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地区佛教>> 印度佛教>>正文内容

从印度佛教史看唯识学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第一节 根本佛教与唯识学 
  一、叙言:在佛学上谁都知道有“小乘”这个名称,这名称大约到佛灭三百年以后,大乘佛教兴起之时才出现的,不然,在巴利文三藏和汉译阿含经,及有部论中,何以没有这个名称,更没有大乘的名称。大约在纪元一世纪前后,大乘教学者,把原始的根本的佛教,称之曰小乘佛教,而自称大乘。这些大乘学者,历史上是“无名氏”,后来可以代表的是马鸣与龙树、无著,他们都是反声闻的。把阿含经教贬值,无论如何,并非佛意,就是三乘五乘一乘的名称,也是大乘教徒后来分别出来的。佛陀在世时,及他灭后三百年至四百年间,是没有什么“乘”的。虽然部派佛教时期分为二十部,也还是“饮水思源”?,“万法归一”,没有大小一三等的高低的分划与批判。所以这许多的分判,?全是大乘学者有意的作为。 
  用“乘”──大乘小乘一乘三乘等,来譬喻佛教,并批判佛教思想,算是印?度佛教史上最初的判教法,次有六宗八宗之判,后来就更多了。佛法到了中国?,判教的学风来得更盛行。在唐时就有人说“古人古贤,所立教门,差别非一”(注一)。有的从思想上批判的,如“乘”“宗”等;有的从时间上批判的,如“三时”“五时”等。五时八教等说,我们不能相信是合乎历史的,同样?的大小乘与一乘三乘之说,也都是后来大乘学者的创作。印度是不讲历史的国?家,尤其是上古时代──佛陀以前,可说一点历史资料都没有,到佛陀立教以后,印度历史算是有了一线光明,但是仍不可得其详。今从乔达摩世尊起,以?探讨印度佛教思想,略述如下:
  二、根本佛教:中国佛教学者,自古以来都承认经典,无论大乘经或小乘经,都是佛说的。所以佛陀又称为法王,因为他是一切法说明的依止处,这是说以佛为法之主故,曰根本佛教。再广而言之,后世弟子所造的论,都是依佛法为根据的,亦可说根本佛教。这里所说的根本佛教是以创教者释迦佛陀及其第一代弟子,所说之言教而定名的。后起的大乘经律论一切教法,都是依止乔?达摩世尊的言教思想而建立的,如华严经、大日经等,故曰根本佛教。 
  佛陀释迦牟尼乔达摩,在未成佛前,名曰悉达多,在纪元前四六六年降生?在北印度的迦毗罗城(今为泥泊尔国的南部边境)释迦族中。于纪元前四三七年(二十九岁)出家,四三一年(三十五岁)时悟道,彻悟宇宙真理而成为一大觉悟之哲人。成道以后名曰释迦牟尼佛。纪元前三八六年,八十岁时入灭。?
  佛陀灭后三十年内的佛教,称为根本佛教的时期(注二)。此时期中,佛陀所说的法,是以当时的社会思想为对象的。他反对吠陀思想,反对婆罗门教士与其社会制度。当时的印度思想颇为复杂,这里可以归纳两点说: 
  1、哲学方面:是讲二元论的。一、肉体与灵魂:当时的哲学思想,即六派论师的学说,偏重在求灵魂上苦恼的解脱,至于社会一般民众,即婆罗门教士等,是尽情享受。为了满足这个解脱的志愿,他们发现:二、自性与神我的学说,生天的理论。神我是创造之主,只要他(神我)享受,自性就应其所需而?起变化,产生万物。人类若是达到与神我合一,就不生不灭,故名解脱。在诸法上说,宇宙万有都是自性与神我的组合。前者的肉体与灵魂,属于现象论的?;后者自性与神我,是属于本体论的。
  2、在宗教方面:修定与苦行(注三);印度属热带地区,大陆的河流区域,物产丰饶,人民不烦生计,易生出世之想,所以印度的宗教信仰非常发达,教派也多。但是无论那一个教派里的人,都不离禅定与行苦行的两种实践行为;特别是六师学派,和各沙门集团,更加注重这两种行为。佛陀在未出家前,就学习婆罗门教的禅法,先去修习禅定,后来他又行苦行,数年之内,参学多少名德。最后他感觉到修苦行一法,从使身体与精神痛苦疲劳,绝无成正果的?可能,不是究竟的法门。遂转修禅定,于是他从两位有名的修养极高的仙人,学习修定,但是他觉得他们的禅法也不究竟,不能启示智慧,不能彻悟真理,遂舍了仙人的禅法,先行身体恢复健康,就自求悟道之法,所谓坐菩提座而作?思维。佛陀成道后,所说的教法,依他所证悟的境界而说的,这不外乎三法印。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这三种真理,就是乔达摩佛陀在菩提树下所觉悟的缘起理性,后来成为修观的法门。如修无常观、无我观、修苦观褪俏崛四谛纳系闹腔劬跽铡!爸钚小薄爸罘ā薄坝新笔撬鬯迧的对象,即是吾人之现象世界。行者要在这三方面去修习,从这三方面去修观行,即是去经验,才能达到“涅盘寂静”之乐果──一种心安理得的境界。前三是因,后一是果。若三法印中,加上涅盘寂静,又名四法印。如表: 
