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发愿实修>> 禅定禅修>>正文内容

静坐指导

       

发布时间:2010年01月10日
来源:中台世界:静坐指导   作者:中台世界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静坐原则
  
  为何要学静坐?
  
  佛法的真理很深很广,当中使大众最受益的就是止观法门。所谓“止”就是止心不动,用一种方法把妄想停止下来。有了止,必须还有“观”,观是指我们这念心要清楚要明白。
  
  在《小止观》里讲:“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结就是我们的心结,我们的心因执著、攀缘而起烦恼,因烦恼而成垢,由垢而成结,成为众生生死的根本。要想解除心结,必须要修止修观,“止”是降伏心结的第一个法门。降伏了以后,还要断烦恼,这念心要开悟要有慧解,必须要有观行,所以“观”是策发神神通、智慧的解悟妙术。
  
  总之,无论修任何法门,归纳起来,不外乎是“止、观”。念佛,是念佛止观,假使不知道这个道理,就会始终执著我念佛要往生西方。往生西方是不错,但西方是一个果报,而念佛就是因中修止修观,把心止在一句佛号上面,这就是“止”,“观”是将心中的贪嗔痴等垢除掉,这一念清净心就是西方。
  
  “念佛”如果只知道止而不知道观,最多只是一个定境而已,所以进一步要了解,除了把心靠在佛号上还要“观”。心靠在佛号上,不会想过去、不会想现在、不会想未来,也不会想到财色名食睡,这就把妄想停“止”了,而“观”就是能念之心要清清楚楚,所念之佛要历历明明。不但是念佛,持咒、诵经也是如此,所以原来念佛也是止观法门,乃至于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可以用止观法门来解释。
  
  在因中修习名为止观,在果上成就名为定慧。《圆觉经》讲:“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这世间上都是名利财色,为什么是不清净的?因为做任何一件事都是在名利财色当中。可是这“无碍清净慧”就不是名利财色,而是解脱的智慧、无漏的智慧、无我的智慧、平等的智慧,所以它是清净的。要想达到清净无碍智慧的境界,都要从禅定当中产生出来,所以止观是很重要的。
  
  人就像一部车子,平时身体在动、心也在动,因日积月累的磨损,最后车子终于坏掉。人的身体也是一样,心天天在想名、利、财、色、事业、前途,种种的计画、想念,想久了,心就会感觉到疲劳、感觉到累,这就是所谓“心劳日拙”,此亦是导致人们身体生病的病因所在。心本来像清水一样,但被名、利、财、色等种种的妄想使之浑浊,心没有办法宁静,而起了很多波浪,就没有清净的智慧。
  
  若以静坐修止观的方式来善调身、心,眼睛不看外面,两眼内视,以此能听、能闻的这念心,往里面收,保持这念心不动,心静下来,波浪就没了,水也随之清了,清净的智慧就显现,这时就会感觉到身心清凉。平时一天的疲劳,也可因打坐个几分钟,而使身、心马上恢复精神。所以,静坐禅修的意义,即是藉由止观法门,助益行者超凡入圣,转识成智,化迷为悟,达到定心、净心、悟心、明心的境界。
  


  静坐的姿势为何?
  
  先于禅座上,端身正坐,身心放松,面孔保持一丝微笑,头部正直,后颈微靠衣领, 背部自然平直,不须刻意作力。
  
  双眼自然下垂,眼睁一线。因为眼若全开,容易有妄想;眼若全闭则容易生昏沉,甚至易出现幻觉的境界。若无妄想,又无昏沉、幻觉等毛病,则眼睛可开可闭,均无妨碍。
  
  微收下颚,口不可张开,舌尖微抵上颚。
  
  双手手掌重叠,结金刚定印,即左掌在下,右掌在上,两手拇指尖端,微微相接,双臂自然下垂,置于大腿上靠近腹部处。
  
  盘坐:
  
  双跏趺:即是双盘,两腿互相交叠,若是左脚在上,右脚在下,称为降魔坐。反之则称之为吉祥坐。双跏趺为最好之坐姿,全身重心落于中间,最安稳持久,修定较容易成就。
  
  单跏趺:若双跏趺有困难者可选择单跏趺,即是单盘,左脚在上或右脚在上均可,两脚互相调适,又称为金刚坐。
  
  如意坐:双盘或单盘有困难者,可选择如意坐,即是一般所谓的散盘,是将两小腿互相交叉而坐。
  
  下坐要点:
  
  下坐时不可太快,先需慢慢摇动两肩,然后徐徐将腿放下,免伤筋骨。.
  
