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图书连载>> 亲友书讲记>>正文内容

亲友书讲记(八)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6日
来源:宁玛·嘉绒寺» 启迪智慧   作者:索达吉堪布传讲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第八节课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前面已经讲了,我们作为修行人,要积累的是圣者七财,对此应该予以保护。下面讲第二个科判。

壬二、别说断除无义琐事:

赌博以及看聚会,懒惰依附恶劣友,

饮酒夜晚入村落,断毁名誉之六法。

龙猛菩萨总结了即生中毁坏自己名声、来世毁坏善根而堕入恶趣的六法。一个人在行持善法的过程中,若没有以正知正念观察身口意,随分别念在恶劣环境中做种种坏事,最容易做的就是这六法——赌博、看聚会、懒惰、依止恶友、饮酒、夜晚入村落。《二规教言论》中说:白昼饮酒赌博等,沉迷损害名誉法,夜间唯作不净行,此等亦是无愧者。这是对在家人的教授,而作为出家人,毁坏名声的六法更要远离。出家人一般不会有这些现象,但现在的在家人很难从中拔出来,尤其是一些坏领导,这六法每天都一一具足。因此,要当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必须杜绝这些行为。

这六种法字面上很简单,不要说长期学佛、有较高水平的知识分子,就连一二年级的小学生,给他们讲赌博、看聚会、懒惰等六法,他们也能全部背得下来。我去年建了一个文殊小学,里面全是小出家人,有个法师给他们传了毁坏名声的六法,之后问他们是哪六法,每个小孩一个一个都能算出来。所以,字面上是很简单的。但并不是口头会说就可以了,圣者们所讲的教授,我们要详细观察自己能不能行持?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做得不好的地方,通过什么方式来忏悔?

这些教言特别殊胜,没有人再能超过龙猛菩萨了。无论是汉传佛教、藏传佛教,龙猛菩萨都被誉为第二大佛陀,对佛教贡献非常大,并获得了圣者果位。像这样的圣者所著的教言,相信谁也不会否认,关键要看自己能不能做到。我们对这六法记得清清楚楚还不够,应该在实际行动中看哪些容易做、哪些不容易做。尤其是现在的在家居士,学习这些教言非常有必要。如今取舍懂因果的佛教徒少之又少,很多人缺乏佛教的基础知识,可是懂得这些道理之后,除了业力深重者做不到以外,大多数人应该能把握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具体而言,一、赌博:现在人下棋、打麻将、赌博非常可怕,末法时代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有些人甚至倾家荡产,身上的衣服也输得精光。假如一个修行人常去赌场,肯定会遭人非议,招致各种各样的毁谤。

二、看聚会:即是看电影、看娱乐活动、看体育盛会之类,在家看电视也包括在内。今天来一个明星,明天来一个歌星,千方百计地花钱买票,到那边去疯狂追星,这对佛教徒来讲没什么意义,完全是浪费时间。众人聚会的地方,对修行人极不适合,华智仁波切在《自我教言》中说:不可去处有三种:怨仇争处不可去,众人聚处不可去,玩乐之处不可去。现在有很多马戏、猴戏,愚痴的人聚集在那里一直看半天,其实得不到任何实义。如果你实在要散乱,不妨看一些佛教电影、佛教电视,不要去世人聚会的地方。我们作为出家人,更应该做到这一点。这方面汉传佛教做得很不错,除了极个别的政治和尚以外,一般来讲,出家人不会出现在那种场合。

三、懒惰:对佛法或者世间法不精进,懒洋洋的,什么事都不想做,最终一无所成。我们修行人一定要精进,任何功德皆随精进而生。《大师在喜马拉雅山》中描述了一个96岁的修行人,她晚上从不躺下睡觉,别人问她:您为什么不用睡觉?她说:喜欢瑜伽三昧的人,为什么要睡得像猪一样?现在社会上有些人,十一二点钟还在睡,做什么事都没兴趣,《入行论》讲的三种懒惰[1]全部具足,这样的人不会有什么成就,任何单位也不要,任何领导也看不惯。所以,每个人都应该精进。

最近在座有些道友比较懈怠,可能是因为要考试了,晚上一直熬夜看书,早上睡得很厉害。我原来也讲过,我寺院有一位拉雪堪布,今年82岁还是83岁了,他早上准时4点钟起床念经,这个习惯从小就养成了。以前我去弘法寺时,本老刚100岁,侍者说他每天早上三四点钟必须起床,从不间断。这么大年纪的人尚且如此精进,你们却睡到七八点钟,那不算一个真正的修行人了。大家应该要求自己,如果懒惰成了习惯,今天11点钟起床,明天也睡到11点钟,后天或许还要加半个小时,恶习越串习越多,这是非常可怕的!