  阿含圣典的要义虽多,重要者不外这三法印。但是究竟根本佛教的三法印?,与唯识有什么关系呢?这里我们要知道,诸行无常,就是唯识上所讲的虚妄?分别有的心心所法,及其所变现诸法。诸法无我,就是唯识所谈的二无我。因为普通研究佛学,都道小乘谈人无我,不谈法无我;小乘证生空真如,不证法空真如。大乘谈人无我,也谈法无我,证二空真如。人无我狭,法无我宽,这二种无我之分,也是大乘兴起后,才分别出的。今此言“诸法无我”就是显二无我义。阿含经中唯说诸法无我,不说人无我也。有漏皆苦,涅盘寂静,大乘?佛学同是发挥这种思想。不过这种思想在阿含经中表现得浓厚些。 
  三、原始佛教:原始与根本的不同,是时间不同,思想是无多大差别的,可说是一致的,有差别的是在僧团戒律上。根本佛教时期,以佛陀和佛陀直接?弟子入灭时为止。原始是从佛陀的再传弟子起,约在纪元前三五○年至二七○年中的一百二十年,为原始佛教的时代。所谓原始者,因为这百几十年中,思?想行为,大体是依佛世遗规的。在这原始佛教时期,当时佛弟子,特别是僧团,他们特别注意两项事情:一、维持法统的传承;二、保持教权的存在,这在?律典里是常见到僧团的行动。在维持教法的传承方面:不是维持像中国所传的?祖师制度,如佛传给迦叶,迦叶传阿难乃至二十八祖等规式。是要维持大众结?集的口传的要典,使一代传一代的继续传下来。在教权方面,就是维持戒律保守,特别是羯摩(会议)制度。这种制度特别是南传佛教表现得最坚强,至今?仍有他的规模。后来的祖师制度和中国的衣钵传法制度,都是形式的表演。
  因此,在形式上讲究保守,在理论和思想上是得不到进步。在这时期内,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前期根本佛教的重心在佛陀,是依?人不依法律的;到了原始佛教时代,佛教的重心在律(僧团),是依僧团与戒?律,而不依人也不依法的。后来部派佛教时期,佛教重心则在法,依法不依人,也不依律和僧团了,故产生了大乘法,其重心仍在法理与思想。原始佛教思?想重在戒律的保持,对于教法还是重三法印。后来人要研究,为什么“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在解释上就有五蕴的思想。如五蕴前一色蕴属于?物质方面(肉体),后面的受想行识四蕴属于精神方面(心理),故五蕴就是诸行。佛何以要如此说?是为了迷心执我者说五蕴,把心理分得详细些,以示所谓心者,亦无我体存在。又佛为迷执色法为我者说十二处,把色法再详细的分析,以示物质上的无我。所以佛陀的思想是进步的,而唯识法相的道理,就?建立在这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上,根本说来,仍不离三法印的理论。
  因此原始佛教的阿含经,都是唯识思想的渊源所在。待后详说。四阿含经许多地方说到唯心的道理:如生死轮回说,业感缘起说,都是以心为造作之主体的;又如杂阿含经说蕴、处、界、缘起、食、住等诸法相,所?说的都是法相。唯识法相入门之书曰百法明门论,但此论是解释阿含经中的“一切法无我”义,以明诸法唯识(注四);又五蕴论是解释阿含经中之五蕴,以明缘生法相(注五)。原始佛经与唯识的差别,只是唯识中说八识,阿含经中说六识。大乘唯识说众生的轮回,因烦恼业种而有,入母胎识,是第八阿赖耶识。阿含经里说,入母胎时,是第六意识。其他五蕴、百法等名相分别,皆系后起之说。 
  原始佛教除阿含经外,依有部有阿毗达磨论藏,有六足发智等七论,上座?部有法聚论等七论。有部七论是佛弟子大阿罗汉所造,但出世是很晚的。阿毗达磨论译曰对法论。其体裁有的是契经式的,内容是解释阿含经的各种教理的(注六)。这些论与唯识学关系较多,同时对于当时佛学思想和法相名词的组?织,也相当有系统了。唯识学不过采其说,而加以严密的组织而已。如唯识五?蕴百法,就是根据法蕴足论、五事毗婆沙论、俱舍论等之组织而建立的。 
  四、部派佛教:部派佛教的时代,从佛灭后一百二十年(纪元二六七年)起,僧团开始分裂。在中印度的毗舍离国有跋耆子比丘,因行十种非佛教律法?所许之事,引起大众的反对,于是而有第二次的结集。但开会的结果,因意见不一而分二部:一、上座部,二、大众部。前者是保守的正统派;后者为前进的革新派。后来两派又各自演化出若干派来,而成有名的佛教二十部派。上座?部发展到锡兰缅甸等地,今仍盛行;大众部发展为大乘,而流行于中日蒙藏等?地。这里所讲的唯识是属于大乘的。锡兰等地上座部至今虽不信大乘佛学,而?研究者颇不乏人。因为他们有一个共通之点──都是佛教,都说因缘法(注七)。部派佛教是以阿育王时代的佛教为中心,阿唷王曾以佛教为国教。他在纪元前二七一年正登王位,此后第七年即大弘教法。在他的保护下,上座部难者目建连帝须,曾召集了第三次结集。这次结集中,据说只是结集了论藏,并确定上座部为正统纯洁的佛教,同时,批判其他宗派之学说(注八)。在他们的论典中,也讲心法、心所法、色法、涅盘(注九)。在心的方面:有“有分?心”,后来唯识学者就把它当成阿赖耶识。大体上看来,上座部的哲学,不甚?有条理,也没有进步发展,因为他注重保守,他们以为凡是巴利文写的教典,才是真正佛教。所以对于这些教典,只能“信受奉行”,而不能参加自己的意见,对佛音等解释,也只能奉为 
