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地区佛教>> 西藏佛教>>正文内容

如来藏学书目简介与导读(下)[1]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杜正民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中华佛学研究所 杜正民
  三、日本如来藏学研究书目简介
  (一)常盘大定--开启日本当代如来藏学的先锋
  日本学者常盘大定,早在1930年就有《佛性?研究》一书的出版,此书以汉译典籍为主,对印度、中国、日本的佛性教义,有整体性的论述,是很好的概论性书籍。作者先从绪论“佛性问题概说”中,提出印度、中国及日本等佛教学派对佛性的论诤与问题所在。接著,从上篇“印度佛性问题”中,依汉译经论讨论《大般涅槃经》与《楞伽经》的一阐提思想,进而与《大般若经》、《华严经》与《胜鬘经》的四乘做比较,并就唯识学派的《瑜伽师地论》、《显扬论》、《庄严论》、《成唯识论》与《佛地经论》等论典讨论之。其次,在中篇“支那佛性问题”中,就中国古德的论点讨论佛性问题,文中从竺道生的“一阐提成佛说”与六朝的佛性说开始谈起,接者就隋净影慧远的“理心佛性说”、隋天台智顗的“三因佛性说”、隋嘉祥吉藏的“五种佛性说”、唐灵润的“十四门义”、唐神泰对灵润的反驳、新罗义荣对神泰的反驳、唐慈恩窥基的“理佛性说”、唐法宝的“一乘佛性究竟论”、唐慧沼的“能显中边慧日论”及唐贤首法藏的“约位五性说”等论点,讨论中国的佛性观。并在下篇“日本佛性问题”中,详尽讨论日本古德对“三乘五性”、“一乘一性”等论题的看法,最后并就所提出的佛性问题依“一乘家”与“三乘家”的论点做结论。从上述的介绍,可看出本书所涵盖的范围很广,从印度如来藏的开展至中国对佛性的解说、日本的乘性论难,无不包含,所以本书可作为入门的概论书。
  从常盘大定之后,日本有月轮贤隆、胜又俊教、宇井伯寿、中村瑞隆及小川一乘等学者,就Obermiller及Johnston所发行的如来藏资料作回应,并进行文献比对与讨论,从1936年至1966年间,就发行了多篇重要的论文,如〈究竟一乘宝性论?就?〉、〈如来藏思想?发达?就??一考察〉、《宝性论研究》、《梵汉对照究竟一乘宝性论研究》等相当重要的如来藏参考文献,(注25)对学界的贡献很大。
  (二)高崎直道--集当代如来藏学研究之大成
  在前述几位学者的铺陈下,对如来藏学从事部分及片段的研究持续了一段时间。直到前东京大学高崎直道教授1966年的A Study on the Ratnagotravibhaga(注26)及1974年《如来藏思想?形成:???大乘佛教思想研究》(注27)的出版,才使得当代的如来藏学研究明朗化与体系化。尤其是后者《如来藏思想?形成》一书,可说是如来藏学的集大成,书中对如来藏学有完整的研究与介绍,如“序文”所言,因为本书是继其A Study on the Ratnagotravibhaga而完成的,所以其章节之分法,并不太适合初学者阅读,且本书厚达900余页,不易从头读起,但此书又为研究如来藏学之重要参考资料。因此,笔者试将《如来藏思想?形成》重新排列,以适合初入门者阅读:(注28)
  首先,从“序论”中了解作者对如来藏的“定义”,及其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围”等有一概括性认识。接者,可跳至本书的“结论”,于此部分,作者除对如来藏思想的形成史有整体的介绍之外,并且对如来藏系经典的译经史也有完整的解说。了解历史背景之后,可继续进入介绍思想层面的“如来藏诸概念的开展史”,以理解如来藏学的基本概念。于阅读此文时,可同时对照 769页所附的“如来藏系经论系统图”,及780页的附表“如来藏相关的汉译经论”与“如来藏说关系诸概念展开表”。如果读者对于参考书目有兴趣,则可参阅其“如来藏思想关系?研究文献目录”部分,高崎直道几乎网罗了1974年之前有关如来藏研究的所有文献资料。研究过上述这些资料,读者对于如来藏学有一完整的体系架构之后,即可进入内文的阅读。但是,为了体会如来藏学开展的前后顺序,建议先读本书第二篇的“如来藏思想前史”,对如来藏思想形成之前的《般若经》、《法华经》及其他经品中关于菩萨、如来种性、法身、如来业、自性清净心等相关教义有一体会之后,再回过头来阅读其第一篇“如来藏思想的形成”,先从《如来藏经》、《不增不减经》、《胜鬘经》的“如来藏系三部经”做基本理解,其次从《央掘魔罗经》、《大法鼓经》、《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等《涅槃经》系统以了解“如来藏与佛性”的教义,进而从《大云经》、《大乘十法经》理解“如来藏与种性”,最后则从《金光明经分别三身品》及《胜鬘经》以理解“如来藏与阿赖耶识”的关系。由以上的阅读,可了解如来藏学的研究方法、研究范围、研究目标及参考书目等,并将对如来藏学有较完整的掌握!