四、依止恶友:所有的危害中,恶友的危害最大。阿底峡尊者说:世间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恶友。《毗奈耶经》也说:依止恶友人,善妙不得见。很多人为什么会逐渐变坏?就是因为依止了恶友。藏地有一种说法是:往上拉,一百个人也拉不动;往下拽,一个人就足够了。一个恶友拉很多人也没问题,因此,我们要恒常远离恶友、依止善友。

依止善友的话,传承上师们的教言中说,祈祷佛陀非常重要。《三摩地王经》云:恒常随观佛陀教,永时莫依罪恶友,广依一切善友伴。我们要时时祈祷佛陀,依止善知识和善友,不要跟贪心大、痴心大、嫉妒心强的人长期接触。否则,你原来是个好人,慢慢就变成坏人了,犹如吉祥草放在淤泥中,逐渐会被染污的。这就是恶友的过患。

五、饮酒:《诸法集要经·离酒过失品》全是颂词,专门阐述了饮酒的过失,方便的时候,希望你们也看一下。还有,《圣欢喜经》将酒的过失归纳为三十六条。前段时间,我翻译了华智仁波切的《饮酒之过失》,也讲了很多这方面的道理。当今是一个疯狂的时代,饮酒原本对社会、家庭、单位有很大危害,可是现在人好的不学,坏的一学就会,抽烟、喝酒、打麻将、上舞厅,龙猛菩萨所讲的六法一瞬间全部具足。吃晚饭的时候,大家一起吃肉喝酒,然后开始打麻将,再去不清净的舞厅。有些部门招待贵客也是这样:喝酒、打麻将、去这样那样的场所,这是非常公开的。看了他们的接待日程表,我觉得在家人真的很可怜,连具备基本的高尚人格都成问题。作为佛教徒,包括听受《亲友书》的在家居士,你们在社会上也有一定的名气、地位,跟世人交往的过程中,不随顺他们虽有一定困难,但千万不要用这些来毁坏你的今生来世。

六、夜晚入村落:有智慧的人晚上应在家里安住,不要到处闲逛。诚如无垢光尊者所言,夜间行动的唯有夜叉、魔鬼,还有猫头鹰,这些都是遭人厌恶的。不过现在人就喜欢在晚上出来,三四点钟开始做各种事情。也许是我太悲观了,对世间的很多行为都看不惯,尤其是学了一些经论之后,见到社会上的所作所为,成天都是恶业圆满、善业微薄,真的令人心生悲悯。

身为一个修行人,尤其学院里的道友们,晚上没必要到处溜达,到人群集聚的地方去。上师在世时也讲过,除非你有重要的事情,可以在中午去找别人,但晚上需要安住在家里,该参禅的参禅,该念经的念经,该看书的看书,该背诵的背诵。但极个别人一到晚上就去道友家,现在晚上有课稍微好一点,没有课的晚上非去不可,去了以后就拉家常、说是非,这样既影响他人修行,也耽误自己的时间。

因此,大家要牢记龙猛菩萨的这些教言,对毁坏名声的六法要一一详细观察,并且在实际行动中去行持。

壬三(能断之对治)分二:一、对治之功德;二、未对治之过患。

癸一、对治之功德(对治贪执财富有什么功德):

佛说一切财产中,知足乃为最殊胜,

是故应当常知足,知足无财真富翁。

人天导师佛陀在大小乘经典中再三强调:所有的财产当中,知足少欲最为殊胜。前面也讲了,之所以命名为财富,是因为它能让人得以满足,不管精神财富还是物质财富,都会带来一种满足感。但如果你精神上非常空虚,物质上再怎么富裕,内心也无法满足,装多少财富也没办法填满。

