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佛教相关>> 心理健康>>正文内容

佛教的人生欲望观

       

发布时间:2007年11月21日
来源:摘自《禅》刊2001年第4、5期   作者:陈兵教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欲望,通常指驱使人想望、追求某种东西的内在动力。西方心理学的欲望一词,直接来自拉丁语appetite,“指一种渴望。心理学中的大多用法承继此意。”这种意义上的欲望,与佛学所说心所法中“于所乐境希望为性”、能发起精勤作用的“欲”(梵语chanda)含义相近。《界身足论》卷二对欲的解释颇为详悉:“谓欲、能欲性、现欲性、喜乐性、趣向性、希欲性、欣求性、欲有所作性,是名欲。”

  对于所喜欢的东西希望得到、欢喜追求、想要有所作为的一种驱动力或心理功能,叫做欲。唯识学把欲归于五大别境心所法之首,认为它是十分重要的基本心理功能,《俱舍论》甚至以欲为一切心理活动生起时同时生起的遍大地法,虽然未必确切,但重视欲的作用这一点是可取的。

  人类的需要、动机和欲望

  现代心理学一般不以欲望为专题,而将古典意义的欲望所包含的内容放在需要、动机和意志中作专门研究。阿瑟.S.雷伯《心理学词典》说:“一般说来,被称为欲望性功能系统是那些从日常的生理机能如饥、渴、性等等中派生出来的动机系统。”

  动机(motivation)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促使该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作用,与其相关的概念有需要、驱力、本能、诱因等。需要或需求(need),指心理上的匮乏状态;驱力则是需求的结果。由动机到发起行为的过程(相当于佛学所谓从欲到业),是由匮乏状态→需求→驱力→行为。这种意义的动机,与佛学希望可爱事业而乐作的“欲”含义基本一致。本能(instinct)指生来俱有、不学而能的需求、驱力,如老鼠生来会打洞之类,可归于南传上座部佛学所说的无因异熟心。诱因(incentive)指能引起动机的外在刺激,如美食可引起食欲等,可归于佛学所说能引起欲的所缘缘尘或境。意志(will)则指有意识、有目的地自由选择行动的能力,相当于佛学所说的动发胜思,也常称作欲。

  现代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人的所有行为从动机发起,动机出于需要或需求。需要是个人的一种主观状态,具有对象性、紧张性、起伏性。关于人类普遍具有的基本需要或需求,心理学家有多种说法。一般分需要为生理需要、社会性需要,又有物质需要、精神文化需要之分。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五层需要说,在当代世界影响极大。五层中最低层为生理需要,如食、色、睡等。第二层安全需要,指对安全、稳定、正常秩序的需求。第三层归属和爱的需要,谓需要在社会团体中占有一席之地,需要爱情、友谊,包括威望、地位、名誉、受关心、被赏识等。第五层自我实现需要,指实现其潜力的欲望,包括完善、完美、独特、轻松愉快、自我满足、有意义、真善美等。五层需要中,前四层是维持生物性和社会性生存的必要条件,称“基本需要”,它们只有在缺乏时才产生,如感到饥渴时才需要饮食,因此叫做“匮乏性需要”;第五层自我实现需要,出于对人类存在根本问题——存在价值的正视或“存在性认知”,是一种高级需要,亦称“发展需要”。五层需要如一座五层宝塔,低级需要的满足是高级需要产生的基础。弗洛姆也把人的需要分为五种,其说与马斯洛不同:第一联系的需要,指脱离了自然状态和动物状态的个人必须通过顺从和控制的方式建立一种新联系,将自己和他人、世界联系在一起,取代受制于本能的联系。第二超越的需要,指人不能安于被动的生物性,必然要超越偶然性和必然性。三寻根的需要,指在精神上寻求安顿的需要。第四认同的需要,指一种获得自我身份感的需要。第五定向的需要,指认识与理解,理智地确定自己的取向,为理想、目标而行动和献身的需要。

