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藏传佛教>> 菩提道次第>>正文内容

三主要道讲述(十一):缘起正见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20日
来源:摘自《三主要道讲述》(校对)   作者:洛桑成列·确吉坚赞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七、缘起正见

  我们已经讲了三主要道中的出离心和菩提心,接下来讲缘起正见。

  通过前面对菩提心的学习,大家已经知道,正如决定孩子种注的往往是父亲那样,菩提心决定了我们的种姓,我们一发菩提心就进入了佛的家族。因此,以菩提心为主的方便通常都被比喻为佛父。但是菩提心仅仅是成佛的种子,它还需要在一个胚胎里才能孕育成佛,也就是说仅仅有父亲还不够,还需要有一位母亲。这位母亲是谁呢?这位母亲就是空性的智慧。菩提心的种子只有通过空性的培育,才能成长出佛陀的果实。所以常常把智慧称为佛母。佛在讲《般若经》的时候,就曾化现一位般若佛母本尊,作为空性智慧的代表。

  最究竟的空性智慧是中观正见,中观正见里最究竟的是中观应成见,也就是缘起性空正见。对于成佛来说,缘起正见和菩提心是如何的重要呢?我们以天鹅为例,天鹅要如何才能自在飞翔呢?最起码要具备双翅,有了双翅,它才能自在翱翔于高空。那么,缘起正见和菩提心就相当于这样的双翅,我们要想飞往佛地,这两只翅膀是必须具备的,缺少了任何一只,我们都不可能飞达佛地。对此,月称菩萨比喻说:“世俗真实广白翼,鹅王引导众生鹅,复承善力风云势,飞渡诸佛功德海。”世俗就是广大无边的菩提心,真实就是清净无垢的缘起正见,一旦有了这双翅,我们就可以在善业的力量推动下,飞渡诸佛功德海,成就佛陀的果位!

  特别是我们要想进入金刚乘,更是要具备这两只翅膀。我们都希望修学无上密而获得即身成佛,可是金刚乘即身成佛的前提,就是要具备这两只翅膀,如果没有的话,仅仅修金刚乘密法是不可能成佛的。成佛的要素都包括在显教里,金刚乘的作用在于加快修持进程,相当于为双翅提供更强劲的动力。就像大鹏一样,展翅之间就能飞越数万里。要是没有双翅,或双翅发育不全,体力再充足也没有用,只能在轮回里不断徘徊。如同沙漠里的鸵鸟,尽管非常的强劲有力,可是它腾飞不起来,只能在地面上奔跳。如果有了这对翅膀,即使不进入金刚乘,我们慢慢飞行,也总有一天能飞到佛地吧!

  这两者也可以比喻为通达佛地的两条车轨。如果没有这两条车轨,或任缺一条,火车还能不能前进?肯定是不行的。可是我们大部分人修学密法,往往忽视了它们的重要性。常常有人说:“都说密宗能即身成佛,可是我修了这么多年,为什么没有生起任何觉受?”对此我并不感到奇怪,如果仅仅往机车里添加燃料,却不在地上铺设轨道,你说火车怎么能前进呢?你怎么能有觉受呢?不管你是如何精勤修持,离开了正确的轨道,不但前进不了,反而有撞车或颠覆的危险。

  我们要想成佛,就一定要具备这两大车轨。前面介绍了两大车轨之一的菩提心,下面再为大家铺设另一条车轨——缘起正见。有了这两大车轨,我们就能确定将来成就的方向。然后再进入金刚乘修持无上密法,如同给轨道上的火车提供了核动力,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安全抵达佛地,而不用三大阿僧祇劫那么漫长的时间。

  宗喀巴大师在《三主要道》中关于正见的阐述,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说明正见的重要性;第二部分阐述缘起性空正见的义理;第三部分是正见未观察圆满的情况;第四部分是通达正见的标准;第五部分阐述了中观应成派的独特优胜。

