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发愿实修>> 辨邪识魔>>正文内容

略述著魔、躁郁症或自杀倾向的对治法(下篇)

       

──《下篇》适合佛教徒读者阅读

发布时间:2007年09月22日
来源:http://www.ucchusma.idv.tw/abhaya/Sanskrit38.htm   作者:果滨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法疗法

一般来说,魔的分类有许多种,大致有“二魔说、三魔说、四魔说、五魔说、八魔说、十魔说、五十阴魔……”等。“二魔说”分成“内魔”、“外魔”二魔,“内魔”由自身产生障碍,“外魔”则系自他身而来之障碍。本文不在此详细讨论魔力的“来源”及其“因果业报”,只就“如何治疗”来探讨。

(一) 修持佛法

  据《摩诃止观》言治鬼魔的方法有三:

(1)觉诃(识别魔障为那类鬼神所致,呼其名而呵斥之)

(2)持诵(指诵戒本、佛名、咒语等)

(3)修止观。

(1)、呼唤鬼魔名字-劝持诵楞严咒”:

《摩诃止观》云:“呵其宗祖,闻即差去”,呵云:“我识汝名字,汝是追惕恶夜叉,拘那含佛时,破戒偷腊吉支贪食嗅香,我今持戒不畏于汝”。这样呵斥就可除魔。《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觉知魔事八》亦云:“行者若见常用此时来,即知其兽精,说其名字呵责,即当谢灭”。这是以“其名号”治“其妖”之法,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关於呼唤鬼神名这个方法,大家一定有个疑问,我们如何知道鬼魔的名字?如何对治?其实很简单,告诉大家一个秘诀,你只要一心持诵《楞严咒》就可以了,因为《楞严咒》的“咒义内容”是:【能降伏十三大鬼众】、【能催伏十二大食鬼众】、【能斩伐十六大外道咒诅邪术】、【能摧破五十大天神兵众】、【能转化五大恶心】、【能禁断五大邪术】、【能调伏十五大食鬼众】、【能转化二十五大恶心、邪心鬼魅众】……等,这些咒语都是采取“称其名字”后再“呵责”的方式。

《楞严经》一向是被视为对治魔境的重要法门。下面举经文来说明《楞严咒》的重要性:

《楞严经.卷七》云:“十方如来,因此咒心(指楞严咒),得成无上正遍知觉。十方如来,执此咒心,降伏诸魔,制诸外道”。

《楞严经.卷十》云:“阿难!若有众生,能诵此经(楞严经),能持此咒(楞严咒),如我广说,穷劫不尽。依我教言,如教行道,直成菩提,无复魔业”。

《楞严经.卷十》云:“若诸末世愚钝众生,未识禅那,不知说法,乐修三昧,汝恐同邪,一心劝令持我《佛顶陀罗尼》咒。若未能诵,写于禅堂,或带身上,一切诸魔,所不能动。汝当恭钦十方如来,究竟修进最后垂范”。

《楞严经.卷七》云:“十方如来,传此咒心,于灭度后付佛法事,究竟住持,严净戒律,悉得清净”。经文一再重覆“楞严咒”乃是释迦如来“究竟修进最后垂范、究竟住持”,足证“楞严咒”乃是降伏诸魔不可忽略的神咒。

  憨山大师也专劝持《楞严咒》除魔,大师说:“云神咒者,乃一切诸佛秘密实相心印……虽以“止观”之力而消磨之,盖有深固幽远,殊非智力可到者,苟非仰仗诸佛如来秘密心印咒轮而攻击之,倘内习一发,则外魔易侵,如此又何能出生死,证真常,而入寂光净土哉?盖行有显密,前“正观”之力,所谓显行,此“陀罗尼”,乃密行耳”。大师极力提倡神咒之效,如果以“止观”治魔,恐“非智力可到者”,所以必须仗如来秘密神咒以加被之憨山大师又云:“行人于生死险难之中,而欲证菩提,非神力加持,又何以济众难出险道乎?……”。

《摩诃止观·卷八上》还说:“若“鬼魔”二病,此须深观行力,及大神咒乃得差耳”,智顗大师《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觉知魔事八》云:“若诸魔境恼乱行人、或经年月不去,但当端心正念坚固,不惜身命,莫怀忧惧。当诵大乘方等诸经治魔咒,默念诵之,存念三宝。若出禅定,亦当诵咒自防,忏悔惭愧、及诵波罗提木叉。邪不干正,久久自灭”。这里并加上诵经、持咒之法,并言“若出禅定,亦当诵咒自防”,可见“持咒”却魔一法并不可忽略。

  持诵佛咒,原则上什么咒都可以,但是如果仍然不得力的话,就请改诵《楞严咒》或者《秽迹金刚咒》,理由是:《楞严咒》很长,要有强大的意志力和耐心来学着念,只要肯发心学念,魔力终有“除去”的一天,《楞严咒》可除任何再大的魔王、神鬼妖精、飞精……等等。建议用“梵音”念的原因是“比较快相应,比较得力,咒力较易显现”。推荐念《秽迹金刚咒》的原因是历代禅师很多都念此咒除魔障,从《秽迹金刚咒》的“咒音”来看,它的确具备了去除魔力的“咒音”在里面!