  将两手搓一搓,顺序按摩头→脸→身→肩膀→手臂→腰→大腿→膝盖→脚踝,头跟著下去,口微微张开,缓缓吐出一口气,如是反覆三次。
  
  把盖腿布折好后,即可起坐走动。走动时,先慢后快,可使集气散发,以免滞留体内,发生气结、肚胀等毛病。
  
  初学静坐时,难免双腿会酸、麻、疼、涨,须忍耐练习。可先由十分钟练起,纯熟后,慢慢增至一刻,乃至二十分、三十分或一个钟头,随自己的状况而定。不可骤然勉强忍耐太久,否则会伤筋骨,如果觉得非常酸痛难忍,可用小垫子,将臀部垫高三至四寸。练熟后,即可抽去,不用为宜。如果腿子太硬,很难跏趺时,可礼佛忏悔,软化筋骨。
  

  静坐应该注意什么?

  
  静坐的地点:
  
  初学静坐时,须选择宁静、通风、无人打扰之处为宜。
  
  静坐前,可先嘱咐左右之人,遇有急事可用引磬或弹指,轻声作响,闻声出定,慎防他人突然推动身体,以免惊吓失定。
  
  颈部勿靠近窗户,因风由窗户隙缝吹入,若风势强劲,直吹颈部易致风邪。
  
  静坐的衣著:
  
  静坐时,因全身毛孔舒张,故应注意保暖;可用盖腿布覆盖两膝,以免受风寒。
  
  衣著以宽松、舒适为原则,紧身衣物应于静坐前松除。
  
  静坐的时间:
  
  除饭后一小时内较不适宜外,其余任何时间皆无妨碍。
  
  静坐为什么会产生八触?
  
  我们在修禅定时,身口意在转变,也就是变化气质,脱胎换骨,转凡成圣。这心念集中的过程,生理、心理就会产生感受与变化。心理上的转变就是看见光明、瑞相或恐怖境界……,生理上的转变即是产生八触。
  
  八触就是:动、痒、冷、暖、轻、重、滑、涩。
  
  动: 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互相变动、冲击,身体由不规则的摇动到规鄤的摇动,甚至身体会跳动,则称为动相。不知道的人会以为是气机发动或魔鬼附身,其实不然。
  
  痒: 气钻到微细的神经,所以会发痒。
  
  冷:意识入到水大,身体即会感觉发冷。
  
  暖:心入到火大,身体会发烧、发热、出汗,甚至大汗淋漓。
  
  轻:心入到风大,就感觉身体轻飘飘的,如云如尘,有飞行感。
  
  重:心入到地大,就感觉到很沉重,身体觉得像一块石头、一座山一样,动弹不得。
  
  滑:身体好像有光明、油脂一样,身滑如乳。
  
  涩:身体感觉粗糙、不通,身如木皮。
  
  这些境界都是幻觉,是生理、心理的转变,不要害怕、执著,也不要贪爱、取舍,始终在心上用功,修一切善,断一切恶,观心反照,不散乱、不颠倒,渐渐地一打坐,定境就现前,身心达寂静之境界,此时会产生一种定力、智慧、感应,但皆不可执著。

 
  静坐会不会走火入魔?
  
  有人认为禅修、静坐会走火入魔,因此主张不可学禅、静坐,然事实并非如此;走火入魔多是因为误随邪知邪见者为师,或观念、方法错误所致,若能了解何谓“走火”、“入魔”,即能破疑生信,不致对禅修、静坐产生误解而心生恐惧。
  
  “走火”属于生理上产生的问题,此系因修炼“安炉炼丹” 的方法所引起。即是意守丹田,将意识集中于丹田处,此处因而发烧、发热,犹如火种,称之为“火”;再用意识引导此火,打通任督二脉,乃至于转小周天、大周天。若心情过于急躁,或方法拿捏不稳,就会气血逆流,导致微细神经受损,甚至引发呕血或半身不遂,严重者因此死亡。而佛法静坐不修此种法门,所以不可能产生“走火”的问题。
  