  镜,而不加研讨和批判。 
  再看大众部:大众部无经论传来中国,只有一部摩诃僧只律。在印度也没有什么经教遗留下来,但在有部的大毗婆沙论中,及其他典藉中或可探见这派的教义。此部谓有根本识;这根本识在唯识学者看来,就是阿赖耶识。
  说一切有部从上座部分出,有七论全部传来中国。其中发智一论,内容是讲法相的。其他六足论,都与发智论有关。故发智为“身”,六论为“足”。这些论都讲法相,如法蕴足论、界身足论中,说色等五位七十五法。由色法而?心所法而心不相应行法而无为法,这好像是主张色本心末诸法唯物论,后来发?展而成为大乘法相缘生说;有主张由心法而心所法,而色法,而心不相应行,而无为法,这就是心本色末诸法唯心论,后来发展成为大乘唯识转变说(注十?)。有部之学说,其搜集材料和组织,大有进步成为小乘学派的革新论派,遥遥与根本上座相对。五位之分,法体实有等,三世实有,有为无为之分,可谓二元论者;又主张极微(原子)生万法说,又可说是唯物的实在论。其他如经部的色心互熏,细意识,种子说;犊子部的非即蕴非离蕴我;正?量部的不失法;化地部的穷生死蕴。这些思想,都在这时期内产生。这些都与?唯识学有着密切关系。
  总之,大家都认为有一个结续生死的心灵识体,它的名称尽管不同,其实体只是一个东西。这不仅佛教认定有此一法,即印度各教派?也都承认有此一物,作为轮转之体。如八识颂云:“去后来先作主翁”。由此?看来,在整个佛教学派中,只要以佛陀的智慧为立足点,不同的见解是可以会?通的,尽管各宗派有其特胜点。 
  第二节 唯识学与印度大乘佛学者 
  大乘佛学的产生,在佛灭四百年后,就是纪元前一世纪时,大乘佛教在南印度和西北印才渐渐地发展起来。根据传记:第一位提倡大乘的学者,是马鸣菩萨,说他是提倡大乘的先驱者,也可说他是大乘教的初祖。在他以前,当然已发现了大乘佛教经典,提倡的人当然也有,而马鸣是最负盛名的大乘学者。以他见重于国王,具有文学天才,故易为人所注意。他生于公元一世纪末,正当迦腻色迦王执政时。他的名作大乘起信论,有人说是伪造的,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注十一)。论中虽说唯识理,但以“众生心”摄一切法,明如来藏缘起为主要,显大乘不共之体。如论中说一心二门──心真如门,心生灭门。心真如是不生不灭的无为法(理);心生灭门是有为法(事)。此一心二门为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总包一切法相,一切佛法。但是根据印度史和他遗留下的梵?文著作看(注十二),他是一位有名的佛教诗人,他的梵文诗在古典文学史上,是占着首屈一指的地位呢(注十三)! 
  第二位是龙树菩萨,稍后于马鸣,有说是同时,南印度人(今曼德拉斯北?吉祥山),约生于公元一五○年至二五○年时。传说他从龙宫取出华严经,从南天铁塔取出大日经等,如果这不是神话,他就是一个考古学家。在纪元前一世纪时,大乘般若经等,即在西北印度出现,而与有部之思想树立。南印度为?大众部的根据地,般若空的思想极为发达。纪元一世纪时南印度与中央亚细亚,已有般若经之存在。所以龙树的思想是代表第一期的大乘佛学,成为划时代?的学者(注十四),如果以马鸣与他比较,马鸣的学说是性相兼融,空有俱显的。
  龙树是偏于法性空理方面;后起无著等是偏于法相的实事方面的;马鸣则双具二者思想的先河。从他(龙树)起大乘很发达,可以说他是印度大乘的第二祖,是佛陀以膈的第一圣者。他是大乘佛学的火炬,大乘教由提倡,光芒万丈。他的学说大有超乎释迦牟尼佛的气概,所以古人尊他为八宗祖师(注十四)。他是印度哲学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批评家。他提倡般若学,专?门发扬佛陀的缘起性空义,以性空为中道了义之教。佛学在印度,从龙树之后?,走上了极端的形而上学的道路。为什么他要说空?据说佛灭度后,小乘都人?都执着一切法有,执着实在的我实在的法,故龙树依般若等经破其有执。他说:佛说诸法因缘生,缘生者即是性空。他对十二因缘发挥得很详尽,以这缘起性空的中道义,很灵活地批评一切学说。为鸣虽提倡大乘在先,但分毕竟是诗人?而不是哲学家,更不是批评家,故在佛学上不及龙树之声 
  宏大。
  龙树所作内藏中约分五类:
  (一)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七十空论,这是解释般若系的经典发扬空的思想。
  (二)回诤论、六十如理论,为批判教外之学说以明空义。
  (三)大智度论,是大品般若的注解。
  (四)十住毗婆沙论、大乘二十论,前者是注十地经的,后者是明唯识正理的。
  (五)资粮论、王正法论、劝王颂等是明菩萨修行法门的,所以龙树之学,不可以“空”来范围他。
  他对于外道小乘之说,虽说是破而不立,其实并不是不立,他所说的缘起性空、八不中道(学理)、菩萨行等都是他所建立的。传承他的学说的人很多,如提婆、青目、清辨、月称等,都是龙树派的佼佼角色。 
  第三是无著、世亲两兄弟。他们生于约公元三百一十年至四百年间。前面第一期兴起的大乘经,是龙树学系的渊源。在龙树之后所发现的大乘经典,却?是无著世亲等瑜伽学系的根据。这一期的大乘经典,大约是从纪元二百至四百?年之间,而大乘经典则有深密、胜发等经。无著世亲,及其以后的弟子,都是力扬这一系的经典。无著世亲都是先从小乘有部出家,后弘大乘佛学的,他们?提倡法相唯识,是根据弥勒瑜伽之学,说一切法皆“有”(存在妙有),和龙树之学遥遥相对,一空一有,各有妙理,成为大乘教的两大学派。古人说是如车之两轮。无著之师有说是与他同时的弥勒菩萨,佛教旧史传说:他每天入定?上兜率天向未来佛弥勒请问法益,弥勒对他说了,出定之后再写下来,即成了一百卷的瑜伽师地论。这是唯识学的根本论,说妙有而不说性空。因为这时的人受龙树之学的影响,大都执著空了,有些连因果也空了,成了恶趣空,无所畏惧成大邪见。一般研究佛学者,既然有了这恶趣空见,即成了思想上的病根,必须加以改正和医治;要改正这种思想,就要破除空的邪执邪见,破空必须?说有,因此就有瑜伽唯识学的产生。这是龙树之学,给予无著世亲之学的直接?因缘,也是应时而产生的学说。 
  【注释】 
  注一:华严一乘教义章与探玄记同云:“古今诸贤,所立教门,差别非一,且略十家,以为 镜”。十家之说,参看该书卷二○第三页。 
  注二:本章所说之年代皆依宇井伯寿之印度哲学史(第九章八十一页)。 
  注三:苦行一法,如绝食等,至今印度仍流行。 
  注四:参考印度哲学史第二期第一章。 
  注五:欧阳渐之五蕴论叙云:“约缘起理建立之唯识宗,……以缘生理建?立法相宗……瑜伽十七地摄二门尽。建立为一本,抉择于摄论,根据于分别瑜伽,张大于二十唯识、三十唯识,而胚胎于百法明门,是唯识宗。建立以为五支,抉择于集论,根据于辨中边,张大于杂集……而亦胚胎于五蕴,是法相宗?”。 
  注六:参考木村泰贤之阿毗达磨研究及椎尾辩六足论之发达(海潮音文库第三编论释下)  
  注七:这是依南洋开明的学者而说,死硬派教徒,仍说“大乘为外道”。 
  注八:见辨宗义论。 注九:见法聚论与阿毗达磨摄义论。如云:“说此对法义,真实有四种,心及心所法,色涅盘一切”。初品一页。 
  注十:见印度哲学史第十二章二一九页。 
  注十一:见印度哲学史第一章第一期之大乘经典(二六九页)。 
  注十二:参看大乘起信论研究。 
  注十三:参看梵文“佛所行赞经”与“孙陀罗难陀”及藏文译本之“镜”是最喜写爱情的诗。 
  注十四:龙树之教学(日本佐佐木月樵著,张我军译,刊海潮音第十一卷第十二期)云:“尤其是他被称为八宗之祖师……古来也被推崇为八宗祖师的龙树的佛学。……”。
  第五章 唯识学之历史概观 
  唯识学派在佛学上占着重要的地位,成为最大的学派,是有其历史的背景的。所谓唯识学史,近年梅撷云居士,当辑唯识学史传(其书名已忘);墨禅法师曾译日人结城令闻之唯识思想史,未见出版,不知稿失何处,真是可惜的?事;抗战期中印顺法师作唯识学探源。这几种书,都是专论唯识学史的。此外太虚大师之整理僧伽制度论、佛教各宗派源流,及黄忏华居士之佛教各宗大意?、中国佛教史,吕澄先生之印度佛史,武昌佛学院出版之各国佛教史、印度佛?教史、中华佛教史等书中,都有讲到唯识学史,可以作为研究这一学派历史的参考书。现在只能大概的叙述。 
  第一节 唯识学之发源(纪元前四三一年至三五○年)
  一、约佛陀时代之经教说:一切佛学思想皆发源于释迦牟尼佛悟道后,虽然佛陀的思想是以固有的吠陀和各派哲学宗教的思想为背景的,可是乔达摩佛陀,对于当时思潮是有他的特见的──有他自己的悟境的。唯识学的思想理论的成立,虽然是受了印度六派哲学,特别是吠檀多派的思想的影响,而实在还是本源于乔达摩佛陀的阿含经教的。我们可以说成唯识论里,批判小乘部派思?想的地方,只是扫除偏固地执著,而显示解释阿含经中佛陀本意的。这如唯识?的百法论、五蕴论、大乘集论、瑜伽师地论的本地分摄抉择分后二卷,与摄异门分及摄事分等二十卷,大都是解释杂阿含等经意的。所以说唯识学发源于原始母镜姆鸾獭8痉鸾痰氖贝谴臃鹜又ふ酰驮八娜荒辏┢穑敝恋谝淮畹茏幽┠辏ㄔ既濉鹉辏┪埂? 
