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发愿实修>> 烦恼对治>>正文内容

佛说四念处观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25日
来源:中台世界·佛典故事   作者:佛说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图/传珍

 

  佛陀刚成道证果时,独自在优楼频螺聚落尼连河边的菩提树下,静坐沉思,心中想著:“在这世上唯有一个法门,能令众生的心清净,并且远离种种痛苦烦恼;同时,能灭除众生所有不良善的行为,获得正法利益,这个法门就是四念处。什么是四念处呢?身念处,观身不净;受念处,观受是苦;心念处,观心无常;法念处,观法无我。”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修持四念处观,就会远离成圣成贤的法门,与圣道渐行渐远;如果与圣道渐行渐远,就会与甘露法门愈行愈远;如果与甘露法愈行愈远,就免不了遭受生、老、病、死种种忧悲苦恼。相反地,若能修持四念处观,就能亲近成贤成圣的法门,受此甘露法门的薰陶,也就能避开生、老、病、死的种种忧悲苦恼,究竟离苦得乐。”

  此时,大梵天王以天耳听到如来的心声,满心欢喜地想:“我应当前往赞叹佛陀的体悟。”瞬间,他已来到佛陀面前,恭敬顶礼后说道:“世尊,诚如您所体悟,四念处观确实能净化众生,远离种种忧悲苦恼。四念处观是行者精勤用功的下手处,好比白鹤腾空,一飞即逝,修持此法门得以速成佛道。所有人天导师应当以此觉悟之道,持续不断地为众生开示,使其都能听闻知晓,悲悯济拔一切有情。”

  天王进一步表示:“过去一切诸佛,因此法门而能得度;未来、现在一切诸佛,也将因此法门得度。度过什么呢?度过生死烦恼瀑流,必须将烦恼妄想一一降伏、调伏,使身口意三业清净,才能达到究竟的解脱、清凉、自在。世间人常在生死轮回之中,唯有明眼人具足智慧,能洞悉十八界种种虚妄,并且宣扬这四念处观的法门。”

  天王赞叹:“譬如恒河奔流入海,四念处观也是如此,依此圣道,归流、趣向甘露大海。世尊出现于世,为众生开示所证之法与调伏之事,依四念处观,转妙法轮,普愿一切人天皆能度过老、病、死、苦之流。”大梵天王再三礼敬佛陀后,法喜充满地离去。

  典故摘自《别译杂阿含经·卷五》


  省思
  佛陀在入涅槃前,付嘱阿难:“一切行者,应当依此四念处住。”四念处观实是修行的基石。一般人因为执著四大、五蕴为实有,因此于色身生起“净”倒,于感受生起“乐”倒,于事物生起“我”倒,于心念生起“常”倒;由于这四种颠倒,成为攀求、追逐的仆人,作不了自己生命的主人。行者若能勤修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则能破除种种妄想执著,诚如《圆觉经》所言:“善男子!当知身心皆为幻垢,垢相永灭,十方清净。”找到真正安身立命之处。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