  至于如来藏开展史,除了本书外,由高崎直道主编的《如来藏思想》,(注29)也是一本很好的入门书。本书由多位日本学者合作撰写而成,不但有印度的如来藏学,也有中国及藏传的如来藏学资料。本书由“如来藏思想的历史与文献”的介绍开始,对如来藏的思想背景与经典发展做基础介绍,接著是《宝性论》的概观与如来藏体系简介,然后是各家就如来藏思想形成的重要概念分别讨论,如“佛性与一阐提”、“如来藏与信”、“如来藏与阿赖耶识”等论题的研究,最后,介绍西藏的如来藏思想,与讨论中国对如来藏的融受及其影响等专章。
  为文至此,(注30)读者对于当代如来藏学研究应有一简单的理解--从文献的发现出土、勘正校订、版本比对、语文应用及至教史探讨、思想背景、经典开展、教理诠释等,无一不是研究的对象与方法。也就是说,读者对如来藏学的简史、研究如来藏学的目的、如来藏学的范围等现代佛学研究方法应已有些概念。
  (三)日文如来藏学书目
  (由于有关如来藏学的日文资料很多,今只依年度列出较具代表性的著作)
  1. 常盘大定,《佛性?研究》,东京:丙午出版社,1930。
  2. 月轮贤隆,〈究竟一乘宝性论?就?〉,《日本佛教学协会年报》第七年,1936
  ,页121-139。
  3. 山口益,〈如来藏思想〉,《般若思想史》,京都:法藏馆,1951,页84-125。
  4. 胜又俊教,〈如来藏思想?发达?就??一考察〉,《宇井博士还历纪念论文集
  》,1951,页143-161。
  5. 佛教文化研究所编,《汉藏三译对照如来藏经》,京都:佛教文化研究所,
  1958。
  6. 宇井伯寿,《宝性论研究》,东京:岩波书店,1979(1959)。
  7. 中村瑞隆,《梵汉对照究竟一乘宝性论研究》,东京:山喜房,1961。
  8. 中村瑞隆,《梵和对照究竟一乘宝性论研究》,东京:铃木学术财团,1967。
  9. 小川一乘,《???大乘佛教????如来藏、佛性?研究》,京都:文荣堂,
  1969。
  10. 常盘大定,《佛性?研究》,东京:国书刊行会,再刊,1973。
  11. 高崎直道,《如来藏思想?形成:???大乘佛教思想研究》,东京:春秋社,
  1974。
  12. 高崎直道,《大乘佛典. 12:如来藏系经典》,东京:中央公论社,1975。
  13. 武邑尚邦,《佛性论研究》,京都:百华苑,1977。
  14. 长尾雅人,山雄一监修,《如来藏系经典》,东京:中央公论社,1980。
  15. 小川一乘,《佛性思想》,京都:文荣堂,1982。
  16. 平川彰等编,《讲座大乘佛教. 6:如来藏思想》,东京:春秋社,1982。
  17. 久下升,《一乘佛性权实论?研究. 上》,东京:隆文馆,1985。
  18. 高崎直道,《佛性??何?》,京都:法藏馆,1985。
  19. 吉津宜英,《华严?思想史的研究》,东京:大东,1985。
  20. 内山兴正,《佛性?味??:正法眼藏》,东京:柏树社,1987。
  21. 富贵原章信,《中国日本佛性思想史》,东京:国书刊行会,1988。
  22. 望月良晃,《大乘涅槃经?研究》,东京:春秋社,1988。
  23. 横超慧日,《涅槃经:如来常住?悉有佛性》,京都:平乐寺书店,1988。
  24. 高崎直道,《如来藏思想. I》,京都:法藏馆,1988。
  25. 高崎直道,《如来藏思想. Ⅱ》,京都:法藏馆,1989。
  26. 高崎直道,《宝性论》,东京:讲谈社,1989。
  27. 平川彰编,《如来藏?大乘起信论》,东京:春秋社,1990。
  28. 水谷幸正编,《如来藏思想?净土教:讲义》,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1991。
  29. 吉津宜英,《华严一乘思想?研究》,东京:大东,1991。
  30. 下田正弘,《涅槃经?研究》,东京:春秋社,1997。
  31. 高崎直道,《增补新版 佛性??何?》,京都:法藏馆,1997。
  (1974年之前的详细日文书目,请参阅高崎直道《如来藏思想?形成:???大乘佛教思想研究》“研究文献目录”页76-97。1989年之后的书目,请参阅“批判佛教”参考书目部分。)
  四、中国如来藏学近况
  前言
  承续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的中国佛教,在清朝时虽曾沉寂一时,然清光绪年间杨文会传介欧洲与日本的佛学文献及研究方法回国后,则开启中国近代佛教研究史之钥,中国如来藏学研究因而有不同于“古德论疏”的当代论著出版。
  于清末民初时,经由近代学人的努力,如太虚大师、欧阳竟无等的研究,中国如来藏学有了新的论著与方向。尤其是民国初期,武昌佛学院、闽南佛学院与支那内学院间多次就如来藏与唯识的论诤,使得中国如来藏学研究有了新的批判与发展。如欧阳竟无在〈唯识抉择谈〉以唯识学的论点批判如来藏说,而太虚大师则在〈佛法总抉择谈〉确立如来藏思想的地位,进而印顺导师的《印度之佛教》与吕澄的〈起信与楞伽〉等文中,则对如来藏学的定位与批判有进一步的探讨。
  民国三十八年之后,如来藏学的研究在台湾与大陆开始有了分野。台湾的佛学研究虽也沉寂了一段时间,然而到了佛学研究蓬勃发展的现时,则可看出如来藏学的发展情况,如印顺导师的《如来藏之研究》、牟宗三的《佛性与般若》、释恒清的《佛性思想》等书的出版。而大陆经过马列主义及文革的摧残之后的如来藏学研究,则有不同于台湾的新面貌出现,如赖永海的《佛性论》及方立天〈心性论研探〉等文章出版。
  其中,影响最大的应是印顺导师于《如来藏之研究》一书中对如来藏教义的观点。是以本段在对上述整体的如来藏教义,有了较完整的掌握后,进一步介绍几本重要的中文书目,首先介绍印顺导师在台湾写的《如来藏之研究》,以期了解印度如来藏学。接著是简介大陆赖永海的《佛性论》,以期了解中国佛性思想史,进而介绍近代华语如来藏学研究近况,如香港地区霍韬晦、廖明活等学者的有关作品。
  最后,则简介新一代留美学僧释恒清等学者,应用当代佛学研究方法所著的有关如来藏研究的中英文作品。
  (一)印顺导师的印度如来藏学简介
  前述文章中我们对于国际间如欧洲、美国与日本如来藏学的研究、发展,作一简单的介绍之后,现在可进而了解国内的情况,国内虽有一些专门探讨如来藏学的文章,然专书则很少。今以印顺导师《如来藏之研究》一书,就导师对如来藏教义的观点解说之。
