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佛教相关>> 文化教育>>正文内容

青少年的网络谩骂习惯是这样形成的

       

发布时间:2008年03月29日
来源:www.jfdaily.com 2008-3-28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北大校长郑重其事地告诫大学生们不要在网上骂人,并要将此写入学生道德守则之中。而前不久学者张五常也通过博客对大陆学生在网络留言中的骂人现象表示担忧。

  对此,吴祚来在3月25日《中国青年报》撰文说,我曾向一位在德国读研究生的中国学生了解德国学生的上网情况。她说德国学生更多的时间是用在图书馆或体育场,他们很重视现实性的交往,现实的活动远多于网络上的虚拟活动。

  反思我们的语文教育,语言表达教育非常缺少,而文字教育超常发达,从幼儿园到大学校园,学生们有多少时间是在公开表达?但作文却无所不涉,正因为学生们没有公开辩论与表达的练习,所以现在我们看到一些中小学生甚至大学生们面对电视采访,语言非常匮乏。

  从心理学角度看,严重的压抑造成严重的变态。青少年说出一些恶意话语,是因为他们认为他们的任何语言表达都是无力的,不会引人注意,只有软暴力语言能够形成足够的杀伤力,以一种伤害反击另一种伤害。

  北大校长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给了学生们多少话语空间,多少爱的空间与尊重的空间,多少信任的空间与表达的自由?学生们没有公共表达的空间,恶意的暗语言就会无端地散布蔓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