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地区佛教>> 西藏佛教>>正文内容

如来藏学书目简介与导读(下)[2]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杜正民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其中,以如来藏学权威高崎直道的答辩较具代表性,兹转录于下:
  高崎指出,松本的立场若以印度佛教史来看,不外是从中观派的立场,来排除一切“有”的论点,进而反对瑜伽行派和如来藏思想中,所蕴含著「实有”化的倾向。然而,尽管中观学派曾批判过这些思想,但是那也只不过说自派才是了义,他派思想是不了义,批判他家学说为方便说罢了,最后依然视之为大乘佛教的一部分并加以接受。从未听到中观派说过这些思想不是佛教。此外,又以西藏佛教史为例,像宗喀巴以中观思想为正说,并对于唯识思想如来藏思想彻底地批判的历史事实而言,其最后结果亦是把唯识思想和如来藏思想视为西藏大乘佛法的一部分。似乎也没听过这些思想不是佛教的说法。就此而论,高崎认为松本以“dhatu-vada”的构造作为界定何者是佛教、何者非佛教的观点,这可说是缺乏历史的考察,而纯然是种思想所设定的类型,因此其实效性是倍受质疑的。
  此外,高崎发现松本对佛教的定义,也太过狭隘。他提到:“松本所谓佛教,可说仅限于佛陀的教法中不曾被否定之最少限度的教导,诸如像是诸法无行无常和典型的十二因缘,或者是非一元论或多元论的佛教立场。”因此,高崎接著推测,也许像中观派所谓的“胜义谛”甚至都会成为松本批判的对象,并且此一批判将扩及到佛教传统中的任何观点,终而主张不承认任何的价值,落入虚无主义里。(注45)
  基于上述理由,高崎直道于最新出版的《增补新版 佛性??何?》中说,虽愧对社会的期待,但对于“批判佛教”并不想另文答辩,他请读者参考其〈最近十年?佛教学〉即可,其态度可知。(注46)
  (三)中国的“批判佛教”简介
  在台湾,则有林镇国及其学生吕凯文对此事件的报导与研究,林镇国更进一步对中国的批判佛教有所评介。吕凯文的硕士论文《当代日本“批判佛教”研究:以“缘起”、“dhatu-vada”为中心之省察》,文中对日本批判佛教有详细的说明与介绍。(注47)另外林镇国〈佛教哲学可以是一种批判哲学吗?〉(注48)除对日本批判佛教的介绍外,亦对中国佛教的近代批判也有所介绍。他认为内学院与吕澄、熊十力、印顺等在中国也是属于“批判佛教”,此外还有大陆受马克思主义者影响的“佛教批判”。今对其文章做进一步的简介,该文共分五部分:一、绪言;二、夸谷宪昭与松本史朗的“批判佛教”;三、内学院与吕澄的“批判佛教”;四、马克思主义者的“佛教批判”;五、结论:佛教哲学可以是一种批判哲学吗?
  于第一部分“绪言”中,他依宋泽莱《被背叛的佛陀》说,“现代佛教已不可能宣称他们的教理与活动只限定于纯粹的宗教层面而可以与政治社会的实践分开”,而展开本文。在第二部分,谷宪昭与松本史朗的“批判佛教”中,则提出:1. 本觉佛教不是(真正的)佛教、2. 如来藏思想不是(真正的)佛教及3. 甚至将汉语系佛教称之为“伪佛教”等批判观点。进而,介绍其思想背景如下:1. 印度 --在《楞伽经》与《胜鬘夫人经》即声称“如来藏与梵我不同”,也不违背佛陀的“无我”理论,然如来藏与佛性仍受大小乘学派的质疑;2. 汉传--中国:如来藏与佛性思想成为主流,形成中国佛教的特色,但仍曾多次受唯识宗的批判。因此,“批判佛教”显然是传统争论的延伸。紧接者,作者则详解“批判佛教”的“场所”(topos)理论与本觉思想的批判。
  在第三部分的内学院与吕澄的“批判佛教”中,对吕澄的“性觉”与“性寂”义有进一步的介绍。第四部分则讨论马克思主义者的“佛教批判”:根据历史唯物论的原则,认为宗教与哲学是反映经济与政治结构的上层产物,佛教的宗教与哲学都是为封建地主服务,这是马克思主义者的佛教批判纲领,透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提出唯心主义本体论。并指出,由于传统中国佛教返本还原实践所回归的不外是虚构的本体,因此所宣称的证悟解脱只不过是逃避现实的虚幻。
  最后,在第五部分“佛教哲学可以是一种批判哲学吗?”的结论中提出,本觉思想果真为预设有实体的如来藏,或真如受熏、缘起万法的宇宙本体论?关键便在于如何诠释如来藏或真如...。(注49)
  另外,周志煌的《民初佛学“唯识”与“如来藏”之交涉--以支那内学院与武昌佛学院之法义论诤为核心的开展》,对民国初期的批判佛教也有所介绍。(注50)
  (四)“批判佛教”参考书目
  批判佛教及答辩书目略举(依年代排序,观其发展):
  1. 松本史朗,〈胜鬘经?一乘思想????:一乘思想?研究(三)〉,《驹泽大
  学佛学学部研究纪要》,第四一号,1983。(现收录于《缘起?空--如来藏思想
  批判》,东京:大藏出版社,1989。页299-371。)
