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佛教相关>> 文化教育>>正文内容

菩萨行者梁漱溟“文革”中拒绝批孔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28日
来源:华夏复兴论坛 06-08-29   作者:汪东林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梁漱溟拒绝批孔的风波

  梁漱溟打破沉默 

  1973年10月底,“批林批孔”的政治闹剧开场了。当时刚刚恢复“学习”权利的在京的全国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成员不足二百人,他们也不得不“表态”“拥护”,发出各种违心之言,狠批“孔子”,生硬地把孔孟之道往林彪的战车上绑。梁漱溟先生是引人注目的人物之一,他所在的学习组也就成了重点组。为什么?第一,梁是谁都知道的对孔子和儒家哲学素有研究的学者,用当时的话说,是“一贯尊孔”派,比如 1953年9月,他曾在大庭广众之中因讨论总路线中的农民问题,与***公开顶撞。第二,梁这人颇有些与众不同,向来是有话便直言无隐而不顾及其他。从当时某些居领导地位的人看,有种估计:一是梁表态支持“批孔”,话不在多,从一个老“尊孔”派变为新“批孔”派,是大有“宣传”价值的;二是反对“批孔”,那就拿梁老这个“反面教员”作靶子,也无碍大局。从当时与梁一样参加“批林批孔”学习运动的多数人看,违心之言说多了不是滋味,听多了也感到腻味,便不约而同把眼光注视着梁漱溟,但愿他能一如既往地直言而“唱唱反调”,给某些有权势的人增加一点麻烦。这时候忽然传来消息,说江青在首都体育馆鼓动“批林批孔”“评法批儒”时,还捎带批判梁漱溟,怒斥“梁漱溟何许人也”云云。不几天听录音,贴大字报,立刻证实了这个消息。于是梁漱溟的举动就更加引人注目了。 

  但梁漱溟一直保持沉默。他所在的学习组有20余人都“表态”了,都表示“拥护”这个运动,唯他始终一言不发,持续了一个多月。有人发出警告说:“对重大政治问题沉默本身就是一种态度,这里边有个感情问题,立场问题。”有人在会上指名道姓地说:“前几天北京大学某教授公开在报纸上发表文章,由一贯尊孔而转变为支持批孔,影响全国,群众欢迎。据悉,某教授五四时代在北大还是一名学生,而梁先生那时已经在北大讲台上讲授印度哲学和儒家哲学了。时至今日,如果梁先生也向某教授学习,公开表态支持批孔,影响将会更大,大家都会欢迎你的转变。” 

  梁漱溟听罢直摇头,不禁脱口而出:“X教授的文章我拜读过了。我与他相熟,前不久还碰见他呢。我怀疑他文章所说的是否是他内心要说的真话。”会上马上有人反击,严厉地说:“你有什么根据怀疑别人?就凭这句话,你对当前的运动持什么态度,已经暴露无遗。如何端正态度,在你自己。我奉劝梁先生不要再一次作运动的对立面了。”梁漱溟只是笑了一笑,当场没有再说什么。又过了几天,即1973年12月24日,梁漱溟才在学习会上说: 

  “此时此地我没有好多话可说。***多次说过,允许保留不同意见。我对当前的‘批林批孔’运动持保留态度。至于如何评价孔子,我有话要说,我准备专门写篇文章。但我的文章不能公开,怕有碍于当前的运动。我的苦衷是,我很不同意时下流行的批孔意见,而我的亲属、友人都力劝我不要说话,文章不发表,不公开,我无奈答应了他们。眼下我能说的就是这些。” 

  会上马上有人说话:“有话就摆到桌面上来说嘛,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怕什么?”梁漱溟退了一步,说:“我的文章太长,要在会上讲,会占各位许多宝贵时间,还是写完后交给领导参阅更好,不必公开。”主持会议的人却立即答复:“讲与不讲,由你自己决定。但时间长没关系,听听你的高见,我们愿意奉陪。” 

