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图书连载>> 亲友书讲记>>正文内容

亲友书讲记(七)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宁玛·嘉绒寺» 启迪智慧   作者:索达吉堪布传讲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第七节课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亲友书》在讲断除世间八法之散乱,这个教言分两方面:对治、所断。对治又分真实对治、宣说具对治之功德与不具对治之过患。今天讲第二个问题。也有些讲义说,该颂是旁述,跟正文的关系不大。

癸二、宣说具对治之功德与不具对治之过患:

族貌闻虽具全士,然离慧戒非受敬,

何者具此二功德,彼无他德亦应供。

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就算门第高贵、富可敌国、相貌端严、广闻博学等功德样样俱全,但若不具足通达万法真理的无垢智慧与断恶行善的清净戒律,则不能堪为应敬处,不应受到人天的恭敬礼拜。

在这个世间上,外在的东西不一定很重要。就拿相貌来说,有些人长得沉鱼落雁,众人羡慕,但也没有特别大的意义。在晋代,有一个美男子叫潘安,他的相貌非常庄严,可能像现在的歌星和明星一样,很多女孩子特别喜欢他。他每次上街,总是引起一堆女人的围观,搞得车马交通堵塞。后来他都不敢步行了,只好坐车,可是一旦被发现,也是引来尖叫一片。那些女人为了吸引潘安的注意,就想了一个办法——丢水果,而且比谁丢得大、谁丢得准。所以每次潘安出街,都会满载而归,带一车水果回家。当时有一个人叫张孟阳,长得相貌奇丑,看潘安这么受欢迎,自己就很羡慕,也学潘安坐车出街,还到处吆喝。结果每次出门,女人就往他车上吐唾沫、扔石头,他倒也是满载而归,不过装的都是石头。

当今世间的明星歌手,人们也是特别追逐,他们倒不一定特别庄严,只不过名气使然罢了。他们没出名的时候,走在大街上也不会惹人注意,但后来因为有了名气,很多人都觉得看到他很有福报,摸到他的手得了很多加持。其实这些并不重要。自古以来人们所称叹的美女帅男,或者种族高贵、广闻博学者,或者精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类历史的人,若没有通达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根本不值得赞扬。然后,没有戒律和智慧的人,连善趣福报也得不到,这种人也不值得恭敬。

不仅是佛法,世间法也很重视戒律和智慧。一个人如果没读过书,在社会上就寸步难行;一个人如果学历很高,但不守规矩,即使是硕士生或博士生,到任何团体中也不受欢迎;一个人既有智慧、也守规矩,就算相貌丑陋、种姓低劣,身上没有一分钱,很多人也会对他恭敬有加。尤其是我们出家人,戒律和智慧非常重要。当然,不仅仅是出家人,作为在家人,如果三皈五戒也不受,对佛教基本道理都不懂,那不算是什么佛教徒,大乘修行人更算不上了。

一个人若具足这两种功德,即使其他功德不具足,人天众生也会供养你。因为,《华严经》云:戒为无上菩提本。有了戒律,就有了无上菩提的基础。《般若经》云:布施之前行乃为智慧。一切功德皆随智慧而行,若没有眼目般的智慧,其他功德无法产生,麦彭仁波切也说:若无如眼此智慧,则彼无有其余德。

大家平时应该想到,龙猛菩萨赐予的教言非常非常珍贵。我讲课时经常想:对佛理不太懂的很多居士,这次应该会有一些收获,毕竟龙猛菩萨教诫的乐行王是在家居士,故此教言对在家人尤为适合,只要通达这样的教言,守持这样的法规,基本上可以变成一个佛教徒。当然,作为出家人,更应该明白并受持《亲友书》的道理,假如连在家人的教言都做不到,你有什么资格称为应供处?

上师如意宝经常引用这个教证说:一个人的种姓、相貌、学问不是很重要,最重要的就是他是否具备戒律和智慧,倘若具备了这二者,即使他表面上卑微无能,实际上也值得恭敬。现在很多居士选择上师成了一个大问题,他们不知道什么样的上师才能依止。其实龙猛菩萨在这里说了,一个上师只要具足清净戒律,言行举止按《别解脱戒经》的教言如法行持,同时对佛教的道理通达无碍,不是只懂世间知识,这样的上师即堪为依止处。

世间知识,很多大学生都精通,对此龙猛菩萨并没有赞叹。而且,乐行王也拥有世间智慧,从很多词句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大智者,不过在出世间方面,就像一个大学教授所说,自己连一年级还没有读,正在读幼儿园。所以,世间学问跟出世间学问有很大差别,纵然你懂得各种世间学问,也不一定了解佛教的基本道理。我们若能具足佛教智慧,再加上守持清净戒律,不具其他功德都可以。大家务必要记住,一生中值得重视的就是这两者!