正见的重要性

  若无明见真理的智慧,虽具备出世心与菩提心,也斩不断生死轮回的祸根,因此要千方百计悟出缘起正见。

  这是说明寻求解脱的时候,出世心和菩提心非常重要,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但是若没有明见真理的智慧,没有证悟缘起性空的正见,即使有了出世心和菩提心,也不能成为我执的直接对治,还是无力挣脱生死轮回的束缚。佛陀虽然宣说了无量法门,但能斩断生死轮回祸根的解脱之道,却只有一条,那就是缘起正见。因此,寻求解脱的人要千方百计悟出缘起正见。

  佛法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到达解脱的彼岸。如果不是为了解脱,纵使你修持无上密生圆次第,因为发心的不正确,也被称为披着密法外衣的外道。内道和外道是如何衡量的呢?完全是看追求的目标和发心,看你是否追求解脱。那么获得解脱的唯一法门,就是缘起正见。寂天菩萨说:“佛说八万四千法,法法都为得正见。”宗喀巴大师也说:“你的一切教化之言,均从理证缘起立意,目的只是远离苦楚,除趋寂灭别无他求。”这就是说,除了缘起正见,没有第二个法门能让你解脱。它是解脱必经的口岸,是唯一的途径。

  为什么说没有缘起正见就不能解脱呢?因为一切众生都希望离苦得乐,但是痛苦是永恒真实存在的吗?如果我们进行追究寻找,会发现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痛苦存在。那么我们又如何会感受到苦呢?这一切都是因为“无明”,也就是缺少明见真理的智慧,愚昧无知。这是导致我们沉沦于生死轮回,并且遭受种种痛苦的罪魁祸首。正是因为无明,使我们看不清事物真相,从而产生种种颠倒的错觉和幻觉。然后把这种错觉和幻觉执为实有,认为是独立永恒真实存在的东西,从而产生贪爱、嗔恨等种种烦恼。在烦恼的推动下,进而起惑造业,感受种种的苦乐升沉。如此恶性循环,就一生接一生,一世接一世,连续不断地流转于轮回之中。

  无明有见惑无明和俱生无明两种。把我们紧紧系缚在轮回上的是俱生无明。俱生无明就是与生俱来的无明,先天性的愚痴。它是我们意识深处的一种俱生执见,执著于有一个独立永恒的自性“我”的存在。因为有“我”就有了种种的自私自利,进而产生种种的贪嗔爱恨,造下种种善恶业。所以这种执为实有的意识,是我们一切烦恼的根源,是我们堕入生死轮回的祸根。如同地心吸引力那样把我们紧紧吸附于轮回之中。要想解脱烦恼超脱轮回,就要彻底斩断这个生死轮回的祸根。

  如何破除这种执为实有而贪著的无明意识呢?这就只有通过明见真理的智慧,让你重新认识到:“哦!原来这都是虚幻不实的。”自然就放下了一切执著。如果用缘起正见的智慧来观察,那么尘世中的一切事物都没有永恒独立的自性,没有不依靠其它条件而独立存在的东西。这个尘世所显现的一切现象,都是众缘和合而成,如同镜中影像一样,虚幻而不真实。我们一旦领悟到这种生死流转的实相,领悟到这一切都是幻觉或错觉所造成的,就不会执为实有而产生贪著,就可以由凡夫变为圣贤,从而获得解脱自在。“迷于此理者为凡人,悟此理者为圣人,彻悟此理者为佛陀。”如果把这种虚幻的东西执为实有,你就是凡夫;如果能证悟到它的本质而破除虚妄意识,你就成为圣贤;如果彻底地证悟此理,那就是佛陀。所以超凡入圣有没有可能?完全有可能。圣凡的区别就在于有没有空性的智慧。证悟了空性被称为“见道”,它就像一把锋利的智慧宝剑,可以把轮回的根——“我执”连根斩断,让我们从个体的轮回之中解脱出来,心灵超越一切烦恼和痛苦。

  我们所说的解脱轮回,就是指心灵对痛苦的超越,而不是说除了这个世界之外,还有一个什么地方可供逃避。一旦证悟了空性的智慧,即使身处六道轮回,也获得了解脱的安乐自在。譬如释迦佛在因地的时候,被歌利王用利刃割截身体,他却能无嗔无怒,毫不动心。如果换成我们,可能早就痛得死去活来了。那他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呢?因为他已经证悟了“无我”的空慧,既然“无我”就不会因“我”而产生烦恼。歌利王再怎么用利刃伤害他,他都视如幻化一般,怎么能感受到痛呢?连感受痛的主体“我”都不存在,又怎么会有痛的感觉呢?