  退路没有了,梁漱溟答应作准备。 

  1974年2月22日,梁漱溟先生登台开讲。为什么叫“登台开讲”?因有这样一个细节:梁漱溟发言的那天,衣冠整洁,皮包装得鼓鼓,里面是讲稿、参考书、笔记本,一件件摆在会议室茶几上,站起来发言。由于他已是8l岁高龄的老人,是学习组最年长者之一,主持会的人请他坐下讲,他摆摆手,就像在大学课堂里正式开课一样,慢条斯理、有声有色地讲了起来。第二天,消息传开,其他学习组就有人悄悄说:“梁漱溟开讲了,半天没有讲完。”2月25日,梁漱溟又继续讲了一个半天。 

  “今天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孔子” 

  梁漱溟先生长达两个半天的发言,总题目就是《今天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孔子》。由于是即席讲演,许多活乃讲稿提纲上所没有,即使是1985年(群言)杂志连载的文章,也未能全部包括。笔者现根据当时的记录本和梁漱溟的手稿,就其结论性的要点作些补充。 

  梁漱溟在学习会上说: 

  “今天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孔子?我们,是指今天的中国人。如何评价孔子,就是今天回过头去看过去,看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影响,是好是坏,是大是小,站在今天的高度来评量,就是一分为二。绝对的肯定或绝对的否定,都是不对的,这是***的哲学观点。孔子本人已不会说话,不会申诉,大权操在我们手里,由我们来判断!我们写文章,下判断,就要负责,要多多考虑,而不要不负责,因而抬高了他,贬低了他。这与孔子倒无损,与我们则不好,没有尽到责任。” 

  梁漱溟坦陈他对孔子的认识:“我现在认识到的孔子,有功和过两个方面。在没有新的认识之前,我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表里如一,我的文章,我的观点,确实是对时下流行的批孔意见不同意的。那么孔子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占有着什么样的位置呢?我的看法是,中国有5000年的文化,孔子是接受了古代文化,又影响着他之后的中国文化的。这种影响,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个古人都不能与孔子相比。他生活在前2500年和后2500年的中间,他本人是承前启后的。中国社会之发展,民族之扩大,历史之悠久,与中国的文化是不可分的。中国的民族是受着自己的文化陶冶、培育着的!中国文化有种种优良之处,这正是中国民族勤劳、善良、智慧、有着强大的凝聚力,以至发展到今天这么大的多民族国家,所不可短缺的。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世界独有,致使外来的种种文化思想,都要经过消化熔炼,变成中国自己的东西,才能得到发挥,这是世界上若干国家所不及的。我正是先阐说中国的文化,然后点出孔子的位置。这就够了,不必去纠缠枝节问题。” 

  出人意料的是,梁漱溟忽然话锋一转,语出惊人:“有人说***一直是批孔反孔的,但我认真读***的著作,他不止一次地说过,要大家加强学习,一方面要学习马&^列主义,一方面要学习中国自己的历史,特别提到从孔夫子到孙中山,要加以研究和总结,要继承这份遗产。我理解这些话,好像不是片面地批判孔子。***著作中诸如此类的论述不少,所以说不是那么单纯的,我看不能说***一贯批孔反孔,应当说***反孔只是一个方面,还有肯定孔子的一面,就是说孔子的学说,有糟粕,也有精华。” 

  “我的态度是不批孔,但批林” 