壬二(所断)分二:一、教诫断除真实世间八法;二、教诫断除彼之果——罪业。

癸一、教诫断除真实世间八法:

知世法者得与失,乐忧美言与恶语,

赞毁世间此八法,非我意境当平息。

乐行王不是一般人,他对医学、婆罗门教等世间学问非常精通,从前面的顶礼句也可以看出,他对佛法颇有造诣,龙猛菩萨曾谦虚地说,就像白色的石灰墙反射月光一样,这次为他传讲《亲友书》只是锦上添花而已。但他再怎么精通佛法,依止上师仍不可缺少。

此处,龙猛菩萨以呼唤的口吻说:通晓世间正理的大王啊,你一定要平息世间八法。这里的世间八法,与其他论典的解释方法略有不同,

得:对获得受用十分欢喜。比如我今天赚钱了,发工资了、发生活费了,家里寄来好多钱,脸上就一直挂着笑容,看到汇款单也有不同的滋味。

失:你失去了财物、丢了银行卡,或者车翻了、工厂倒闭了,心里就悲痛欲绝。

从新闻报纸上天天可以看到,今天股票上涨,有些人笑逐颜开,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明天股票下跌,他们愁眉苦脸,回家就开始吵架。心情很容易随财富的增长或下跌而或喜或忧。

乐:当你吃得好、穿得好,身心各方面很不错时,就非常欢喜,愿意接受。

忧:当你心里不舒服或者身体生病时,就特别的痛苦,不愿意接受。

美言:听到比较好的消息,或者别人对你评价不错时,感觉美滋滋的,特别快乐。

恶语:遇到别人骂你、说你坏话,听到自己不愿意接受的语言,心里不快乐、不高兴。

赞:受到别人赞叹时,不管是当面也好、背后也好,当众也好、私下也好,自己都非常的欣喜。

毁:受到别人诋毁、冤枉时,心里特别不痛快。

以上八法,世间人均住于此、依于此、用于此、无法摆脱此,整天为此患得患失,所以《世间苦恼经》中说:八法推转着世间,世间随着八法转。很多人愿意得到名闻利养四法,而不愿遭遇它的违品四法,其实一切法都是空性,尤其是学了《智慧品》以后,名声有也好、没有也好,财富有也好、没有也好,这些统统都是假象。寂天论师说:故于诸空法,何有得与失?《米拉日巴道歌》也说:如梦幻一样的感受,难道人们不知道吗?又说:世间怙主佛陀为了平息世间八法而宣说妙法,可现在自以为是智者的人,世间八法不是越来越严重了吗?确实,有些大修行者、大居士,从他们的行为来看,带有很多假的成分在里面,一直被世间八法所转,只不过自己没有觉察而已。

有些人说:不被世间八法转是不可能的,这是出家人一种很高的境界。其实并非如此,此处龙猛菩萨针对一个在家人,一个琐事非常繁忙的国王,告诉他:世间八法不是你的行境,非为你所应耽著的,一定要平息赞毁等这些,不要为八风所动,否则修行不可能圆满成功。

所以,无论你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要看自己是不是被世间八法束缚着。当然,完全达到八风吹不动,对凡夫人而言有点困难,可你也不能成天为此而消磨时光。《开启修心门扉》中说,仲敦巴尊者在晚年时,经常前往休色的柏树林中,要么一直念《亲友书》的这个颂词,有时念半句,有时全部念出来,要么一直念:吾唯求解脱,无需利敬缚。用这些教言不断地提醒自己。我们到一些寂静地方时,也可以这样思维:世间八法对今生来世没有意义,我是一个希求解脱者,不能以名声、恭敬等法来束缚相续。世间的名利,就像孩童的沙屋,没有实在意义,可是人们失去时,如同孩童对沙屋倒塌一样伤心,若我伤失誉,岂非似愚童,这样一来,我们跟愚笨的孩童没有什么差别。有些人今天挨了批评,特别痛苦,眼泪一直哗哗地流,为什么呢?因为在那么多人面前点我的名,我今后怎么抬起头来啊?”——虚空又没有落到你头上,有什么抬不起头来的?

