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发愿实修>> 修菩提心>>正文内容

劝发菩提心文讲记(6)

       

省庵大师[著] 益西彭措堪布[讲授]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28日
来源:显密佛网   作者:省庵大师[著] 益西彭措堪布[讲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全部视频下载地址:http://www.xianmifw.com/book/newsview.php?id=134

  (今天接着讲正宗分的第二部分——发心因缘的第四种:)

  4、念施主恩发菩提心

  [云何念施主恩?谓我等今者,日用所资,并非己有;二时粥饭,四季衣裳,疾病所需,身口所费,此皆出自他力,将为我用。]

  怎么忆念施主恩呢?就是想到我们日常生活所使用的资具,并不是由自己劳动得来的。早、中二时的粥、饭,春夏秋冬四季的衣服,生病医疗、吃穿的费用,样样出自众生的心力,拿来供我使用。

  [彼则竭力躬耕,尚难糊口;我则安坐受食,犹不称心。]

  (“躬”是亲自的意思。“糊口”是吃粥,比喻生活困难,勉强维持。“犹”是还的意思。“称心”是符合自己的心意。)

  他最努力地耕作还难以养家糊口,生活如此艰辛困难,还肯缩减自己的受用来供养我。我则什么也没做,只是安然坐着接受饮食,还不称心地挑三拣四。

  [彼则纺织不已,犹自艰难;我则安服有余,宁知爱惜?]

  (“不已”,就是不停、不休息的意思。“安服”,就是不需要操心,很安然地穿这个衣服。)

  她纺纱织布,一年辛苦到头还度日艰辛。我却安心地穿衣服,衣服多有剩余,我哪知道爱惜施主的心血?

  《朱子治家格言》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唯艰。”(一碗粥一碗饭都要想到来之不易,里面有多少辛勤的汗水;半条丝半根线常想到劳作的辛苦,不能浪费。人应该知恩报恩,怎么能随便把众生的心血不当一回事呢?)有一首唐诗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在烈日下耕作,汗水滴滴答答地落在禾苗下的泥土里,农民辛勤劳作才种出粮食来,有谁知道盘中的饭粒沾满了农民的汗水。)(这些都是千真万确的。想一下,吃的东西、穿的衣服等等日常生活所用的,全都来自施主们花心血吃苦而得来的。)

  [彼则荜门蓬户,扰攘终身;我则广宇闲庭,悠游卒岁。]

  (“荜门蓬户”,就是用柴用茅草做门,说明住的是很简陋的茅草屋。“扰攘”,就是纷乱。“广宇”,就是很广大的屋子。“闲庭”,就是很安闲、宽敞的庭院。“悠游”,就是悠然自得的样子。“卒岁”,就是从年初到年终,一年到头的意思。)

  他住的是破旧的茅草屋,一辈子在紧张、不安的环境里居住。我住的是宽广房屋,庭院闲静宽敞,一年到头悠然自得,事事不用操心。

  今天,一家几口经济紧张,买不起好房子,只能住在狭小的房子里,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还肯从自己牙缝里挤出钱来,供养师父。

  [以彼劳而供我逸,于心安乎?将他利而润己身,于理顺乎?]

  扪心自问:以他的辛劳供我安逸享受,心里安吗?将他的利养养我的身体,道理上顺吗?

  [自非悲智双运,福慧二严,檀信沾恩,众生受赐,则粒米寸丝,酬偿有分,恶报难逃。是为发菩提心第四因缘也。]

  如果不是发菩提心悲智双运、福慧二严(以福德和智慧庄严自己的相续),来让施主沾上恩惠,让众生得利益,那业债难逃,连享受一粒米、一寸丝都要加倍偿还,所谓“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我们出家修行,生活所需都是由施主提供的。我们要常常想到施主的恩德,只有发菩提心勤修菩萨道,才对得起施主,否则信施难消,恶报难逃。窥基大师《出家箴》说:“不蚕衣,不田食,织女耕夫污血力,为成道业施将来,道业未成争消得。”(没养蚕而有衣穿,没种田而有饭吃。这是织女、农夫的血汗,为了助你成就道业才送来供养你的,道业不成就,怎么消受呢?)

  用世间的比喻来讲,比如贫穷的家庭,父母省吃俭用凑钱供孩子上大学,孩子不努力读书,吃喝玩乐,还嫌父母给的钱少,这在道理上说得通吗?如果是懂事的孩子,想到父母用心血钱来供自己读书,心会不安,会刻苦读书,报答父母恩德。同样,施主供养我们修行,我们要让施主得到真正的利益,才算报答施主的恩德,这样就非发菩提心不可。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