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以戒为师>> 优婆塞戒>>正文内容

优婆塞戒经·五戒品第二十二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21日
来源:优婆塞戒经|   作者:北凉中印度三藏法师昙无谶译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善生言:“世尊,何等之人得三归依?何等智人不得三归?”

  “善男子,若人信因、信果、信谛、信有得道,如是之人,则得三归。若人至心,信不可败,亲近三宝,受善友教,如是之人,则得三归。优婆塞戒亦复如是。若能观是优婆塞戒,多有无量功德果报,能坏无量弊恶之法。众生无边,受苦亦尔,难得人身;虽得人身,难具诸根;虽具诸根,难得信心;虽得信心,难遇善友;虽遇善友,难得自在;虽得自在,诸法无常。我今若造恶业,因是恶业,获得二世身心恶报,以是因缘,身口意恶,即是我怨。设三业恶,不得恶报,现在之恶,亦不应作。是三恶业,现在能生弊恶色等,死时生悔。以是因缘,我受三归,及八斋法,远离一切恶不善业。”

  “智者当观戒有二种:一者世戒,二者第一义戒。若不依于三宝受戒,是名世戒。是戒不坚,如彩色无胶。是故我先归依三宝,然后受戒。若终身受,若一日一夜,所谓优婆塞戒、八戒斋法。夫世戒者,不能破坏先诸恶业;受三归戒,则能坏之;虽作大罪,亦不失戒。何以故?戒力势故。俱有二人同共作罪,一者受戒,二不受戒,已受戒者,犯则罪重,不受戒者,犯则罪轻。何以故?毁佛语故。”

  “罪有二种:一者性重,二者遮重。是二种罪,复有轻重。或有人能重罪作轻,轻罪作重。如鸳掘魔,受于世戒,伊罗钵龙,受于义戒;鸳掘魔罗,破于性重,不得重罪,伊罗钵龙,坏于遮制,而得重罪。是故有人,重罪作轻,轻罪作重。是故不应以戒同故,得果亦同。”

  “世戒亦有不杀、不盗,义戒亦有不杀、不盗,至不饮酒,亦复如是。如是世戒,根本不净,受已不净,庄严不净,觉观不净,念心不净,果报不净,故不得名为第一义戒,唯名世戒。是故我当受于义戒。”

  “善男子,后世众生,身长八丈,寿命满足八万四千岁,是时受戒,复有于今恶世受戒,是二所得果报正等。何以故?三善根,平等故。或有说言:可断命处,乃得戒者。是义不然。何以故?夫禁戒者,悉于一切可杀、不可杀中,得一切可杀、不可杀者,无量无边,戒之果报,亦复如是无量无边。”

  “善男子,一切施中,施无怖畏,最为第一,是故我说,五大施者即是五戒。如是五戒,能令众生离五怖畏。是五种施,易可修行,自在无碍,不失财物,然得无量无边福德。离是五施,不能获得须陀洹果,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若受戒已,当知是人为诸天人恭敬守护,得大名称;虽遭恶对,心无愁恼,众生亲附,乐来依止。阿那[右耳旁分字]坻长者之子,虽为八千金钱受戒,亦得无量功德果报。善男子,为财受戒,尚得利益,况有至心,为于解脱而当不得。”

  “善男子,有五善法围绕是戒,常得增长,如恒河水。何等为五?一者慈,二者悲,三者喜,四者忍,五者信。若人能破殷重邪见,心无疑网,则具正念,庄严清净,根本清净,离恶觉观。”

  “善男子,若人能远五恶事者,是名受戒,远离一切身口意恶。若有说言:离五戒已,度生死者,无有是处。善男子,若人欲度生死大海,应当至心受持五戒。是五戒中,四于后世成无作戒,唯爱难断,故不得成。以是因缘,淫欲缠绵,应当至心,慎无放逸。若有说言:更有无量极重之法,过去诸佛,何缘不制,而制于酒?善男子,因于饮酒,惭愧心坏,于三恶道,不生怖畏,以是因缘,则不能受其余四戒,是故过去诸佛如来,制不听饮。若有说言:如来已说,酒多过失,何故不在五戒初说?是义不然。何以故?如是酒戒,名为遮重,不为性重。如来先制性重之戒,后制遮重。”

  “善男子,如来先说白黑月中,各有三斋,随外道故。诸外道辈,常以此日,供养诸天,是故如来说有三斋。善男子,如因帐窗,帐勒故不堕,三斋之法,亦复如是。众生若有发心受持终不堕于三恶道中。”

