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以戒为师>> 菩萨戒>>正文内容

圣一法师讲梵网经菩萨戒之不发誓戒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04日
来源:《梵网经菩萨戒略注》   作者:圣一法师讲述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第三十六不发誓戒

此乃发誓助愿之文,凡有誓辞在心,念念不忘,遇境逢缘,誓辞现前,助汝持戒,所以说,无誓则愿不坚

若佛子,发是十大愿已,持佛禁戒。

上来发十大愿后,必要持佛禁戒,使心清净,清净心能满十大之愿,心不清净,一愿难满,何况十愿。

作是誓言。

自己至心在佛像前发愿,或在菩萨像前发愿,或在善知识前发愿皆可。誓是愿之猛烈者,誓即愿也。

宁以此身,投炽燃猛火、大坑刀山,终不毁犯三世诸佛经律,与一切女人作不净行。

自作誓言:宁以此身投大火聚,受焦灼苦,又投大坑刀山,受粉身碎骨之苦,而能忍受,为什么呢?因为自己未破戒,有戒,可以见法身,若作不净行,毁犯三世诸佛经中之律,犯了淫戒,梵行不净,堕三恶道,所以宁受猛火刀山之苦,终不与女人作不净行。

猛火刀山,但伤一期身命,与女人淫染,堕地狱中受无量苦,伤法身慧命于万劫,是故宁可忍受猛火及刀山之苦,也不愿破净戒。

复作是愿,宁以热铁罗网,千重周匝缠身,终不以此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一切衣服。

又自作誓言,宁以热铁的罗网,千重周匝缠身,令身体皮焦肉烂,毁坏全躯,这种痛苦,都能忍受,虽受此苦,但没破戒,有戒可见佛法身,亲近诸佛,因此热铁等苦,亦能忍受,独不能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一切衣服。

信心檀越一切衣服,是供养有戒之身。

信心檀越一切衣服,不是供养破戒之身。

信心檀越供养有戒之身,得福无量。

信心檀越供养破戒之身,得不到丝毫之福。

既然信心檀越以衣服供养破戒之身,得不到福,我宁愿忍受热铁罗网,千匝缠身之苦,终不忍以破戒之身,受檀越供养,以至他们得不到福。

复作是愿,宁以此口吞热铁丸,及大流猛火,经百千劫,终不以此破戒之口,食于信心檀越百味饮食。

百千劫中,吞热铁丸,及大流猛火,受焦肠烂肺等苦,亦能忍受,虽受是苦,但没破戒,有戒能见佛法身,有戒能生净土,但不能忍受以破戒之口,食于檀越百味饮食。

信心檀越百味饮食,是供养持戒之人,不是供养破戒之人,供养破戒人之口,得不到福,供养有戒人之口,得福无量,所以宁吞热铁丸及大流猛火,而不愿以破戒之口,受信心檀越,百味饮食。

复作是愿,宁以此身卧大流猛火,罗网热铁地上,终不以此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百种床座。

复自作誓,宁卧猛火热铁罗网,而不以破戒之身,受檀越百种床座。

复作是愿,宁以此身受三百矛刺身,经一劫二劫,终不以此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百味医药。

复作是愿,宁以此身投热铁镬,经百千劫,终不以此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千种房舍屋宅,园林田地。

一劫二劫受三百矛刺身,又百千劫以身投热铁镬,虽受此苦,而未尝破戒,有戒在,能见佛法身,亦能见自己法身,见法身能了生死,见法身能度众生,所以上来种种苦,皆能忍能受,独不能忍以破戒之身,受檀越百味医药、及千种房舍、屋宅、园林、田地。

上来种种誓言,乃誓不破戒,非誓不受供。

复作是愿,宁以铁锤打碎此身,从颈至足,令如微尘,终不以此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恭敬礼拜。

此乃色身真空之文,色身已空,教阿谁来持戒,色身碎如微尘,就教色身不犯戒,色身有碎如微尘的勇气,所以色身能持戒,色身受种种苦而不破戒,即名持戒,色身不犯戒,色不染污,色即是空,是法身,法身清净名为戒,有戒能见佛法身,亦能见自己法身,能生净土,有戒故,种种苦能忍能受,碎身如微尘而不犯戒,则身有戒,堪受人恭敬礼拜。

若不空色身,爱惜色身,犯如来戒,以破戒之身,怎可以受信心檀越,恭敬礼拜。

复作是愿,宁以百千热铁刀矛,挑其两目,终不以此破戒之心,视他好色。

大乘佛法,身心持戒,心持戒,心清净,心清净则一切清净,在清净心中,上可求佛道,下可化众生,清净心能庄严净土,能修六度万行,能不作生死之业。

大乘佛法著重心持戒,菩萨宁愿挑其两目,也不起破戒之心,视他好色。凡夫的过失,失去根的自制而视他好色,起惑作业,自入生死,所以宁愿挑其两目,无目,即无破戒之心,亦不视他好色。