现代跟古代大不相同,古人没有现在这样的资源条件,一个国家的消息基本上都是封闭的,村落与村落之间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交流也少得可怜,这样一来,人们看得不多,听得不多,知道得也不多,所以贪婪不是很强烈。就像我们藏地,世世代代都住在山沟里,对外面世界一无所知,很多人都有满足感。可是现在并非如此,这个人买了摩托车,那个人就羡慕得不得了:为什么我没有啊?我有该多好啊!它的性能如何如何……”贪欲会无法抑制地生起来。其实如果知道满足,即使没有那么多财产,也堪为一个真正的富翁,因为财富就是令人得以满足。

所以,佛陀在大小乘经典中说,知足少欲是所有财产中无与伦比的,它所带来的快乐,连天王也很难以享受,如云:离贪自在行,谁亦不相干,天王亦难享。修行人在寂静地方自由自在地修行,跟谁都没有牵连纠缠,这样的生活不要说人间,帝释天也很难享受(因为他没有离贪)。

不管是出家人、在家人,要通过佛法修持自己的心,如果想用物质来满足自己,的确是很困难的。现在很多富翁无论有多少钱,都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所以知足才是最大的财富,有一间简单的屋子住就可以了,若有一种满足感,就不会再想修三四层楼;修了三四层楼还不够,又修二十几层楼;修了二十几层楼还不行,要换到大城市里去修……最后你在很多地方修了无数房子,但仍然无法满足。这光是对房子的贪执,还有对人的贪执、对财物的贪执,一直不能达到满足,痛苦也随之不断增上。《八大人觉经》云: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因此,大乘和小乘都提倡知足少欲,倘若没有知足,《俱舍论》中说,根本不堪为出离心的法器。现在的社会需要知足,有吃有穿有住就行了,没有必要跟别人攀比竞争,这对你没有任何意义。如果能真正做到知足,纵然你没有金银等财富,也是世间上最大的富翁。

我以前讲过一个富翁,他有很多房子和钱财,可是他一点都不开心,每天寝食难安,愁眉不展。而他隔壁有一对穷夫妇,靠卖豆腐维生,尽管家境贫寒,但夫妇俩从早到晚有说有笑。富翁觉得特别奇怪:为什么我如此不快乐,他们却这么快乐?有一个人对他说:你不必多想,隔墙扔几锭银子过去,便会知道了。于是他趁夜黑无人,将五十两银子扔进了隔壁的豆腐店。拾到这笔从天而降的财富,夫妇俩欣喜若狂,忙着埋藏银子,又要考虑怎么花,又要担心别人偷……弄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再也听不到往日的笑声了。富翁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不快活的原因,就是这些银子啊!

然而,现在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心里没有满足感,拼命去追求,最后根本得不到快乐。有时候我们能明显感觉到,山里的一些修行人,住处也简单,吃穿也简单,可他们有无比的欢喜心,没有任何忧虑,死的时候也很快乐。我们学院以前有些出家人,生前对财富没有耽著,死的时候非常安详,有些是狮子卧,有些是跏趺坐。而有财富的人死时却很痛苦,记得好像1996年,当时在女众医务室,有一个师父死了,在场的很多医生告诉我:她临死时一直捂着一个红包,死的样子很惨。后来,大家打开那个红包,发现里面有1万块钱,每个人都很害怕,立即把钱拿去给她念经了。所以,对财产贪著不舍的话,死时恐怕也不会很安详。

癸二、未对治之过患(对贪执财产没有对治的过患):

智者痛苦如财多,少欲之人非如是,

一切龙王头数目,所生痛苦如是多。

乐行王的相续寂静调柔,对世出世间的道理极其精通,因而龙猛菩萨称其为智者[2],此处是阐明痛苦随财产增长的道理。华智仁波切说过:有一条茶叶,就有一条茶叶的痛苦;有一匹马,就有一匹马的痛苦。财富越多,痛苦越大。

可是,人们对财富的追求从来不会满足,《因缘品》云:虽降珍宝雨,贪者不满足。他们最羡慕的就是有钱人,却不了解有钱人的内心痛苦有多大,生活压力有多重。一个人有100万的房子,里面装修必须与这个价位相配,物业管理也随之水涨船高,但这些钱不可能无缘无故得来,对财富最初积累、中间守护、最后担心毁尽,也要历经同样多的辛酸。但你的房子若只有几千块,就不必遭受这么多的折磨了。