  一石激起千层浪,正当全国范围内“批林批孔”运动闹剧搞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梁漱溟在学习会上发表上述针锋相对的观点,后果是可想而知的。“梁漱溟是孔孟之道的卫道士!”“梁漱溟是孔子的孝子贤孙!”“梁漱溟对抗‘批林批孔’运动罪责难逃!”这些既是批判梁漱溟大字报的标题,也是大小批判会常用的口号。当然,还得老账新账一块算,梁漱溟是长期负债户,他的老账是算不清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大小批判会形式的“文攻”已司空见惯,习以为常,这在梁漱溟自己,是早已有思想准备的。至于当时参加批判会的多数人呢,大家心照不宣,这本是一场有领导的“运动”,不免又是人人在小组会上“表态”,并推举代表上大会去作批判发言,大家热闹一番。听的,说的,大家都无可奈何地在这场闹剧中扮演着角色,一会儿是演员,一会儿是观众。相比之下,当观众在台下一坐,当然较安稳些,上台演戏就困难得多,起码总得读一遍满纸违心话的发言稿吧。正因为这样,所以有些民主党派学习会发生你推我,我推你,谁都不愿意上大会读批梁发言稿的事,最后只得由领导做工作,指定了发言人。当时所谓批判会的实际情况,由此可见一斑。 

  梁漱溟在作了上述长篇发言之后,得到的第一步反应是由他所在的学习组集中火力对他进行批判。由于“批林批孔”是连在一起的,自然就涉及对待“批林”的态度问题。众口追问,不表态是不成的。一开始,梁漱溟也只是露个头,他说: 

  “‘批孔’是从‘批林’引起的,这从字面上我理解。我的态度是不批孔,但批林。不过我之批林,有些不同于众人之说,讲出来怕会产生新的麻烦,能暂且容我不说更好。” 

  用当时的话说,梁漱溟的这段话是“故技重演”。已经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不把话倒出来是难过关的。梁漱溟随后终于在众人追问之下吐出真言,把要说的话断断续续公之于众。主要论点为:一是林彪没有路线,批林就是批他不是人,是个鬼!二是刘少奇、彭德怀有路线,他们有自己为国家、民族前途设想的公开主张,他们的错误只是所见不同或所见不对!现将梁漱溟当时的发言要点摘录于后。 

  梁漱溟说: 

  “我的批林,与众说不大一样。我认为林彪没有路线,谈不上路线,无路线可言。所谓政治路线,应该有公开拿得出来的主张,如刘少奇的主张就很多,不管怎么错误,但他敢于说出来,公开提出,井自信是对的,这才够得上路线。而林彪的路线又是什么呢?不但我看不出,回答不上来,恐怕连他自己也说不上来,因为他公开说的全部是假话,用假话骗取信任,是说假话的第一能手!谁能找出林彪的公开主张呢?我认真找过,没有发现。有是有一点,比如设国家主席、天才论,是他拿出来的,但仍然是个幌子,是假话。他自己想做主席,故意说必须让***当主席。这还不是不敢见人、不能见人的黑话。就是‘五七一’工程纪要,也是藏着的事,不敢见人,见不得人,这算什么路线?无路线可言!如果林彪直接对***讲,要设国家主席,你不当,我来当,才像一个光明男子!那也还算是一种主张,一种路线。现在这样算什么,能算什么路线?林彪的一套都不是关于中国前途的公开主张,他的一些‘理论’、方法、手段,都不是他的真意所在。他的真意是想自己当主席,而自己又不公开说。林彪是个阴谋家,他没有人格。所以事发后***告诫大家: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 

  “在林彪破坏***正确路线这个意义上,我也可以承认在中共党内发生了一场第十次路线斗争。但林彪本身我认为不存在什么路线,够不上路线。一个政治家为国家、民族之前途设想而提出的公开主张,才称得上是路线。路线是公开的,可以见人的!不敢见人的,不是路线!从做人的角度说,光明是人,不光明是鬼!林彪就是一个鬼,他够不上做一个人,没有人格,这就是我对林彪最严厉的批判!而刘少奇、彭德怀不是这样。刘少奇的主张很多,都是公开的。彭德怀也有公开信给***,他对党的路线、政策有怀疑,公开提出自己的主张。他们的错误只是所见不同或所见不对。但他们都有为国家、民族前进设想而提出的公开主张,是明明白白有路线,够得上路线的。说林彪有什么路线那是抬高了他。 

  “我不能说屈心的话,不能像林彪那样,说一套,做一套。耍两面派,没有比林彪装得更像。(语录)是他编的,在没有败露之前,似乎马&^列主义没有人比他学得更好。林彪欺骗了***,***错认了林彪,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林彪叛党叛国,要谋害***,自取灭亡。至于林彪是不是要走孔子的路,行孔孟之道,我却不敢相信。我不认为林彪是受害于孔子! 