  “入魔”属于心理上产生的问题。此乃由于心有所求,希望诸佛、菩萨或神明予以加持;长此以往,幻境现前,例如梦见佛、菩萨或神明……等指示种种吉凶祸褔之事。起初可能有些感应,慢慢地感应不复灵验,失眠、头痛随之而至,此时心生恐惧,以为招感魔障,即用种种方法降伏;不知此诸境界,乃自己心识所变现之幻象,日益执著,而导致精神失常,此即所谓的“入魔”。
  
  了解“走火”与“入魔”之后,即知其与佛法之禅修、静坐无任何关连,故勿须心生疑惧。只要依据正确的观念、方法禅修静坐,不仅不会走火入魔,更能启发本具之智慧,契证生命之实相。
  
  观行法门
  
  数息观
  
  数息之目的

  
  “数”,即数数字;“息”,指个人鼻息、气息。修数息观,是将心念靠在气息与数字上,藉以停止心念的迁流与昏闇。一般人的心理,通常有四种病态:第一是妄想心,第二是昏沉,第三是无聊,第四是无记。若将此诸病态去除,不仅可使身体健康、寿命延长,进一步更可使人心智清明、超凡入圣、达到定心、净心、明心之境界,此即为数息观之目的。
  
  数息的方法
  
  入坐时,调整身体姿势,保持身心平静,安祥自在。并且调匀气息,使出入息微细,通顺、均匀。其方法是先由鼻孔吸气至丹田,再从口中将腹部浊气徐徐吐出,如是返覆三次,气息调匀之后,即可进行数息。
  
  修数息时,数出息或入息皆可,然以数出息较佳;但不可出入息同时并数,否则易导致腹中气结。数息不宜紧张,应轻松自在,一心专注,将心念依靠在出入息上,随著出息默数(不数出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等十个数字,字字不断,绵绵相续,不可夹杂,错落不清。
  
  若气息太短,无法数至十,可数至五或七,待气息较长后,再加至七或十;数字至十为止,即不宜再加,若因妄想而致数字间断,则重头再数。若妄想纷杂,心无法收摄时,可将数字从“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倒数,即可降伏妄想。
  
  一般而言,气息有三种病相,皆不可依之修习:
  
  第一、 喘相:即出入息时,每一息没有吐尽,尚有部分气息留滞于体内,产生不平衡、不通畅的现象,而形成上气不接下气的喘相。
  
  第二、 风相:出入息如打铁之风箱,进出作声。
  
  第三、 气相:气息虽无声,亦不结滞,但出入不微细、均匀。
  
  若依喘相修数,则胸口闷结,头昏脑胀,不易得定;依风相修数,则心识不能集中,散乱难成,不易得定;依气相修数,则疲劳心苦,不易得定。故要修数息前,应先调治此三种病相,使气息通畅、无声、微细、均匀,再修数息。
  
  若无法数息,则可观息,就是注意出息和入息,就是要知出知入。所谓知出知入,不是要去记忆出息和入息,只是“知”就好了。知道现在是出、是入,这个知出知入的心要存在。假使不知出、不知入,心就不知跑到那里去了。知出知入,一定能使我们心得到宁静、安定。
  
  数息(观息)可以在静坐中或睡眠前修,但行动时则不宜修习。数息得定境时,若见一切善恶境界,皆不可执著,此为幻识所生;应不取不舍、不忧不喜,应知所有相皆是虚妄,坚住正定,心念专注于数息上,能数之心必须清楚明白、作主,所数之数字须绵绵密密、无有间断。心念清楚明白即为“观”;绵绵密密、无有间断,即是“止”。若能止观双运,修习纯熟,心中妄念顿消,定境现前,则身心和悦、轻安舒适。


  
  七周缘慈
  
  修七周缘慈的目的
  
  为什么我们修行不得力,因为在生生世世中,有很多将冤、亲之间的关系没有处理好,而有业障,若把冤亲处理好,则心就能平静得到解脱。
  
  思惟慈悲的道理,就是用来破除我们的执著、痴心、嗔心。
  
  
修习步骤
  
  于静坐前先思惟自己平日修行会有障碍,皆因过去及现在对长辈不恭敬,对平辈争强、好嫉,对晚辈没有负起指导照顾的责任。现在觉悟了,心中觉得很惭愧,就用自己修行初禅、二禅、三禅的功德送给他们做补偿。但现在自己未得到初禅、二禅、三禅的功德怎么办?于是将我此生、他世所做的供养、布施、持戒、精进、诵经、持咒、念佛、闻法、护法、礼忏、随喜、孝养父母等一切功德,合起来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功德等于三禅,中品功德等于二禅,下品功德等于初禅。但是要有信心,肯定自己确实有初禅、二禅、三禅的功德,才会落实,之后方可正式开始修习。
  
