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大德专集>> 耕云先生>>正文内容

心法漫谈

       

发布时间:2007年04月23日
来源:安祥禅   作者:耕云先生讲述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1. 宗旨:发掘真我 主宰心国
  2. 要领:不依赖 不企求
  3. 方法:彻底反省忏悔
  穷源溯本 追根究底
  克念护心 行中道
  4. 戒忌:不凸显自我 不批评别人
  不羡慕奇异 不追求神通
  不搞文字及观念游戏
  5. 结语


  1. 发掘真我 主宰心国

  为什么要发掘真我?
  因为人人都有真实永恒的自我。真实地自我就是原本的自己;凡是真实地,必定是原来如此、普偏如此,而且是必定如此的。

  我们现在这个肉体,是以真我为基因,由印象、认识、经验、分析、选择、执着;上焉者对道理执着,下焉者对欲望起执着,因执着而造业,于是便形成了每个人不同的形像和人格。“业”非原本就有,自然也无法保持不变。原本就有、原来就存在、永远都存在的,只有真实地自心。只要能发掘出真实的自己,我执和执着当下就会去掉一大半,人生就会出现新境界,这是经过实证,绝非一种揣测。

  为什么要主宰心国?
  当我们发掘出来真我(安祥心态)的时候,要以安祥心态为主,表层意识的一切认知和概念,从此以后都是仆从和工具,要主宰它、善用它,这样才能提升人的品质,提高人的价值,朝这方面致力的人多时,人类共同的理想─世界大同才会有实现的可能。

  王阳明的“致良知”,就是主宰心国的另一种方法。禅宗曹洞宗的君臣五位,临济的夺人夺境……也都是主宰心国的另一种方便。

  主张致良知的王阳明,他这阳明之号----阳而不阴,明则无暗,其实就是他所证得的心国素描,并没有什么高深、玄妙和奇特。

  易经最后一卦“群龙无首”,即是纯阳之卦,纯阳就是没有阴暗,纯阳象征光明,象征坦诚。在我们自心来说就是没有心垢,不再污染。人的品质都能纯净无染,到了菩萨境界,外户还用闭吗?还会有窃盗乱贼吗?如果不朝发掘真我,主宰心国这方向去努力,大道不但难行,大同社会、世界也永远不会出现的。

  2. 要领:不依赖不企求

  我们信佛,不要依赖佛,一起依赖的心理,就是否定了自己。

  圣者如孔子、佛陀、耶稣……都是人们的楷模,应该向他们学习、效法,不应该有所依赖、祈求。那些求佛赐福,求神保佑、中奖发财,认为大拜拜就可以消灾免难……这是不可能的,大宇宙中一个最普遍的法则就是因果,形式逻辑学上所讲的自然齐一律。

  什么是神?
  聪明、正直谓之神。神不是恶霸,也不是特权,祂不可能包庇你,也绝不会去破坏宇宙法则,我们能明白这一点,知道事事皆有因果关系,我们所应该做的,最高尚的行为,便是净化自己,仰仗神佛的真理之光,照耀着我们前进的方向和目标,绝不是祈求和依赖,自己饥饿不能由别人代吃;请别人读书,结果自己一无所知。一定要靠自力,不要靠他力,靠他力是否定自己,要见性成佛,岂可不经千磨百炼?

  我们知道,别人给我们解答问题的是别人的心;别人的心既然可以解答我们的疑难,难道说自己的心不能解答自己的疑难问题吗?如果自己不能解决自己的疑难,遇有问题去问别人,岂不等于否定了自己的心?否定了真我?那太不应该了,太委屈自己的心了,只有一切向自心求答案的认知,才是一劳永逸根本解决问题之道。

  所以,所知障、文字戏论、观念游戏……很害人,我们不但不可以杂毒入心的逢书就看,也不必舍近求远的到处去问人,除非把过去所知所学、自以为是的那些东西、理论统统丢掉,否则便无法踏上离执禅定!没有离执,心怎安祥?没有安祥,还算什么修行?迈向生命的圆满那更是奢望了!