  我们一旦证悟空性,就可以斩断轮回的束缚。即使不离轮回也完全可以自主生死,能够自由地选择转生,乘愿再来,倒驾慈航,直接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就是成就圣者的果位。对此,我们凡夫就不一样了吧,我们也会一生接一生地“转世”,但那是在烦恼业力的逼迫下不得不转,没有丝毫的自主权,被紧紧捆缚在轮回的漩涡里无力挣扎。因为没有证悟空性的智慧,自然也就没有力量自主命运。

正见的义理

  要认识到世间的和超世的一切事物,出于因果而丝毫不差之理,同时,观念中的执著之物一个个消失,便步入了诸佛欣慰的轨道。

  我们之所以流转于轮回之中,根本的原因是我执无明。为了断除无明,就必须生起通达无我的空性智慧。如果要详细抉择什么是无我空慧,需要配合“七相观察”或“四扼要观察”等诸多正理来讲。这里只略讲一些正见的要点,让大家有所认识。

  我们要想证悟空性以获得解脱,首先要认识到什么是空性,认识到证空时所要破除的对象。这就像抓贼一样,你首先要认识到贼的形象,然后才不至于抓错,否则即使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也会无济于事的。

  什么是空性呢?是不是打坐时处于无意识状态,认为这就是空性?错了,这是断灭空,并没有明白空的真正内涵。证悟空性所指的“空”,不是指那种什么也没有的空洞无物,而是指自性空无。我们讲空并不否定事物现象的存在,而是为了破除其“自性”,任何事物都没有所谓自性的存在。它是我们观念中的执著之物,是把事物执为实有的那种虚构意识。它是我们一切痛苦的根源,因为执实而产生贪著,因为贪著而起惑造业,从而感受种种苦乐升沉。

  空性总的来说就是缘起性空。因为缘起而自性空,因为自性空而缘起。如《中论》中说:“众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根据空的对象不同,可以划分为二十空、十八空、十六空等等。但从总的方面来说,主要是指人无我和法无我。“人无我”主要指自己,除此之外的他人和一切事物都属于“法无我”的范畴。什么是“我”呢?这里的“我”不是指“你我”的我,而是指事物能够不依赖其它条件而独立存在的自性。这种自性恰恰是不存在的,任何事物都没有这种自性,因此是“无我”,无我也就是“性空”。

  即使从科学的角度来讲,也会得出类似的结论。现代科学对物质的微观认识在不断深入,认为物质是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电子构成。这样不断分解,分解到最后是夸克,认为夸克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这是科学界目前的认识。但科学是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的,最后必然会把这个结论推翻。佛陀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告诉我们:宇宙中根本就没有一个最小的单位存在,没有永恒不变、能独立存在的自性。即使寻遍全世界,你也不可能找到这样一个不依因缘条件而能独立存在的最小单位。虽然人们观念中都执著于有一个永恒独立的自我存在,在不加思辨的时候,常常把这个身心结合体当作“我”,但是若用科学的显微镜来观察,观察到的是什么?只能观察到一些细微的电子在旋转。对不对?如果再高级一点,用缘起正见的显微镜一看,什么都没有,根本就没有一个能独立存在的自性。这种自性的不存在就被称为“人无我”。如果再扩展到一切内外情器的范畴,那就是“法无我”。这两种“我”的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我们观念中虚构出来的自性,只不过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述而已。