  佛学对人的需要、需求、动机意义上的欲,有不少说法,主要者有四食、三欲、五欲、六欲、六食、七食、九食诸说。

  四食,谓四种食物。食(梵语ahara),为牵引、滋养、持续之义,指养育和维持生命所需要的食物。佛学分食为世间、出世间两大类,四食属世间的各种众生维持生命所必需。《杂阿含》第378经佛告比丘:“有四食资众生,令得住世,摄受长养。”《中阿含》、《长阿含经》、《增一阿含》等经和《大毗婆沙》、《俱舍》、《成唯识》等论中,皆说四食:

  1、段食,又作“抟食”、“揣食”、“见取食”,意谓分段(一口一口吃或一顿一顿吃)而食,《增一阿含》卷二一:“如今人中所食,诸入口之物,可食啖者,是谓揣食。”此食又有精细之分,粗者如米面鱼肉之类,细者酥、油、水、饮料等。段食以香、味、触三种尘为体,唯是欲界众生所必须。《成唯识论》卷四说段食“以变坏为相”,意谓食物须被破坏或经化学变化方起作用。段食的实质是吃物质,吸取物质性的营养以进行新陈代谢。

  2、触食,又作“更乐食”、“温食”、“细滑食”,以心所中的触为体,指根境识和合,由感官摄受的使人感到快乐喜悦的各种信息,如衣着、抚摩、拥抱、洗浴、按摩、音乐、香味,观赏可意的风景、书画等艺术品,欣赏美人的仪态等。《增一阿含》卷二一:“衣裳、伞盖、杂香华熏,火及香油,与妇人集聚,诸余身体所更乐者,是谓更乐食。”触食的实质是吃感觉。

  3、思食,又作“意思食”、“意食”,“念食”,以第六意识的思念为体。其实质是吃意念。《成唯识论》卷四:“三意思食,希望为相,谓有漏思与欲俱转,希可爱境,能为食事。”谓思念可爱的、悦意的境和事,能起食物滋养生命的作用。是则理想、对未来的向往,及学习、读书、获得知识、满足求知欲等,都属思食。

  4、识食,以心识的活动为维持生命不可或缺的食粮。《成唯识论》卷四谓识食“以执持为相”,主要指第八识处理信息、维持生命的作用。识食也可解释为阿陀那识执受个体生命的作用,或叔本华所谓心灵深层“生的意志”。

  四食中后三种通于三界一切众生,色界以触食为主,无色界当以识食为主。四食说明:众生的生命,需要吸收、摄取物质的、感觉的、意识的、精神的各种养料或信息,才能维持。维持生命的需要,使众生不自觉地产生种种“食欲”。四种食欲中,段食属马斯洛等所谓最低层次的生理需要;其它三种属心灵需要,触食为感觉层面的需求,包含了一部分生理需要;意思食为意识层面、精神层面的需求,可包括弗洛姆所说寻根的、定向的需要等;识食的生之欲望,应为人最根本的欲望,诸家心理学较少言及。马斯洛等所说安全、归属、爱、尊重、认同等社会性的需要,佛学亦非不谈,经中常说:“名闻利养恭敬”为系缚世人的缰锁,是腐蚀出家者而导致佛教衰落的魔网,名闻恭敬和利养(供养),即是获得别人尊重的需要和认同的需要,也包括自我实现的需要。今人戒圆《人生欲望论》总结人最根本的欲望为维持生命欲、延续生命欲,又有吉祥欲、长寿欲、幸福欲、致富欲四大欲望。

  佛学所谓三欲、四欲、五欲、六欲,皆指人类等欲界众生所具有的基本欲望或需求。三欲,谓饮食欲、睡眠欲、淫(性)欲,基本上皆属生理需要。五欲,指对色、声、香、味、触五种境的需求和欲望;对财、色、饮食、名、睡眠的欲望,也称五欲。六欲,指对色(身体)、形貌、言语音声、(皮肤)细滑、人相(人体美)的欲望,主要指人在性爱方面的欲望。六食,谓眼等六根,各需保养或各有所需:眼需睡眠,耳需音声,鼻需香味,舌需美味,身需细滑,意需法(对事物的认识、思考等)。质言之,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各有其欲望或所需。