人生很短暂,大家不要对自己太信任了,经常吹嘘自己,气泡吹得太大,迟早都会爆炸的。作为一个修行人,应该多观察自己的心。我真的很随喜仲敦巴尊者,终年住在寂静地方,把这个颂词反反复复读几遍,最后就获得了成就。其实,真正有信心、要实修的人,不一定要背很多书,对一个偈颂再三观修的话,也能断除我执,断除世间八法,如此一来,不管你到城市里,还是住在寂静地方,都不会受到烦恼的骚扰。

癸二(教诫断除彼之果——罪业)分二:一、真实宣说;二、需断彼之理。

子一、真实宣说:

汝为沙门婆罗门,师客父母王妃眷,

亦不应造诸罪业,地狱异熟他不分。

作者对乐行王说:大王,你依靠前世的福报,即生中遇到了佛法,有明白取舍的机会,自己也能闻思修行,(没有福报的人,即使亲见佛陀,也不一定随学。)所以不仅为了自己,哪怕是为了具足功德的比丘、婆罗门等殊胜对境,也千万不要造恶业。

有些人为了供养上师而杀生,说:我的上师来一趟不容易,我要好好请他吃一个火锅。请客的过程中,杀了很多很多众生。他认为上师是成就者,只有一吹气,吃掉的众生就能全部超度,但上师到底有没有帝洛巴的境界呢?如果没有,这样对上师的地道会有障碍,对你的修行也有障碍。以前藏地有一种传统:你请一位上师的话,为了让上师吃顿好饭,主人要宰一只羊。但华智仁波切出世之后,这个恶习基本上就断了。为了上师等应供处而杀生,这个过失非常大。

除了应供处以外,为客人、父母、亲眷、子女等,也不应该造恶业。否则,自己一旦离开人间,堕入地狱感受异熟果报时,他们一丝一毫都不能分担。曾有人说:为了保卫祖国,杀人也不要紧,这个业由全国人平摊,每个人只得一点点,你不用承担太多。这种解释不正确,不管你是为了谁杀生,造恶业的果报唯有你一人承受,这没有什么可推脱的。

我们有些人的父母,曾为了我们杀过很多生,造了很多罪业;我们自己也帮别人好心好意杀过,有些人说:我不是为我自己,而是为了父母。佛经中说要报恩,所以我每天给他炖一只鸡,不然他身体越来越不好了,我一定要孝顺!其实这样对他更不利。但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所以这次讲《亲友书》很有必要。

在轮回的道路上,不管是父母也好、上师也好,都不能分担你的罪业。《地藏经》云:父子至亲,岐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父亲和儿子的业力各不相同,即使在轮回旷野中相遇,比如在地狱中遇上,要互相帮助也没有办法,自己造的业必须要自己承受。

有人也许怀疑:既然造业必须自作自受,那我们回向是不是不管用了?不是这样的。我们通过念经回向,可以减轻他的罪业,但即便如此,自己的罪业也要自己承受。比如你杀了人,按照世间法律,你弟弟不可能代你受刑,你自己必须为所做的一切付出代价。寂天论师说:命绝诸苦痛,唯吾一人受。《月灯经》也说:自作自受,他作不受。因此,无论造善造恶,一人做事一人当,不可能让别人来代受。

从前波斯匿王有个女儿叫善光,聪明端正,福报非常大,一直在皇宫里享受快乐。有一天国王说:你要知道,你现在的幸福全凭父王之力。她却答道:我凭自己的业,感得这样的福报,这并非父王的能力所致。国王听后非常生气,马上密令侍从去找一个身无分文的乞丐,将善光嫁与他,让她独立生活。善光仍不后悔,心无反顾地与乞丐离宫而去。

途中,善光问丈夫:你有没有父母?乞丐回答:我父母先前是舍卫城最大的长者,如今已去世,留下我孤苦伶仃,平日以乞食过活。善光又问:你父母的住宅还记得吗?”“记得,现在那里是一片空地。于是他们就到了那里。以善光的福报力,不论他们走到哪里,随处都有地下宝藏自然涌现,他们又变成非常富裕的人。国王听说此事,感到非常惊讶,当时佛陀在世,他就去问佛陀。佛陀说:善光在毗婆尸佛时代,曾恭敬供养过佛塔;又于迦叶佛时代,以美食供养僧众。以此果报所感,生生世世中财富不会离开她。