  3. 方法

  (1)彻底反省 忏悔

  修行不透过反省,就不能清清楚楚地认识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若不认知自己构成人格的内涵,就无法修正想念行为的偏差,唯有认真、彻底的反省,才会由衷的感觉愧疚,然后痛心疾首地忏悔,下个决心不二过,从此守身如玉的做人,唯有这样,你的守护灵才会帮助你去除心垢,心垢去掉了,电阻就没有了,好像已冶炼成的白金,耐得了高温,抗得住氧化,经得起考验。如此才能提升和增强你的生命力,有了一个良导体,才能充分而不损耗的接受生命力来源的能。所以,反省太重要了。

  (2)溯本穷源 追根就底

  水有源,木有本,生命也有生命的源头、根本。所谓命根,我们若能追溯到自己性命的根源,就会一切改变,踏上离执禅定。禅定,即是恒持安祥心态的一种境界,没有任何奇特,也用不着打坐,没有离执、去执禅定,打坐容易造成心理和生理上的损害,各位特别记住,不要随便打坐,心法,是在心地上用功夫,在肉体上着眼,那就不是心法而是身法了。

  当我们溯本穷源,找到生命的根本以后,宇宙和人生的真相就会大白,找到了生命的源头,就再也没有别的了,再也没有剩余的问题,无可追求,当下就可以放下了。未到家的人,放下是很难的,到了山穷水尽时,自然会放下、抛丢!如果不做一番追根究底,逼到山穷水尽处,便不会柳暗花明又一村──一个新境界、新气象的绽现。

  能溯本、寻觅到自己的命根,也就是找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

  当自己得本以后,要知护惜,所谓保任;保持它,信任它,从此不再由分别心当家做主。一个修行到家的人,他的心像一面镜子一样,庄子说“至人用心若镜”,对任何事物都是客观的照。王阳明说“虚灵不昧,物来顺应”,无事时寂然不动,有事时感而遂通,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既不用去分别,也用不着去联想,如经上所说的菩萨境界,永远都是清清明明,空空朗朗的,只有这才是真正自受用的境界,但是,这个还不够,要做一个从容中道、潇洒自在、无碍解脱的禅者,要有能力和方便去帮助别人。

  真正的禅者是合乎时代、潮流而日新又新的,也即是说他不受任何的限制和拘束,他有他自己的语言,不必拾古人的牙慧;他有一套自己的创新,不一定沿用过去的方法,这若是没有突破的人,很难表达出法的真精神的。

  所以谈心法,自救救人,必须先有自受用境界,然后又有救人的方便,如果没有救人的方便,就不要与别人讲道理,给别人制造理障,堵塞别人的悟门,不但没有功德,而且有罪过的。

  (3)克念护心 合乎中道

  古人说:“克念作圣,妄念作狂”,修行人并不是没有想念,没有想念就没有行为,那就成了枯木死灰了。修行人的想念是主动的,如坛经上说:“真如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这种想念应该发动在一个时间、空间、事缘的交叉点上,发动在这个时点上,才不会是妄念,我们不必压制心念不许它想,只要像一面镜子就可以了。让心如镜,秋毫无隐,秋毫不犯、克念护心,只有第一念,不产生联想,就会护心如城,增强心力,没有邪思妄想,黑暗念头潜不进来,心是光明的,修行人能否主宰心国,就在每一念的生起是否清楚、明白。

  如果一个人莫名其妙的起了烦恼,那一定有原因、一定有错误,别听旁人说那是情绪周期的现象,因为错误永远是烦恼的起因,如果自己没有想错、看错、说错、做错,那是不会有烦恼的,所以当你烦恼生起的时候,就要反省,是说错了?做错了?或是想错了?找出错误之根,马上改正过来,这是对治烦恼最有效的办法。