  导师于第一章“序说”中,先说明如来藏学在佛教中的地位,并介绍与如来藏有关的经论及界定如来藏的名称与意义等。文中特别提出印度神教的常住不变的,妙乐的“我”,是众生的生命自体;转迷妄而达“梵我一如”,得真解脱,是印度神教思想的主流。而佛教的教说则是有别于此,他说“释教(原始佛教):释尊为人类说法,从众生的蕴界处中,观一切为缘所生法,无常故苦,苦故无我无我所;依空无我得解脱,显出了不共世间,超越世间的佛法。”立基于此,导师开始第二章的“如来藏思想探源”,文中就如来与法身、如来与界、如来与我及佛子与佛种性等子题讨论,而认为“如来藏的原始说,是真我。”(注31)
  接者,导师认为在如来藏说的开展中,与《阿含经》说的“心清净,为客尘所染”相结合。是以,在第三章“心性本净说之发展”中,就声闻经论的心净说及初期大乘的心性本净说等文献做探讨。在初期大乘的开展中,从多方面露出“法身遍在”、“涅槃常住”这一信仰的端倪。因此,导师在第四章“如来藏说之孕育与完成”中就以《般若经》、《华严经》、《如来藏经》等经讨论“法法平等与事事无碍”、“心?菩提心?菩提?众生界”的概念,而认为“从部派到初期大乘佛教,说明上有无边的方便不同,而依空无我得解脱,还是被公认的。”接者,导师认为在龙树的大乘论中,还没有明确的说到如来藏与佛性,所以他认为如来藏思想是属于后期大乘开展出来的教说:“龙树的大乘论中,还没有明确的说到如来藏与佛性,所以这(如来藏说)是后期大乘(形成的)。”关于如来藏教说的经论,他则在第五章提出了“如来藏说之初期圣典”分别介绍《大方等如来藏经》、《大般泥洹经》、《大方等无想经(大云经)》、《大法鼓经》、《央掘魔罗经》、《胜鬘经》、《不增不减经》等初期如来藏经典,以介绍“初期圣典与弘传者的风格”及“如来与如来藏”、“如来藏我”、“如来藏不空”等教说。并在第六章“如来藏学之主流”中介绍主要的论典,如《宝性论》、《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等论。
  进而,在第七章“瑜伽学派之如来藏说”中,就“瑜伽唯识学的如来藏说”与“真谛所传的如来藏说”做分别。最后,就《楞伽经》的如来藏说、《涅槃经》续译部分的佛性说,在第八章的“如来藏佛性之抉择”做一检讨。
  从上述简介,可看出导师很有系统的从如来藏学在佛教中的地位、如来藏有关的经论及意义等立说与探源,并探讨如来藏说与“心清净,为客尘所染”的结合。进而讨论如来藏说在初期大乘、中期大乘的开展,确立如来藏说的形成应是在龙树之后的后期大乘佛教等。因此,如能确实掌握导师的文献资料,对于整体的印度如来藏教义将会有很大的助益,是以导师的《如来藏之研究》为一本值得推荐、研究的书籍。
  (二)赖永海的中国佛性论简介
  对印度如来藏学有一清楚概念之后,即可进入中国佛性论的研究。虽然,在印度或藏传的佛教中“如来藏”并非主流,但是到了中国,如来藏或佛性的“众生皆有成佛的可能”思想,与中国“人人皆可成尧舜”的说法很贴近,“佛性”因而成为重要的教说。因此,“一切众生有如来藏我”,在中国佛教界,从来不曾感到意外,只是信受赞叹,与在印度佛教的地位完全不同!至于开展于中国的佛性论又如何呢?今试以赖永海的《中国佛性论》来解说之。
  赖永海于“绪论”中先说明:由于受到不同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各个国家的佛性思想是不可能完全一样的。在印度,“五种种性说”是重要的教义,但是,这种思想在中土却长期得不到流行,相反,“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的思想,自道生首倡,特别是《北本涅槃经》传来之后,一直成为中国佛性思想的主流。在谈及中国佛性论之前,赖永海在第一章“印度佛性义略览与中土佛性论概观”中,以印度佛性与中国佛性思想之发展及比较开始其研究,并对印度与中国佛性论之异同做了区别。紧接著,以中国的佛性思想分期,陆续探讨其开展,他将此开展分为六大期:
  (1) 初传:法性与真神
  (2) 差异:众生有性与一分无性
  (3) 分歧:本有、始有
  (4) 中国化:性具、性起
  (5) 中国禅:即心即佛、无情有性
  顿悟与渐修--修行方法
  (6) 净 土:自力与他力--解脱理论
  在初传时期,他就慧远的〈法性论〉与梁武帝的〈真神说〉,以探讨比对中国如何领受外来的教说,接著于差异时期,他则以众生有性与一分无性的不同,探讨竺道生的“阐提成佛说”与法相唯识宗的“一分无性”。赖永海认为佛性在各部经论中,不但释名不同而且定义不一;如果要清楚佛性思想及其发展过程,首先就必须把握佛性在各部经论中的不同含义及其历史衍变。
  因此,在下述各分期中,他则探讨各经论中有关的论点。在分歧时期,他以南北朝“本有、始有”的争论探讨佛性义。于中国化时期,则以“性具、性起”探讨天台与华严的教说。在中国禅时期,则探讨六祖的“即心即佛”与禅宗后期的“无情有性”说,进而讨论顿悟与渐修的修行方法。在净土时期,则以“自力与他力”比较禅宗的自度自悟与净土宗的慈悲普救的解脱理论。最后,则以“印度佛教的中国化与儒释道三教归一”做结论。(注32)
  本书如原作者所说“试图把佛教史上的佛性思想作为一个整体的考察,从而把中土佛性思想的各种内在联系及其历史发展揭示出来...”。然而,对于广博的中国佛性论,学者往往有不同的看法,是以应多参考其他文献,如牟宗三的《佛性与般若》(注33)、方立天与其他大陆作者的著作(注34),及“中国近代如来藏学研究书目”等部分。
  (三)释恒清及近代学者对东西洋文献的?#092;用
  最后,则介绍受当代国际佛学研究方法影响诸学者,有关如来藏研究的中英文资料。如台湾留美学僧恒清法师,及香港地区留日的霍韬晦、留美的廖明活等。今分别列出其主要参考书目:
  1. 释恒清关于佛性的著作
  Shih Heng-ching, "The Significance of Tathagatagarbha : A Positive
  Expression of Sunyata(论如来藏之空性义)", Philosophical Review,
  Vol.11, 1988, pp.227-246.
