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以戒为师>> 菩萨戒>>正文内容

修心三昧耶

       

洛桑成列·确吉坚赞仁波切(罗珠丹巴活佛)开示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08日
来源:摘自《修心七义论》   作者:洛桑成列·确吉坚赞仁波切开示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三昧耶即不可违犯的誓言。一旦违犯了,就会对修行产生障碍。修心时不可违犯的方面有十八种,称为修心三昧耶。如果能按照三昧耶严格要求自己,严守不犯,修心就容易获得成就。

  常学三总义

三总义是指,修心不违背戒律,不违越世间常理,不偏执党类。

  (一)修心不违背戒律。我们不能认为自己是大乘行者,一切都能以菩提心来摄持,就可以不用遵守戒律的要求。戒律是获得一切成就的根本,如果不遵守戒律,要想达到解脱的彼岸是不可能的。我们应当具足修心的意乐,从别解脱戒、菩萨戒到金刚乘三昧耶戒,凡是已受的戒都要守护不犯,犹如保护眼睛那样守护戒律。

  (二)不违越世间常理。世间常理认为不可触犯的,我们也应当遵守。即使在佛法看来不如理的,我们只要内心坚持原则,自己认识到就可以了,不一定要表现出来而扰乱众生。不要为了显示自己在修心,而去违反世间的一些常理,违背世间的一些习俗。比如世人崇拜鬼神,尽管这是不究竟的,你也不要认为:“凡夫怕神鬼为祟,但我就不一样!我作为修心的菩萨,即使有魔害也能对治。”从而显示出一些狂妄行径。你这就是显异惑众了。像这样的行为应当断除。真正断除我爱执,应当是时刻为众生考虑,而不是到处自我炫耀。

  (三)不偏执党类。我们应当用平等心来遍修一切,对待一切众生都要一视同仁。譬如只能忍受人的恼乱而不能忍受鬼神的侵害,或者只恭敬尊长而轻视卑下,或者只慈悯亲属而嗔恚仇敌,类似的种种分别心都应该断除。要做到冤亲平等,无分别地慈悲关爱一切众生。

  心改身如故

  修行人要生起自他相换的意乐,一切言行举止都要保持常态,自己有什么功德应深藏不露。也就是说外面的虚名要小,修持要精进,自己虽然已经获得了成就,仍然不被他人所觉察到。不要修行有了一点点成绩,就沾沾白喜,到处吹嘘,惟恐天下不知,若是如此,肯定是我爱执露头了。

  修行中的保密工作相当重要,你的修行越隐秘,成就也越高。许多大成就者都是如此,一生中默默地修行,保持一个平常的凡夫相。尽管内在的证悟犹如虚空般深广难测,但外表上你却看不出来,他显示的还是一个普通人的形象,甚至连自己的家人、周围的亲友都不知道。直到他们圆寂的那一天,从种种的瑞相中,人们才知道这是一位成就者。

  修行是要让心灵获得解脱,摆脱爱恨名利的枷锁,而不在于外在的形式。既然我们是生活在世俗之中,就应当随顺众生,而不必搞得那么惊世骇俗,非得显示与众不同。这样才能被世人所接受,给我们的修行创造一个和谐空间,并且能更方便地利乐度化众生。譬如现在时代进步了,你也没必要放弃电灯不用,非得像过去那样点油灯,认为这样才像一个修行人。那些到国外去传法的上师们,他们也不一定非得喝酥油茶,不一定非得要住茅棚,要是有咖啡他也照样喝,别人给他安排酒店他也照样住!我们要对治的是内心烦恼,而不是外境的事物,所以要学会圆融,我们的形体要随顺世间。

  勿说支节缺

  支节缺有三个方面,就是身缺、语缺、意缺。身缺者如盲人、跛脚等等,在身体方面有残疾;语缺者如哑巴或口吃等等,在语言表达方面有障碍;意缺者如痴呆、弱智或精神失常等等,在精神方面有问题。对于他人的这些残缺,我们不应当故意宣扬,揭人短处,让他们感到难堪,而是更加悲悯同情和施予关怀。众生都是往昔的父母,父母沦落到如此地步,我们施以关怀尚且不及,又怎么能讥嫌他们呢?