  以上诸食、诸欲,都是世间的、人间的,除此之外,还有出世间的食物,也有滋养生命的作用,此即七食中的不放逸食和九食中的出世间五食。七食,谓前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需睡眠等六食,加上第七不放逸食。不放逸,为善心所之一,谓严格约束自己,净化自心,不受尘垢的污染,勤修三学六度等佛法,它是获得涅槃解脱之本,故不放逸称涅槃之食。从别一角度看,列不放逸或涅槃食为七食之一,与眼需要睡眠、耳需要妙音等并列,说明以不放逸的精神追求涅槃,也是人本性中的一中需要、需求或欲望。五种出世间食见《增一阿含》卷四一等,为:1、禅悦食,一作“禅食”,深入禅定,享受定的微妙快乐喜悦。2、法喜食,一作“喜食”,由听闻、修学佛法而获得喜悦。《维摩经》云:“禅悦以为食,法喜以为妻。”3、愿食,树立高尚理想,发愿断烦恼、度众生、证佛果。4、念食,时常忆念、牢记所修学的佛法。5、解脱食,由修习佛法而获得解脱。一作“八解脱食”,旨由修内有色想观诸色解脱等八种禅定而从色、无色的束缚中获得解脱。这五种食物加前世间的段等四食,为九食。五出世间食说明,人类有超越生理和社会需要,获得禅悦、法喜、解脱等高级满足的需要或欲望。出世间五食可包括马斯洛所说自我实现和超自我实现的需要的根本,及弗洛姆所说超越、寻根需要,而更有这些需要中所没有的内容。

  贪欲与善法欲

  按唯识学的说法,欲心所通善、恶、无记中三性,并非都是恶。被视作恶的、对人有害无益的欲望,是心所法中列为根本烦恼的贪,或云贪欲、爱欲、欲贪——对世间的食、色、睡,色、声、香、味触五尘六欲,及钱财名位等的执着、想望、迷恋和过多的、非分的贪占、追求。贪求这些东西的欲望,通常称为“人欲”,人欲的危害,古人早有指陈揭露,《老子》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西哲柏拉图以与肉体的生理需要相联系的人欲为使灵魂污染、人格卑劣的根源。斯多葛学派、婆罗门教、基督教、儒学等亦皆对人欲的危害有不同程度的揭露。人欲横流,被时下很多人指摘为现代社会的一大弊病。从出世间、超越生死高着眼的佛学,对人欲或贪欲的批判可谓最为深刻、彻底。

  佛教认为:贪欲使人热恼不安,驱动人发起有漏业尤其是发起不善有漏业,由有漏业导致生死苦果,贪欲是人生诸苦之本源。经中说:“欲为苦因”,即指贪欲。《杂阿含经》卷三五阿难答外道问云:

  “染著贪欲,映障心故,或自害,或复害他,或复俱害;现法得罪,所世得罪;彼心常怀忧苦受觉。”