  既然本来无我,那么观念中的“我”又是如何产生的呢?是由名言安立而来的。譬如你叫张三,那么这个张三是如何诞生的呢?是先有一个能取名字的对象——身和心的结合体,然后刚好有“张三”这样一个名字,而你又恰恰扮演这个角色,于是把这个名字安立在这个身心结合体上。“好,我就叫张三!”观念中这个“我”就存在了,“张三”的名字也起好了,于是一个能独立存在的张三就诞生了。别人一旦提到张三,我们心里就会起反应,要是听到有人在骂张三,我们马上就会警觉:“怎么,他骂我?”这个“我”就出现了。然而你在哪里呢?他是骂你的鼻子,还是骂你的眼睛?哪一个是你?你的这个“我”在什么地方?在你的身上,永远也不可能有“张三”的那个细胞存在。即使把你层层分解剖析,也无法找到这样一个独立、永恒的自我,它根本就不曾产生过。这种原本不存在的东西,却能鲜活地显现在我们观念中,就是所谓的“自性”。这种自性是不存在的,因此是“性空”。

  然而我们却常常颠倒,认为就是有一个“我”存在。在不假思索的时候,通常会认为这个身和心的组合是我。但是若仔细寻伺观察,就会发现我们的意识深处,也没有把这个身心结合体当作是我,这个“我”超然独立于身心之外。例如这是我的思想,这是我的意识,这是我的身体,这是我的财产,这是我的眷属……这些统统都是属于我所拥有。我们一辈子都是在为这个“我”服务,整天吃美味的食物,整天听美妙的音乐……投入整个身心操劳一辈子,都是为了博得其主子的欢心。那个主子不就是“我”吗?

  这个“我”究竟存不存在呢?我们来分析一下:如果说这个“我”存在的话,它会存在于什么地方。因为这个“我”是在身心结合体上安立名言之后出现的,所以只能有两种情况:它要么和身心是异体,要么和身心是一体。除此之外,不可能再有其它的存在方式。

  如果说“我”和身心是异体的话,那么除这个身心结合体之外,你还能在什么地方找到“我”的存在?找不到!即使找遍整个宇宙,你也不可能找到它的藏身之处。并且,如果它独立于身心之外的话,别人打骂这个身体,又关这个“我”什么事呢?可是,这个“我”偏偏要跑出来喊冤,认为自己受到了伤害。可见它和身心并不是异体的,不会存在于身心之外。排除了异体的可能,那就只剩下一种结论:“我”和身心是一体的。

  如果说“我”和身心是一体的话,这里有一个典故:在本师释迦佛的时代,有一个外道问佛:“既然‘我’不存在,那么是谁在说法?谁在听法?”刚好旁边有一头牛,佛就问他:“这头牛是有还是没有?”外道回答说:“有呀!”于是佛陀进入甚深定,用幻变的力量把牛变成各种部件,皮毛、骨头、血肉各放一边,然后指着这些东西,再来问他:“哪一个是牛?牛在哪里?”外道顿时目瞪口呆,他找不到牛的存在了!那么我们人也是这样的,要是把你也分解成各种部件,你说哪一个是你?你说你是张三,这时你还能指出张三在什么地方吗?你就找不着了!可见这个“我”和身心也不是一体的。如果是一体的话,即使身体分解开来,换一种组合方式,这个“我”也应该继续存在,而不是就此消失。

  既然不是一体的,又不是异体的,那么除此之外,这个“我”还能存在于哪里呢?就再也没有它的藏身之处了吧!所以,这个“我”根本就不曾存在过,它是人们观念中虚构的产物,是一种执为实有的虚妄意识。正如龙树菩萨所说:“人乃非土也非水,非火非风非虚空,非识一切皆非是,除此之外哪有人?”