  2. 夸谷宪昭,〈差别的事象?生?出??思想的背景?关??私见〉,《驹泽大学
  佛学学部研究纪要》,第四四号,1986,页198-216。(现收录于《本觉思想批判
  》,页134-158。)
  3. 松本史朗,《缘起?空--如来藏思想批判》,东京:大藏出版社,1989。
  4. 松本史朗,《禅思想?研究批判》,东京:大藏出版社,1989。
  5. 夸谷宪昭,《本觉思想批判》,东京:春秋社,1989。
  6. 高崎直道,《如来藏思想. Ⅱ》,京都:法藏馆,1989,页372-376。
  7. 平川彰编,《如来藏?大乘起信论》,东京:春秋社,1990。(平川彰著,〈如
  来藏思想??何?〉,页78-88)
  8. 田村芳朗,《本觉思想论》,东京:春秋社,1990。(1989年往生)
  9. Schmithausen, Lambert. Buddhism and Nature : The Lecture Delivered on
  the Occasion of the EXPO 1990. Studia Philologica Buddhica, Occasional
  Paper Series VII. Tokyo :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Buddhist
  Studies, 1991.
  10. ?#092;井圆道编,《本觉思想?源流?展开》,京都:平乐寺书店,1991。
  11. 伊藤隆寿,《中国佛教?批判的研究》,东京:大藏出版社,1992。
  12. 夸谷宪昭,《道元?佛教--十二卷本正法眼藏?道元》,东京:大藏出版社,
  1992。
  13. 夸谷宪昭,《批判佛教》,东京:大藏出版社,1993。
  14. 末木文美士,《日本佛教思想史论考》,东京:大藏出版社,1993。
  15. Swanson, Paul. "Zen is not Buddhism : Recent Japanese Critiques of
  Buddha-Nature," Numen, vol.40, no.2, May 1993, pp.115-49.
  16. Heine, Steven. "Critical Buddhism and the Debate Concerning the 75-
  fascicle and the 12-fascicle Shobogenso texts," Panel Paper on "
  Critical Buddhism (Hihan Bukkyo) : Issues and Responses to a New
  Methodological movement", delivered at the AAR Conference on November
  1993.(also : Japanese Journal of religious Studies vol. 21, 1994,
  pp.37-72.)
  17. Hubbard, Jamie. "A Critical Appraisal of Critical Buddhism," Panel
  Paper on "Critical Buddhism (Hihan Bukkyo) : Issues and Responses to
  a New Methodological movement", delivered at the AAR Conference on
  November 1993.
  18. Lusthaus, Dan. "Critical Buddhism : Returning to the Sources," Panel
  Paper on "Critical Buddhism (Hihan Bukkyo) : Issues and Responses to
  a New Methodological movement", delivered at the AAR Conference on
  November 1993.
  19. Yamabe, Nobuyoshi.(山部能宜) "The Critique of 'Dhatu-vada' in
  Critical Buddhism," Panel Paper on "Critical Buddhism (Hihan Bukkyo)
  : Issues and Responses to a New Methodological movement", delivered
  at the AAR Conference on November 1993.
  20. Gregory, Peter. "Tsung-mi and the Problem of Hongaku Shiso," Komazawa
  Daigaku Zenkenkyujo Nenpo vol. 5, 1994, pp.1-50.
