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佛化生活>> 节俭惜福>>正文内容

美国老太太与中国老太太的消费故事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31日
来源:摘自《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四)   作者:益西彭措堪布讲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有一个故事,流传很广。有一位美国老太太一生中都以贷款提前消费,临死前刚好把贷款还清。而一位中国老太太,天天省吃俭用,存钱准备以后享用,存到足够钱的时候,她就得病去世了。这两位老太太在天堂见面后,彼此交换心得。中国老太太说:“还是你聪明,哪象我,只是苦了自己。”

  许多不明因果的人都认为这个故事很有道理,觉得应当提前消费才对得起自己。其实这是一个具有欺诳性的故事,体现的完全是断见思想,误导了许多人。

  以因果衡量,这个故事应该这样改版:

  有位美国老太太贷款消费,在挥霍的同时,却很少积累福报,于是她在法界银行的赤字越来越大,由于福报提前透支,她无法偿还债务,在贫病交加、饥寒交迫中死去。

  中国老太太生活节俭,平常节省的钱都用来积福,结果福报越来越深,由于善业深厚,最后走的时候天乐鸣空,升到天堂。

  以后两位老太太见面了,一个是衣食自在、光明赫奕的天子,而一个沦为腹部大如泰山、咽喉细如针孔的饿鬼。美国老太太说:“当初,我只知道尽快享乐,没想到还有三世因果,事实上,因果上的利息大大超过美国银行的利息,贪求现世的享乐,真正害了我。现在我要在恶趣中遭受亿万年的痛苦,即使最终脱离,也还要做牛马来偿还,还是你这条路走得对。”

  因此,不能随顺凡夫人的邪说,这些邪说不符合正量,在任何取舍上,唯一应遵循因果规律。

  有人说:我自己赚的钱我自己花,不把钱花光享受,不是白赚钱了吗?

  我们可以通过比喻来思考,比如一个农民对着粮仓想:这是我自己种的粮食,当然应享受,不把它吃完不是白辛苦一年吗?这显然是愚人自绝后路的做法,不为明年留下种子,最后只会饿死而已。可见,不顾及后果的过分享受,将会耗尽福报,给自己的未来和后世带来无量的痛苦。

  我们再来看这样一则公案:

  明朝正德三年出现了大旱灾,楝塘地方因为有水库而得以避免。第二年又出现大水灾,也以堤坝高而没有遭灾。邻近的几个乡连续好几年没有收成,唯独楝塘地方接连丰收,而且他们乘形势得到了官府的两次免粮。于是这些村里人廉价买进了各乡的产业,生活变得非常富有。从此之后,该地朴素的风气荡然无存,奢糜成风。

  当时,乡民陈良谟对他的叔兄说:“我们村子会有奇祸发生!”叔兄问他是什么原因,他答:无福消受罢了。不久果然全村发生了大瘟疫,存活下来的寥寥无几。

  先儒焦澹园说:“人生衣食财禄,皆有定数,当留有余不尽之意。故节约不贪,则可延寿;奢侈过求,受尽则终;未见暴殄之人得皓首也。”人的福报有限,能节约不贪着,就可以延寿,如果过分奢侈,福报享尽了必定福尽而死。

  有人想:现在时代不同了,物质条件日新月异,过时的东西都可以丢掉。半碗饭、一张纸不值几个钱,不要搞得太约束。

  这也是以拨无因果的断见所滋生的邪见。从因果上思惟,就会知道其实浪费半碗饭、一张纸,也有很大的罪过。比如半碗饭来之不易,从播种、施肥、灌溉、收割、去壳、运输到最后煮成米饭,其间有多少劳动者的心血,要耗费多少自然资源,才能端到口边,供你享用。这半碗饭不是无因无缘产生的,随意浪费不会折福吗?实际上,因果丝毫不会空耗,浪费财富是损减自己的福报。

  因此,想起物品来之不易、业果不虚,我们不能不珍惜福报。古人说:“一茶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有一首唐诗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能在这个世界上生存,需要劳累那么多的父母有情,想到这一点,为什么还不珍惜福报,反而以浪费为光荣吗?