  然而这个明明不存在的东西,因为无始以来的习气熏染,在我们的意识中却是根深蒂固,与生俱来的观念中就有它的一席之地,所以称为俱生我执。这是导致我们一切痛苦的根源,是我们一切苦乐的感受者,指使我们生起种种烦恼苦闷。譬如一旦有人触犯到自身利益,这个“我”就会跑出来,生起一个嗔恨心,进而还击对方。别人要是打你一拳,你就会感觉到很痛:“唉呀,我好痛!”你这时不妨问一问,你在哪里呢?甚至别人骂你,这还是无形的东西,你也感觉受到了伤害。长期以来紧紧抱着这个“我”不放,被这个虚无飘渺的东西蒙骗,一辈子都在为它服务,被它牵引着流转于生死轮回,不断地遭受种种的冤枉痛苦。

  乃至于在睡梦之中,对这个“我”也念念不忘,梦中依然有一个同样的我在活动,同样有手有脚有身体,同样有各种苦乐的感受,梦到美味也会垂涎三尺,梦到苦难也会悲痛流泪……你清楚地意识到这就是“我”。然而,此刻你的身体正在床上安息,你的感官功能已经停止作用,又如何会出现在梦中呢?这个所谓的“我”,它又是如何出现的呢?仍然是你意识里虚构出来的。因为平时执为实有的心太强烈了,这种习气导致梦中也依然执著,依然放不下“我”的存在。这已经成为一种俱生的本能反应。

  我们证悟空性所要破除的,正是这种意识里虚构的自我,是这个观念中的执著之物,而不是破除这个身心结合体。所谓的破除,并不是说要把原来就有的东西给破坏掉,而是认识到它本来就不存在,不再被它欺骗蒙蔽。

  如果把这种认识从个人的“我”扩展开来,那就属于法无我的范畴。比如你看张三不顺眼,殴打对方一顿,觉得很解气,因为是“我”打了“张三”。可是你仔细剖析,从自己的角度来说,这个“我”并不存在,那么从对方的角度来说,这个“张三”又怎么会存在呢?实际上是两个身体之间的碰撞,可我们不会这样认为,不会认为是在打这个身心结合体,而是实实在在地打了“张三”一顿。那么你所认为的张三,不也同样是意识里虚构的“张三”吗?本来是一种缘聚的现象,我们却偏偏要把它执为实有,赋予一个能独立存在的自性,认为是“我”在打“张三”。其实两者皆空不可得,都是观念中虚构的产物。

  我们生病也是这样的。当你患了某种疾病的时候,这个病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呢?尽管看起来似乎有病的这种现象,但是你连这个“我”都找不着,你观念中“我的”病又怎么会存在呢?就像皮与毛之间的关系一样,“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作为主体的“我”都不存在,依附于“我”的病又怎么会存在?它存在于哪里呢?所以,我们所谓的“我”或“我有病”,都是把现象执为实有之后,紧紧抓住不放的一种虚妄颠倒意识。

  正如“杯弓蛇影”的故事。有一个人到朋友家去饮酒,回来后就病倒了。朋友来探望并询问病因,他告诉朋友说:“那天在你家饮酒的时候,酒杯里似乎有条小蛇,我不注意就吞了下去,这实在是太可怕了,我恐怕快要生命不保了。”朋友听后感到很奇怪,酒里怎么会有蛇呢?回去后抬头一看,见到墙上挂有一张弓,顿然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于是把这个人再次请来,告诉他说:“你在上次饮酒时吞的那条小蛇,其实是这张弓在杯中的倒影而已。”知道事情的真相之后,他当下浑身轻松,所有的病痛也不药而愈。他之所以会患病难受,是认为自己误服了一条小蛇,其实哪有什么蛇存在呢?这是他以假当真而产生的一种错觉。由于把这种错觉执为实有,从而导致了他的恐惧和痛苦。当视弓影为蛇的错觉消除之后,这种实有的虚构意识也随之破除,痛苦自然也就烟消云散了。

  所以通过空性智慧的光辉照耀,驱除内心的无明,观念中的执著之物一个个消失,由此产生的一切烦恼痛苦也就荡然无存,我们当下就获得解脱,步入诸佛欣慰的轨道,安住于自在安乐的涅槃之境。如《心经》所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如何了知正见观察尚未圆满

  如何了知对正见的观察还没有圆满呢?宗喀巴大师说:

  众缘结合的现象实存不妄,非缘结合的独立自性空不可得。二义若在观念中彼此对立,尚未悟出佛陀正见的本义。

  众缘结合的现象尽管实存不妄,非缘结合的独立自性却空不可得。因为自性和因缘是对立的两种性质,不可能并存于同一个事物之中,如果是众缘和合之物,就不可能有独立自性的存在,如果物有自性,它就不可能是众缘和合之物。所以缘起的本身就是性空。如果这两种观念像水火不相容那样,无法统一起来,认识到缘起有就认识不到自性空,认识到自性空就认识不到缘起有,那么你还没有真正领悟到正见的内涵,还没有悟出佛陀正见的本义。

正见观察圆满的标准

  对正见的认识什么时候才算圆满呢?宗喀巴大师说:

  什么时候有此无彼的对立消失,当看到缘合之物实有的同时,能悟出当体即空,执著无物,对正见的思辨才算圆满。

  按照我们现有的认识来说,空和有始终是对立的,见到空的时候认识不到有,见到有的时候认识不到空,在观念中无法把它们同时统一起来。如果能把这种对立消融于绝对的一元中,看到缘合之物实有的同时,能透过这种缘起的现象,悟出其自性本空而不执著,才是对中观应成派的正见观察圆满。

  这是一种内在证悟的境界,不是仅仅依靠我们的逻辑思维,就能真正体认到的。只有在禅定中如理地思维抉择,进行观修,把对空性的理解升华到一种直觉的观照,获得无分别的现观直觉智,才能彻底做到这一点。也就是通过止观双运进行修证,在九住心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正理进行观察抉择,从而获得无误正见。

  但是仅仅依靠止观还不行,还需要具足产生正见的条件。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从外因来说,应视上师和本尊为一体,而作祈请加持;从内因来说,应精勤于积聚福德资粮,净除罪障。在两者都具足的基础上,再来闻思修正见方面的义理,进行止观双运。把这三个方面结合起来修持,那么用不了多长时间,我们就能对正见获得无误定解。

  这是至尊文殊对宗喀巴大师的教导。宗喀巴大师当初修持中观正见,认为自己已经正确领悟了。就向至尊文殊请求印证:“我现在的见地,是否属于中观应成见?”文殊菩萨抉择后,告诉他说:“哪一种中观都不是,你离证悟中观正见还很远!”大师听了非常惭愧,就遵从文殊的教导,隐居到静处离事专修。按照前面所说的三个要点,用了三年时间积福忏罪,修持三十五佛礼忏及曼达拉等。最后终于真正通达了缘起正见。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前面菩提心的修持。如果没有充足的福德资粮作后盾,没有上师本尊的加持,仅仅依靠止观也是难以正确领悟缘起正见的。

应成派的独特优胜处

  以现象实有消除执实偏见,以自性空无消除虚无偏见,悟出缘起与性空互为因果,就不会堕入执空有二边的深渊。

  我们在学习性空的时候,不能废除缘起的存在,只有二者无碍地融为一体,才能真正理解佛陀正见的真谛,从而避免堕入执空有二边的深渊。

  在中观应成派以外的宗派,最多只能以观察缘起而破除“空洞无物”的断见,以观察空性而破除“诸法实有”的常见。名为消除空有二边,实际上仍然落入了细微的二边。但在中观应成派中,却见缘起为“现象实有”而非“物性实有”,以观察缘起破除常见;又见性空为“自性空无”而非“空洞无物”,以观察空性破除断见。这是中观应成见的独特优胜处,也是宗喀巴大师的殊胜不共见解。这种殊胜见解,可以防止其它宗派中名为破除二边见,而实际上仍然落入了二边见的陷阱。

  我们必须要明白,空性和缘起是互为因果的,互为存在的前提和基础。这种缘起性空的义理,对我们修行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如果理解空性与缘起互为因果的道理,就能在通达空性的同时,对因果产生定解而重视缘起,从而努力断恶修善,尤其是更加注重菩提心行的修持,真正成为悲智双运的大乘行者。