所以,我们做善事也好、做恶事也好,一定要牢记自作自受。这种因果观念,现在很多人将信将疑,对因果尚且如此,那么甚深的法更不用说了。作为佛教徒,一定要有因果不虚的定解,这是非常难得的世间见解。《正法念处经》中说:业果善不善,所作受决定,自作自缠缚,如蚕等无异。善恶业果自作自受,就如蚕作茧自缚一样,造善业感召人天福报,造恶业则会堕入恶趣,播下种子必然成熟果实,这是无欺的自然规律。

你们可能曾为家人杀过生,如果没有忏悔清净,罪业一直跟着你,临命终时定会找你算账,这并不是吓唬谁。所以,有机会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地忏悔,从今以后不管是为了谁,就算是你的上师或最好的朋友让你造恶业,你也不要听他的,不然到时候感受果报,谁也无法替你分担。就像在世间中,有人让你去杀人放火,违背法律以后,只有你自己坐牢,谁也替代不了。所以,因果规律真的很可怕,大家一定要有坚定的誓言:今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再也不造恶业!若能如此,才算是真正的佛教徒。

子二、需断彼之理:

有者所造诸罪业,纵未即时如刀砍,

然死降临头上时,罪业之果必现前。

这个颂词对当今时代的人来讲,非常非常的重要。有些人作恶多端、罪大恶极,但所造的罪业并不是马上成熟,不像用刀割身体即刻会出血一样,立竿见影。有些人到寺院里供养1000块钱,就希望生意立刻有所好转;有些人一辈子行持善法,但重病缠身,做什么都不顺,就怀疑因果不存在,这些想法十分愚痴,业力成熟需要一个过程,果报不可能马上降临。但它过了千百万劫也不会耗尽,就像智悲光尊者比喻的那样,高空飞翔的金翅鸟,虽然暂时看不到它的影子,但并非没有身影,一旦它落下来,影子就会顿时出现[1]

很多人今天杀生,明天没什么感觉,就认为因果不存在,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我们所造的业,有些是现世现报,今生造业,今生成熟果报(顺现法受业);有些是今生造业,下一辈子感果,就像造五无间罪一样(顺次生受业);有些是今生造业,再过几百年、几万年才成熟果报(顺后受业)。业的差别非常非常大,虽然业力不会耗尽,但也不像人们所想象的,做了善事就马上现前果报,造了恶业马上感受痛苦。

有些人看到贪官污吏无恶不作,可是他的事业、家庭样样顺利,造恶业似乎没有报应,而有些行善的人,做什么都不成功,生活也是一贫如洗,于是就对因果产生怀疑。实际上,造业如同播种,学过植物学的人都知道,春天种下去的种子,秋天才可以收割粮食,有时候因为水分、土壤、化肥等关系,本来该今年成熟的,明年才会结果。我们在院子里种花时,种子的说明书中说,过一年就可以开花,但有些种子两三年后才发芽,这种情况也有。所以,对因果的奥秘,我们没有研究、没有了解的话,很多道理都不懂。虽然佛经中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但如果道理上没有通达,则根本不知其所指为何。

造罪业马上没有感觉,并不代表它没有果报。今生中造业,也许死后中阴身时出现果报,也许来世出现果报,也许来世的来世才出现。有些人用一个比喻说明前世后世存在,我觉得用它来证明业因果也可以。比如,我拿手机拨一个人的号码,拨通了以后,通话时虽然没有线来连接,但通过无线电波可以传入对方耳中。这个过程具体是:我对着手机说话,被耳朵能接受的声波,即被转换为电波,经发射器处理放大为无线电信号,再由天线发射至卫星。通过卫星的传递,对方天线接收到无线电信号,将此信号送到接收器,把电波转变为原来的声波,再由扩音器放出来,此时就可听到原来的声音。这中间有一个转化过程。

造业受报也是同样,比如我今天杀了生,这是用今生的身体造的,离开人间时,昏厥一会儿后变成中阴身,这个肉身也随之舍弃,只剩下一个意识形态,就像是做梦时的身体。此时杀生的恶业,存在于阿赖耶上,也变成了意识形态,就像声波转化成电波一样。再过一段时间,我投生为下一个身体,业力又在那个身体上复现,如同电波又转变为原来的声波。所以,佛陀在经典中说业力之网极大,有些人前世身体上的痕迹和习气,经常会在后一世的身体上出现,原因就是这样。

