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发愿实修>> 修菩提心>>正文内容

代敌人受苦观修法

       

法圣阿康仁波切著 缪树廉 译

发布时间:2009年01月20日
来源:摘自《伏虎——无明烦恼对治法》   作者:法圣阿康仁波切著 缪树廉 译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代敌人受苦

  于此观修法中,我们要应付三个层次的敌人:

  一、国家之敌:在这个层次,我们是应付笼统的恶势力或苦难,包括与我国交战的国家;同时也应付非人的恶势力,如疾病、干旱等。在感情上,此一层次不深。

  二、自己之敌:那些为了个人理由而遭厌恶之人,但非亲近之人。在感情上,此一层次比上一层次深,但还不是很令人痛苦。

  三、因亲密关系而产生之敌;你深恨的或深恨你的那些亲友。你如果没有这样的敌人,就想想你特别不愿接近的动物。

  在所有上述情形下,我们都是要应付贪、妒、瞋等不良情绪。像以前一样,不良情绪也是显现为黑色,但是现在我们要让每一种心毒皆有其明确的形状和身分——贪着,现小公鸡相;瞋恚和嫉妒,现蛇相;无明或痴,现猪相。

  实修

  (1)净化

  在试图代敌人受大苦之前,先必须处理自己的心毒。首先观想面前有一金光球。专注在你对某一特定之敌所生起的不良情绪上,让这些情绪呈现前述焦油般的浓黑汁液状。对自心中的这些污垢保持警觉,对面前金光球的清净敞开自己,让金光随你的入息进入你的身体。出息时,不良情绪皆以焦油般的黑汁形态离开你身。

  此黑汁一离你身,即融入你面前约一公尺处的地中,不留一点痕迹。你逐渐感到自身充满金光球的金光,而对焦油般的黑汁,及其所象徵的不良情绪,都越来越淡,越来越不实在。现在你深信自己与清净的智光及悲光无异,可以承受敌人的苦了。

  (2)代受众苦

  观想所有来自敌人、危害国家的恶势力,以及来自亲友的恶势力。你立即把它们全部吸收——它们是以焦油般的黑汁形态进入你身。由于你的身、口、意是清净的悲智,所有不善皆在你身内被焚,而化为清净的白色悲光。随着观修的进行,你那利益一切众生之愿不断增长。当朋友及其他在你身边的人射出诸毒时,你不会逃避。相反地,你会把诸毒吸收,而将它们转化为慈悲,然后退还原主。

  (3)代个别敌人受苦

  观想一个你觉得难以相处的人或动物——此人或动物对你怀有瞋恚、嫉妒等强烈的不良情绪。专注此人或动物,确认其最大的痛苦是什么。

  一旦确认其最大的痛苦为何,假定是瞋苦,那你就让瞋苦显现为焦油般的黑汁。你将他们之苦吸入自身,一入你身,此蛇便被大悲之火所焚,而化为清净的白色慈光,回归原主。慈光也可依照你的意愿改成其他颜色,但大抵应为白色。像前面的那样,痛苦变得越来越淡,越来越不实在,终于你所吸入之色跟你呼出的清净之色一样了。于是黑汁消散,仅有净光的交换而已。最后,双方都是悲智的光相,能够相互谅解和尊重了。

  修完之后,让你的心安住虚空。只要你觉得自然,就尽量久住。

  每天修此法一次,每次一小时三十分钟。连续修四周。

  问:如果觉得多修此法有益,可否延长修行时间?

  仁波切:可以,没问题。不过,本实修法中各个项目所占时间的比例,仍应维持。

  问:“悲智心”这个名词代表什么?

  仁波切:它的意思是:悲智皆在你心内,既是潜能,也是现实。在此阶段,你生起它来。但本质上它是实非虚。这是你可以完全信任的。

  问:对这种实修法,我十分陌生,一想到要承担别的痛苦,我就有点怕怕。我不会因而生病吗?

  仁波切:你不要忘记自己本性的清净。你承担别人的痛苦,不会让你生病。你吸收的痛苦或烦恼,在你身中央与白光相会,而被焚烧净化。那就像焚化炉的情形,其中含有净化的作用。念念不忘本实修法所能产生的良好结果,便会提高我们的修行意愿。由于是在修心,我们既不应把事物看得太实在,亦不应让自己的想像失控,记住这一点对我们也是有助益的。我们所修的观想是有节制的,如法而修便不会有害。

  问:此关修法一直在讲发起悲心,若要发起悲心,难道无需智慧吗?我们能只靠发起悲心而期望智慧自来吗?

  仁波切:你的确需要悲智兼具。要想发起真正清净的悲心,必须有智。这个问题大部分要看你把什么列入“悲心”的范畴了。如果看到有人在哭,你只是跟着哭,那于事无补,没智慧可言;但是如果你知道如何为其除苦,如果你有除苦之道,那么结果便会是正面的了。你们二人可以同声一哭,但若要有正面的结果,则要靠能帮助你们离苦的智者。因此你可以说你不只是求有悲心,同时也在寻求智慧。

  在依赖悲心方面,我们必须运用常识,尽已之能帮助他人。获得智慧的方法之一,是不把事物看得那么实在或那么“了不起”。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