  21. 松本史朗,《禅思想?批判的研究》,东京:大藏出版社,1994。
  22. 夸谷宪昭,《唯识?解释学--“解深密经”?读?》,东京:大藏出版社,
  1994。
  23. 高崎直道,〈最近十年?佛教学〉,《佛教学》,第三十六号,东京:佛教思想
  学会,1994,页1-18。
  24. Seyfort Ruegg, David. "Some Reflectios on the Place of Philosophy in
  the Study of Buddhism."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18/2, 1995, pp.145-181.
  25. 吕凯文,〈当代日本“批判佛教”研究:以“缘起”、“dhatu-vada”为中心之
  省察〉,台北:国立政治大学哲学研究所(指导教授:林镇国),1995。
  26. 林镇国,〈佛教哲学可以是一种批判哲学吗?--现代东亚“批判佛教”思潮的思
  想史省察〉,《佛教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印顺导师九秩华诞祝寿文集》,台北:
  东大图书,1995,页599-619。
  27. Lin, Chen-kuo, "A Tale of Two Buddhisms : Metaphysics, Suffering and
  Modernity." Panel papaer on "The Critical Buddhism", delivered at The
  Third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Asian
  Philosophy and Religion(第三届国际亚洲哲学与宗教学会年会),台北:国
  立政治大学,1996。
  28. Matsumoto, Shiro.(松本史朗) "Critique of Tathagatagarbha Thought in
  Buddhist Philosophy." Panel papaer on "The Critical Buddhism",
  delivered at The Third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Asian Philosophy and Religion(第三届国际亚洲哲学与宗教学会年会)
  ,台北:国立政治大学,1996。
  29. 高崎直道,〈改版?当??〉,《增补新版 佛性??何?》,京都:法藏馆,
  1997。
  30. Hubbard, Jamie and Swanson, Paul ed. Pruning the Bodhi Tree : the
  Storm over Critical Buddhism, Honolulu :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7.
  (有关“批判佛教”详细书目,请参考Jamie Hubbard and Paul Swanson ed. Pruning the Bodhi Tree : the Storm over Critical Buddhism, pp.491-500.)(注51)
  后记:
  笔者不揣简陋,试图以管窥之见,将如来藏学之研究书目,依经典、论典、古德注疏、近代如来藏学的起源、东西方如来藏学研究近况及当今的批判佛教等思想史的方式,作简介与导读。实乃野人献曝,希望藉此抛砖引玉,祈请学界先进提供更多的图书书目,放置于网路上,以利读者检索使用。
  【附注】
  注25:详细书目,请参考:“日文如来藏学书目”及注30之说明。
  注26:Takasaki, Jikido. A Study on the Ratnagotravibhaga (Uttaratantra) :
  Being a Treatise on the Tathagatagarbha Theory of Mahayana Buddhism.
  Serie Orientale Roma, no.XXX111, Rome : Istituto Itallano per il
  Medio ed Estremo Oriente (IsMEO) , 1966.
  本论文主要是以Johnston的梵文本作根据,并做勘误表,以更正Johnston
  本的错误。并参考藏文及汉译典籍,所撰写的《宝性论》英译本论文。
  注27:高崎直道,《如来藏思想?形成:???大乘佛教思想研究》,东京:春秋社
  ,(第一刷),1974。
  高崎直道关于如来藏学研究主要著作一栏表:
  1. Takasaki, Jikido. A Study on the Ratnagotravibhaga (Uttaratantra
  ): Being a Treatise on the Tathagatagarbha Theory of Mahayana
  Buddhism. Serie Orientale Roma, no.XXX111, Rome : Istituto
  Itallano per il Medio ed Estremo Oriente(IsMEO), 1966.