  释恒清,〈大乘起信论的心性论〉,《哲学论评》,12期,1989,页233-255。
  释恒清,〈大乘起信论的心性论〉,《内明》,212期,香港新界:内明杂志社,
  1989,页3-15。
  Shih Heng-ching, "The Theory of Evil in Buddhaature(智顗的性恶说)", Philosophical Review, Vol.13, 1990, pp.333-362.
  Shih Heng-ching, "Tien-T'ai : Chih-I's Theory of Buddha Nature -- A Realistic and Humanistic Understanding of the Buddha", in Buddha
  Nature, edited by Paul Griffiths and John Keenan, Tokyo : Buddhist
  Books International, 1990, pp.153-169.
  释恒清,〈初唐佛性论诤--灵润与神泰为主〉,《佛教的思想与文化--印顺导师
  八秩晋六寿庆论文集》,台北:法光出版社,1991,页17-34。
  释恒清,〈佛性论研究〉,《中印佛学泛论--傅伟勋教授六十大寿祝寿论文集》
  ,台北:东大图书,1993,页45-100。
  释恒清,〈宝性论之研究〉,《佛教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印顺导师九秩华诞祝寿
  文集》,台北:东大图书,1995,页169-229。
  释恒清,〈草木有性与深层生态学〉,《佛教与社会关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台南县:财团法人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1996,页15-42。
  释恒清,〈大般涅槃经的佛性论〉,《佛学研究中心学报》,1期,台北:台湾大
  学文学院佛学研究中心,1996,页31-88。
  释恒清,〈《大乘义经》的佛性说〉,《佛学研究中心学报》,2期,台北:台湾
  大学文学院佛学研究中心,1997,页25-52。
  释恒清,《佛性思想》,台北:东大图书,1997。(注35)
  2. 霍韬晦有关佛性的著作
  霍韬晦,〈如来藏与阿赖耶识--从思想史上考察〉,《中国学人》,6期,香港新
  亚研究所出版,页39-54。
  霍韬晦,〈如来藏与阿赖耶识--从思想史上考察〉,《鹅湖》,44/45期,台北:
  鹅湖月刊社。
  霍韬晦,〈如来藏与阿赖耶识〉,《绝对与圆融--佛教思想论集》,台北:东大
  图书,1986,页250-275。
  霍韬晦,〈佛性与如来藏〉,《佛教的现代智慧》,香港:佛教法住学会,1982
  ,页47-57。
  霍韬晦,〈霍韬晦选集〉,《现代佛学大系. 第54册》,台北县:弥勒出版社,
  1983,页393-503。
  3. 廖明活有关佛性的著作
  廖明活,〈吉藏的佛性观〉,《东方文化》,19卷1期,香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
  中心,1981,页44-72。
  廖明活,《嘉祥吉藏学说》,台北:学生书局,1985。(注36)
  廖明活,〈净影寺慧远的心识思想〉,《中国文哲研究集刊》,3期,台北:中央
  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1993,页391-415。
  廖明活,〈净影寺慧远的佛性学说〉,《中国文哲研究集刊》,4期,台北:中央
  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1994,页263-286。
  廖明活,〈中国佛教徒和反对佛教者之间的神灭神不灭论争〉,《哲学与文化》
  ,21卷4期,台北:哲学与文化杂志社,1994,页329-346。
  廖明活,〈华严宗性起思想的形成〉,《中国文哲研究集刊》,6期,台北:中央
  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1995,页31-56。
  廖明活,〈净影寺慧远的涅槃观〉,《正观》,2期,南投:正观杂志社,1997,
  页223-230。
  Liu, Ming-wood, "The Doctrine of the Buddha-Nature in the Mahayana
  Mahaparinirvana Sutra", The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vol.5, no.2, 1982, pp.63-94等。(注37)
  (四)中国近代如来藏学研究书目
  本段所提供的书目,是就台大佛学研究中心的‘佛学网路资料库’,以“如来藏”与“佛性”为关键词查询所得的相关文献资料为主。依主题分类,首分两大类:博硕士论文类与书籍论文类。书籍论文类再分为:一、以如来藏/佛性为主题及二、以如来藏经论为主题,此中又可细分为:1. 如来藏系经论的《大方等如来藏经》、《大般涅槃经》、《楞伽经》、《宝性论》及2. 如来藏与其他经论的探讨:如如来藏与《大乘起信论》、如来藏与《坛经》、如来藏与其他经论等。三、如来藏与其他教义的交涉分为:如来藏与唯识、如来藏与空性、如来藏与其他教义。四、中国佛教与如来藏思想,则分宗为涅槃师、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等,与今人的专著、西藏佛教的如来藏研究、如来藏与儒家思想等。