  诸法正是因为没有自性,才能显现出种种现象。否则的话,诸法如果有自性,有个永恒而独立存在的东西,就不可能产生任何变化。比如我们现在是个凡夫,这个凡夫是众缘和合而产生的一种现象,而不是宇宙中本来就有个凡夫存在。如果从诞生下来就有个凡夫存在,而这个凡夫是独立而永恒不变的,那我们怎么可能会成佛呢?因为它是恒定不变的呀!不管我们再怎么修,它都不会产生任何变化,我们就没有成佛的可能了吧。

  因此,一旦存在永恒独立的自性,那就非常可怕了。如果我现在是个凡夫,将永远是凡夫,不会再有超凡入圣的可能。这个菩提心的种子种下去将永远是种子,它不会发芽开花结果。烦恼妄念等虚构意识将永远存在,去染还净也成为不可能的事,杂染的意识不会再被净化而成佛。

  正因为这种永恒的独立的自性不存在,所以才能产生种种缘起的现象。正如水是氧和氢结合而来的,随着温度的增减,又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它有可能结成冰,也有可能变成汽,并没有一个独立不变的自性。正是因为没有独立的自性,它才会发生这种种变化。同理,种子之所以能够发芽开花结果,我们之所以能从凡夫成长为佛陀,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无自性的基础之上。

  万法没有自性却能显现种种现象,有现象就能产生作用。所以无自性和有作用并不矛盾,一旦因缘和合产生了,就能发生相应的作用。比如水随着温度不同会产生三种现象:冰、水、汽。这种种现象的产生,是因为水本身没有固定的自性,但只要产生了这种现象,就会发挥相应的作用:当它是水的时候可以用来清洗物品,当它是冰的时候可以用来冷藏食物,当它是热汽的时候可以蒸煮食物。

  我们明白了缘起性空的道理,就会更加尊重因果,更加积极地去断恶修善。因为缘起的现象既然实存不妄,善恶因果的作用也就真实不虚。比如我今天帮助了他人,哪怕对方没有回报,乃至于恩将仇报,我也不会有丝毫怨言,因为这个善行一定会在未来发生作用,只要种下了善的种子,它就一定会结出安乐的果实。

  我们的一切修持都是建立在因果的基础上,因果之间的变化又是建立在无自性的基础上。如果真正通达了此理,我们就会更加精进于菩萨行。我们正是由于没有丝毫自性,才可以千变万化:加一个良缘就成佛,加一个恶缘就成魔。我的思想里有一个恶念,就一定会感召来痛苦。我有一丝一毫的善念生起,就一定会带来自在安乐。我产生一念的菩提心,就一定会在将来成就无上佛果。

  因此龙树菩萨说:“明见法性空,坚持因果行,没有比这事,更绝妙神奇。”试问天下真正绝妙神奇的是什么?是既能实证到万法自性空无,又能透过性空悟出缘起现象的实有,认识到因果真实不虚,从而坚持因果行,于梦幻中大做佛事。

  正如佛在《贤劫经》中说:“我如梦来示现,如梦来演绎佛法,究竟而言却未曾说法,也未曾来过。”说有,是从他在睡梦之中的角度来说;说空,是从他已经清醒的角度来说。“有”非实有,是如梦幻般的现象显现为有,你就不会执著不放而被其束缚;“空”非虚空,是从究竟而言诸法自性空无,你就不至于否定善恶因果而堕落无救。

  从这层意义上讲,我们一定要断恶修善。而且要如梦如幻般去断恶修善,去发菩提心,去广行六度四摄。“离一切相,修一切善。”如此才能正确领悟缘起正见的内涵。

  对于缘起正见的义理,大家听起来可能比较吃力。这毕竟不是用抽象的语言能表达清楚的东西,因为这是一种证悟的境界,是一种直觉观照的智慧,语言只能起到一个描述的作用。但这是整个佛理的精华,是解脱的唯一途径,大家要想获得解脱,就必须要通达缘起性空。即使仅仅对此获得无误定解,也能指导我们正确修行。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