  甲、佛经:包括佛灭度后的第一次所结集的佛经,即四阿含经,如杂阿含经所说的法相。 
  1、五蕴诵:五蕴就是色(物质)受想行(心所)识(心王),这是法相唯识所根据的基本思想。唯识学中有五蕴论、百法论、集论等释发挥之。 
  2、缘起诵:四阿含经中所说的十二因缘诸经,唯识据此有最胜缘起法门经,而建立阿赖耶识缘起。成唯识论八卷中,广明惑业苦之十二有支之缘起道理,就是抉择这阿含义的。 
  3、四谛诵:四谛也是唯识思想的根据。唯识说的异热果,即是苦谛;烦恼及业,即是集谛;修五重唯识观,转八识成四智,即是道谛;证得二转依果,为灭谛。所以唯识学也不离四谛的道理。瑜伽师地论声闻地,及集论等中广明四谛。成唯识论第九卷中,明通达位的见道现观,其相见道所观之安立谛十六心,就是观此四谛的。
  4、处界诵:十二处十八界等义,如五蕴论、大乘集论等,广为解释。所以这也是唯识中的法相。故唯识思想都是根据佛陀时代之阿含经的;又一切佛经?都偏重在说因果。唯识学中说的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发挥因果之理最详。?
  如有颂云:“诸法于识藏,识于法亦尔,更互为果性,亦常为因性”。这是明阿赖耶缘起的因果道理。乙、弟子论:是指北方所传有部的六足发智等论,因为这些论典据有部传?说,是佛陀的第一代弟子,或第二代弟子所造的,这些都是解释阿含经的,所?以它发挥理论与佛陀的思想相去不远。其中较早的六足论是经典式的体裁;迟一点的发智论、大毗婆沙论等,内容与组织都很有系统,这些都是唯识学思想?的根据。佛学在后来部派分裂时代,北方所传的“法有我无”的思想极为发达,这与唯识所明依他有的思想是同一宗的。 
  第二节 唯识学之萌芽(纪元前三百五十一年至一百年) 
  约部派佛教时代说:即佛灭二百年后的佛教学派。这时比丘弟子竞相分宗立派,依南方的辨宗义论(注一),北方的异部宗轮论,文殊间经等所说,部派有十八部之多。现在把十八派中与唯识有关系的方面来说一说。 
  一、南传上座部:现今缅甸、锡兰、暹罗等国所传之佛教,他们自称为纯?粹的佛教──正统的佛教。此派论藏含有唯识思想者,如法聚论所明的心色二法,其实偏说心与心法;又说九心轮义,九心轮义是佛学上的知识论,知识产?生的过程论:一有分心,即平静无念的心;二能引发心,就是平静的心,忽然?遇了境界的率尔堕心;三见心,就是五官直觉;四等寻求心,就是继续去追求?那个对象;五等贯彻心,就是再三去求了解;六安立心,了知了那个对象后,?而能给他安立名称;七势用心,是考察是不是真善美,生起爱与非爱的心念;?八反缘心,得到了深的印象,或能记忆回忆;九有分心,仍然堕入平静的有分?心位。这在大乘唯识说,心识生起过程,只有率,寻求,分别染净,等流等五个程序,是详密多了。吾人认识外物,都是从最初动念,至认识止,都要经过九心轮。这有分心在成唯识论中,即是阿赖耶识。 
  二、大众部:此部初与上座部对立,不是正统派。这派的思想,说每个众生,都有根本识,也即是阿赖耶。 
  三、说一切有部:原是从上座部分出的,在西北印度与中央亚细亚地带,在迦腻色迦王时代,曾盛行了四五百年,此部对唯识思想影响很大,唯识采取了有部一切法相组织,如前已说。如果没有有部的教理和思想,我想,也不会有唯论学产生。 
  四、经量部:据近代学者的考证,说成实论是属于经部的一论,这派思想?与唯证学也有很大的关系。略说几点:一、熏习说:分说色心互熏习,习是习气,即习惯性,也即是种子。此习惯性是慢慢熏成的。中国人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是一种熏习的意思。此与唯识根本识与转识熏习义有关;二、种子说:善法有善法的种子,恶法有恶法的种子,色法心法各有种子。此?种子经部说:是色心互相熏成的,但唯识虽不说色心互相熏习,然实际上是不?能离了色法的。唯识取熏习说与种子说,则所受的影响就很深了;三、经部说?有细意识和粗意识,细意识即阿赖耶识。 
  以上这四部的教典,世亲在少年时都有研究,故其学说不能离了这些部派?的思想。 
  第三节 唯识学之长成期(纪元后一世纪至三世纪) 
  甲、大乘经的时代:大乘佛教起于佛灭后第五百年顷,即公元一世纪前后,这有两个时期:一、大乘经的发现;二、大乘论的创造。以经为主的时代,那些经就是唯识学所依据的大乘六经:一华严经、二解深密经、三楞伽经、四如来出现功德经、五密严经、六大乘阿毗达磨经。其中第四第六两部并未译成?汉文。以上六经,华严经尚有残缺梵本存在,楞伽经有梵本流行。此六种经的?主要思想,在说明一切唯识的道理,都说到第八阿赖耶识,依此六经建立阿赖?耶缘起论,说一切法都由阿赖耶种子而变现,及大乘行论。这是唯识的重要思想。 