  《大毗婆沙论》卷四四解释说,欲寻(与贪欲相联系的寻思)自害者,当贪欲生起时,“身劳、心劳,身烧、心烧,身热、心热,身焦、心焦。复由此缘,当长夜非爱、非乐、非喜、非悦诸异熟果,如是自害。”贪欲使人身心热恼焦躁,如被火烧,现前忧苦不安;贪欲导致将来不好的异熟果报,是为自己害自己。又贪欲生起时,使人远离真正的自利和自利心,远离诸圣贤所享受的真常之乐,使人对自心和所贪着的对象愚痴不明,是为自害。害他者,如有人因贪色勾引别人的妻子,使其夫愁苦恼恨。自他俱害者,如因贪色勾引他妻者,被其夫捆绑、殴打乃至杀害。《法句经·爱欲品》云:“爱欲意为田,淫怒痴为种”,生长出生死流转的苦果。又云:“所生枝不绝,但用食贪欲,养怨益丘冢,愚人常汲汲。”意谓世间的愚痴人贪着财色名利等种种身外之物,被贪欲驱使而贪求不已,贪欲滋长如树生枝,不知这一切实际上是在养育祸害自已的怨家,增益生死,促使自己向坟墓迈进。《法华经·方便品》云:“诸苦所困,贪欲为本。”《百缘经》云:“富贵求时甚苦,得已守护亦苦,后还失之,忧念复苦。于三时中,都无有乐。”被贪欲驱使而追求营谋,心中难以安宁,已经是苦,求而不得,及得而复失,如求爱被拒、失恋、被盗、经营亏损、破产、失业、罢官、考试落榜等,则更为苦恼。《瑜伽师地论》卷五八说,贪欲是造成现前苦果的因缘,如人贪恋某一位异性时,“彼若变异(情变等),便生忧恼等苦”。

  贪欲之中,性爱方面的贪欲,尤为造成生死轮回的根本。《圆觉经》卷一:

  “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欲因爱生,命因欲有,众生爱命,还依欲本,爱欲为因,爱命为果。由于欲境起诸违顺,境背爱心,而生憎嫉,造种种业,是故复生地狱饿鬼。”

  因为贪着性欲而生于这个世界、如此族类之中,又因贪着世间的所爱,及因有碍于自己贪欲的实现而生憎恨嫉妒,在贪嗔嫉妒等烦恼的驱动下造作种种恶业,被业力牵引向三恶道中。贪着性欲的满足,使人混同于畜生,《出曜经》偈云:“如虫在溷中,不知东与西,结著于淫欲,盖此亦虫伦。”将贪淫之人比为猪圈中的虫。贪欲,是驱使人轮回六道、受诸苦荼的恶魔,因称“欲魔”;贪欲污染人心令不清净,称“欲尘”、“欲染”;贪欲如索捆绑人,称“欲缚”、“欲轭”;贪欲恼人如荆棘刺身,称“欲刺”;贪欲能害人性命,称“欲箭”;贪欲如水深流急的大河,能使人沉没,称“欲河”;贪欲如深险的壕沟,难越易陷,称“欲堑”;贪欲如大海深广难度,称“欲海”;贪欲如大火炽燃,称“欲火”;贪欲如洪水暴发,称“欲暴流”。

  佛教认为,众生被贪欲驱使贪求营谋的动机,无非是为了获得乐。趋乐,可谓人类本性深处的本能性趋求。弗洛伊德也说生物性本能受唯乐原则支配。佛学承认众生从满足食色睡、财位名利等贪欲中也可以得到乐,但这种乐有诸多缺欠,很需要反省:追求时要为它付出很多,即便求得,也无常难保,终会失去;这种乐具有很大的主观性,信赖自心的分别和习惯、教养等而有,龙树《中观宝鬘论》云:“世间一切乐,唯苦逼变坏,及唯分别故,彼乐非真乐。”又,满足贪欲所得乐,如马斯洛所说,是一种匮乏性需要的满足,如饥渴时得到饮食,酒足饭饱,人皆以为乐,但这种乐以不满足和痛苦(如饥渴)为前提,总不如没有它的“无欲之乐”自在。《中观宝鬘论》比喻说:“搔痒生乐受,无痒更快乐,如是世欲乐,无欲更安乐。”就像痒得难受时搔痒得到快感,这种快感总不如原本不痒好。《瑜伽师地论》卷五说世间的一切非由修学佛法而由满足人欲所得的“非圣财所生乐”,有能起恶行、微小不遍所依、非一切时有、受用有尽有边、能为他劫夺、不能从今世持往后世、有怖畏、有怨对、有灾横、有烦恼等十五种缺陷。