现在人一味地认为,经济条件越好,生活档次越高,从中得到的快乐肯定越大。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到了那个时候,你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可怕,迟早会变成金钱的奴隶。有些人想买100万的房子,把一辈子的储蓄、精力都付出去,结果还不够,不但得不到快乐,反而晚上睡也睡不着。当然,假如你自己福报现前,无勤中得到大量财富,戒律中也开许接受,但若非要靠勤作来追求,这将会是痛苦的来源。所以,无著菩萨说:知足具慧最富裕,不贪一切最快乐。

此处用了一个比喻说明这个道理:譬如,龙王由于业力不同,有的有三个蛇头,有的有十个蛇头,有的很多很多蛇头……蛇头上面有宝珠,因此,蛇头越多,说明这个龙王越富裕。可是龙王因恶业所感,大鹏每天给它们降下热沙[3],又烫又痛难以忍受。热沙往往是降临到头上,若只有一个头,那保护一个头就可以了。若是有100个头,每一个头上都降下热沙,它的痛苦可想而知。

现在人的财产越来越多,痛苦也是越来越增加。表面上看,你在香港有一个公司,深圳、北京、山西等地有好几个分公司,自己还有好几套别墅、好几辆轿车,似乎很成功、很不错。但我们南赡部洲的福报,毕竟不像北俱卢洲和三十三天一样什么都是自然现前,每一笔财富都需要你费心经营,在这个过程中,经常与各种人发生冲突,还有许许多多的矛盾和困难,就像龙王的头遭受热沙袭击一样,非常的痛苦。

因此,大家应仔细揣摩佛法所讲的比喻,这些在世间学校里根本听不到。只有依靠释迦牟尼佛的教言,我们才懂得怎么样生活,才会真正获得快乐。反之,若凭自己的分别念和世间愚者的传统,全力追求金钱财富,最后不但得不到快乐,反而招感无量无边的痛苦,获得人身也没有多大意义。

我们修行人应该对钱财学会取舍。当然,倘若你的财富用来弘法利生,且能将之观为如幻如梦,那不管别人有没有看法,你拥有财富也不会对自己造成障碍。藏地著名的大成就者蒋扬钦则旺波,他的财产非常富裕,跟当地的国王没有差别,房间富丽堂皇,宛如宫殿,但他对所有金银财宝的执著,远远不如华智仁波切对自己木碗的执著。通过一番对话,使华智仁波切心中豁然开朗,显现上也受到了甚深的教诲[4]

假如你有这样的境界,那倒是可以,否则,对有漏财产非常执著,死的时候也会念念不忘。原来有一个人,吃野菜时没注意,稍微有点中毒,吐字不太清楚,一直不断地说:我的存款单!我的存款单!其实这是临终最大的违缘。我们平时要通达财富如梦幻泡影,独自享受也没什么意义,只有用来利益众生,去帮助一些痛苦的人、可怜的人,它才具有真正的价值。

辛四(断除受用之散乱)分三:一、断除贪妻;二、断除贪食;三、断除贪眠。

壬一(断除贪妻)分二:一、应舍;二、应取。

癸一、应舍:

乐行国王作为一个在家人,龙猛菩萨教诫他对所娶的王妃要有所取舍,不能接受的女人有三种,应当接受的有四种。按照印度传统,一个国王可拥有很多王妃。乐行王要想修持佛法,必须观察所依止的善知识,不然刚开始认识觉得不错,但有些王妃特别坏,会令你一辈子后悔。因此,事先理应好好地观察。怎么样观察呢?

性如联敌刽子手,轻凌夫君如恶女,

微财不放如盗匪,当弃此等三妇人。

有三种女人不能接受:第一种、性情恶劣,对国王不恭敬,甚至联合怨敌杀害国王,就像刽子手一样。历史上有很多这样可怕的女人,例如晋朝的皇后贾南风,个子矮小,皮肤粗黑,生性嫉妒且奸诈,善于权谋之术,连惠帝都害怕她。嫔妃很少有机会与惠帝同房,只要惠帝喜爱的妃子,她都想办法杀掉。有一次,她看到一个妃子怀孕了,就拿刀投向她的肚子,使肚里的胎儿和刀子一块掉在了地上。由于她作恶多端,最终导致八王之乱,晋朝以此而灭亡。