  先将所回向的对象分为七种:上亲、中亲、下亲、上亲之冤、中亲之冤、下亲之冤、中间人(非冤亲),再分别依下列步骤依序回向。
  
  愿将三禅的功德回向给上亲
  
  现在今世的父母、师长,愿他们业障消除,增福增慧,发菩提心。
  
  过去累世的父母、师长,愿他们业障消除,增福增慧,发菩提心,早日超生善道。
  
  愿将二禅的功德回向给中亲
  
  现在今世的兄弟、姊妹、配偶、同参道友,愿他们业障消除,增福增慧,发菩提心。
  
  过去累世的兄弟、姊妹、配偶、同参道友,愿他们业障消除,增福增慧,发菩提心,早日超生善道。
  
  愿将初禅的功德回向给下亲
  
  现在今世的子女、晚辈们,愿他们业障消除,增福增慧,发菩提心。
  
  过去累世的子女、晚辈们,愿他们业障消除,增福增慧,发菩提心,早日超生善道。
  
  愿将三禅的功德回向给上冤
  
  (上亲的冤亲债主)
  
  现在今世和我的父母、师长们所结下的冤亲债主,愿他们业障消除,增福增慧,发菩提心。
  
  过去累世和我的父母、师长们所结下的冤亲债主,愿他们业障消 除,增福增慧,发菩提心,早日超生善道。
  
  愿将二禅的功德回向给中冤
  
  (中亲的冤亲债主)
  
  现在今世和我的兄弟、姊妹、配偶、同参道友们所结下的冤亲债主,愿他们业障消除,增福增慧,发菩提心。
  
  过去累世和我的兄弟、姊妹、配偶、同参道友们所结下的冤亲债主,愿他们业障消除,增福增慧,发菩提心,早日超生善道。
  
  愿将初禅的功德回向给下冤
  
  (下亲的冤亲债主)
  
  现在今世我和子女、晚辈们所结下的冤亲债主,愿他们业障消除,增福增慧,发菩提心。
  
  过去累世我和子女、晚辈们所结下的冤亲债主,愿他们业障消除,增福增慧,发菩提心,早日超生善道。
  
  其余功德随心所愿回向给一切中间人
  
  (累世非亲非故之人)
  
  现在今世的中间人,愿他们业障消除,增福增慧,发菩提心。
  
  过去累世的中间人,愿他们业障消除,增福增慧,发菩提心,早日超生善道。
  
  “上亲→中亲→下亲→上亲之冤→中亲之冤→下亲之冤→中间人”
  
  ────────────────> 第一周
  
  <──────────────── 第二周
  
  ────────────────> 第三周
  
  <──────────────── 第四周
  
  ────────────────> 第五周
  
  <──────────────── 第六周
  
  ────────────────> 第七周
  
  如此,由上亲至中间人,从中间人至上亲,周而复始共思维七遍,七遍想完了,就称为“七周缘慈”。
  
  
功德
  
  培养定力、耐心,增长智慧。
  
  对治自己的嗔心,同时化解他人嗔心。
  
  人际关系日渐改善。
  
  冤亲之善根现前,趋向佛道。
  
  重虑缘真,反覆修习,则行人修道之障碍消除,助缘增长。 方法虽然简单,但做到了功德不可思议。
  
  注意事项
  
  须至诚思惟,不可只是随意诵念七遍。
  
  不用将人一个个想出来,如要叫出名字,心中思惟一下即可,不需将人观在眼前,只要至诚恳切就好。
  
  七遍想完了,要由有念归于无念,由有想归于无想,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四念处
  
  观身不净
  
  欲爱、色爱是生死的根本,只要有一点点贪爱的念头,将来还是要继续受轮回的果报,所以修习观身不净,来破除我们自己及他人对身体的爱著,以及破除欲爱、色爱的根本烦恼。
  
  在日常生活当中,看见自贪爱的人,我们就会开始打妄想,想那个人的头发很飘逸,身材很匀称,或者面貌姣好、清秀、有气质等,种种念头就会开始念念迁流,所以用“观身不净”的道理来思惟,破除对“净”的执著。不静的观法很多种,例如:五种不净、七种不净、九孔流不净及白骨观等。在此简单举例九孔流不净之修法。
  