  2. 高崎直道,《如来藏思想?形成:???大乘佛教思想研究》,东京:春
  秋社,1974。
  3. 高崎直道,《大乘佛典. 12:如来藏系经典》,东京:中央公论社,
  1975。
  4. 高崎直道,《佛典讲座. 17:楞伽经》,东京:大藏出版社,1980。
  5. 高崎直道,《佛性??何?》,京都:法藏馆,1985。
  6. 高崎直道,《如来藏思想. I》,京都:法藏馆,1988。
  7. 高崎直道,《如来藏思想. Ⅱ》,京都:法藏馆,1989。
  8. 高崎直道,《宝性论》,东京:讲谈社,1989。
  9. 高崎直道,《增补新版 佛性??何?》,京都:法藏馆,1997。
  注28:一本书的阅读,当然可以从头读到尾,但往往读完后会有事倍功半的感觉。如
  果有人以其经验指引,则能事半功倍了。关于本书之研读顺序,可大分为:
  1. 序论 如来藏思想?定义 本研究?目的、方法及?范围
  2. 结论 如来藏思想形成史
  如来藏系经典?译经史
  如来藏????诸概念?展开史
  3. 附表 如来藏系经论系统图
  4. 附录 如来藏思想关系?研究文献目录
  5. 第二篇 如来藏思想前史
  6. 第一篇 如来藏思想?形成
  注29:平川彰等编,《讲座大乘佛教. 6:如来藏思想》,东京:春秋社,1982。
  本书有两本中译本:
  1. 高崎直道著;蓝吉富主编,〈如来藏思想〉,《世界佛学名著译丛. 68》
  ,台北:华宇出版社,1988。
  2. 李琳华编著,《如来藏识》,台北县:常春树出版社,1990。
  注30:本文以日本学界对Obermiller及Johnston如来藏研究的回应为主,至于其他与
  如来藏学相关的文章,真可谓是“族繁不及备载”,当另文讨论。读者可在台
  大佛学研究中心的“佛学网路资料库”( http://ccbs.ntu.edu.tw/SEARCH/
  srch.htm)找到三百多篇相关的日文文章,可善加应用。
  注31:本段文章参照导师《如来藏之研究》的目次、序文与部分内文而成,请参阅原
  书,恕不详列出处。又导师的如来藏思想,在他的其他著作中亦多有论述,读
  者可参考比对。
  注32:赖永海,《中国佛性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或高雄:佛光出
  版社,1990)。
  注33:牟宗三,《佛性与般若》,台北:学生书局,1977。
  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台北:学生书局,1983。
  牟宗三,〈如来禅与祖师禅〉,《海潮音》,76卷5期(1995),页5-19。
  牟宗三及其弟子也有一些值得参考的著作,但因篇幅的关系,无法一一介绍,
  请参阅“中国近代如来藏学研究书目”。
  注34:大陆学者有关佛性的文章略举:
  〈佛教问答--论佛性〉,《台州佛教通讯》编辑室,1990。
  方立天,〈佛性述评〉,《求索》,1984。
  任杰,〈佛性〉,《中国佛教》,第4辑,1989。
  李苏平,〈中日佛教佛性论比较〉,《日本学刊》,1991。
  李群伟,〈?#092;谈佛性与禅〉,《法音》,1991。
  洪修平,〈人心,佛性与解脱--中国禅宗心性论探索〉,《南京大学学报》,
  1989。
  郭朋,〈南朝“佛性”论思想略述〉,《世界宗教研究》,1986。
  云飞,〈?#092;谈般若与佛性〉,《台州佛教》,1992。
  潘桂明,〈对中国佛性思想的系统阐述--评赖永海著中国佛性论〉,《江海学
  刊》,1989。
  赖永海,〈佛性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研究》,1987。
  赖永海,〈简论中国佛教的佛性演说与因果观〉,《中国哲学史研究》,
  1988。
  (有关大陆出版书目,可参考王雷泉编,《中国大陆宗教文章索引》,台北:
  东初出版社,1995。)
  注35:释恒清,《佛性思想》,台北:东大图书,1997。
  本书包含六篇论文:
  一、《大般涅槃经》的佛性论
  二、《宝性论》的如来藏思想
  三、《佛性论》的佛性论
  四、《大乘起信论》的心性说
  五、《法华秀句》中的佛性论诤─以灵润的“十四门论”和神泰的“一卷章”
  为主
  六、《金刚錍》的无情有性说与深层生态学
  注36:廖明活于〈吉藏的佛性观〉中,分下列七项讨论:
  1. 涅槃经的佛性说
  2. 吉藏对成实师正因佛性义的评破
  3. 吉藏对地论师佛性义的评破
  4. 吉藏的中道佛性说
  5. 吉藏论五种佛性
  6.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意义
  7. 草木亦有佛性
  注37:有关廖明活的英文相关书目,请参阅《佛教图书馆馆讯》,第10/11期,页46
  及注12与21等资料。
  注38:关于町田宗夫与部落解放同盟事件的原委请参阅William Bodiford,"Zen and
  the Art of Religious Prejudice : Efforts to Reform a Tradition of
  Social Discrimination," Japanese Journal of Religious Studies,
  vol.23 no.1?, Spring 1996, pp.1-27.(本文由Paul Swanson提供,特此致
  谢!)