  能够克服妄念,对治烦恼,然后才能主宰心国,行乎中道,中道就是中庸之道,做人处事,无过与不及,恰到好处。把这几个方法做到了,就是圆成佛道了。

  4. 戒忌

  (1)不凸显自我 不批评别人

  古人修行,入山唯恐不深,证道歌究竟是那位禅师所著,至今尚莫衷一是,禅修是向内用功夫,非常忌讳凸显、眩耀自己,说自己有进步,其实是迷惑,言多必失,说了就漏,古人有所悟时,除了自己的师父,不跟任何人说,成天讲梦的人,都是没有头脑,痴人说梦嘛!你讲旅途中讲得如何好,都像孔子批评管仲之器小哉!所以我们不要得少为足,不要眩耀自己,不要讲修行途中任何光景及境界,要埋头苦干,奋励前进,一旦真正到家,真是开口不得,方知过去所见、所知、所说无非戏论。

  此外,不要批评别人,你求仁得仁,他求义得义,你种苹果吃苹果,他种西瓜吃西瓜,合乎因果,恰如其分,你去管人家,失去了自己,不但影响自己的进程,而且容易引起争论,“此宗本无争,争即失道意”,争论只会添加污垢,引生烦恼,破坏心国宁静,干扰内心的安祥,何苦来哉?

  (2)不羡慕奇异 不追求神通

  古人说:“平常心是道”,平常心即是安祥的心态。

  奇异就是突出,突出与缺陷是相对的,在修行过程中不管出现异境、妙境皆以平等梦幻视之,什么境界都没有,那是最殊胜之境,这即是说,心不要被任何外境所牵动。另外不要追求神通,神通是不求自得的力量,是心灵进步过程中的副产品,一如碾米厂的米糠,虽然有用,但不是主要,当心净化到光明圆满时,自然会有神通,但切忌眩耀,一生执着,便成障碍。

  (3)不搞文字及观念游戏

  告诉各位,心灵进步最难的是离执,在所执群中,理执尤其难除,总认为“天下的事物莫不有理”,像看小说,会着迷而上瘾,如果突不破这层迷障,禅无法学,观念游戏是很可怕的。

  同别人谈心法,不要讲什么理论,只说事实就好,禅宗不立文字,就是不建立系统理论,如果有一套系统理论,那就成了学问,不再是法了。学问与法有什么差别?学问增加知识、见解(所知障),法可以改变人的气质、性格(人格),乃至改变生命体中的细胞,整个人的身心都会起变化。凡是不能改变整个身心,不能使成法的人格化的东西都是虚假的,都是观念游戏。

  有学人问洞山:“如何是佛?”答:“麻三斤!”
  有学人问赵州:“什么是祖师西来意?”答:“庭前柏树子!”

  你懂他们回答问题的内涵是什么吗?懂了就入禅。不懂去研究,越搞越迷糊。纵然有些人言之凿凿,禅师也会给你个横点头:“你到那里去了?”那即是说,你已离开了心国,走到意识观念游戏上去了。

  香林远禅师说“老僧四十年才打成一片!”

  打成一片是修行最扎实的功夫,任何修行人不把功夫打成一片,都到不了实际理地,领受不到本地风光。

  参禅参到摩诃般若发露固然可贵,更可贵的是要把它打成一片;对发露的安祥本心,确认肯定之后,要使它生处变熟,随时与它同在,它就是你、你就是它,对过去所熟悉的一切外境,要熟处变生,用照而离分别,不与任何事物同在,进而行深般若,了了见,无一物,没有任何的外在,只有一颗灵明不昧的本心,到此不要执着它,也不要忘记它,勿忘勿助,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如果你要用力保持它,那是“揠苗助长”,结果“则苗槁矣”,你若忘记他,那就会又迷失了。只有稍稍保任、管带住它,行住坐卧、吃饭、睡觉、上厕所……都与之同在,没有丢掉它,如此朝朝暮暮、日日月月年年,就会有麾之不去的一天;当赶也赶不去,丢也丢不掉时,斯之谓打成一片。