  九孔是指两眼、两耳、两鼻孔、口,及大小便道。
  
  两眼:
  
  起床未洗脸时,眼角布满干干、湿湿、黏黏的眼屎。
  
  患眼疾时:如针眼,红肿充血、变形、流脓汁;又如白内障,两眼混浊等。
  
  两耳:
  
  耳内有耳屎,忽略耳朵的清洁时,耳内、耳背结成黑色的耳垢。
  
  耳疾:发炎、生脓、发臭。
  
  两鼻孔:
  
  鼻孔有鼻屎,感冒时会流鼻水、鼻涕。
  
  鼻窦炎会发脓、发臭。
  
  口
  
  不刷牙时,牙齿积满牙垢,口臭逼人。
  
  蛀牙、牙周病,牙齿流血,一嘴黄色的大板牙。
  
  小便道:
  
  大、小肠有如垃圾场,我们吃的、喝的水份液体,没有吸收的部份,就成了尿液,由小便道排出。
  
  憋尿或细菌感染,尿道发炎,尿液呈现茶黄色,有尿骚味。
  
  大便道:
  
  未消化的食物,积成大便,肠子里的细菌作祟,大便就会发臭。
  
  拉肚子时,黄稠、水泻状的大便。
  
  肛门会排出臭气。
  
  依据不净观的道理修习,一次、二次、三次、乃至十而百、百而千,不断反覆薰修,直到任何时刻,看见自己和他人都不会贪著,一点贪爱之心都没有了,这样“观身不净”这个法门就修成功了。
  
  
观受是苦
  
  受,就是一种感受。承认接受外面的苦乐境界,这就是受。但众生执著种种快乐的感受,因而起了贪爱,拼命去追逐、占有,就不断地造恶业,将来就要受报。所以,观受是苦,是用来对治众生对“乐”的贪求欲望。
  
  所有的感受可分为三种,一是苦受,二是乐受,三是不苦不乐受,其实所有的感受都是苦的,苦受是苦苦乐受有有坏苦,不苦不乐受有行苦,观受是苦就是了解一切的受都是苦。
  
  苦受是苦苦:
  
  即苦上加苦,如社会上有不少人吃不好、住不好,身体也不好,本来就已经是苦,又遇到老板看自己不顺眼,再加上经济不景气,这又是苦。甚至为了家庭,不但做工苦,薪水又低,这又是苦。所以,诸如此类,可说真是苦上再加苦。
  
  乐受有坏苦:
  
  有乐受就会有坏苦,世界上所有的快乐,到最后都有悲伤、烦恼、不管身体或心念都是如此。做了善事,人家称赞几句,心中就会感到快乐,可是等到失去了或好的东西毁灭了,乐的最后都是坏苦。就像我们吃东西,吃得很可口,就拚命地吃,觉得很高兴,结果吃坏了肚子,不但没营养,肠胃也出了问题,这就是坏苦。
  
  不苦不乐受有行苦:
  
  虽然没有苦也没有乐,可是心始终还是想东想西,想过去、想现在、想未来,妄想没有停过。不想打妄想,偏偏打妄想,所以,有微细的生灭和念头还是苦,这样念念迁流就是行苦。
  
  除了打坐时可以思惟外,在日常生活当中反覆思惟身心的感受,一切都是苦。如果与观受是苦这个法门一念相应,这样一来,乐也没有了,苦也没有了,不苦不乐也没有了,这些都是虚妄不实的,就离开三受因了。这个苦与乐了不可得,中庸受也是虚妄的,就能超脱凡夫的境界。
  
  
观心无常
  
  我们的心,不是一个永远不变的心境,一下子这样,一下子那样,这就是无常。而众生执著一切万物皆恒常不变,而不知此均有生灭现象,所以观心无常,是用来破除众生对“常”的执著。
  
  例如现在口很渴,想喝一杯水 这是一个念头,把这一杯水拿起来喝一口茶,觉得这杯茶很可口,继续再喝一口,就有点淡而无味,再喝就不想喝了。同样是在喝茶的这一念心,前后的心境念念迁流,这么大的变化,这就是无常。
  