第二种、横行霸道,对自己丈夫轻视凌辱。在藏地,女人欺负男人的现象比较少,否则会有种种说法和比喻。而在其他的地方,经常看到丈夫像仆人一样规规矩矩地炒菜,妻子像国王一样下达命令,自己除了化妆打扮,平时什么都不干。(开玩笑!我没见过这种场景,只是估计的。)有些女人嫉妒心特别强,包括老年人也不例外。2005年有一则新闻说:一个叫阿曼的老妇女,她63岁了,她丈夫55岁。他们俩一起看世界旅游小姐电视大赛时,她丈夫忍不住对电视中的美女评头论足一番,结果惹恼了善妒的老妻,遭到她一顿拳打脚踢,还被硬生生将耳朵扯下了一块,伤口鲜血直流。这样的事情,在世间上可能比较多。我们从小在山里长大,对社会了解不太多,但也时常耳闻这家吵架、那家吵架,现在人不像以前那样遵守家庭规则,他们没有满足感,所以很多家庭状况特别糟糕。

第三种、对微不足道的财物也不放过,丈夫不在的时候无所不偷、无所不抢,把他钱包里的钱都存到自己卡上。据说很多地方都是:丈夫的钱不跟妻子说,自己单独存,妻子的钱也不让丈夫知道,彼此没有信任感,互相能偷就偷、能抢就抢,关系比较好的时候,才通过比较正当的途径来用。

以上三种女人,国王你务必要离弃。

当然,这个教言并非针对出家人。可作为在家人,家庭不和对他们而言,也是一种恶趣的痛苦。刚开始看对方没那么讨厌,但两个人相处久了,许许多多的观点不同,致使摩擦和冲突越来越严重,这样过一辈子也相当痛苦。不过,学习佛法的家庭应该想到:由于前世的因缘,今生才结合为一个家庭,彼此应当理解包容。社会上很多不和谐的因素,其实也是与心有关,倘若人心过于贪婪、要求比较多,不愉快的事情很容易发生。帕单巴说过,夫妻既然有缘聚在一起,尽量不要吵架,即使吵架了,也马上互相忏悔、互相磕头,很多矛盾就可以平息。现在个别家庭有所谓的冷战,同在一个屋檐下,两人见面互不说话,甚至一个月都形同陌路,这样可能会非常非常痛苦,也许超过龙王所遭受的热沙雨。

有时候看来,出家人的生活真的非常清净,只有能对治贪心、嗔心、痴心,自己就没有社会的压力、家庭的负担、生活的痛苦,应该说非常快乐。然作为在家人,也不可能马上出家。有些在家人夫妻不和,就生起强大的厌离心,把孩子一扔,自己出家了,这不一定是很好的选择。孩子没有父母的话,成长的道路会非常可怜,所以自己应该放下自私,真正做一些对修行有利的事情。

癸二、应取(应该接受的王妃有这么几种):

随顺自己如姊妹,情投意合若挚友,

仁爱自己似慈母,听从如仆敬若神。

国王你应当迎娶的有四种妻子:第一种、夫唱妇随,随顺自己犹如姐妹;第二种、心心相印,就像亲密的挚友般情投意合;第三种、利济自己,好似慈爱的母亲般诚心诚意;第四种、言听计从,如同仆女般任凭吩咐。如果遇到具足这些法相的女人,乐行王你可以接受。

现在有些在家人生活很和谐,因为是佛教的家庭,两人共同学佛、共同发愿、做善事,这样也非常好。从释迦牟尼佛传记中可以看出,佛陀在很多生世中也有成家结婚的经历,所以,过这种生活没什么不可以的。从历史上看,好妻子对丈夫的帮助非常大。比如顺治皇帝的爱妃董小宛,她对皇帝非常慈爱,后来因为她被害,顺治才生起出离心而出家。

还有齐宣王的王后钟无盐,她是中国四大丑女之一,传说四十未嫁极丑无双,可她的才华举世难遇。正是因为她的诤诤谏言,齐宣王从一个不理朝政、花天酒地的昏君开始转变,没有继续地堕落下去,齐国也没有过早灭亡。依靠她尽心尽力的辅佐,后来齐国国力大增,非常强盛。