如今证明前世后世存在的报告非常多。前段时间,我看了一个人转生到泰国去的经历,叙述他是中阴身时如何、最后怎么样入胎,跟《中阴教授》所讲的一模一样。只不过现在很多人非常迷茫,根本不知道因果真相,不相信今生造业、来世会成熟,这就像不相信你在手机这头说,经过山河大地重重阻碍,对方仍能原原本本听到一样。其实,这一切依靠的都是缘起力,只不过是方式不同而已。

大家对业果规律一定要了解,若能了解,对佛陀的教言会生起极大信心。《无量寿经》云: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譬如,你给别人打电话,打谁的号码,谁就能接到,这中间不可能错乱。同样,你以自己的身体造业,将来定会在你身上感受,不可能让别人代受,《百业经》也说:众生所造之业,不会成熟于外界地水火风上,也不会成熟于其他相续中,而是成熟于自己的界蕴处。

当然,对这个问题若没有研究,不一定会很清楚。很多人不愿意提死亡,觉得很忌讳,但不提并不能避免这一条路,在这个世间上,无论你有钱、没钱,有智慧、没智慧,统统都是死路一条,这只不过是早晚而已。在人类历史上,永远不死的人一个也没有,我们就像监狱里的死囚,早晚有一天会被枪毙,你怕死也没有用,这就是你的命运。但学习佛法之后,如何面对死亡、死时怎么样、死后不是一了百了而是有延续,在佛教中讲得明明白白,不像世间的很多解释,能把无数人引入歧途。

所以,大家对因果取舍一定要小心谨慎,活着的时候,尽自己的能力造善业、止恶业,虽然做不到连一刹那的恶心也不生,但比较严重的罪业,有生之年千万不要做。同时,对佛教中关于死亡、为后世做准备的道理,平时尽量多串习,若能如此,死时就不会万分恐惧。为什么佛教徒死时那么安详,有钱人或科学家死时那么悲惨?关键就是你是否对死亡做好了准备。倘若你即生中没有造恶业,即使造过也做了忏悔,那么面对中阴和来世时,自己会有一种把握。所以,大家在这方面应该多修持,我们不死是不可能的,业因果也一定会存在,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不承认只是表露你的愚痴,除此之外根本抹杀不了真理。

辛三(断除财物之散乱)分三:一、总说财物取舍之分类;二、别说断除无义琐事;三、能断之对治。

壬一、总说财物取舍之分类:

佛说信心与持戒,多闻布施净知惭,

有愧智慧圣七财,知余财物无实义。

佛陀在《宝积经》、《长阿含经》等经典中,都讲到了圣者拥有的圣者七财。为什么叫做呢?因为对财富人人都喜欢,渴望从中获得快乐,同样,圣者对这七种法也很喜欢,能从中获得快乐,故称为圣者七财。凡夫人对有漏的财富非常重视,成天惦记着自己的吃穿、钱财、房子、轿车,而圣者认为对水泡般的身体进行保养不是特别重要,他最关心的是生生世世能带来快乐的财富,这就是圣者七财。

一、信心财:对上师、三宝、因果、四谛等有坚定不移的信任感,觉得三宝真的存在莲花生大士不是一般人释迦牟尼佛不是普通的王子,他是智慧尊者,而不是认为莲花生大士是个老头子释迦牟尼佛是个比丘,把圣尊看作平凡人,这个过失非常大。当你观想他们的形象时,应该有无比的恭敬心,这叫做信心。

学密法和显宗的人,具有信心非常重要。有些人念经时恭敬合掌,从很多姿态中可以看出他的信心非常大。而有些人没有信心,遇到什么样的功德境也不屑一顾,用转经轮也乱甩。可能我的境界比较差吧,经常观察别人的过失。有些居士确实学得不错,做什么都很有信心,看他的姿态也很舒服;有些居士也许不懂,也许学过但没有信心,很多行为不太如法。所以,有信心非常关键,如果没有信心,即使你是堪布活佛,再怎么了不起,傲慢心若非常大,对解脱也会构成障碍。