  “善男子,有人若欲施时,供养三宝时,若坐禅时,若修善时,若读经时,供养父母时,当先立制,我若不作,要自克罚,是人福德,日夜增长,如恒河流。”

  “如是五戒有五种果:一者无作果,二者报果,三者余果,四者作果,五者解脱果。若有具足受持五戒,当知是人得是五果。”

  “若优婆塞常能出至寺庙、僧坊,到已,亲近诸比丘等;既亲近已,咨问法味;既问法已,当至心听;听已受持,忆念不忘,能分别义;分别义已,转化众生,是名优婆塞自利、利他。”

  “若优婆塞不能习学如是所说,轻慢比丘,为求过失,而往听法,无信敬心。奉事外道,见其功德,深信日、月、五星、诸宿,是优婆塞不名坚固如法住也。”

  “若优婆塞虽不自作五恶之业,教人作者,是优婆塞非如法住。”

  “若优婆塞先取他物,许为了事,是优婆塞非如法住。”

  “若优婆塞典知官津,税卖估物。是优婆塞非如法住。”

  “若优婆塞计价治病,治已卖物,是优婆塞非如法住。”

  “若优婆塞违官私制,非如法住。”

  “若优婆塞自不作恶,不教他作,心不念恶,名如法住。”

  “若优婆塞因客烦恼所起之罪,作已,不生惭愧悔心,非如法住。”

  “若优婆塞为身命故,作诸恶事,非如法住。”

  “若优婆塞虽得人身,行于非法,不名为人。”

  “若得信心,能作福德,善修正念,观一切法,皆是无常,无我、无所,于一切法,心无取著,见一切法,不得自在,生、灭、苦、空,无有寂静。人身难得,虽得人身,难具诸根;虽具诸根,难得正见;虽具正见,难得信心;虽得信心,难遇善友;虽遇善友,难闻正法;虽闻正法,难得受持,能如是观,是名人身。”

  “若人能观欲界无常,乃至非想非非想处,皆悉无常,以是因缘,不求三恶,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如是观已,见三不坚,以不坚身,易于坚身。礼拜、供养,来迎、去送,自手施与,亲执福事,是名以不坚身,易于坚身。”

  “以不坚财,易于坚财。能自食用,亦以布施,供给病瘦行路之人,供养沙门、婆罗门等贫穷下贱,是名以不坚财,易于坚财。”

  “以不坚命,易于坚命。修于六念,慈、悲、喜、舍,证四真谛,善能观察生老病死,明信善恶业之果报,定知恩爱当有别离,一切众生不得自在,未得圣道,生死力大,一切世乐,常与苦俱,虽复受之,心不染著,犹如寒月求火自暖,虽复为之,终不作恶,修忍二施,以润众生。深观苦乐,其性平等。凡所发言,言则柔软,善化众生,令如法住。远离恶友,心无放逸,饮酒、博弈、射猎之事,悉不为之。是名以不坚命,易于坚命。”

  “善男子,若得人身,多饶财物,兼得自在,先应供养父母、师长、和上、耆旧,持法之人。供给远至、初行之人,疾病所须。言则柔软,多有惭愧。不偏信敬有德一人。见有贤圣持戒、多闻,能以舍宅、饮食、卧具、衣服、病药而供养之。深信僧中多有功德,修习向道,得须陀洹果,乃至修向阿罗汉,得阿罗汉果,修金刚三昧、电光三昧。观如是已,平等奉施。如是施已,得无量福。是故我于《鹿子经》中,告鹿子母曰:虽复请佛,及五百阿罗汉,犹故不得名请僧福,若能僧中,施一像似极恶比丘,优得无量福德果报。何以故?如是比丘虽是恶人,无戒多闻,不修善法,亦能演说三种菩提,有因有果,亦不诽谤佛法僧宝,执持如来无上胜幡,正见无谬。若供养僧,即是供养佛、僧二宝。若观佛法功德微妙,即是具足供养三宝。”

  “若人施时不求果报,即是供养无上菩提,具足成就檀波罗蜜,修菩提道,能得未来无量功德,亦能自利,及利益他。能修慈悲,为破他苦,自舍己乐。未得菩提,心无忧悔,虽闻菩提,久远难得,而其内心,初无退转。为诸众生,无量世中,受大苦恼,亦不疲厌。乐如法行,不求世乐,乐处寂静,出家修道。未得出家,虽在家居,如解脱人,不作众恶,得三种戒:戒戒、定戒、无漏戒。”

  “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如法修行,是不为难,在家菩萨如法修行,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