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直贡法王澈赞仁波切:直指大印 第七章 止——稳定自心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19日
来源:   作者:直贡法王澈赞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直贡法王澈赞仁波切:直指大印 第七章 止——稳定自心

  依教授次第,于身姿之后应教止、观。首先讨论如何长养“止”。精通之后,再培养“观”。

  中文的“止”,梵文称为舍摩他(Shamatha),藏文是息涅(Shinay)。“息”(Shi)意为平静,“涅”(Nay)指安住。此处所修就是使狂野、未调伏之心平静寂止。

  万法唯心。如何调伏自心是修学禅定与一般佛法的主要课题。调伏、平息心性以后,使它稳定,就是“涅”的意义。使心稳定于宁静、调柔之境界,便称为“息涅”。英文叫做心的静止(mental quiescence)。

  “止”的禅定修习,一般分为有(禅定的)对象物、所依物,与无对象物两种。“所依物”指的可以是真实、或观想的客体,所以称为有对象物的禅定。任何的物质都可以被用来专注,它可以是木头、石头,甚至是小毯子、或墙壁上的一点。但是颜色不能太亮、太鲜艳,以柔和或较暗的颜色为佳。如果太亮的话,会刺激眼睛,导致流泪。

  专注时,眼睛要半开半闭,不要全部闭上。对象物要能被舒适地看着,没有太多闪烁。因为太过闪烁会导致分心。在“止”的修习中,了解自己正在试着断除妄念是非常重要的。而任何的念头或概念都算妄念,也就是分别心。所有这种造成自、他分别概念的心理运作都要被除去。

  “止”的修习,只是单纯的觉知、专注、静止于对象物上。当妄念、概念生起时,舍弃之、断除之,绝不执取,随之而去。

  关于对象物(的禅修)有两种危险,一种是心外驰于对象物,一种是心将对象物搬到心里面。举例而言,若以石头为对象物而禅修“止”,我们可能会找到石头上面有很有意思的纹路,或是发现石头的色泽很美,这就是心外驰于对象物,陷入有关对象物的妄念中,从而失去专注力。

  我们必须避免这些有关对象物的妄念,如果心开始被对象物所打扰,开始乱想其颜色、特质、形态、工艺等等,都不好。仅仅专注于全体对象物即可,不要分析、评价。

  注意力也可能转而向内,导致毫不专注在对象物上。我们可能会想:“喔!我的对象物是颗石头,而我正在禅定于这石头上,长养着止的功夫。”这就是把对象物搬到心里,发生的原因是太过想到自己,与禅修的过程。这是不正确的禅修,因为这只是分别心,一种把自己与对象物分开的心里过程。

  同样地,任何分析的想法,如:“我和石头是一是异?我的心与石头是一是异?石头在我心中,还是我的心在石头中?”等等,只是更多的分别妄念,应予断除。

  关于有对象物的专注,在不同的教法之中,提及可以采用不同的对象物,如油灯、蜡烛等等都好。但对于对象物的种类不必太过关切,因为此类禅修的重点在于如何训练自心,使能一心专注地持于对象物而不分心,除去所有分别妄想而一心专注。所以对象物并不要紧,只要避免选择其本质会使人分心的东西即可。

  在修持(无上瑜珈部)密法生起次第时,最好以本尊做为专注的对象,但必须以行者不会因此而分心为前题。(对本尊)评价太多、想太多,这些概念将会导致丧失禅定的专注力。

  行者应不要有太多的设想而应专注于本尊、或佛像。如实的专注于全貌,而不要只专注在一部份,把其它部份排除在外。那种不仅修“止”,还感到和本尊更加亲近的修法,虽然对生起次第的修持过程有所帮助。但永远应记得,“止”的修习不是依赖于所选的对象物上,它是一种以任何对象物来训练一心专注的过程。

  在有对象物的禅定之后,接下来是无对象物的禅定。这也可以分为两种,首先是以专注於呼吸而长养“止”。

  呼吸虽不可见,但它是专注的对象。如前所说,应避免一切分别地专注在呼吸上,仅仅专注于气息的出入即可。要小心翼翼地不使妄念生起,对所修习的对象物亦然。专注在气从鼻孔出去的感觉还可以,但是不应该让“现在在吐气、现在在吸气”等等的念头生起,是很重要的。单单专注在气息自身就好。

  至尊觉巴吉天颂恭曾说:“专注于气息的禅修,可以很容易地使心离于一切念,从而产生像‘金刚喻定’这种极强的定境。”

  如是,在两种无对象物的禅定修持中,第一种仍有不可见的客体——呼吸。第二种,则连呼吸也不专注,令心无任何物质或观想的对象物而安住。这种禅修的目的是要断除一切生起的妄念。断念的当下,即刻回到无对象物的专注禅定境界之中。

  接下来讨论的是“无相”禅修。也就是禅定的本质,而非所专注的对象、或“相”。此处可以发现过紧、过松两种极端的倾向。太松时要提紧,太紧时要放松。

  感官的对象物中,如听觉的刺激,能引起分心,丧失专注力而导致过于松散。正在修习“止”的时候,听到声音或看到东西都会使人分心。发生这种状况时,(立刻)断除并摄心专注。此时,要断除的不是念头,而是对感官对象的回应。

  禅定中过松、过紧的瑕疵,不一定和身体的松懈有关,即使身体姿势正确,但内在的松懈却可能发生。在柔和内在中,松懈导致心以更细微的方式失神漫游,而不是先前所说种种分别妄念等较粗的模式。它是极微细的念,不以真实念头的型态发生,而与感官的内在松懈有关。行者可能无念地陷入其中。这种过失将扰及心的专注。

  如同身体姿势虽然正确,但微细的干扰或念头仍然可能生起,而使心过于松散,微细的干扰也可能使心过紧。换句话说,如果持心过紧,就算粗念未生,细念也会微微地干扰着心。所以“止”的修习,有赖于松紧之间的圆满平衡。

  正确的平衡,可以用以棉来纺线做比喻。如果绷得太紧了,线会断裂,如果太松,就无法纺线。另一个例子是弹奏弦乐器,为得正确音调,琴弦不能过紧或过松,必须松紧适度。如是,修“止”的关键就在于正确地摄心,不能绷得过紧、太过专注,也不能太松。

  初学者在松紧间是无法自然拿捏的。必须要努力地保持平衡。因此初学者常被建议每一座禅修的时间要短。大概六分钟的长度是正确的一座时间。然后应该休息,再进入禅修。初学者可以反覆禅修十座,也就是做十次六分钟的禅修,外加中间休息的时间。

  倘若,一开始就想要做长时间的禅修,微细与粗的打扰将无法避免,就算能勉强克服这些心的纷扰而安住于禅修中,也是不好的。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