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工巧明>> 地理>>正文内容

汉藏合璧的佛寺——马蹄寺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从张掖出发,向南往祁连山的方向沿着清一色的沥青路面行驶60多公里,就到达马蹄寺。马蹄寺在行政区划上归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马蹄区”管辖。


  马蹄寺游览区的佛寺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马蹄殿”及和它同处一片山崖的“三十三天石窟”;另一部分是“千佛洞”。马蹄寺石窟是由东晋时河西大学士郭瑀所凿,开凿的年代大约和敦煌莫高窟同期。以前,只作为郭瑀的隐居、讲学之地,后经改造,打通岩穴,置有塑像,才成为寺庙和石窟群,现存石窟70余孔。历史上,三世和五世达赖喇嘛曾亲临此寺朝拜、参谒;清代康熙皇帝曾赐“青莲筏”三字匾及金镶紫檀塔,乾隆皇帝又赐马鞍一具、龙袍一件。



  整个马蹄寺的僧侣分为汉传与藏传两种:马蹄殿及“三十三天洞窟”的住持是身披赭红袈裟的喇嘛,而“千佛洞”寺院的住持则为衣着青灰佛袍的和尚、尼姑了。

  绝壁之上凿洞窟


  马蹄寺“三十三天洞窟”极具特色,整个洞窟开凿于一面垂直的山崖内部,从洞窟的入口算起,约有十几层楼那么高。游人从入口进去后,踩着甬道上的那一阶阶被千百年来的游客踏磨得凹陷下去、棱角几乎变圆的石级,弯着腰、吃力地在陡峭、狭窄、蜿蜒的山体内部往前“爬行”。有些地方--比如“鹞子翻身”那里,仅容得下一个人勉强钻爬过去,而且还得边钻边转体一百八十度……每爬一段,甬道就会将游人引向另一个洞窟,这些洞窟掏凿得较甬道为宽敞一些,并且一般都有一些佛像雕塑或壁画,另有供奉用的香炉和烛台。有一部分洞窟开凿时从山体内部凿到了山体外表--恰好如同给洞窟、甬道开了一个“窗户”,在这种凿到了山体外表的洞窟上,古代的工匠们十分巧妙地修建了木制阁楼,它们一个个悬在绝壁之上,站在山下远远望去,那垂直的山崖便成为一道令人惊叹的景致。而站在这些木制阁楼上凭栏远眺,整个马蹄寺区山川尽收眼底。


  神工鬼斧马蹄殿


  马蹄殿是一个在山崖上开凿出的约有礼堂般大小的天然殿堂。在长约20米、宽约10米、高约15米的殿堂前部,殿顶几乎是平的,没有任何物体支撑。早上,阳光透过殿前的门洞照在殿堂内,使壮阔的大殿显得静谧、祥和。

  前殿另一侧有3口巨大的铁锅,曰“斋饭大锅”,据说是寺里为人们施舍斋饭时做饭用的。其中一口锅制造於元代,足见其历史之久远。整个后半部分大殿因中间被两道石墙阻隔(只在最里边是贯通的)而呈廊状,廊状的石墙上有一些残破不全的壁画和许多龛,龛中的佛像雕塑有部分也已残缺损坏。

  略显阴湿的后殿一角有一口井,这就是马蹄寺久负盛名的“八功德神水”。如今,此井已被木板挡护起来并加了锁。据说 ,此水为西天取得的 “神水 ” ,具有甘凉、冰冷、绵软、质轻、洁净、不臭、不损喉和不伤腹等八种特征,故名“八功德水”。凡去马蹄寺游玩的人,无不以能饮一口此水而倍感欣慰。



  马蹄殿旁,依山而建有庙宇一座,庙内石质地面上有一清晰可辨马蹄印痕迹,这就是马蹄寺得以命名之来源--神马蹄印。相传此马蹄印乃天马途经此处所留,它是马蹄寺的珍宝,历来被游人香客奉若神明而顶礼膜拜,据称极其灵验。

  马蹄寺的“千佛洞”位于进山门的路的右边,这是一片开凿在一道山体的东面的石窟群。山体表面自然形成的凹凸不平与人工开凿的石窟及窟内千姿百态的佛像雕塑显得壮丽辉宏。石窟山脚下的寺院里正在大兴土木。清晨,和煦的阳光照在千佛洞及其周围的寺院,泛出一片金黄,给人以十分祥和之感……

  

  夜深千帐灯

  马蹄寺游览区的食宿颇为方便,山脚下的路旁是一间间的小饭馆,价格公道,卫生条件也还可以。游人在这里既可住 “卧龙山庄”这类每铺30多元的宾馆标准间,也可拣些便宜的招待所。更可以花15元住在绿草如茵的草滩上那一座座帐篷里、体验一下游牧民族的生活情趣--在这里一边吃着手抓羊肉、听着身穿盛装的裕固族姑娘唱劝酒歌,一边将一碗碗的烧酒灌下肚里,岂不快哉?

  盛夏的夜晚,马蹄寺凉爽宜人,晚风吹着树叶沙沙作响,河汉迢迢、星光灿烂。而撒落在草滩上的那一座座帐篷里透出的灯火,竟然使我想起清代纳兰性德的词:“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对于生活在都市里的现代人,哪怕是短暂的体味一下这尽管不正宗的游牧情调、观赏一下这祁连山里瑰丽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也同样可圆“故园无此声”之梦吗?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塔尔寺揽胜
下一篇:西域名寺拉卜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