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发愿实修>> 修菩提心>>正文内容

普贤行愿修行要诀

       

西元2003年1月31日于美国佛教学会

发布时间:2008年11月28日
来源:成道佛学讲座纲要   作者:成道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末法众生各随机宜,无论是一宗独弘,或八宗共弘;甚至于专修“人天佛教”、“三乘共教”或者是学“一乘不共教”;均离不开常轨,“机”与“性”不相应,全是白搭!

  文殊菩萨的一行三昧,普贤菩萨的十大愿,观世音菩萨的普门示现,地藏菩萨的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等等。都离不开四法:“虚空界法”,“众生界法”,“业力法”以及“烦恼法”。此四法若是有“尽”的一天,那就不需要再有佛法了,大家也就没有那么多的困扰与烦恼,生死会更自在。

  由于虚空无尽,相对著众生亦无尽,烦恼也跟著无尽,业力更是重重无尽。所以佛陀、菩萨就必须用无尽的佛法,来度无穷无尽的众生;众生也才有机会断烦恼与业力。

  因此,修行唯有从“事相”上的佛法去用功,才能进入“理性”上的佛法而证悟。普贤菩萨十大行与十大愿,即是最恰当的。注:行(音:ㄏㄥˋ)与愿是不相同的,修行与愿力必须分开来谈:

  修普贤菩萨的行愿重点是先了解:

  虚空边际无尽故,所有众生亦无尽,
  一切众生无尽故,业与烦恼亦无尽,
  业与烦恼无尽故,我此行愿亦无尽。

  这个意思是:只要有虚空的地方,就有众生,有众生的地方,就有烦恼,有烦恼的地方就会有痛苦!因此,虚空无尽,相对的众生、业、与烦恼亦无尽,那么“行”亦无尽,“愿”亦无尽!所以要救度的众生不是一个、二个、或多个,在这种矛盾下取其不矛盾。

  因为佛法的盲点就在于此“行与愿”的杠杆上,大家必须了解:

  菩萨所发的行愿,是以自身的第八意识所发的,其心是清清净净的,在真言之下,行愿力本身即是净土,因此,行者必须用平常心去修,不可以用有相法的众生去断其烦恼与业。

  菩萨行愿所念及的一切众生,悉含如来藏性的,才能安住于无上菩提,运用大乘微妙之法悉数度之!

  另从天台教、观二门,菩萨内系依次第舍劣取胜法,最终安住于究竟之秘密庄严心,降伏了前九住心;外则观诸法觉悟之理无自性,止除一切妄惑,自真起用,万法斯具。

  若依显密双修法,则以入三摩地之大定,运用教观二门的胜义菩提行大悲的行愿。这法门是三门和合的秘密法,一般人是无法能知的!

标签:普贤|大愿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