  博硕士论文类:(有关如来藏研究的博硕士论文)
  岑咏芳,〈楞伽经如来藏藏识一体二名之辨〉,香港大学新亚研究所,1976.11。
  指导教授:牟宗三
  李淳玲,〈论“佛说无我”后一切法存在的问题〉,国立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
  1980.06。
  指导教授:牟宗三,黄振华
  尤惠贞,〈大乘起信论如来藏缘起思想之探讨〉,国立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1980
  .12。
  指导教授:张瑞良
  何国铨,〈起信论与天台教义之相关研究〉,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研究所,博士论文
  ,1982.11。
  指导教授:罗光
  廖宝泉,〈从天台圆教看无情有性〉,香港大学新亚研究所,1983.07。
  指导教授:牟宗三
  李燕蕙,〈智者大师的实相论与性具思想之研究〉,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研究所,
  1984.06。
  指导教授:释圣严
  陈沛然,〈竺道生佛性论系统之陈述〉,香港大学新亚研究所,1985.06。
  指导教授:牟宗三
  杨惠珊,〈“宝性论”中佛性思想之研究〉,中华佛学研究所,1988.02。
  指导教授:释恒清
  释彦晖,〈梁灵味寺宝亮法师佛性思想之研究〉,中华佛学研究所,1992.03。
  指导教授:释圣严
  朴成文,〈吉藏的中道佛性思想方法之研究〉,国立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1992
  .06。
  指导教授:杨惠南
  刘玉荣,〈‘大乘起信论’“一心”概念之研究:以元晓《海东疏》之诠释为中心
  〉,国立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1993。
  指导教授:杨惠南
  林美华,〈性具与性起思想之比较研究〉,香港能仁学院哲学研究所,1993.06。
  指导教授:罗时宪
  吕玉珍,〈前期如来藏经典中“法身”概念的厘清以阿含经的“无我”与“法身”
  为进路〉,国立中央大学哲学研究所,1993.06。
  指导教授:释恒清,王邦雄
  罗少萍,〈智顗《维摩诘经》解释之研究〉,中华佛学研究所,1994.06。
  指导教授:陈英善
  许国华,〈天台圆教与佛性思想之研究〉,国立政治大学哲学研究所,1995.06。
  指导教授:熊琬
  周志煌,〈民初佛学“唯识”与“如来藏”之交涉--以支那内学院与武昌佛学院之
  法义论诤为核心的开展〉,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1995.06。
  指导教授:杨惠南
  郭朝顺,〈湛然与澄观佛性思想之研究〉,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研究所,博士论文,
  1995。
  指导教授:李志夫
  林芳敏,〈“大乘止观法门”如来藏思想之研究〉,华梵人文科技学院东方人文思
  想研究所,1996.09。
  指导教授:释恒清
  书籍论文类:(有关如来藏研究的书籍与论文)
  一、以如来藏/ 佛性为主题
  如来藏之初期及其思想之研究/ 李志夫
  如来藏之研究/ 释印顺
  如来藏的缘起思想/ 柏木弘雄撰;李世杰译
  如来藏思想/ 吴汝钧
  如来藏思想/ 高崎直道著;蓝吉富主编
  如来藏识/ 李琳华编著(内容同上)
  如来藏思想与净土教--讲义/ 水谷幸正讲
  略述如来藏缘起/ 乘瑄
  论如来藏之空性义/ 释恒清
  《如来藏之研究》自序/ 释印顺
  《佛性论》之研究/ 释恒清
  佛性思想/ 释恒清
  佛性与神我之辨析/ 刘果宗
  佛性与顿悟/ 蔡惠明
  佛性论/ 赵莲华国
  论佛性/ 慧风
  二、以如来藏经论为主题
  1. 如来藏系经论
  如来藏系主要经论略述/ 释开智
  (1) 《大方等如来藏经》
  大方等如来藏经探源/ 智谕撰
  佛说《大方等如来藏经》的根本意趣/ 尤惠贞
  (2)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中的涅槃思想/ 张曼涛
  《大般涅槃经》中的佛性论思想及其影响/ 高振农
  大乘《大般涅槃经》研究/ 屈大成
  论《大般涅槃经》的佛性义/ 林士琛
  涅槃经之传译与佛性义/ 刘果宗
  (3) 《楞伽经》
  楞伽经如来藏藏识一体二名之辨/ 岑咏芳撰
  楞伽经和摄大乘论(如来藏缘起说)/ 罗光
  (4) 《宝性论》
  《宝性论》中佛性思想之研究/ 杨惠珊撰
  《宝性论》之研究/ 释恒清
  宝性论新译/ 谈锡永译
  2. 如来藏与其他经论
  (1) 如来藏与《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一心”概念之研究:以元晓《海东疏》之诠释为中心/ 刘