  “多年来,我是一直与中共领导党求大同,存小异的。我的思想恐怕要比林彪复杂,不那么简单,但我是公开的、光明的,而林彪则是利欲熏心,专搞阴谋诡计的。我堂堂正正是个人,但林彪身败名裂,不够做人的资格!” 

  由于上述一系列的言论,对梁漱溟的批判,由一二十人的小组会上升为一二百人的大会,时间持续到1974年底。 


  “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自1974年2月20日梁漱溟在小组会上作长篇发言之后,立刻引起轩然大波,小组会对他批判的火力十分猛烈。梁漱溟希望这次批判不要拖得太久,于是不几日便检查自己。无奈他思想实际并未搞通,又不想说假话应付过关,结果是越说毛病越多,批判会反而增加了许多的新内容,特别是对待“批林批孔”运动的态度问题,一直闹到白热化的程度。 

  我仍然采用摘录梁漱溟当时言论的办法,用事实作出答复。 

  3月8日,即在梁漱溟长篇发言十余天之后,梁漱溟便在会上说:“最近我竟大胆狂妄地放言高论起来,我原说文章写出后亦不公开拿出来。\‘仍不公开\’的话说了多次,就是怕公开出来不合适。第一怕文章内容上的学术分析研究,远离了当前的政治运动,文不切题;第二更怕有碍于当前的政治运动。没料到不拿出来的东西,竟然拿了其中一部分,很有碍的一部分。自己违背了初心,忘记了自己的政治任务。这错误不怪自己怪谁?又犯了老毛病,个人英雄主义、好胜、逞强。错误是我的错误,罪过是我的罪过,一切我应担当。……” 

  3月11日,梁漱溟又在会上说:“我的长篇发言远离了当前批林批孔的政治运动,有碍于当前群众的批孔,错误是严重的。本学习组同人对我的一切斗争都是理所当然,我不应再申说什么。再说话,便是错上加错,我只有静听就是了。” 

  从三月以后,梁漱溟真的不申说了,但坚持每会必到,洗耳恭听。只是其间在众人追问对待批判林彪的态度时,梁漱溟才讲了本文在第三段摘录的那些话。 

  不料在9月23日,当这场历时半年多的批判会告一段落时,主持人询问梁漱溟对大家批判他的感想,梁漱溟却脱口而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这句话使在座的人哑然,转而是群情激愤不可抑制。 

  梁漱溟的最后答复,也震惊了各组同人,当时的主持者勒令梁漱溟作出解释。 

  梁漱溟解释说: 

  “我认为,孔子本身不是宗教,也不要人信仰他,他只要人相信自己的理性。我只是相信自己的理性,而不轻易去相信别的什么。别的人可能对我有启发,但也还只是启发我的理性,归根结底,我还是按我的理性而言而动。因为一定要我说话,再三问我,我才说了‘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的老话。吐露了出来,是受压力的人说的话,不是在得势的人说的话。‘匹夫’就是独人一个,无权无势。他的最后一着只是坚信他自己的‘志’。什么都可以夺掉他,但这个‘志’没法夺掉,就是把他这个人消灭掉,也无法夺掉!” 

  梁漱溟的这段解释,更使在座的同人哑然、木然。我想,即使在今天也不必多作解释的解释,还是留着原话,作为一段历史的见证吧! 

(选自《畅销书摘》1999年第3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