  勿思他人事

  对于一切众生,特别是修道的法友,依止的师长,如果发现他有什么过失,要了知这是自己内心不清净的显现,而不是他人真的有这些过失。作为修行人,应当努力遮止这种寻伺心,要像阿底峡尊者那样,对他人的过失熟视无睹,对自己的过失则明察秋毫。

  我们要有一种绝对彻底的圣贤观念,视一切众生为佛菩萨的化现。这样就不会产生诽谤的过失,不至于产生不净的念头。事实上也是如此,诸佛菩萨都是以无常、不净、疾病来警觉我们,激励我们厌离轮回,激励我们生起菩提心。就像菩萨只要众生需要,他就可以化现为各种形态,乃至于无生命的桥梁、药物等等。因此,我们怎么敢肯定对方就不是佛菩萨的化身呢?如果是的话,那就麻烦了。经中说:若有人诽谤一个菩萨,其罪业等同于杀尽三千世界的众生,将百劫得不到解脱。

  我们应当视一切众生都是佛,这样就能时时处处与佛同在,时时刻刻都生活在佛的慈悲光明之中。修到这样一种境界,你的自私,你的我执,已经被佛的慈悲光明给融化了。而我们平时没掌握这个窍诀,觉得佛离自己很遥远。其实佛是无时无处不在的,只是因为业障的遮挡,使我们看不到而已。就如同觉得今天没有太阳一样,其实太阳只是被乌云给挡住了。同样的道理,佛的法身是无处不在,不生不减的,以各种形态而应缘显其自性。从这个角度来说,并不在于对方是不是真佛,只要我们把他视为佛,通过这个媒介就能获得佛的加持。

  先治重烦恼

  在对治烦恼的时候,应当先观察什么烦恼最重,然后集中全力,运用对应的法门来对治和调伏。比如贪心重的时候,修不净观对治;嗔心重的时候,修慈悲观对治;愚痴重的时候,修十二因缘等法对治。

  俗话说“擒贼先擒王”。我们修心也同样如此。要针对目前最主要的烦恼,集中一切力量先对治它。打败了这个最大的烦恼,你就能体验到降伏烦恼的快乐,以及消除烦恼后的清凉。同时也有了经验和自信,再来对治其余的烦恼就容易多了。

  不求于果报

  这里的果报是指世间的名闻利养等等。如果我们修心的动机,是为了获得世间的—些名闻利养,或后世的人天福报,乃至于求取个人的独自解脱,这都是和菩提心背道而驰的,我们应当避免这些自利心。

  我们修行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修,其成佛也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成佛,并不是为自己。即使是修净土发愿往生西方,也是为饶益—切众生而愿往生。闻佛说法后,仍然生于他方救护一切众生。如果没有这种大愿力,最高也不过证得辟支佛。所以我们不要忘失为利益一切有情而希求成佛的终极目标。也就是以菩提心为唯一的希求。

  虽然我们修菩提心,发愿为一切众生而修法,但首先利益到的还是自己。我们会比别人跑得快,自己先成佛了。所以,尽管不为自身求取任何果报,果报却会不求自至。相反,越是在意自身的利益,就越是得不到回报。

  莫啖杂毒食

  我们吃可口的食物是为了身体健康,如果在食物中混杂了毒药,其味虽美,吃下去却是会致命的。同理,我们修法的目的在于解脱成佛,自利利他。像这样发心清净而修,就是不掺杂毒食的美食。如果我们修法的动机不纯,为了获取世间名利或打击仇敌,这就如同在美食中掺入毒药一样,扼杀了我们解脱成佛的可能性。所以遮止一切不正确的发心最为根本。

  不求于深记

  不要牢记他人过去对自己的伤害。他人的伤害只是一时的,如果含恨不舍,那就时时刻刻都在进行自我伤害。嗔恨心伤害到的不是别人,恰恰是自己,它会让我们的心远离安乐。

  勿作世诤骂

  修行人不要象世俗人那样互相骂。不要因为他人的恶意攻击,或者无意的伤害,就进行还击而加以恶言谩骂。即使仇怨遭到了不幸,也不可以说这是报应,或说一些令对方伤心难过的风凉话。

  在这方面,佛陀为我们示现了很好的榜样。曾经有一个人,用各种借口不断诬蔑佛陀,但是佛陀一直保持沉默。直到有一天,佛陀告诉他说:“如果有人送你一份礼物,但你拒绝接受,这份礼物最后属于谁呢?”他回答:“还是属于送礼的那个人。”于是佛陀笑着说:“是吗?那么假如我不接受你的谩骂,你这份礼物属于谁呢?”那人摸摸鼻子,无言以对!