  注39:针对“于佛教教义中寻找此社会差别现象的思想背景”的需求,在1984年夸谷
  、松本及其他六位驹泽大学佛学系的教授被征召组成“曹洞宗教学审议会第二
  专问部会”,而开始有各种具批判性的研究文章发表。
  注40:节译自:Matsumoto, Shiro(松本史朗), "Critique of Tathagatagarbha
  Thought in Buddhist Philosophy." Panel papaer on "The Critical
  Buddhism", delivered at The Third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Asian Philosophy and Religion(第三届
  国际亚洲哲学与宗教学会年会),台北:国立政治大学,1996。
  注41:Swanson, Paul的"Zen is not Buddhism : Recent Japanese Critiques of
  Buddha-Nature," Numen, vol.40, no.2, May 1993, pp.115-49。因本文的提
  出,使得“批判佛教”成为国际性的论题,不再只是日本的批判佛教。
  注42:Heine, Steven. "Critical Buddhism and the Debate Concerning the 75-
  fascicle and the 12-fascicle Shobogenso texts," Panel Paper on "
  Critical Buddhism (Hihan Bukkyo) : Issues and Responses to a New
  Methodological movement", delivered at the AAR Conference on
  November 1993.
  Hubbard, Jamie. "A Critical Appraisal of Critical Buddhism," Panel
  Paper on "Critical Buddhism (Hihan Bukkyo) : Issues and Responses
  to a New Methodological movement", delivered at the AAR Conference
  on November 1993.
  Lusthaus, Dan. "Critical Buddhism : Returning to the Sources," Panel
  Paper on "Critical Buddhism (Hihan Bukkyo) : Issues and Responses
  to a New Methodological movement", delivered at the AAR Conference
  on November 1993.
  Yamabe, Nobuyoshi.(山部能宜) "The Critique of 'Dhatu-vada' in
  Crtitial Buddhism," Panel Paper on "Critical Buddhism (Hihan
  Bukkyo) : Issues and Responses to a New Methodological movement",
  delivered at the AAR Conference on November 1993.
  注43:Seyfort Ruegg, David. "Some Reflectios on the Place of Philosophy in
  the Study of Buddhism."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18/2, 1995, pp.145-181.
  Paul Swanson对Seyfort Ruegg的答辩,请参考其编著之Pruning the Bodhi
  Tree : the Storm over Critical Buddhism, p.407.
  注44:Hubbard, Jamie and Swanson, Paul ed. Pruning the Bodhi Tree : the
  Storm over Critical Buddhism, Honolulu :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 1997. 本书包含有Peter Gregory, Paul Griffiths, Ruben Habito,
  Steven Heine, Jamie Hubbard, Saillie King, Dan Lusthaus, Paul
  Swanson, 及山口瑞凤、山部能宜、末木文美士、松本史朗、夸谷宪昭、高崎
  直道与林镇国等作者的作品。
  注45:本段转录自吕凯文,〈当代日本“批判佛教”研究:以“缘起”、“dhatu-
  vada”为中心之省察〉,台北:政治大学哲学研究所(指导教授:林镇国),
  1995,页101-102。相关资料请参考:
  高崎直道,《如来藏思想. Ⅱ》,京都:法藏馆,1989。(〈解说〉,页372-
  376。)
  注46:笔者于日前至京都开会,幸于法藏馆寻得刚出版的《增补新版 佛性??何?
  》,并循序找到〈最近十年?佛教学〉一文。又近日发现文内相关部分已由
  Paul Swanson英译并摘录于Pruning the Bodhi Tree : the Storm over
  Critical Buddhism一书中,特增补于此,供读者参考:
  高崎直道,〈改版?当??〉,《增补新版 佛性??何?》,京都:法藏馆
  ,1997。
  高崎直道,〈最近十年?佛教学〉,《佛教学》,第三十六号,东京:佛教思    想学会,1994,页1-18。
  Takasaki Jikido, "Thoughts on Dhatu-vada and Recent Trends in
  Buddhist Studies," in Pruning the Bodhi Tree : the Storm over
  Critical Buddhism, Jamie Hubbard and Paul Swanson ed., Honolulu :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7, pp. 314-320.