  贪欲的起因,是不如实知或无明。《集异门论》卷八引经中佛言:“彼于欲集没味患出离不如实知故,于诸欲中,所有欲贪、欲欲、欲亲、欲爱、欲乐、欲闷、欲耽、欲嗜、欲喜、欲藏、欲随、欲着,缠压于心。”因不如实了知贪欲的害处,才耽着诸欲,被欲望所缠缚压迫,就像牛马被轭所束缚压迫。贪欲本身即是无明,《佛藏经》卷中:“欲者即是无明”,此欲指贪欲。《瑜伽师地论》卷九六云:

  “又无明界所随六处诸界为缘,起无明触。此无明触以为缘故,于诸境界起不如理执取相好所有诸想。此诸想为缘,于诸境界,发起希欲。”

  因不明认识对象的真实本面,心接触外境后,对所感知的相(如美人之美等)起不符真实的执着,从这种执取生起想要得到的欲望。由欲望产生如何得到所想望东西的种种寻思算计,由此而“思慕愁忧”,“身心热恼”。

  欲并非都是有害的,有益的“善欲”、“善法欲”,佛教认为应予肯定并培育增长。善欲、善法欲,指对弃恶修善、自利利人及修习佛法、解脱涅槃、利乐众生等高尚理想的向往、追求。这种欲望是善心所中精进(勤)的前提,被强调为成就一切善法、佛法的根本。《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云:“志欲喜乐是菩萨服,成满一切诸佛法故。”“欲法闻法是菩萨服,成满般若波罗蜜故”。称对佛法的爱好、需求、欲望为修学大乘道者成就一切佛法必着的服装。《优婆塞戒经》卷二:“众生有思,名为欲心,以如是欲善业因缘发菩提心,是则名为菩萨性。”谓以对成佛度生的善的希求、欲望发起的菩提心,是菩萨的本因、本性。《大智度论》卷二六:“欲为初行,欲增长名精进。如佛说一切法欲为根本。”说(善)欲是修学一切善法的前提或第一步,善欲增长叫做精进,精进与智慧、慈悲并称为佛教的主要精神,佛陀在许多经中倡导精进,以精进为大乘菩萨必修的六度之一,贯穿其余诸度。《瑜伽师地论》卷九七解释经中佛说“一切诸法欲为根本”之言曰:“当知此中一切法者,谓善法欲。清净出家,为证涅槃,先受持戒,由是渐次,乃至获得究竟涅槃。”从怀着求解脱的正确目的出家学佛,修习持戒等一切佛法,到最后证明得涅槃,这一切都以善法欲为根本。《成唯识论》卷五说,谓欲为诸法本,指一切事业由欲发起,“或说善欲,能发正勤,由彼助成一切善事。”所以说勤(精进)是欲心所的作用。

  以欲制欲,以智化欲

  贪欲与善法欲,伦理属性和引起的结果尽管不同,但都以希望、追求所喜欢的东西为其基本的性质,都具有驱动人积极从事某种事业的作用。从大乘如来藏学看,欲虽然是一种因缘所生的有为法,而其根子甚深,可溯源于众生心性中的本觉(本有的觉性),可谓人性中本有的一种源源不竭的力量。从密教无上瑜伽的心气不二论看,欲望以生命本源中的明点红白菩提(红白大)为体,是先天的生命能量,不可能被消灭。贪欲以白菩提(白大)为体,性属阴,以吸摄外物增益私我为实质;善法欲以红菩提(红大)为体,性属阳,以破坏腐朽阴暗、放射光明为实质。不论是阴性的、向下的贪欲,还是阳性的、向上的善法欲,都是涌动不已、没有止境的,永远也没有满足的时候。《法句经》比喻贪欲有如树木生长枝叶,如水流盈满于池沼,“爱欲深无底,老死是用增。”俗言:“欲壑难填”,人常常是有米面想酒肉,有了棉布想绸缎,有了土屋想砖房,有了摩托想汽车,有了百千想亿万,小官想当大官,大官想当皇帝,皇帝想长生不老......正是这种永不知足、贪得无厌的欲望,驱使人们不停息地追求、奋斗,促使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向上的善法欲,也是如此永不知足,促使人求道不已,追求圆满人格、深入禅定,提高精神境界,获得彻底的解脱在自,乃至直趋生命的峰巅——成佛。追求超出生死,解脱成佛,永享常乐涅槃,可谓一种极大的欲望,甚而应称为欲望的极限。经中佛陀曾自称:“我本以欲心不止故得佛。今虽成佛,犹欲心不止。”成佛后犹欲心不止,当指利乐济度无量众生、庄严全宇宙的大欲望或宏愿。这种无止息的“欲心”,成为佛陀的重要功德之一——“精进不减”的源泉。