  只要我们的心灵健康,别人再怎么辱骂都影响不了。如果我们太在乎别人的说法,而加以回击,就会失去心灵的自主权,和一般的凡夫没有什么区别。

  不俟于狭路

  世俗人常讲“有仇不报非君子”,把深仇宿怨隐忍在心里,一旦狭路相逢,就认为报复的时机到了,于是乘人之危,落井下石,以消自己心头之恨。我们作为修行人以利他为宗旨,爱他人胜过爱自己,断然不可以这样做。不应怀恨他人的伤害而伺机报复。

  不可伤其要

  这是说不可以伤及有情的要害。比如不要揭发他人的隐私,或者有意暴露他人的过失,或者嘲笑他人的缺陷等等。就是对于世俗来讲,这些都是极为卑劣的行为,何况我们作为修行人,更是不应该这样做。

  即使对于非人之类的众生,我们也不能随意伤害。比如大鹏金翅鸟是龙族的天敌,因此在有水的地方,不要轻易诵持大鹏金翅鸟咒,那样的话龙会感到难受。此外还有一些威猛的密咒,能伤害到那些大力鬼神,我们作为修心的行者,视一切众生为父母,如果不是出于特殊情况,这些一般都不应该做。我们修持一些威猛的密咒,修一些愤怒的本尊,主要是降伏内心的魔障,降伏我们的贪嗔痴等烦恼,降伏我们的自私、我执等等。而不是用来降伏他人的。大家要知道,魔障是起源于我们的内心,如果内心清净,也不可能感召到外在的魔障。所以大家不要弄颠倒了。譬如著名的修心法《利器之轮》,就是其力量犹如一把把利剑,而这无数利剑形成的剑轮并不是向着外界,不是针对他人。这剑轮是对着自心来的,就像刻刀一样,能剔除我们内心的种种过患,最终把我们的凡夫心雕刻成佛心。

  牦载勿牛驮

  牦牛与黄牛的力量不一样,牦牛的力量大,而黄牛的力量弱,如果把牦牛负载的东西让黄牛来驮,它能载得动吗?肯定不行。同样的道理,如果自己能做而别人做不了的事,就不要推托给别人。 

  另一种意义是说,自己的过失应该坦然承受,不要把责任转嫁到别人身上。即使你能想办法暂时嫁祸于人,逃避一时的责罚,因此而造下的恶业却给不了别人,终究还是会自作自受。所以大丈夫要敢做敢当,勇于承担自己的一切过错。

  功利勿争先

  对于功名利禄方面的东西,譬如公物以及功劳、荣誉等等,不能有争夺或侵占的念头,不能千方百计地想弄到手,这种贪心应该及早断除。我们作为修心的大乘行者,应当以利乐众生为己任。修心是为了造福一切众生,而不是自己有更好的享受,应当把物欲方面的追求升华到精神上的追求。

  勿作邪法用

  虽然我们讲菩提心功德的时候,讲了它有种种的好处,能治疗我们身心的一切疾病,能消除一切魔障,能满足一切善愿等等。但是,这些只是菩提心附带的功效而已,不要仅仅为了获得这些好处而修心,不要把它作为专门对治病魔的工具。

  菩提心是用来解脱的,是用来对治烦恼,调伏我爱执的。如果仅仅用来换取一些世间名利,用来治病祛魔等等,不但不能对治烦恼,甚至使我爱执更加增长,那和邪法又有什么分别呢?

  虽然在最初修心的时候,可以用种种功德利益作为摄引,促使自己精进修持。但随着修持的不断深入,你一定要把不纯的动机净化,要把菩提心用到正道上,明白修心的意义所在。

  天莫变成魔

  有的人喜欢供奉一些世间神灵,有时也能获得一些好处。但这些世间神灵并没有断除烦恼,它们也有贪嗔之心,要是供奉得不好,就会制造一些灾害给供者。这就是“天变成魔”,结果适得其反。

  修心的教授是用来对治烦恼的,用来对治我爱执的。正如下药要对症,修心要针对我爱执来修,不要像“天变为魔”那样,把修心法变成增长我爱执的助缘,结果越修烦恼越多,越修我爱执愈重。

  乐支不求苦

  我们在追求快乐的时候,不应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譬如说:“如果施主往生,我就可以获得供养;如果亲友去世,我就可以获得他的财产;如果同事走了,我就可以独占全部好处;如果仇敌死光,我就可以高枕无忧!”像这些为了追求自己安乐,而不顾他人受苦的恶念,我们都要及时断除,不应该有这样的企盼。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