  修行人的心,本是如日处虚空的,最怕有两种感觉不能突破,一是寂寞,一是无聊。当你不能把寂寞当享受,感觉寂寞难耐时,你的摩诃般若不在了,心力开始降低,当你感觉很无聊时,你就是一个无聊的人了,百病从心生,皆由此而起,所以各位要警觉,修行道上岔路多,能够通过魔考,通过考验,千磨百炼而不轻易动此向道之心的人,必定会达到生命的圆满,归家稳坐。

  为什么要把这些多加说明呢?因为理障、事障本是一个障字,火车道上堆了石头不得前进,离开轨道也会完蛋!事实上,到了一定的境界,它会清清楚楚的,一切是现存,除了真心以外,宇宙间根本就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更那里会有永远不移的真理?试问威音王以前有什么法?有什么道理?什么都没有,法是法则,道是轨则,都是有人以后才建立才有的东西,古人说“平常心是道”,平常心是既超越而又存在的,它是非常超然的,你只要从容中道,迟早一定会完成摩诃般若法的人格化。

  洞山禅师说:“学人万千无一悟,过在觅他舌头路……”很多人听了禅师的话,向他言语里去捉摸、推敲,被他言语所转,这很不好,禅师的话很明白,很通俗,听话的人不要去把它理论化、作道理会,如果被观念所困,心就会变得扭曲、僵滞而狭窄。

  参禅开悟是最快、最稳妥的,禅师从来不告诉人有什么道理,纵有回答也是叫你向自心求答案,不是他吝啬,而是怕你有了障碍,陷入观念游戏,障蔽了你原本就有的灵明本心。我们的内心一切具足,我们求心法,自己有心,不向自己心去求,向那里去求呢?生心外求是愚迷,古圣先贤一再呵斥,希望行人就路还乡,不要迷头认影。

  很高兴,现在已有一、二位年青朋友有了开悟象征,摩诃般若开始发露,但先别高兴,你要反省,你要去除心上的障碍、心垢,要发露保持这样的心态,否则的话,丢掉了再去找,很难找回来。

  5. 结语:

  心地不自在的人,最大的毛病出在分别心太强,不分别岂不是麻木不仁了?修行人不同于一般人的心态,要不分别就用“照”,照见五蕴皆空的“照”,照的作用如同明镜,不是照像底片,照不留痕,便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若是摄影录像,分别不息,心就乱了。

  以上所说,特别强调溯源穷本,心有源头,找到源头就真相大白了。我本来可以把心源作一素描,但恐怕素描以后,以为就是这样,不再去找了,这对人有害无益,自古以来,就没有人去素描的,也请各位不要误会,以为我是大澈大悟的,没有这回事,我不过只是清清楚楚了解生命的本质,了解了生命的原貌,神佛跟我们没有距离,如此而已。

  历代圣人出世,大多难畅本怀,抱着救人的心而来,结果失望而归,人心难度,人心不可测,人心的可塑性很大;它可以把你雕塑成圣人,也可以把自己变成魔鬼,天堂、地狱、畜生、饿鬼……皆是从心所欲、分别、起惑、造业而成的虚幻事实。

  修行人要离分别,时时用照,能照见五蕴皆空,就得大自在,用照就可以消除记录惯性,记录惯性没有了,就是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大菩萨,五蕴空了才能超然无羁,摆脱一切苦厄,用平等心去看一切的时候,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也即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二的不二法门。

  净化心灵是修行人的本分,也是我们的基本使命,乘着年青力壮,好好关注,了却这个大事,一旦衰境来临,手足无措,那就晚了!

  努力!珍重!

  【安祥禅】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