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综合专题>> 命自我立>> 实践与验证>>正文内容

第二十节 三性——《王凤仪嘉言录》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5日
来源:   作者:王凤仪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王凤仪嘉言录

  ○人有三性,一天性、二禀性、三习性。天赋的性是天性,天性是纯善无恶的,孟子说的性善,正是指的天性。人赋的性叫禀性,禀性是纯恶无善的,荀子主张的性恶,正是指的禀性。后天的性叫习性,习性是可善可恶的,‘近朱则赤,近黑则黑。’告子说的性‘可东可西’正是指的习性。天性不清不能明,要想清天性,先去私欲;禀性不化不能正,要想化禀性,先去我见;习性不去不能立,要想去习性,先去不良嗜好。人若能以天性用事,自然‘和其光,同其尘’啦!

  ○人的存心不同,一时一样,所以一母生九子,各不相同,这叫遗传性。就象辣椒结籽必辣,酸梨结籽必酸一样。要是有不良的遗传性,能从这身上化去,这叫‘上超九祖’,不再遗传给子孙,就是‘下阴七玄’啦!

  ○人的性是自己生的,作什么事就生什么性。做善就生善性,做恶就生恶性,都在人自己。

  ○以天性用事的会找人好处;以禀性当家的准看人不对。这叫什么性,招什么事。

  ○天性有源,禀性有根,前生的习性,就是今生的禀性。能化去禀性(怒、恨、怨、恼、烦),天性就圆满了。不能化的,一触即发,象被鬼迷住了似的,所以叫做‘五鬼’,闹得家宅不安。又叫做‘五毒’,令人害病死亡。它的根最深,不易拔除。人若是降伏不住它,就难当好人。佛说:‘业力随身,必至妄动无明。’难以成道。

  ○习性是物欲所绕,禀性是人间的烦恼。能在道德场中尽义务,身界算是脱出去了。会当人的,脱出了心界。禀性化尽,才脱出了性界。不然怎能‘超出三界外’呢?

  ○去习性、化禀性、圆满天性。

 

返回目录

 

王凤仪嘉言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news@fjdh.cn 联系我们 QQ:437786417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