  除了观心无常之外,也可观一切万物之生灭。如花草、树、木,或一枝笔、一张桌子,任何看得见的东西,皆有生灭。人、事也是无常,当无常到来的那一刹那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一样东西,可以作为我们生命的依靠,每个人这辈子汲汲营营所追求的一切财富、名利、情感,却在瞬间都有可能幻灭,变成一场空。
  
  生灭就是无常,称为无常观,从早上到晚上,我们的念头都是生灭生灭,念念不住,念念迁流,现在明白了,这就是一个法门,这个无常观的法门可以达寂灭、没有生没有灭的境界,这样就了生死、出三界了。
  
  
观法无我
  
  在这个世界上,任何的人、事、物,皆要具足种种条件、因缘才能成就。既然是因缘和合,就没有一个实质的自性存在,自性就是“我”,所以一切法即是无我。一切现象都是仗因托缘而生,而众生执著一切为实有,所以就用这法门来对治。
  
  我们思惟“人”是由骨、肉、血、细胞等组合而成,具足种种条件才能组合成这个“人”。若这些组合因素散去,“人”也就不存在了。一棵树,要有水、阳光、泥土、根、茎、叶等,因缘合和才能生长。一张桌子,先要有一棵树,再由工人砍伐,运输至工厂,再加工制造等,才有桌子的产生。这些都是观法因缘和合而生,一切色法、心法皆如是观,就能了达缘起性空,与空性相应了,就能了生死了。


  
  四无量心
  
  如果发心要普度众生,救拔苦难的众生,将佛法传布到每一个地方,使每一个人都能了解佛法,就先要观众生的苦,发起菩萨的慈悲喜舍愿心。发慈悲喜舍的菩萨心,就是修四无量心,也就是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
  
  慈无量心:
  
  给予众生一切乐,名慈无量心。发愿不但今生,乃至尽未来世,都要救度无量无边的众生,随著愿力给予一切快乐,因为众生无量,所以菩萨行也是无量,起这种慈心,就是修慈无量心。
  
  悲无量心:
  
  救拔一切众生的苦,名悲无量心。众生有种种的苦,要尽我们的力量,用自己的悲心,想办法把众生的苦除掉。不但这一生要去做,生生世世都要去做,起这种悲心,就是修悲无量心。
  
  喜无量心:
  
  见人行善或快乐时,心生欢喜,名喜无量心。见众生有种种的成就或得乐时,心生喜悦,心量广大,念念如此无有间断,就是修喜无量心。
  
  舍无量心:
  
  对一切众生,不论是冤或亲,都能一律平等,不起爱、憎,名舍无量心。能舍内在种种心境、外在种种境界、物质等,而不起分别、憎爱,就是修舍无量心。
  
  修四无量心,可在静坐时反覆思惟四无量心的道理,如此十而百,百而千,使我们的心量能达到无量无边,这个法门就成就了,此即是慈心三昧。除了静坐思维外,更重要的是要把这道理在日常生活上来实行、体证。能够真正做到四无量心,无人无我,心行平等,就是真正的菩萨行。
  


  参话头
  
  参禅的认识
  
  参禅这个法门,是禅宗祖师因应不同根器者所开立的方便法门。本来禅宗一脉,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诸祖师相传是以心印心,契悟而已。没有什么法可传,也没有什么法可得。古德云:“佛说八万四千法,人人各持一妙法,唯有祖师西来意,不在八万四千门。”所以禅宗一门的确不在八万四千法门之内。但是后来的人根器趋下,无法领悟玄妙的奥旨,契悟本心,所以祖师们在不得已之情况下,开出参禅一门,既有方便,又在八千万四法门之内了。所以古德云:“参禅念佛本来同,看破分明总是空,功 到自然全体现,春来依旧百花红。”参禅是方便法门,所以对方便法的内涵就必须更清楚的认识与了解,才能生出正信,有正信才会产生力量,有了力量才能灵活运用这个方便法门,如驾车一样,平平稳稳地到达宝地。
  
  
话头与疑情
  
  话头的种类很多,如“看拖死尸的是谁?”“看父母未生前,如何是本来面目?”“看念佛的是谁?” 又如“看吃饭的是谁?”“看喝茶的是谁?” “看持咒的是谁?”“看诵经的是谁?”“看听法的是谁?”亦是相同。目的在以毒攻毒,以一念抵万念,这实是祖师不得已所立的法门。
  
