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佛教相关>> 人生哲理>>正文内容

中西方生死观比较

       

发布时间:2007年10月09日
来源:网易博客--moon shine   作者:邓晓芒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学哲学就是学死亡”

“人在谈到死亡的时候,会最感到孤独无助”

  讲座音频下载请见http://www.univs.cn/newweb/univs/hust/2007-03-16/740249.html

  讲座摘要:

一、中西方生死观的根本区别:

1、对待生命(活)

  中国:将个人生命看作一种手段,以达到其他目的,如天下、历史(留取丹心照汗青)、家庭、种族等。

  西方:将生命本身作为目的,其价值就是生能带来快乐。

换句话说,

  中方:将生命看作是义务,尤其儒家思想更是如此。(佛家和道家是淡化生死)

  西方:将生命看作是权利。

2、对待死亡

  中国:将个人死亡作为向群体过渡的环节(自己死后,还有子子孙孙)。希望自己死后能为世人留些什么。

  西方:将生死看作个体的生命,并会以另外的形式延续,如灵魂、天堂等。不考虑留什么,如果有考虑,则只考虑灵魂归处,上帝如何审判等。

  *中国——追求历史不朽;西方——追求灵魂不朽

二、不同历史时期的中西生死观比较

1、古希腊时期

  古希腊:快乐的民族

  在生命中(现存中)追求自己的个性实现,价值在于此生此世。无论是生还是死,都是为了个性的实现,乐观开朗。

  例如,苏格拉底,原本有机会越狱逃脱死亡的,但是他拒绝越狱,他说:“趁我现在还没有被任何人辩败的时候死去,不好么?等到以后老了,脑子和嘴巴都不灵活了,和别人辩论时辩输了,那时再死就太失败了。”

2、罗马时期

  罗马:幸福的标准降低了,追求的幸福即“不痛苦”,也即“不动心”。

  罗马时期的三大哲学流派:

1)施罗哲派(理性派):要过清心寡欲的生活,用逻辑和理性(这里的理性是指“世界就是这样的”)来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愿意的人被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被命运拖着走。”——道德本身就是幸福的。(相比而言,古希腊则更讲感观、感性)

该派名言:“太阳底下没有新东西。”

2)伊壁鸠鲁派(感性派):幸福是感观上的享乐,也是精神上的。(属于享乐主义者,但不是纵欲主义者)——“要适当控制自己的欲望,以更多地满足欲望。”

3)怀疑派:保持真理就是不作任何判断。

  代表人物:皮拉(他什么都不信,实质是因求知而怀疑一切)

  古代中国:责任的民族

  认为生下来就有责任,要还债、报恩,还要养育后代。

*有中国特色的三大自杀理由:

  A表明自己的清白

  B羞于见人

  C惩罚别人(古代有“逼死人命”之刑)

*中国追求的三大幸福:福、禄、寿

*中国追求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3、中世纪时期

  认为有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此岸世界是现实的世界、

  基督:重视彼岸世界,是正义的世界。

  基督徒对人生的苦难很有忍耐力,这种忍耐力来自于对彼岸世界的向外。而中国人(以余华小说《活着》里的主人公福贵为例)也有很强的忍耐力,这种忍耐力则是因为单纯地为了活而活。

4、近代西哲

  生死有别,但生和死有一种联系——通过上帝的信仰,使人有一种做好人的信心,有盼望。

5、现代西哲

  将死亡放在根本的意义上,通过思考死亡来思考生的意义。

  波伏娃《人总是会死的》表达的观点:看上去,死亡是人的缺陷,但是也是人的权利。因为有死亡,人才会珍惜生命,发挥创造性,活得有精神。

标签:生死观|中西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愧对
下一篇:在哲学的入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