唐太宗的长孙皇后,也十分贤淑温良。她深明大义,识大体,对皇帝像慈母一样爱护,以无私的心态,为国家做了很多有利的事情,为后世树立了贤妻良后的典范。

明朝朱元璋的马皇后,虽然她大富大贵,但不骄不奢,劝告朱元璋在用人方面:愿得贤人,共理天下。更难能可贵的是,她阻止了朱元璋的很多恶行。以她贤淑的品性,赢得了后人的敬仰。

可见,历史上有很多好女人,对丈夫的建功立业功不可没。但作为一个佛教徒,即使因前世业力所感,跟不太好的女人聚在一起,和睦也是很重要的。包括现在的金刚道友,不可能永恒在一起,有些论典中说,就像市场上两个人碰巧见面一样,不管是一家人也好、一个班也好,最终都会分开的,因此大家要好好珍惜。

性格贤善的女人,与其接触有很大利益;但一个女人如果心肠狠毒,行为不如法,会给很多人带来今生来世的痛苦。作为出家人,虽然不需要对女人进行取舍,但对在家人而言,一定要有非常高的智慧来抉择,同时,自己也不能违越最基本的人规,在这个基础上,修学佛法、行世间法才会得心应手。否则,你连起码的道德都没有,却想生起高深的出世间境界,这无疑是痴人说梦。

听受这些教言之后,大家一定要对自己的相续进行调整,着重对治对人和财物的贪执,假如你没有特别大的贪执,即生会过得很快乐。有些山上的修行人视财物如草木,尤其是闭关多年的人,与他谈论金银财宝,他根本不看作是财物;看见一个打扮入时、衣著光鲜的美女,他也感觉没什么,骨血组成的不净身体穿上漂亮衣服,只不过是假象而已,他的境界中根本不会起贪执。

当然,若没有达到这种境界,则很容易受恶劣环境和周围恶友的影响,身不由己地卷入贪欲的浪涛中。在大城市里,外境的诱惑力特别强,断除贪欲的困难非常大,相比之下,寂静地方的顺缘比较多,古往今来很多修行人皆依此而获得了证悟。不过,善根比较好的人,即使在城市里也可以成就。我看到有些在家人特别精进,平时不看电视,从不参加各种聚会,一下班就回家,吃完饭就到佛堂里精进修行。见到他们的行为,我们出家人都很惭愧。去年两个出家人跟我讲:我们不敢住在某某居士家里。我说:为什么啊?”“因为那个居士一早四五点钟就起来念经,我们出家人一直睡懒觉,特别不好意思。从此之后,再也不敢住在他家了!

有时候出家人很惭愧,居士特别精进。但也有时候居士非常懒惰,我们出家人还算不错。任何事情都要一分为二地观察,不能以偏概全地断言你出家人是最好的你居士是最好的,毕竟每个人前世今生的善根不同,精进的程度也各有差异。但不管怎么样,最需要的就是对佛法的信心、希求心永远不能改变,只要这样下去,每个人的修行肯定都会有进步!

好,今天讲到这里。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1] 三种懒惰:同恶懒惰、耽著恶事懒惰、自轻凌懒惰。

[2] 此处的智者也可解释为,对世出世间法有所了解的一切智者们。

[3] 《正法念处经·畜生品》云:龙所住城,名曰戏乐,其城纵广三千由旬,龙王满中。有二种龙王:一者法行,二者非法行。一护世界,二坏世间。于其城中法行龙王所住之处,不雨热沙;非法龙王所住之处,常雨热沙。若热沙着顶,热如炽火,焚烧宫殿,及其眷属,皆悉磨灭,灭已复生……前世时以火烧人村落僧房,以是因缘受畜生身,热沙所烧。

[4] 详见《妙法宝库19—旅途脚印》之《木碗》。

思考题

31、能毁坏自己名声的有哪六法?请详细解释。并对照自己观察,看你具备哪几种?今后有什么打算?

32财富的含义是什么?什么才叫真正的财富?明白这个道理,对你有何启示?

33、为什么说财富越多越痛苦?请以比喻说明此理。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拥有财富不会成为痛苦之因?

34、作为一个男居士,应取和应舍的女人分别是哪几种?假如在一起生活的女人并不贤惠,那你应该怎么办?


标签:亲友书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