  向下的贪欲与向上的善法欲虽然同以人本性中永不枯竭的力量为源泉,但其结果与价值之别却不啻天渊。贪欲自害害人,使人热恼不安,驱使人为填满欲壑而营谋算计、用尽机关,人格较好者为贪钱财名利而劳心费神、伤身斫命,古语:“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格卑劣者则被贪欲驱使而不顾他人和公众,损人利已,不择手段,劫杀欺诈,巧取豪夺,制假贩毒,倾轧陷害,甚至发动战争,攻城略地,令生灵涂炭,人类遭殃。世间种种罪恶,无不由贪欲酿成。贪欲歪曲、丑化了人应有的美好形象,使人现前便丧失了人的资格,沦于三恶道中,人称贪迷某物者为“色鬼”、“色狼”、“吝啬鬼”、“小气鬼”、“酒鬼”、“大烟鬼”、“赌鬼”、“吸血虫”、“蠹虫”、“网虫”等,便意味着贪欲着迷使好端端的人成了饿鬼畜生一类。贪欲使聪明能干的人成为贪官、污吏、恶棍、盗贼、嫖客、毒枭等罪犯,成为民贼独夫,不仅为害自己,连累亲友,而且危害社会,祸国殃民。贪欲使人沉沦生死海中,轮回不已,由贪欲所造恶业感得恶的异熟果,牵引人堕于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中,长劫难出,饱受苦毒。贪欲不可放纵,放纵贪欲,人将不是人,人类社会将无法维持,终将导致灭种亡国乃至毁灭地球的恶果。自古及今,人类从维持群体生存的需要出发,创设种种教化和管理体系,教导、管理世人合理节制人欲。批判人欲,节制人欲,尤为各宗教的共同特质、主要功能。能了知贪欲的过患并自制贪欲,被看作人类与低于自己的动物之分界线,佛经中以“能修梵行”——能自制人欲乃至离欲清净,为地球人类的一大优点。

  佛教极力强调贪欲的危害,教人制止贪欲,远离贪欲,“离欲”、“断欲”、“无欲”,为佛教经论中出现率极高的词语。否定人欲,被看作佛教的重要特点。《杂阿含经》卷三五在列举了贪欲的害处后指出:与贪欲的诸过患相反,断贪欲有如许“福利”(幸福与利益):“不自害,又不害他,亦不俱害;又复不现法得罪、后世得罪、现法后世得罪;心常怀喜乐受觉。”贪欲既然是造成诸般痛苦的根源,则断除贪欲,自然会断除诸苦,享受一种高级的“无欲之乐”,乃至永远度过诸苦交攻的生死大海,永享涅槃常乐。《长阿含·三聚经》中,佛陀以“无欲”为使人向于涅槃的九法之一。《法句经·爱欲品》偈云:

  “离欲灭爱迹,出网无所蔽,
   尽道除狱缚,一切此彼解,
 
  已得度边行,是为大智士。”

  “无欲无有界,恬淡无忧患,
 
  欲除使结解,是为长出渊。”