  什么是话头呢?话就是说话,头就是说话之前,那一念不生不灭的心。如水有源头,树有根一样,找到水的源头,这股水就用不尽了。参禅就是要找到本心,本心当中具足如来智慧德相,也是无穷无尽的。如念“阿弥陀佛”是句话,未念之前是头,简单的说,一念未生之际,就叫做不生不灭,不掉举,不昏沉,不著静,不落空,时时刻刻,单单的的,提起一念,反照这“不生不灭”的地方,叫做看话头,或称照顾话头,或称不离本参,更明白的说,就是观心。故云:“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心者沉沦诸趣。”所以参禅一法是即是参究心地。
  
  看话头先要起疑情,疑情是看话头的拐杖。古德云:“大疑大悟,小疑小悟。”如问“念佛的是谁?”大家都知道,是自己在念。但反问自己一下,是用口念?还是用心念。如果用口念,睡著了还有口,为什么不会念?因此不明白者便在“谁”上发起轻微疑情,但不要粗,愈细愈好,随时随地,单单照顾这个疑念,像流水般不断地看去,不生二念。
  
  若疑念在,不要动著它,疑念不在,再轻微提起,一定要保持这个疑念。无论行住坐卧,只要“谁”字一提,就能发出这个疑念,不是经由考虑才有作用。故“谁”字话头,实在是参禅的妙法。但不是将“谁”字或“念佛是谁”四字,念个不停,也不是去东寻西找。念个不停不是话头,而是已成话尾;东寻西找,不是起疑情,而是打妄想。如果这样的参禅,还不如老实念佛。
  
  博山和尚说:“做参究工夫不得起丝毫别念,行住坐卧,单单只提一个本参话头,发起疑情,一定要讨告下落。”若起丝毫别念,古人所谓“杂毒入心”。岂但伤身命,更伤慧命。
  
  参禅受用以后,境界很多,但一切境界不出识心幻现,不要去理会它,便不碍事。若见妖魔鬼怪来扰,不起烦恼,也不起恐惧。若见佛来摩顶授记,也不自满,也不欢喜。楞严经云:“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古德云:“但尽凡情,别无圣解。”总之,不管善恶境现前,始终不失本参觉照,自然太平无事。
  
  
中道实相观
  
  中道实相之意义

  
  中道即实相,实相即中道,如来不住苦乐两边,常行中道。禅宗祖师云:“有佛处不得住,无佛处急走过”。儒家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一般人无不生活在喜怒哀乐之中,无时不在明暗、动静、苦乐、祸福、得失、是非、善恶、美丑、欣厌、取舍 等两边中讨生活。都是生存在虚妄不实的梦境中,从未与中道实相碰过头、见过面,故称为凡夫俗子。
  
  简单说,实相就是指吾人当前一念心性,实实在在的心境。若起善念是光明相,起恶念是黑暗相,在无聊的时候,是痴呆相,落入无记的夹缝中,是无明业相。以上都是梦境,善念是美梦,恶念是恶梦,其于皆是糊涂梦。实相不是作梦的境界,是智者心性的现量。要想解脱人生的苦恼,必须超越两边的虚妄梦境,而安住在真善美的实相之中,所以实相是人生之最高真理,是修行者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如何修中道实相观
  
  佛法云:“修空观断见思惑,证一切智,成阿罗汉果。修假观断界外尘沙惑,得道种智,证菩萨果。修中道实相观破无明惑,得一切种智,三智圆明,证佛果。”所以修中道实相观,在修行的方法上,是最上乘止观法门。《涅槃经》云:“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只要信心坚定,不高推圣境,不自处凡愚,迷即众生、觉即菩提的道理,不起妄念、不落昏沉、不住无聊、不入无记等幻觉,了了分明,如如不动,常寂常照,行住坐卧不离当念,保持无念、无住、无相、无为的心性,即是中道实相观。
  
  此种实相心境,即戒、即定、即慧,是一如的,能延持不断,动静闲忙、明暗顺逆等外境来时,皆不昧此心,即成无功用行,等到定慧功深,因缘成熟时豁破无明,即证真如法身,无明分分破,法身分分现,至无明漏尽,究竟圆满成佛种智。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