点眼么!?」师曰 :「便请。」石头乃翘一足 ,
  师礼拜,石头曰:「汝见什么便礼拜?」师曰:「据某甲所
  见,如洪炉上一点雪。」(同前)
  公案里,长髭旷禅师说岭南的一尊佛像早已塑好了,只欠点眼在
  ,这句话可以是事实语言,也可以是请求、规约语言(注20),因此
  ,它所暗藏的意思是:「我早已修行,只是尚未开悟,请指点!」于
  是,石头乃翘一足,借此一行动来指点他,他便礼拜,感谢石头的教
  诲。石头却反问:「你看到什么道理便礼拜?」可见石头借翘足的行
  动传达了某些道理,这个道理透过他的领悟,说是「如洪炉上一点雪
  」,藉此表达了他所悟的境界。
  石头希迁接学人的公案,当然不止这些,在当时,石头的禅机,
  浑圆灵巧,应用无方,是很有名的,兹引与石头齐名的马祖道一(南
  狱怀让的弟子)对石头评语的二则公案:
  A.邓隐峰辞师(马祖道一)。师云:「什么处去?」对云:
  「石头去。」师云:「石头路滑。」对曰:「竿木随身,
  逢场作戏。」便去。纔到石头,即绕床一匝,振锡一声,
  问:「是何宗旨?」石头云:「苍天!苍天!」隐峰无语
  ,却回,举似于师。师云:「汝更去,见他道『苍天』,
  汝便嘘嘘。」隐峰又去石头,一依前问「是何宗旨」,石
  头乃嘘嘘,隐峰又无语归来,师云:「向汝道石头路滑。
  」(同前书卷六)
  B.马师问:「从什么处来?」师(丹霞天然禅师)云:「石
  头。」马云:「石头路滑,还跶倒汝么?」师曰:「若跶
  ───────
  (注20): 依禅宗理事不二之旨,表面上是一句事实的描述句,涉及真
  假值,但不限于此,亦以它为媒介、象征,来传达请求指导
  、开示后学,所以,同时也是一种规约、请求语句。
  86 页
  倒,即不来。」乃杖锡观方。(前书卷十四)
  前者公案记载邓隐峰禅师想要考验石头希迁,虽然马祖劝他要小
  心应付,否则会失足,他认为别太紧张,足以应付。到了石头处,绕
  禅床一匝,示圆相,表真空境界,来考验石头,问他这是什么宗旨,
  石头说:「苍天!苍天!」表示邓隐峰死在真空境界中,石头回应的
  这句话,邓隐峰却不了解,不能应机,岂非失足?邓隐峰将此经过告
  欣马祖,马祖替他出主意,谓待他一说「苍天」,立即对他「嘘嘘」
  。没想到这回去了,石头突然先「嘘嘘」,结果还是失足。石头应机
  灵活,不泥前迹,又叫邓隐峰无以应对,马祖说「向你说石头路滑,
  你偏不信」,可见马祖对石头的禅机相当了解,「石头路滑」四字,
  足以作为石头希迁教育方法的总评。
  总之,石头希迁的禅机是不落窠臼,不执教条,应机接引,因才
  施教,最足后世学习。
  五、结论
  石头希迁的禅思想,圭峰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二里,将
  他与牛头法融同属「泯绝无寄宗」,虽不一定摄尽石头思想的全貌,
  但大体上是有证据的(注21)。他的禅思想从思想史上看,不免沾有
  道家的痕迹,可是基本上还是禅,归本于「明心见性」的宗旨,肯认
  人类内在的高度自觉心---佛心(大僊心);在形上学上,主一多相含
  、体寂用化;在认识论上,主达佛知见、境智真一、名异体一、即相
  识体;在人生论上,主见性成佛;在工夫论上,主理事相契、不论禅
  定精进而任运自然;在教法上,主明暗交参、应机无方;这样一种高
  度灵活、圆满无碍的禅思想,对当今心灵外驰,意识形态泛滥的生命
  现况有一定的针砭作用,对于当今的教育方法也提供了反省批判的功
  能。
  ────────
  (注21): 圭峰宗密拈出「泯绝无寄」来说石头的禅法,谓其「说凡圣
  等法,皆如梦幻,都无所有,本来空寂,非今始无,即此达
  无之旨,亦不可得,平等法界,无佛无众生,法界亦是假名
  ,心既不有,谁言法界,无修不修,无佛不佛,设有一法胜
  过涅盘,我说亦如梦幻,无法可
  87 页
  附记:本文初稿曾宣读于第六届国际佛教教育研讨会,并刊于《华梵
  佛学年刊》第六期。会后作者再添加部份资料,并针对会中学
  者质疑处加以慎思,调整某些字句以为修订稿。本修订稿曾摘
  要宣读于1989年 7月24~29日在美国夏威夷大学希罗(Hilo)校
  区举行之第六届国际中国哲学会议上。今喜闻在台佛教界大老
  印顺导师高龄寿诞,谨以此拙文为贺。民国八十年一月八日记
  。
  ─────
  拘,无佛可作,凡有所作,皆是迷妄,如了达本来无事,心
  无所寄,方免颠倒,始名解脱。」凡此与本文所分析诸文句
  ,如「凡圣齐同」「湛然圆满」「水月镜像,岂有生灭」「
  心、佛、众生、菩提、烦恼,名异体一」「执事元是迷,契
  理亦非悟」等偏向「泯绝」相合,但是诸文句中亦有着重「
  理事相契」「三界六道,唯自心见」「回光返照」「灵根」
  等肯定「道」「心」「性」「体」的真常心思想,并非「都
  无所有」与「无法可拘,无佛可作,凡有所作,皆是迷妄」
  可以尽摄,总而言之,石头希迁的禅法,会通有无,兼主寂
  照,参同相契,庶近其思想之真相矣。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