[摘自《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四)]


【附录:参考资料】

谢国忠:西方衰落东方兴起的根本原因

 (2010-08-26 )

  美国学者,包括一些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都预测美国将出现日本式衰退,他们正敦促美联储采取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以阻止西方经济体滑入冰河时代。在最近的议息会议上,美联储没有这样做,但承诺不从之前的量化宽松政策中撤钱出来,这也算是给担心通胀的人们一根骨头啃啃。

  而在世界的另一边,通货膨胀正席卷新兴市场。印度目前的通胀已达双位数。整体而言,新兴市场的通胀率在5%以上。中国刚刚公布的通胀率略超3%,但普通民众感受到的物价涨幅显然要比这个数字高。人们可以真切感受新兴市场的房地产市场热气腾腾。在孟买,百万美元的豪宅可以俯瞰贫民窟的全景。香港的经济虽然不行,但楼市已恢复至接近1997年的高峰。富有的银行家在香港只付15%的税,他们都急着到北京或上海购置物业。在世界最昂贵的城市名单,莫斯科总是位列其间。整个新兴市场火得不得了。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喜欢油炸冰淇淋。这东西你得吃的快,不然它就变得一塌糊涂。全球经济似乎就是如此。爱花钱的西方世界突然陷入通货紧缩中。东方新兴市场的烈火会把西方发达市场的坚冰融化,变得一团糟。当然,融化的速度比油炸冰淇淋还是要慢一点。2012年就是融化之年。而这团火的燃料恰来自正在与通缩作斗争的西方世界的刺激措施。

  刺激政策被认为应对衰退的灵丹妙药。但在今天的全球化经济下,这服药并不是那么灵,事实上,对西方世界,这服药就是错的。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占了全球GDP总量的一半,两者均由跨国公司驱动。他们在全球寻找成本最低的地方组织生产,然后把产品运往全球。需求和供给是两个不相交的体系。因此,当政府推出刺激政策,需求的增加并不一定导致当地供应增加。更重要的是,如果跨国公司决定投资其他地方,刺激带来的需求并不会导致就业的增加。

  水往低处流。刺激政策,无论它在哪里,影响的是低成本的经济体。西方经济体通过央行印钞和巨额财政赤字把钱泵入全球体系,得到这些多余流动性的是新兴经济体。于是,在新兴市场,一切都红火了。

  这个游戏将如何结束?对于西方经济体,理想的情况是,在西方经济体发生通胀前,让新兴经济体的成本上升,高到足以令跨国公司重新在西方投资和雇人。但这种情况难以出现。发达经济体的平均工资是新兴经济体的10倍,新兴经济体的劳动力数量是发达经济体的5倍。

  更可能的情况是,当新兴市场把通胀传回到西方经济体时,后者不得不停止刺激政策。通胀传递的最直接途径是商品价格的提高。对于发达经济体,这相当于加税,而受益者是生产这些商品的新兴市场。这是很讽刺的:西方的刺激可以立即给自己带来伤害。这就是全球化的魔力。

  随着新兴市场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进口消费品的价格将上升。中国的名义GDP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问题是,随着劳动力变的短缺,劳动力成本会上升的更快。

  最后,西方经济体的劳动力会要求增加工资,以弥补当前和未来的通货膨胀。有人可能会认为,高失业率将抑制工资增长。君不见,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尽管失业率很高物价与工资依然螺旋式上升,原因是劳动力看穿了美联储的以通胀保增长的企图。

  2012年美联储将耗尽所有不提高利率的借口。由于在全球经济中的过剩流动性将变的极其巨大,收紧措施有可能导致资产泡沫破灭,引发新一轮全球危机。

  西方经济体真正的病根是竞争力下降。全球化对中国人和印度人有利,对美国人和西班牙人不利。谁有工作做,决定权其实在像通用电气和西门子这样的跨国公司手里。中国人和印度人生产效率高,但穷,他们愿意接受低工资积累财富。美国人和西班牙人有钱,不肯接受第三世界的低工资。当他们的政府给他们钱花,只会让中国人和印度人变的富裕,而让自己国家的债务增加,从而变穷。西方世界必须等中国人和印度人变富,等他们也要求高工资,和美国人西班牙人一样爱花钱。对西方人来说,这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但不幸的是,没有捷径可走。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