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经论讲记>> 般若心经>>正文内容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非台颂解(十一)

       

发布时间:2006年06月20日
来源:录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非台颂解》(校对二遍)   作者:宣化上人讲述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

无修无证无所得 有相有为有尽时 菩提萨埵悟斯理 依据般若彼岸齐

心无挂碍离报障 性具真空泯言思 寄语来贤求诸己 头上安头最愚痴

前一段经文讲无智亦无得,无智就是没有藏教菩萨事六度的智慧,无得就是无得二乘有余涅槃。

以无所得故。无所得是本经的宗趣。般若波罗蜜多心有什么宗旨呢?就是破除你的执著,令你没有执著所得的这个心,要证而无证,无证而证。什么叫证而无证呢?你证得这个果,不要执着证果,不要有这种执著才是真正得到究竟涅槃,所以无所得是本经的宗旨。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菩提萨埵就是菩萨,他依照般若波罗蜜多这种深智慧的法来修行。修行得到什么呢?得到心无挂碍。我们人得不到自在,就因为有所挂碍。无挂碍就是得到自在,这无挂碍就除报障,也就是以无所得破除三障,所以破除三障就是本经的力用。三障就是报障、业障、烦恼障。你要有所挂碍,报障就破不了,无挂碍就是什么呢?就是要得到人空、法空,证得人、法二空的境界。

无修无证无所得。为什么无修?修完了。他无所证,为什么?已经证得了,他已经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他所应该做的事情做完了,大事已毕,所以叫无证。那么无修无证是不是能有一个所得?也无所得。你有一个所得就有所执著。

有相有为有尽时。你若是著到相上,或者看到有为法上,这都是有穷尽的时候,永远都不能无尽,你要想无尽,要无修无证无所得。你什么也无所得,这时候就无挂碍了。

菩提萨埵悟斯理。什么叫菩提萨埵?中国人叫菩萨,具足叫菩提萨埵,这个是印度话翻译成中文,菩提是觉,萨埵是有情,就是觉有情。什么叫觉有情?觉有情就是觉悟有情。

什么叫有情呢?凡有血气者都叫有情,这个情不单是指人而说,就是有生命的叫有情。觉悟有情就是他觉悟一切有情,令一切有情都得到觉悟,得到和他自己所得的觉悟一样的觉悟。就是他自己念楞严咒,愿意其他的人也会念楞严咒,不是单单我自己会念,表示我自己和其他人不同,不是这样子,而是我自己得到什么利益也欢喜其他的人得到同样的利益。我自己得到听经的好处,我明白做人学佛的道理,我也劝我的亲戚朋友都来听佛法、学佛法,得到同样的好处。

觉悟有情又有一个讲法,就是有情中的一个觉悟者。菩萨原来是什么呢?原来也是一个有情的众生,不过他得到觉悟了,他是众生之中的一个觉悟者。因为他在众生之中得到觉悟了,所以现在他又要觉悟一切众生,这就是菩萨的意思。

菩萨又有藏教菩萨、通教菩萨、别教菩萨、圆教菩萨。这藏、通、别、圆四教都有菩萨。你心量小就是藏教菩萨。你心量再大一点就是通教菩萨。你心量更大一点,像变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就是圆教菩萨。你若比圆教菩萨差一点就是别教菩萨。

又有十地的菩萨。一地菩萨、二地、三地、四地乃至十地菩萨。菩萨有很多种,里边又有千差万别。也好像我们人有很多阶级是一样的。总而言之,菩萨觉悟前边所说无所得的道理,明白心无挂碍这种法。

依据般若彼岸齐。他依照这个深般若登到彼岸,就得到波罗蜜了。彼岸齐就是登彼岸。

心无挂碍离报障。你这个心没有挂碍就离开你这个报障。我们的身体就是报障。为什么我们有这个身体?就因为我们有所挂碍。无挂碍就是苦乐一如;也无苦,也无乐。生死一如;也无生,也无死,生就是死,死就是生,生死无动于衷。苦乐一如也就是顺逆一如,在顺的境界上也是这样,在逆的境界上也是这样。这顺逆一如、生死一如、苦乐一如,总而言之就是没有一切事可以把心给动摇了。为什么不能摇动这个心呢?因为他无挂碍。你无所挂就无所碍,你有挂才有所碍。这挂就是挂上了、吊上了,在这儿挂着。碍就是障碍,有所障碍。要是根本就没有一个挂又怎么会有一个碍呢?所以说无挂无碍。

无挂碍也就是了生死。所以说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你要是在二乘人还没有明白这道理的时候,告诉他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他就慌了,就要跑了。说我从来没有听见这个法,什么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我不相信。所以现在是菩萨才悟得到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只要你能回头转身就是了。为什么我们人不明白菩提?就因为我们背觉合尘,你如能背尘就合觉了。

心无挂碍的这个时候,生死、苦乐、顺逆一切的境界都无动于衷。这个时候就离报障了。

我们为什么离不开这个身体?我们把这个身体看得那么重要。一切人求名求利,日夜奔波忙碌为了什么?就为了这个身体,想法子给这个身体做个好的奴隶,做个好的牛马,不要对不起这个身体。可是这个身体对你毫不客气,为什么呢?你对它再好,啊!好像那个波斯匿王,在孩孺的时候气血充满,等到老的时候就发白面皱,待柩不久了,很快就要死了。这就因为有挂碍,你没有挂碍就不执着这个业报身。因为你有身体就有报障,你要无挂碍了就是无我。无我就没有报障,所以才说心无挂碍离报障。

性具真空泯言思。你这自性、佛性具足真空实相的道理,你要达到你自性的真如本体,就没有什么话可讲。所以说泯言思,也没有思想可思了。

寄语来贤求诸己。我有一句话告诉将来的这个贤人,将来的修道人,怎么样呢?求诸己。你想要无所得、无挂碍,就要求诸己,不要向外去求、向外去找。无修无证无所得这个道理是要求诸己,你要自己回光返照,反求诸己。

头上安头最愚痴。你若向外去找,到外边去找这个道呀啊!你就是愚痴。就好像在头上再安一个头。这不是最愚痴吗?这是最愚痴的。不要头上安头,要回光返照,要回头转身就得到了。你要转不过来身呀!就得不到了。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