  玉荣撰
  《大乘起信论》义理新探/ 傅伟勋
  《起信论》与扶南大乘/ 释印顺
  大乘起信论中如来藏缘起之研究/ 释永圣
  大乘起信论如来藏缘起之研究/ 田养民著;杨白衣译
  大乘起信论如来藏缘起思想之探讨/ 尤惠贞撰
  大乘起信论的心性论/ 释恒清
  起信论与天台教义之相关研究/ 何国铨撰
  (2) 如来藏与《坛经》
  The Platform Sutra of the Sixth Patriarch/ 释圣严著;于君方译
  《坛经》的思想特质--无/ 吴汝钧
  《坛经》思想的源流/ 李昌颐
  “六祖坛经”之禅机大旨/ 朱维焕
  六祖坛经的思想/ 释圣严
  六祖坛经思想之承传与影响/ 胡顺萍撰
  (3) 如来藏与其他经论
  《大乘止观法门》如来藏思想之研究/ 林芳敏
  《大乘止观述记》(三)/ 谛闲演说;江妙煦遗解
  《大乘二十二问》/ 昙旷撰;巴宙辑校
  《楞严经》哲学之研究/ 李治华撰
  《维摩诘经》序论(五)/ 昙昕译
  《摄论》〈界颂〉之研究/ 杨白衣
  《摄大乘论》“闻熏习”与“如来藏说”关系之探究/ 释如觉
  《观音玄义》性恶问题之探讨/ 陈英善
  以《中边分别论》为中心比较诸经论的心性说/ 叶阿月
  三、如来藏与其他教义的交涉
  1. 如来藏与唯识
  如来藏与阿赖耶识--从思想史上考察/ 霍韬晦
  如来藏与唯识的交涉--《中边分别论》〈相品〉及《佛性论》〈显体分〉/
  赖贤宗
  如来藏与唯识的交涉--以《佛性论》为中心的比较研究/ 赖贤宗
  阿赖耶识成立的根源与如来藏的融合/ 周玉真
  唯识五义/ 霍韬晦
  唯识思想的客尘烦恼说--以《中边分别论》为中心/ 叶阿月
  以《中边分别论》为中心比较诸经论的心性说/ 叶阿月
  唯识研究/ 周叔迦著
  识、阿赖耶与如来藏/ 郭悟振
  2. 如来藏与空性
  论如来藏之空性义/ 释恒清
  性空正义的考察/ 姚孝彦
  3. 如来藏与其他教义
  印度佛教(四)/ 水野弘元编;重光译
  印度佛教心意识说之研究/ 马定波
  梵我与如来藏我之比较研究/ 释依庆
  缘起观
  关于缘起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诠释学考察/ 傅伟勋
  从“真如缘起”到“法界缘起”的进路--“一心”观念的确立/ 黄俊威
  从无因无我中透视佛性/ 张士铮
  谈佛性与常乐净我/ 智铭
  论“佛说无我”后一切法存在的问题/ 李淳玲撰
  无所不在的佛心--弥陀之下修功德,回到净土真宗/ 秦郁昌编译
  无情佛性/ (因明)
  绝对与圆融--佛教思想论集/ 霍韬晦
  关于“性相融会”/ 吉津宜英著;余崇生译
  略论“人性”与“佛性”/ 果律
  人心?佛性与法相/ 李再铃
  大小兼受戒、单受菩萨戒与无戒之戒--中日佛教戒律观的评较考察/ 傅伟勋
  解脱/ 释净瑄
  四、中国佛教与如来藏思想
  中印佛教思想史/ 常盘大定,宇井伯寿著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 吕澄
  中国佛教史/ 任继愈
  中国佛教简史/ 郭朋
  中国佛教心性说之研究/ 马定波
  中国佛教里汉译佛典的意义/ 福永光司著;觉道译
  中国大乘佛学/ 方东美
  中国佛性论/ 赖永海
  中国佛教“心性论”研探二篇/ 方立天
  性具与性起思想之比较研究/ 林美华撰
  1. 分期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 郭朋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汤用彤
  两晋佛学之流传与传统文化之交流/ 杨俊?#092;撰
  东晋之高僧(完)/ Kenneth Ch'an著;映古月译
  地论宗的心意识说的源流及其演变/ 刘万然
  净影寺慧远的佛性学说/ 廖明活
  净影寺慧远的涅槃观/ 廖明活
  梁灵味寺宝亮法师佛性思想之研究/ 释彦晖撰
  初唐佛性论诤--灵润与神泰为主/ 释恒清
  唐代诗歌与佛家思想/ 黎金刚撰
  宋儒与佛教/ 林科棠著;蓝吉富主编
  宋释永明延寿论心王义至八识之展开/ 孔维勤
  “观心与成佛”--永明延寿《观心玄枢》第二问的研究/ 黄绎勋撰
  延寿佛学思想的形成--文献学上的研究/ 冉云华
  孤山智圆之研究/ 朱秀容撰
  明末〈物不迁论〉的诤辩--异议者镇澄的佛学思想分析/ 江灿腾
  晚明佛教丛林改革与佛学诤辩之研究--以憨山德清的改革生涯为中心/ 江灿腾撰
  儒道佛三教调合论之研究--以憨山德清的会通思想为例/ 陈?#092;星撰
  钱谦益的佛教生涯与理念/ 连瑞枝
  李卓吾的生平与佛教思想/ 江灿腾
  梁漱溟对佛学的理解与批判/ 邱敏捷
  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全书--第13册)/ 释印顺主编
  东西方形上学的评论 = A Review of Metaphysics : East & West
  2. 分宗
  (1) 涅槃师--竺道生
  竺道生/ 陈沛然
  竺道生佛性论系统之陈述/ 陈沛然撰
  竺道生的阐提佛性说与六朝佛性说--节译自《中国佛性之研究》/ 常盘大定
  竺道生思想之研究--南北朝时代中国佛学思想/ 刘贵杰