  注47:林镇国指导,吕凯文的硕士论文〈当代日本“批判佛教”研究:以“缘起”、
  “dhatu-vada”为中心之省察〉,台北:政治大学哲学研究所,1995。有关论
  文内容可参考其目次,不再为文介绍:
  一、导论:当代日本“批判佛教”思潮
  (一)绪言
  (二)当代日本“批判佛教”思潮
  1. “批判佛教”思潮的出现与“批判”的意义
  2. “批判佛教”的四个批判层面
  (三)内容大要与论文结构
  二、“批判佛教”对“缘起”之省察
  (一)历来日本佛教学界对“缘起”说的主要争议点
  1. 释尊证悟的内容和“缘起”是否有关连
  2. 佛陀最初的“缘起”教法之具体内容是什么
  3. 如何看待“缘起”各支之间的关系
  (二)“批判佛教”对“缘起”的理解以及对各家“缘起说”的批判
  1. 松本史朗对玉城康四郎之缘起说的批判
  2. 松本史朗对和哲郎之缘起说的批判
  3. 松本史朗对宇井伯寿和藤田宏达之缘起说的批判
  4. 松本史朗对津田真一之缘起说的批判
  三、对“批判佛教”之“dhatu-vada”的省察
  (一)“批判佛教”对“dhatu-vada”的省察
  1. 松本史朗对如来藏思想的理解与评斥
  2. “dhatu-vada”之经典文献根据
  3. 夸谷宪昭对松本史朗之“dhatu-vada”理论的呼应
  四、理论与实践:“批判佛教”之社会批判
  (一)“和的思想”之批判
  (二)对京都学派的批判
  (三)“批判佛教”对“日本主义”的考察
  五、结论与检讨
  (一)“批判佛教”的实效性意义
  (二)“批判佛教”论证的困难处
  1. “dhatu(界)”和“atman(我)”是否能等同?
  2. “dhatu(界)”和“dharma(法)”之关系为何?
  3. “locus”一词的定义是否冲突?
  (三)本文的限制与发展
  注48:林镇国,〈佛教哲学可以是一种批判哲学吗?--现代东亚“批判佛教”思潮的
  思想史省察〉,《佛教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印顺导师九秩华诞祝寿文集》,台
  北:东大图书,1995,页599-619。
  Lin Chen-kuo, "A Tale of Two Buddhisms : Metaphysics, Suffering and
  Modernity." Panel papaer on "The Critical Buddhism", delivered at
  The Third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Asian Philosophy and Religion(第三届国际亚洲哲学与宗教学会年会)
  ,台北:国立政治大学,1996。
  Lin Chen-kuo, "Metaphysics, Suffering, and Liberation : The Debate
  between Two Buddhisms," in Pruning the Bodhi Tree : the Storm over
  Critical Buddhism, Jamie Hubbard and Paul Swanson ed., Honolulu :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7, pp.298-313.
  注49:本段为摘录简介,详细内文请参阅:林镇国,〈佛教哲学可以是一种批判哲学
  吗?--现代东亚“批判佛教”思潮的思想史省察〉,出处同前注。
  注50:周志煌,《民初佛学“唯识”与“如来藏”之交涉--以支那内学院与武昌佛
  学院之法义论诤为核心的开展》,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5(
  指导教授:杨惠南)。相关部分内容,请参考论文目次节要,不再另文介绍:
  “唯识”与“如来藏”交涉之一
  1. 《起信论》
  2. 《唯识抉择谈》
  3. 《大乘起信论料简》
  4. 支那内学院与武昌佛学院对于“如来藏”说的看法
  (1) 内院对于“如来藏”说的意见
  吕澄
  欧阳竟无
  (2) 武院“如来藏”说的意见
  太虚
  印顺
  “唯识”与“如来藏”交涉之二
  1. 《新唯识论》
  2. 太虚的评破
  3. 印顺与熊十力之论辩
  注51:谨此申谢恒清法师于本文付梓出版前,及时从美国携回刚发行的Pruning the
  Bodhi Tree : the Storm over Critical Buddhism(出处见注44),使本文更臻完整。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