若无破戒之心,亦即无目,亦不视他好色。

若不视他好色,亦即无目,亦无破戒之心。

所以三法一体,如恶叉聚,离一无三,得大解脱。

所以修行人要认识自己方能度自己,认识众生方能度众生。自己是众生,众生是三缘和合而成,三缘离,即无众生,三缘者: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三缘假合,故有众生,离六根,即无六尘六识,离六尘,亦无六识六根,离六识,亦无六根六尘,除去一法,三法都倒了,譬如三脚椅,除去一只脚,整张椅倒下来。

所以我们的六识,全由根尘和合而生,例如眼见色,心(眼识),就生起来,若眼不见色,那有破戒之心,若无色,眼根亦不起作用,是故因六尘而有六根之用,因六根而有六尘之相,根尘如幻,互相由藉,犹如交芦,要以两条芦草交叠一起,才可直立。

试观此根尘相交之性,亦不是空,亦不是有,空、有二俱非,经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若六根的知见立知见,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若知见无知见,六根清净,不染六尘,则六识不起贪嗔痴,转识成智,即涅槃常乐我净。

修行之过患,患在六根未空,六根不立知见就是涅槃,六根立知见则是无明,因无明而起破戒之心,作种种业,受种种生死苦。

前发愿是身口之戒,此发愿是心戒。

起心动念,不见佛性,染污戒体,即名犯戒。虚云老和尚云:才动眉毛,便是犯了祖师规矩。菩萨戒最重要心不破戒,有破戒心才有破戒事,有事有业则有六道生死。

六道由业而来,业由破戒事,破戒事因破戒心,破戒心因眼视他好色,而起贪嗔痴,作破戒之事。

若眼空,破戒之心无从生起,是故宁以热铁矛,挑其两目,眼根空(根空),不能视他好色(尘空),便不起破戒心(识空),既无破戒心,便不作破戒之事,无业无生死,出了生死后,才入生死度众生。

现在很多人说要入世度众生,那你已出世否?已出苦海离生死否?若未出世而入世度众生,恐怕自己被众生度了去。

先要出世,戒定慧坚固,然后入世度众生,莫先开大口。

复作是愿,宁以百千铁锥,劖刺耳根,经一劫二劫,终不以此破戒之心,听好音声。

众生耳根之用甚广,若不千锤万炼,耳根未清净,能作增上之罪缘,听他六尘好音之声,而生起破戒之心,亦能作破戒之事,所以发誓一劫二劫,锻练耳根,务令清净,转而获得法耳、慧耳,方不听他好音,亦不起破戒之心。

昔日五百仙人在空中飞行,经过雪山,听到紧罗那女沐浴唱歌之声,即时失了神通,跌在地上,此不过起破戒之心,未有破戒之事,倘有破戒之事,跌入地狱去了。

复作是愿,宁以百千刃刀,割去其鼻,终不以此破戒之心,贪嗅诸香。

众生鼻根,敏感甚大,烦恼结使卧者,一闻香味,能令卧者复起,是以修心人应避闻异香,免生结使。

因此发誓,百刃千刀,练鼻根空,鼻根空时,天鼻、法性鼻现前,是故终不起破戒之心,贪嗅诸香。

复作是愿,宁以百千刃刀,割断其舌,终不以此破戒之心,食人百味净食。

众生舌根很利,能食能说,若不节制,便造多罪,所以发誓,宁以百刃千刀,锻练舌根,务使父母所生舌根清净,获得天舌、慧舌、法性舌,不但了味尘空,舌根空,舌识亦空,此时再不贪著百味饮食,而起破戒之心矣。

复作是愿,宁以利斧,斩破其身,终不以此破戒之心,贪著好触。

众生身根,最为敏感,常好触尘,沉迷不返,触觉造业,其罪难量,是以佛子远离诸触,使身根清净,修诸梵行,生诸禅定。

所谓斩破其身者,佛子立誓,愿以般若利剑,助于禅锤,析四大虚假,窥百骸无实,外——皮肉筋骨,内——心肝肺肾,了达色空(六根空),终不起破戒之心(六识空),不贪好触(六尘空),六根六尘六识空时,何处有人?何处有法?观法清净,证得如来法身慧身,方可入俗利生。

复作是愿,愿一切众生,悉得成佛,而菩萨若不发是愿者,犯轻垢罪。

法无上者涅槃是,人无上者佛是,众生最高境界是佛,所谓无等等菩提。

佛子佛前立誓,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菩提,然后修行,心大行大,其果亦大。

但要切实,步步踏实,当相应时,见一切是佛,就是自己作佛之时,若只见自己成道,此是小乘,大乘万法一体,一成一切成,普见众生作佛,自己亦成佛,你看释迦牟尼成佛时,见一切众生是佛,不是独个儿成佛,所以他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人人都有如来德相,人人都是佛。

又如来因地为菩萨时,作礼四众曰: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因地尚见众生是佛,何况果地。

佛子常发一切众生成佛之愿,若不发者,犯轻垢罪。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