  竺道生思想之背景及其理论渊源/ 刘贵杰
  竺道生思想之理论特色及其价值意义/ 刘贵杰
  竺道生思想之理论基础/ 刘贵杰
  竺道生顿悟思想之研究/ 陈松柏撰
  道生法师的佛性义/ 刘果宗
  谈主“一阐提人皆有佛性”的首倡者/ 释演培
  (2) 三论宗
  从《大乘玄论》看三论宗之佛性主张/ 李雪涛
  吉藏/ 杨惠南
  吉藏的中道佛性思想方法之研究/ 朴成文撰
  吉藏的佛性思想/ 庄进宗
  吉藏的佛性论与心性说之研究/ 杨惠南
  吉藏的真理观与方法论/ 杨惠南
  吉藏的佛性观/ 廖明活
  吉藏的真理观与方法论/ 杨惠南
  嘉祥吉藏学说/ 廖明活
  (3) 天台宗
  天台宗在中国佛教中的地位/ 牟宗三
  天台宗的判教理论真理观/ 吴汝钧
  天台宗的真理观/ 吴汝钧
  天台宗佛学思想本性初探/ 胡晓光
  天台唯心说的探讨/ 释演培
  天台圆教与佛性思想之研究/ 许国华撰
  天台缘起中道实相论/ 陈英善
  天台思想的发展/ 盐入良道撰;李世杰译
  从天台圆教看无情有性/ 廖宝泉
  天台智者大师的如来性恶说之研究/ 张瑞良
  天台智者思想形成之时代背景--南北朝佛学思想对智者之启发/ 陈英善
  智者大师的实相论与性具思想之研究/ 李燕蕙撰
  智者的哲学方法/ 张瑞良
  智者与荀子性恶观之比较研究--基于社会历史发展的考察/ 张明杰撰
  智顗《维摩诘经》解释之研究/ 罗少萍撰
  湛然/ 赖永海
  湛然理具思想之探讨/ 陈英善
  湛然与澄观佛性思想之研究/ 郭朝顺
  (4) 华严宗
  华严思想/ 川田熊太郎等著;李世杰译
  华严经之集成及其思想特色/ 简圆
  法藏大师及其华严教学之成立/ 高峰了州著;释慧岳译
  (5) 禅宗
  敦煌文献与僧稠的禅法/ 冉云华
  达摩及早期的禅法/ 吴汝钧
  论唐代禅宗的“见性”思想/ 冉云华
  惠能“顿悟佛性论”的哲学要义/ 胡京国
  试探慧能所证悟的佛性与明心见性之实义/ 黄甲渊
  慧能的佛性思想及其演变/ 冯巽
  石头希迁佛性思想管窥 / 企愚
  南禅“顿悟”说的理论基础--以“众生本来是佛”为中心/ 杨惠南
  大慧宗杲之禅法/ 邓克铭著
  大慧宗杲禅师禅法之特色/ 邓克铭
  道信与神秀之禅法的比较--兼论惠能所批判之看心、看净的禅法/ 杨惠南
  洪州宗心性论思想述评/ 方立天
  禅宗五家宗旨与宗风/ 陈荣波
  “盛期的禅”思想/ 西义雄撰;李世杰译
  “顿悟”论的理论基础/ 杨惠南
  禅学讲话/ 日种让山著;芝峰法师译
  禅宗的见性思想与印度如来藏思想/ 藤田正浩著;梁国真译
  论禅宗公案中的矛盾与不可说/ 杨惠南
  公案禅之哲学的剖析/ 吴汝钧
  看话禅和默照禅的融和之道/ 杨惠南
  回头与超拔的世界--华冈禅语/ 程兆熊
  禅宗女性观/ 释恒清
  禅与西方思想/ 阿部正雄著;王雷泉等译
  禅与脑/ 中山正和著;彭镜真译
  (6) 今人著作--牟宗三专著与评论
  如来禅与祖师禅/ 牟宗三
  佛性与般若/ 牟宗三
  牟宗三先生新著《佛性与般若》之研究/ 廖钟庆
  佛教新书评介:《佛性与般若》(牟宗三)/ 慧门
  论三谛三智与赖耶通真妄--读《佛性与般若》(牟宗三著)/ 释印顺
  论唯识学与华严宗之“本性”--对《佛性与般若》之两点反思/ 陈荣灼
  (7) 西藏佛教的如来藏研究
  西藏佛教的探讨/ 林崇安著
  《米拉日巴道歌》佛教哲学思想初探/ 白玛旺杰
  宗密大师学风研究/ 杨政河
  宗喀巴《末那识和阿赖耶识难解处的广注》译注/ 钟国贤撰
  略论藏传佛教史上的女密宗师玛吉拉仲及其能断派/ 万玛
  光明之路--西藏密宗与精神解脱/ 吴一正译
  汉藏的佛性论/ 林崇安著
  大手印教言--催动空行心弦/ 黄英杰译
  (8) 如来藏与儒家思想
  二程先生“辟佛说”合议/ 张永隽
  朱子理学与佛学/ 熊琬
  佛儒之异同及其相互影响/ 赖永海
  佛性、本心与良知--陆王心学与佛学/ 赖永海
  佛性论与先秦道家“道论”思路的默契/ 何丽川
  略论明代心学与佛学/ 古清美
  (9) 其他
  佛教的唯心论(二)/ 村上专精作;释印海译
  佛教的现代智慧/ 霍韬晦
  佛教哲学规模及其发展/ 程兆熊
  佛法妙药与施济病苦--并论四摄法为和乐之本/ 释晓云
  佛陀与孔子教育思想的比较/ 陈柏达撰
  佛家之存有论/ 林士琛撰
  佛家哲理通析/ 陈沛然
  佛道诗禅--中国佛教文化论/ 赖永海
  佛学研究入门/ 平川彰等著;许明银译
  佛性、佛法、佛曲与佛教教育/ 王冬珍
  兰艺与佛性的类比义/ 林士琛
  五、批判佛教(Critical Buddhism)
  前言
  如果对近代如来藏学研究,稍微留意观察,则会发现从九○年代以后,如来藏学的研究,倾向于批判佛教(Critical Buddhism)的研讨,且“批判佛教”一词近年来已成为一专有名词。此乃起因于日本新一代学者对于“町田事件”(注38)的反省所起的,而其主要的诉求则为“如来藏思想非佛教”,进而,他们认为以佛性思想为主的中国佛教也不是佛教!因为其对如来藏与佛性的教说有强烈的批判,且对中国与日本的佛教有极深的影响,因而,笔者就所搜集的资料加以整理,以供学界参考应用。
  (一)“批判佛教”简史