  乙、大乘论的时代:这就是弥勒无著的时代。弥勒是何时人,历史上没有?考定,一般的信仰是当来成佛的弥勒菩萨,有说他是无著之师。弥勒著的有瑜?伽师地论(注二)、大乘庄严论颂、分别瑜伽论、辨法法性论、辩中边论颂。这些论是唯识学的根本论,世称瑜伽弥勒学系,应以弥勒为盟主。无著生于北印?度健驮罗国,约为公元三一○年至三九○年时人,先从有部出家,修小乘教观,后学大乘,修大乘观行,造诸大乘论,说阿赖耶缘起;并入定上兜率天请问弥勒唯识教理,弥勒为之说瑜伽师地论。为一切所知境界依止的第八阿赖耶识?与第七染污意,无著在摄大乘论中,已善安立。无著著有显扬圣教论、摄大乘论、大乘阿毗达磨论、辩中边论、大乘庄严经论、金刚般若经论等。显扬圣教?论可说是瑜伽师地论的略本;摄大乘论是建立唯识的核心;集论是建立法相的根本,这些论都是世亲以前的著述。世亲就是依据了这些经论,才写成他那不朽之作──唯识二十论与唯识三十论。所以这一个大乘时代,是唯识学成长的?时代。
  第四节 唯识学之建立与宏传(纪元三二○至四○○年) 
  建立唯识学是世亲菩萨,到这时期唯识学的思想与组织系统才算完成。世亲是无著的亲兄弟,是公元三百二十年到四百年时的人。慧恺俱舍序云:佛灭后千一百年天亲出世;窥基云九百年中,较为切实。他也是先于有部出家,修学小乘的佛教,后来研究大乘法相唯识学(注三),造唯识二十论。二十论是批评外道和小乘的心外有境的思想;并解释唯识上的许多困难问题。三十论唯?识学思想系统的真正建立,虽说是一百二十句的短文,可是以唯识相性位建立境行果的严密组织,真是“理韬渊海,泛浮境于荣河,义 
  烟飙,丽虹章于玄圃。
  言含万象,字包千训,妙旨天逸,邃彩星华,幽绪未宣,冥神绝境,孤明?敛映,秘思潜津”(注四)了。二论合为五十颂,文句虽不多,而其思想却非常丰富。唯识学所依据的经和论的一切思想,都集在其中了。唯识学理世亲完成之后,当时的名流学者,无不赞究著述,成了一种新学说(四世纪至七世纪)。四世纪以后此学在印度,不但在佛学方面成一种有力的学派,就是在印度哲学方面,也是很有地位的。这时龙树的中观学派仍然盛行,故唯识学派与中观成了对立的形势,是佛教的两大堡垒,和两大火炬。唯识学派后来称为瑜伽派,因为唯识学者都修瑜伽行的原故。瑜伽梵语,译曰相应。故中观派的学者,如提婆等,都称此派曰相应派,修学唯识的人曰瑜伽师。世亲以后有许多学者研究三十论,真是风靡一时。现在略为述说: 
  一、陈那,生于南印度,约为纪元四○○年至四八○年人,是世亲的弟子,他除研究唯论外,特别注重因明,造集量论、因明正理门论、观所缘缘论、掌中论等。在观所缘缘论里,他成立根尘唯识义。在集量论中,立心体三分义。不过他的成功是在因明上的改革,他的代表作是集量论(注五),不但在佛教有无上的价值,就是在印度哲学上,也有不可磨灭的成就。和陈那同时而且是一个同学就是: 
  二、德慧,梵云宴 
  末底(四二○──五○○),也是世亲的弟子。窥基云:“业冠前英,道光时彦,芳声流于四主,雅韵驴于五天,圣得神奇,未易详学”。后有无性(四五○──五三○),他曾造摄大乘论释,主张有本性住?种与习所成种性,即种子的本有与闪熏合一论。护法的论说,当然根据他的思想。 
  三、安慧,梵云悉耻罗末底,也是南印度罗罗国人(四七○──五五○),约与护法同时,也是德慧的弟子,即世亲的再传弟子,曾作俱舍论释、五蕴?论释,作唯识三十论释(注六),又作大乘庄严经、及中边分别论世亲释广疏,二论不传中国。又作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大宝积经论、大乘中观释论等。唯识述记云:“妙解因明,善穷内论。扇征犹如小运,飞兰于大乘。神彩至?高,固难提议”。安慧之思想与护法异,此可于成唯识论及述记中见之。 
  四、护法,梵云达摩波罗。造成唯识论,释唯识三十论,是唯识学派中心学者。南印度达罗毗茶国建至城人(五三○──五六○),为帝王子,极其聪明,“学乃渊于海沪,解又朗于曦明,内教穷于大小,声论光于真俗”。成名?很早,曾为印度那烂陀寺的住持,这寺院后来称为佛教大学。在二十九岁时他?退居在佛陀成道的菩提场附近,三十岁(述记云三十二)时,死在大菩提寺,真是不幸短命死矣!据德国学者的考据,他也许就是曾在锡兰作小乘三藏著述?的护法(注七)。他对于唯识学理,阐发极为精详。他以道理世俗谛的立场宣?说唯识“真有俗空”,这恰与中观派的“真空俗有”的思想相对立。不过,他?在大乘广百论释中所说的,与清辨在掌珍论中所说的关于二谛的见解,大体是相同的。护法在唯识正统派的学理上贡献最大。他的弟子是戒贤,玄奘是他的再?传弟子(注八)。 
  五、难陀(约四五○─五三○年),与胜军论师,他们在唯识学派中,算是又一学系。 
  六、净拢笤莆焱诱酱锫蓿桶不刍しㄍ贝T焓ひ迤呤图凹凼汀?