其实,说深一点,按照密宗的观点,我们正在念佛时,想阿弥陀佛的念头就是阿弥陀佛,除此之外,并没有一个佛从远处慢慢过来。如果你想念上师,对上师起信心,此时你的念头就是智慧本尊的上师。若对这方面有种信心,你的很多烦恼可以遣除,功德自然而然会积累,所以信心很重要。

二、持戒财:持戒是一切功德的根本。现在菩提学会的人比较多,希望大家至少要受皈依三宝的戒,然后根据自己的力量,受一分戒或者多分戒。每个人还是要受一些戒律,这样才能具足菩提心等上上功德。

三、多闻财:多闻的不是世间各种杂论,而是对与解脱有关的四谛等广闻博学。

四、布施财:指发放自己的身体、财物。五、观待自己无垢的知惭财。六、观待他人的有愧财。七、智慧财。

这七种法,唯有圣者才真正拥有,凡夫人只能相似具足。我们作为希求解脱者,应当尽量具足圣者七财,《法句经》云:信财戒财,惭愧亦财,闻财施财,慧为七财。《大圆满心性休息》中对此也有提及。《大圆满心性休息》是宁玛派的修行次第论,按华智仁波切的说法,《入行论》和《大圆满心性休息》那么好的论典,整个世间上也找不到,他讲了很多很多赞美词。不过,可能是众生业力现前吧,我把《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翻译出来后,前段时间总结了一下,请的最少的就是《心性休息》。我以分别念写的书全部都请光了,这本书却没有人请,我们这边的库存剩了很多,外面也剩了不少,有时候看来,人们真的不会选宝贝

我们修行人一定要舍弃房屋、轿车、钱财等有漏财富,有多少车、多少栋楼、多少钱并不重要,应如《菩萨宝鬘论》所言:舍弃一切有漏财,当以圣财为严饰。法王如意宝在世时经常说:我们不要互相攀比有漏的财富,你修了一个房子,我的房子就要比你高,这不是一个修行人。不过,现在世间人就这样,两人一见面就问:你有没有轿车?有没有房子?房子装修了没有?……”80年代时,大家关心的是你家有没有电视?你家有没有洗衣机?而现在完全变了——“你有没有房子,是不是别墅啊?你有没有轿车,是不是进口的?整天谈论的就是这些。而我们作为修行人,应该看自己具足哪些圣者七财。《维摩诘经》云:富有七财宝,教授以滋息。具足圣者七财的话,菩提善根才能得以成熟。

现在积累钱财的修行人非常多,可是积累圣财的多不多呢?大家应该观察一下。如今人人都想发财,结果发的只是有漏的世间财,这样的财富越多越不满足,最后自己非常痛苦。出世间的圣者七财,让我们不仅仅是一世,乃至生生世世都非常快乐,然世人并不知道这一点,他们觉得只有钱财让自己满足,没有想到却事与愿违,感受到了无边痛苦。

因此,我们要依靠这些圣者教言反观自己,作为一个修行人,名声不重要,利养也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自心与法相应,具足清净的戒律,发放布施、广闻博学……若具足这样的圣者七财,别人不赞叹你也不要紧,别人歧视你也无所谓,自己修道定会圆满的。

大家学习这部论典,能得到许多新的思维方式。虽然我讲得很不好,但你们自己应该发挥,尽量打开思路。每个人对世间事情想得那么多,为什么不想想对来世有利的解脱妙法呢?遇到圣者龙猛菩萨的教言,各位理应生起极大的欢喜心,以欢喜心来希求,得到的功德也是无量的!

好,今天讲到这里。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1] 智悲光尊者在《功德藏》中说:高空飞翔金翅鸟,虽暂不见身影现,然与其身无离合,因缘聚合定现前。

思考题

26、作为一个修行人,就算你没有其他功德,至少也应具备什么功德?为什么?

27、在本论中,作者教诫如何断除世间八法?有人认为:不被八风所动,是出家人很高的境界,在家人根本做不到。这种说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28、有些人为了孝顺父母、供养上师而造恶业,你怎么看待这种行为?如果你周围有这种人,你打算如何劝阻他?

29、现在有些贪官无恶不作,但他们家庭事业样样顺利,而有些人修行非常好,却一贫如洗、重病缠身,这是否说明业因果不存在?为什么?请谈谈你自己的体会。

30、什么叫圣者七财?你具备哪些?你是修行上的富翁,还是生活上的富翁?你认为哪个更重要?

标签:亲友书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