  日本“批判佛教”的开始,可从谷宪昭1986年〈差别的事象?生?出??思想的背景?关??私见〉一窥端倪,因为它是第一篇批判所谓“佛教思想与社会问题”的文章,此文的论点主要是针对日本真宗的“町田事件”,从佛教徒的立场批判“本觉”思想,认为本觉思想是“社会差异现象”的思想背景,且认为本觉思想不是真正的佛教。松本史朗亦曾出刊<胜鬘经?一乘思想????:一乘思想?研究>提出一乘为“因”(hetu)的“locus”批判哲学说,因而开始导向批判佛教的路线。(注39)
  继而在1989年日本有两本批判佛学的书出版,一是驹泽大学松本史朗的《缘起?空--如来藏思想批判》,一为谷宪昭的《本觉思想批判》。于1990年谷再出版一本《批判佛教》,由于此书名的关系,此后关于佛教的批评都被称为“批判佛教”。松本认为“在很多观点上我与谷并不完全相同。但是,不可否认的我们是彼此有影响,且在佛学认知方面有很多的相似。我们之间有一重要的相同点,那就是对如来藏思想的批判。”(注40)紧接著,1992年驹泽大学的伊藤隆寿教授出版了《中国佛教?批判的研究》,认证了松本的如来藏批判与谷对本觉批判的论点。因为伊藤认为,中国的佛教是印度的“如来藏思想”加上道家的“道理哲学”所始形的。同年,谷宪昭出版了《道元?佛教》,就道元的十二卷本《正法眼藏》对批判佛教作根本上的解说。
  在英文资料方面,则因Paul Swanson的一篇文章"Zen is not Buddhism : Recent Japanese Critiques of Buddha-Nature"(禅不是佛教--日本最近的佛性批判),开始引起国际间的注意。(注41)因而有1993 年的美国宗教学术年会上“批判佛教”的讨论,并引起很多不同的看法与批判,如Yamabe, Nobuyoshi (山部能宜)"The Critique of 'Dhatu-vada' in Critical Buddhism"等文。(注42)接者,于1994年松本史朗出版《禅思想?批判的研究》,对禅思想与如来藏思想再作批判与考察。同年谷宪昭再出版《唯识?解释学--“解深密经”?读?》,确立其“场所”(topos)的批判哲学。1995年David Seyfort Ruegg的"Some Reflectios on the Place of Philosophy in the Study of Buddhism",对如来藏定义作进一步的讨论。(注43)
  进而,1996年在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举办“第三届国际亚洲哲学与宗教学会年会”,其中的“批判佛教”场次(The Critical Buddhism Panel)由释恒清主持,林镇国与松本史朗提出论文,最后由Paul Swanson讲评,为一场精彩的讨论会。根据本次的论文及历年来相关的文章收集成册,则成为由Jamie Hubbard 和 Paul Swanson 于1997年编辑出版的Pruning the Bodhi Tree : The Storm over Critical Buddhism,本书包含当代十五位作者的二十二篇批判与答辩文章,可说是对近代的批判佛教做一总回顾。(注44)
  (二)对“批判佛教”的批判
  当然,有批判就有答辩,是以在批判佛教的开展中,会有些答辩性的文章,此被称之为“批判批判佛教”,兹依出版年份收录于下:
  1. 高崎直道,〈解说〉,《如来藏思想. Ⅱ》,京都:法藏馆,1989,页372-376。
  2. 田村芳朗,《本觉思想论》,东京:春秋社,1990。(1989年往生)
  3. 平川彰,〈如来藏思想??何?〉,《如来藏?大乘起信论》,东京:春秋社,
  1990,页78-88 、94-100。
  4. Schmithausen, Lambert. Buddhism and Nature : The Lecture Delivered on
  the Occasion of the EXPO 1990. Studia Philologica Buddhica, Occasional
  Paper Series VII. Tokyo :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Buddhist
  Studies, 1991.
  5. Yamabe, Nobuyoshi.(山部能宜) "The Critique of 'Dhatu-vada' in
  Crtitial Buddhism." Panel Paper on "Critical Buddhism (Hihan Bukkyo) :
  Issues and Responses to a New Methodological movement", delivered at
  the AAR Conference on November 1993.
  6. 高崎直道,〈最近十年?佛教学〉,《佛教学》,第三十六号,东京:佛教思想
  学会,1994,页1-18。 7. Seyfort Ruegg, David. "Some Reflectios on the Place of Philosophy in
  the Study of Buddhism."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18/2, 1995, pp. 145-81.
  8. 高崎直道,〈改版?当??〉,《增补新版 佛性??何?》,京都:法藏馆,
  1997。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