  七、观胜,梵云畔徒室利,“世观同时也”。 
  八、火辨,梵云质咀罗婆拿,亦世观同时人。是一位家隐士。述记云:“ 尤善文词,深闲著述,形隐俗,而道高真侣”。 
  九、胜友,梵云 世沙密多罗。 
  十、最胜子,梵云辰辰那弗多罗。 
  十一、智月,梵云若那战达罗。 
  后三人皆是护法的弟子,大都生于五六一年至六三四年间。各造三十论注释,他们的思想在唯识述记等书中,很少见到有独到之处,大概只能传其师说而已。唯识学在十一论师时代,说发达到最盛的时代了。依据历史和慈恩传高僧传寺,玄奘之唯识学是亲承戒贤的传承。稍后于玄奘的有法称论师,是后起之秀,他的代表作,是关于因明的集量论释,他是后期大乘佛学的重镇。在义净时代,研究唯识的尚有些学者,大约在公元六百五十年至七百五○年的一百年中,这可以说是末期印度佛教。有寂天作菩提行经、大乘集菩萨学论、大乘宝要义论。此外他还有一部最有名的著作曰摄真实义论?,中国无译本。这可以说是在印度佛教回光反照,灭亡时期的作品了。 
  第五节 中国之唯识学派 
  一、玄奘系:玄奘传唯识学于中国,成立唯识宗,因此作了唯识之初祖。?
  译唯识三十论注释时,本疑十论别译,后依窥基之请,遂揉十家以成一论,独传窥基。基依师口授作述记六十卷,阐扬奥义,嘉惠士林,贡献殊大。基师同?时有慧观、立范、义寂、普光及西明寺圆测,均传斯学,称唐时六家。此外有?神方新罗人(朝鲜)著有唯识集要。嘉尚著有瑜伽佛地唯识义趣经,均已失传。圆测亦新罗人,智辩无碍,与窥基对立,窥基秘承玄奘之学。圆测门外旁听?,造唯识疏和深密经疏,此疏唐时曾译成西藏文。慈恩(窥基)弟子有慧沼、义忠。沼有弟子智周。慧沼造唯识了义灯,智周造唯识演秘,西明有胜庄、道证、太贤等师资相承不绝。这是唯识最发达的?时期。慈恩西明以后,义净三藏当译唯识宝生论。 
  二、摄论系:唯识学的经论,远在唐以前就有翻译了,玄奘未出国前也有研究。唐以前传唯识者,当推真谛。真谛译摄大乘论、识转论、显识论、决定藏论、大乘起信论等,当时研究并讲解摄论的人很多,也成了一时学风。故史传有摄论宗之一学别,同时在摄论盛行之时,又有地论学派。然地论摄论二宗,虽俱为法相唯识之学,然南方真谛,实得无著世亲之真传,故陈隋之际,北方地论学者,多转而治摄论。真谛成为世亲之谪传,专以宏其学为志(注九)。 
  三、地论系:以华严十地经论为主。此论为世亲所造,由菩提流支,勒那摩提及佛陀扇多,于洛阳译出,其研究渐盛。此论说十地菩萨之行地境界,以阿赖耶识为如来藏缘起,明自性清净心义。研究地论者,因勒那摩提与菩提流?支弟子各界传承,遂有南道北道二派。南道以慧光法上等为开祖;北道之学说?受摄论之影响,偏传唯识,故以南道为正统。 
  唯识之学,自唐以后,虽称绝学,但在宋朝时,有永明延寿禅师作宗镜录,广明唯识教理。明朝有 
  益大师作唯识心要,亦阐扬唯识,因唐疏渐失,绝?学难兴。至民国初年杨文会仁山居士,自日本取唐人疏回,翻刻流通,唯识才?有复兴之兆。民十年后,有太虚大师、欧阳渐(竟无)、韩清净等,始大开讲筵,恢宏绝学,迄今不坠。附:唐代唯识学派之概观(注十) 
  吾国佛教自玄奘三藏留学东归,译瑜伽论等,倡唯识学,佛学大兴。特别在初唐佛教学界中之唯识学风,诚是风靡一时,极其最盛者也。然其直接参于三藏法师之门者,为窥基法师。故就世系之,第观之,确立慈恩之唯识学,即以护法学系之唯识学代表整个瑜伽教系。于是吾国之瑜伽学,遂酿成一有势力?之学派。
  自此学风浓厚的演变以来,后代之学者,当称其为新佛教,直爽的有称唯识佛教。会昌法难以后,中国佛教,沦亡殆尽,迄至现代,斯学又复重整旗鼓?矣。然而考其初唐时代之唯识学形劳,或溯至护法世亲无着乃至佛陀的时代,亦未必有如此之盛也。其实所谓唯识学者,乃合瑜伽师地论学及摄大乘论学而成立也。平心的严?格论之,唯识学为瑜伽教系内之一部派。置释尊之全部三乘五乘之教海中,则又为部派之部派而已。然以慈恩大师倾心注意于唯识论之研究与修学,成唯识论遂成为与瑜伽教系之诸书的总代表。因此唯识一跃而成唯识宗,占瑜伽教系之头等位置,而压倒瑜伽教系内之其他诸书,进而压倒瑜伽教系以外之各家经?论矣。 
