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图书连载>> 四部医典>>正文内容

《四部医典》诊断(一)辨症

       

发布时间:2009年03月05日
来源:四部医典   作者:宇妥·元丹贡布等著 马世林、罗达尚、毛继祖、王振华译注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论述本

第二十四章 诊断(一) 辨症

意生大仙接着问道:“善哉!导师明智师长。辨症部分应该如何去学习?请医药王予以指教。”明智大仙讲道:“善哉!大仙请仔细听。辨症犹如火与烟的关系,火是烟的基础,烟是火的表现;所以辨证就必须先认清症状。不懂这个道理的医生,认不清症状,犹如把烟错误地认为是水蒸汽,或者看见天空中有了云,就认为要下雨,把不可靠征兆,看成是可靠征兆。因此分析疾病的症状是非常重要的。疾病诊断须从三方面着手:直接将疾病诊断出来;取信于患者,让他认为这个医生高明,故须采取适当方式诊断疾病;诊断时须进行分析取舍,将疾病辨明。

直接诊断疾病,须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从引起疾病的因素方面去分析诊断;从性质、症状方面去诊断;从有益、有害的方面去诊断。诊断疾病,须从引起疾病的病因、病缘、饮食、起居中去分析,找出真正的原因,特别是要清楚地知道发病的外缘,因为因与果是不会发生矛盾的。从性质、症状方面的诊断须注意诊断的基础、诊断的对象、诊断的途径、诊断的方法。所谓性质,就是指龙、赤巴、培根三者。须将其增长、耗损、蓄积、升起、紊乱等阶段的症状分析清楚,最后归纳为寒与热两种性质。所谓诊断的对象,就是从五官及其五境、五种污物来检查。五官是:眼、耳、鼻、舌、身五者;五境是:色、声、嗅、味、触五者;污物是:痰唾、大便、呕吐物、尿、血五者。所谓诊断的途径,就是要从地点、季节、体型、年龄、昼夜、空腹、饱食等进行诊断。所谓诊断的方法,主要是望、触、问三诊。望诊是凡能用眼睛看到的都要观察、看体型、察肤色,特别应该观察尿与舌。这是视觉所及的诊断。触诊是触摸全身的寒热、皮肤的燥润、凸起等,特别是要切脉。这是分析脉搏信息的诊断。问诊是听力所及的都要询问;询问的病因,患病的时间,患病的部位,特别是病因、部位和症状,必须问清楚。问清病因就会知道患的是什么病,问清部位就会知道发病的途径,问清疾病的特征,就会知道病情的细微差异,而不致于混淆。因此,在三诊中问诊最为重要。这是听声音的诊断。从有益、有害方面诊断,观察病因与疾病的性质两者之间是否相符,详细观察就能正确地诊断。这样,医生才能掌握病情,顺利地从饮食、起居、药物、外治等四个方面进行治疗。”

标签:藏医|诊断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