  断除了贪欲,便挣脱了束缚人的魔网,永离地狱等恶道,永出陷溺人的生死深渊,永享恬淡无欲的解脱自在之乐。无欲之乐不依赖任何条件,从自心不断涌现,有如清泉流水源源不断,没有生老病死、恩爱别离、所求不得等一切诸苦及最根本的无常之苦,没有世间的“非圣财所得乐”的诸多缺陷与过患,比需要辛苦营求、具备各种条件方能获得、得已即失的贪欲满足之乐,要高级、深细、持久得多。《大方便佛报恩经》偈云:“世间所有诸欲乐,乃至天上所有乐,若比断贪之大乐,十六分之不及一。”能征服自己贪欲、获得无欲之大乐的人,才是真正的勇士、大丈夫,才是最有智慧、最为富有的人。佛教认为,人完全有自主贪欲、断除贪欲的能力,贪欲并非多么可怕的东西。《法句经·爱欲品》偈云:“欲!我知汝本:意从思想生,我不思想汝,则汝而不有。”贪欲从意识的分别而生,须经思心所的思择决定而有,而意识具有慧和勤(精进)的功能,可以正见正智决定所思,以精进的意志力制止、断除无益有害的贪欲。

  断除贪欲,必须有追求获得无欲之乐的善法欲、大欲。《杂阿含经》卷三五云:“以欲制欲”,意谓以善法欲制伏贪欲、物欲、情欲。《大威德陀罗尼经》云:“超过有结,应发欲心,想无欲事。”谓断灭烦恼、超出生死,需要以希求涅槃之乐的善法欲为动力。这种欲心越是大,越是能发起精进,越易获得解脱。总之,以理智了知无明的、被动的贪欲之祸害,用追求解脱涅槃的善欲法去断灭贪欲,获得真正的幸福快乐,或将向下追逐色声财位等的贪欲、物欲转为向上追求涅槃的善法欲,以如实知见宇宙人生实相的智慧将人本性中无穷的欲望引向对清净、解脱、自在的涅槃之追求,让欲望创造出对自己、他人乃至全体众生的现前后世的最有益、最大的价值,可谓佛教人生欲望观的要义。贪欲与善法欲的区别,在于善法欲以如实知见正见、智慧为主导,以合理地谋求自他的今生、后世、究竟的利乐为目的,求精神境界之提升对自心的大觉,具自主性、离染性、向上性;贪欲则出于无明和邪见,以自私自利和损人利己之心为出发点,以不明诸法实性的染污心、迷执心追逐外物,具被动性、染污性、向下性。质言之,以如实知见的智慧主导欲望,便将本性中的欲力引向清净、高尚的善法欲;以无明、邪见为主导,则将本性中的欲力引向使人堕落的贪欲。贪欲与善法欲的枢纽,唯在是否有正见、正智。

  对于人欲,东西方自古便有纵欲主义、禁欲主义、节欲主义三种不同的态度。纵欲主义如古印度的顺世派、西方的亚里斯戴布斯、中国的杨朱等,主张放纵人欲,尽情享受肉体、物质的快乐,多持享受主义、个人主义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观的流弊显而易见,尽管屡遭批判,却仍被不少人特别是许多现代人所信受,造成人欲横流、道德沦丧。禁欲主义如古印度的耆那教、西方的昔尼克派、斯多葛派等,主张忍受痛苦、断绝情欲、人欲,获得精神的或后世的快乐,这种人生观总是不容易被多数人所接受。比较容易被多数人认同的是节欲主义,如儒家及古希腊的伊壁鸠鲁等。先秦儒典《礼记·乐记》曰:“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认为若不节制人欲而使人物化,便是灭绝天理。后儒对天理人欲虽然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但在反对恣情纵欲、主张合理节欲这一点上基本是一致的。