  综合以上所述教系之意义与势态,凡稍浏览佛教者,即能知其大概。在一般直接的或间接的继承三藏之学说者,其树立宗派之名目:以本宗建立在玄奘,故有称为玄奘宗者;又有称为慈恩宗,以大慈恩等窥基大师为始祖,盖能首?肯而无疑矣。 
  唯识学之研究,慈恩大师之功绩最为伟大。吾人考究唐代初期唯识学之研究,除慈恩以外,尚有努力研究斯学而可与慈恩兑美千古者,则为西明寺之圆?测、普光、慧观、立范、义寂等迦耍参摇4肆腋饔醒芯恐鳎之发表,兹列于下: 
  六家最盛行者,为慈恩与西明二人之著述。故此学在唐时遂分为慈恩西明二系。慈恩学系有慧沼、义忠、智周等,师资相承;西明学系有胜庄、道证、太贤诸人,师资传承。如是二派,各自宣扬而成兰菊竞美之形势。其他如神方、玄应、利涉、极太、顺憬、憬兴、道邑、如理、崇后、道氤、灵泰、道伦诸?师,亦以斯学名高一世,各皆发挥唯识之精义。
  此外尚有日本西来留学之学生。唐代之唯识研究之盛况,洵为空前绝后,亦吾国学术上思想上之一新产物,而开一佛教史上之新纪元。梁任公先生所谓第一流人物思想是也。虽然此等著?述保存者极少,故于文献上遗失太多,诚一憾事!今题为唐代诸学派者,主要?在慈恩与西明之异解,为争论中心。其间或随附观范寂庙诸师之意,及惠沼智?周道证太贤道邑如理灵泰等说,以求其义之完整。向来所谓难解难详之佛学,?莫过于唐代之唯识学。今此所研究者,参考资料非常缺少,谬误实多,望读者?诸君指正,至所盼祷!若云阐明唯识学而为吾国佛学界学术界之贡献者,则吾?岂敢! 
  附:唐唯识六派学说之略解 
  唯识了义灯引增明记云:“要集六卷总寄六家共演一部之文。一者有说(?基),二者有释(测),三者有钞(光),四者有解(观),五者有云(范)?,六者未详决(寂)”。 
  集序云:“然以慈教当时盛行,发迹开章数言有六:通途取则,不逾于二。且如慈恩良匠,石鼓山,以“有说”标其称也。西明大师,雷声启蛰,故以“有释”著其名也。若京地法匠,光也。阿曲宗师观也,往往得其环中,时?时举其精义。更有山东之范,以钩销得度。汾阳之寂,由穿 
  见知。皆拾其所长,贵其所知。光佳“有钞”之主。观彰“有解”之宾。范握“有云”之声。?
  寂表“未详”之号。” 
  唯识学之传译,前后共有三人:第一为北魏宣武帝正创年间之菩提流支,?是为初传;第二为陈时之真谛三藏,是为二传;第三为玄奘三藏法师,师于显?庆四年译成唯识论为第三传。自菩提流支以至玄奘三藏,约有百五十余年。在此百五十年前后,吾人可以分唯识学在中国为四个时期:一是胚胎时期,以菩?提流支为代表;二为长成时期,以真谛为代表;三成就时期,以奘师及其门弟子为代表;四衰落时期,以智周等为代表。在玄奘时代对于唯识教之研究,实极其盛。而义学之考据,尤为精详,其中心问题如阿赖耶识之研究,最为明细。因此吾人说玄奘西天求法,要为明斯学之根本者,可也。唯识学界之状况,既如此之盛,而此义之阐明,复如此其精微。由此亦可见古人治学修养之真切也。 
  【注释】 
  注一:此论原名为Katha 
  Vathu,可直译曰说事,或论事。因Katha普通译“说”,但亦可以译辨vathu,译事;但亦可以译宗旨,主义。因此吾译曰辨宗义论。因此论的内容是说明各宗派所宗的见解的。 
  注二:此论中国玄奘所传,为弥勒菩萨说。西藏及现存梵本题为无著造。 
  注三:参看第二编第二章第二节。 
  注四:唐沈玄明成唯识论后序。 
  注五:此论中国无译,内学刊某期,有吕澄据藏文译量论抄。梵文有本文及法称之集量论释等。
  注六:此论现有梵本,为法国巴黎烈维博士校本。 
  注七:此护法论师即是南传上座部著疏家说,见于德国克格博士所作之巴利文学史中。 
  注八:参看大唐慈恩法师传。
  注九:见黄忏华之中国佛教史。 
  注十:这是我民十九年旧作,曾刊海潮音第十三卷。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