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问答>> 佛教基础>> 佛教常识>>正文内容

真圆法师答:《圆觉经》中的问题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4日
来源:真圆法师--问答集锦   作者:真圆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问题补充:
《圆觉经》中说:善男子!但诸菩萨末世众生,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熄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彼诸众生闻是法门,信解受持不生惊畏,是则各为随顺觉性。
请问,既然“于诸妄心亦不熄灭”,为何又有一法门提倡“戒定慧”?还有,“随顺觉性”怎么理解?(提问者:觅莲)

真圆法师答:“于诸妄心亦不熄灭”,在后面经文是不是“彼诸众生闻是法门,信解受持不生惊畏”?看你的问题似乎取其一点不及全面吧?读经读到能够如此断章取义也确实不简单。

简单理解就是“被妄想烦恼缠缚的众生,听闻受持信解,将如何如何?”,“随顺觉性”就是顺应觉悟之菩提心性。戒、定、慧是由闻、思、修经、律、论而开发的内证境界。

这里正是大乘乃至佛乘真如理趣之契入点“烦恼转菩提”。在小乘行人要“断无明”,然请看如下经论:

《释摩诃衍论》卷四云“清净契经中作如是说。文殊师利则白佛言,世尊无量劫中不惜身命,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圆满行因庄严性海,喜乐自在德用无碍。何因缘故作如是言,我有多恩尽未来际不能尽报?佛言我由无明,以之为质成正觉道,是故我说有极重恩,于尘劫中报恩不尽。以此义故,无明住地亦名报恩无尽住地故。”

在小乘、二乘佛教中佛说四胜谛、十二因缘,一切烦恼苦难轮回之因皆悉无明之过恶,所以小乘、二乘行人皆言“断无明”,然于此大乘义中言“报无明恩”,正是佛乘密法的转烦恼为菩提之殊胜处。因此延伸体解修行中的感恩心也就是“随顺觉性”。

感恩心,不仅局限于四恩,广而言之对一切烦恼、忿怒、嫉妒、仇恨等持报恩之念,对六识六根六蕴报恩,换言之就是对“贪、嗔、痴”三毒亦报恩,乃至对于宇宙万象及一切精神信息体无论善恶皆报恩,即对“六大——地水火风空识”报恩。

因为正是“贪嗔痴”三毒、无明使我们明白我们必须戒贪、忍辱、思慧。故“佛性解脱契经中作如是说,从无明种出觉知树,从觉知树出功德智慧华,从两轮华结法身解脱果。”佛陀尚感无明之恩,何况凡夫的我们?

踏实读经做人、如教奉行就是“随顺觉性”!(顾问团:真圆法师作答)

----------------------------------

扩展阅读:

真圆法师佛教文集

真圆法师佛教问答

----------------------------------

推荐访问:

佛教听书手机客户端下载 http://www.fjdh.cn/zhuanti/tsweb/

最新佛教音乐在线收听下载http://vod.fjdh.com/fjdh-vl/179/

佛教音乐台 佛教音乐大全 http://vod.fjdh.com/music/

佛教电影大全 http://vod.fjdh.com/fjdh-va/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