  与其他学说相比,佛教基本上属节欲主义,与儒家甚为相近。《阿含经》载,佛陀既然反对极端禁欲的苦行外道尼乾子(耆那教)等,也反对纵欲主义的顺世外道,主张“离苦乐二端而行于中道”。佛教戒律只要求在家信众自愿守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麻醉品)五戒乃至这五戒中的任何一条。五戒中主要的前四戒(“性戒”)所禁止的只是损害他人利益、违反世俗基本道德规范的多余的、泛滥的贪欲,可谓古今所公认的“伦理底线”,并未要人断灭食色情爱等一切人欲,放弃对财富、爱情、事业、成功等的追求,反对的只是非法的、损人利己的、不择手段的贪求。《阿含》等经中,佛陀多次教导在家弟子如何求财、理财、精勤工作、和睦家庭,过好世俗生活。如《杂阿含经》第912经中,佛陀为聚落主说三种“受欲”(欲求),以非法滥取财物而不供养父母眷属和出家修行者为下,以如法求财不滥取而供养自己及父母眷属、出家修行者为胜。晚近中国佛教界所提倡的“人间佛教”,强调回归佛陀的这种精神。

  从了生死、出世间的角度讲,佛教确实有相当彻底的禁欲思想。对人间的财色名位乃至所感知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贪欲,哪怕是极其细微的贪欲粘着,从佛教义理而言,都是生死之根,若不断灭,无由臻于涅槃。尤其是男女的性欲,更是使人再生于欲界的直接原因,佛教僧尼戒中列“不淫”(不过性生活)为首戒,大乘菩萨戒对断淫的要求更严格,不仅禁止身淫,而且戒及如隔墙听见妇女语声、环佩声等性方面的细微分别心。《佛藏经》卷中说大乘道上应永远熄灭的诸欲“谓邪不善念,若我若我所,作相是相。”邪不善念,较浅近的解释是指损人利己和损人亦不利已(自他俱损)的念欲之心,深则可包括一切执着于我、我所和色声香味等相而不符真实的妄念。但也非要人断灭一切生理的、心理的基本需要。唐大珠慧海禅师“饥来吃饭,困来即眠”一语,最能表现佛教的离欲思想,人问如此与常人有何不同,答:“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

  在禅宗看来,吃饭睡觉等自然的需要,是合理的,不须断灭,应断灭的只是在自然需要之外滋生的种种多余的欲望。

  深一层言,说佛教主张“以欲制欲”,以追求上进和涅槃的善法欲节制、制止乃至断灭贪欲、人欲,离欲、无欲,不如说佛教对人欲的根本态度是“以智化欲”——以如实觉知欲望实性的智慧,将由无明所起的一切人欲转化为善法欲,并极大限度地发挥本性中欲望的作用。贪欲与善法欲的枢纽既然在正见正智,则正见正智方为对待欲望的关键。准确地说,欲望是不可断灭的,以欲望为实有而有意去制止断灭,视人欲为敌、为洪水猛兽,在大乘学说看来不可能真正离欲、无欲,反而可能导致贪欲增盛、心理变态。即便用无我的智慧断灭了一切引起生死的人欲,若过于厌离人欲和贪着涅槃无欲之乐,至多会使人成为以“灰身灭智”为归宿的“定性声闻”,不能穷证佛性而得究竟解脱,不能发挥心所具有的积极功能而创造利乐众生的应有价值,大乘斥责这种定性声闻为“焦芽败种”。大乘不视人欲、贪欲为洪水猛兽而求急急断灭,而视人欲为修学佛道应如法开采的能源,重在以诸法无我、人欲即菩提的如实智慧观照人欲,主宰人欲,以理智合理节欲,将人欲、贪欲转化为善法欲,转化为无穷无尽的修学佛道、利乐众生的精进。大乘有菩萨不断尽人欲而“留惑润生”再来人间度众生之说,《维摩经》推崇“在欲而行禅”,喻为火中生莲。密教特以贪欲为道,有转性欲为菩提的具体方法。金刚界密法将化欲望为菩提之义形象化为一位“欲金刚”菩萨,端坐于莲花(表清净的菩提出于烦恼之污泥)之上,手持弓箭,表以智慧欲箭射众生阿赖耶识中之一切贪欲种子,令成佛陀的大圆镜智。此金刚又名般若波罗蜜,意谓以如实证知诸法空性的智慧,通达一切佛法,无滞无碍。就此而言,与其说佛教基本上是节欲主义,无宁说佛教根本上是“以智化欲主义”。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文明病
下一篇:幸福就是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