《楞严经》和《楞严咒》相关资料网站,请参阅

http://www.buddhanet.com.tw/buddha40/shurangama/9110-sa.htm

《秽迹金刚》相关资料网站,请参阅

http://www.ucchusma.idv.tw/

(2)、持诵戒本”:

持了咒语如果还不能除魔的话,则“当密诵“戒序及戒”,戒神还守,破戒鬼去”。以“诵戒”及护法戒神的力量去驱魔。《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觉知魔事八》云:“若出家人,应诵“戒本”;若在家人,应诵“三皈五戒”等,鬼便却行匐匍而去。如是若作种种留难恼人相貌及余断除之法”。

《佛说灌顶三归五戒带佩护身咒经.卷三》也说:只要受持三归依者,即得三十六种善神护卫,受持戒可得二十五善神护念。

(3)、念过去七佛名”:

在《治禅病秘要法·卷下》提到:“应当“数息”,极令闲静,应当至心念“过去七佛”,称彼佛名”。也是是要念“过去七佛”的名号来降魔,七佛是“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与释迦牟尼佛”。还有,最好用“标准梵音”来念这古七佛号。

  凡是修道用功的人,当有魔境变现的时候,应当专心提起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或“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等。不论你是持名念佛,或是观像念佛都可以。因为我们自力的功夫有限不大,必须仗不可思议的佛力来加被。经文说当我们在念弥陀佛时,有四十里路的光明照耀,所以念佛无功不成,无德不圆,无难不除。若能依念佛法,来对治魔,非但魔要惊怖不敢相近,而且也会对你产生恭敬心了。

(4)、于后座挂“方镜”防妖

《摩诃止观》云:“隐士头陀人多畜“方镜”,桂之座后,媚不能变镜中色像,览镜识之,可以自遣,此则内外两治也”。在坐后挂上“方镜”以除妖,我想这有点像道家置“八卦镜”之术。

(5)、“拜忏诵经”:

  以修持佛法来除魔,众多法门中以“拜忏”为最上等法门(如果病人可以拜佛的话),因为“弥天大罪,一忏便消”,今生会着魔,大都是贪心、贪法、贪宿命、贪境界、贪快速、贪神通、甚至执着所修的功德福报……等所引起的。千魔万魔均可采“一心拜佛”来除障。拜水忏、梁皇忏、万佛忏、千佛忏均可!

  念诵佛经,原则上什么佛经都可以,如果仍不得力的话,笔者建议可改成念《金刚经》,因为这部经是“除相”的、去“执着”的,人会着魔,就是着了“色相、魔相、神相、鬼相、善相、恶相”等,努力的念《金刚经》,一定可以克服魔力的。《金刚经》一天最少一部,多则数部。

(6)、“燃臂回向”:

《楞严经》云:“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提,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然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爇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揖世间,永脱诸漏”。

  《梵网经.卷下》言:“若不烧身、臂、指供养诸佛,非出家菩萨”,意即若不烧臂则“非出家菩萨”。

儒家常言“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经·开宗明义章》),我们可以把这句话归类是近“小乘”;而孔子却又称其“泰伯断发”为“至德”(《论语·泰伯篇》);又如比干之“剖心”,《论语》则又美其“为仁”(【微子篇】),好像又成了佛教“大乘”的行为。从儒家的经典来看,也不是永远都死板板的“不敢毁伤”。

  燃臂是在手臂上燃香,一般是在受菩萨戒时才燃臂,有燃一柱、三柱、九柱、二十一柱、四十九柱,乃至百柱以上。如民国戒心大师共燃臂香九十六柱,亦有燃于胸前或背上者。经论中常提到“烧臂”的如《悲华经·卷九》载世尊昔为灯光明转轮王时,曾烧手臂七日七夜照亮道路,让失道的五百商人得以获救,经云:“以是善根因缘,今燃此臂为示道故。令是诸商安隐得还阎浮提中,燃臂乃至七日七夜,此诸商人寻便安隐还阎浮提。善男子!我于尔时复作善愿,若阎浮提无诸珍宝,若我必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另外《贤愚经·卷六》也有类似的故事,世尊往昔做“萨簿”时,曾自缠两臂以酥油烧之成火炬,照亮黑暗,进而整救了五百贾客。在史传部中记载燃臂的高僧也很多,如《续高僧传·卷二十五》载隋·慧云大师知朝国将亡尽,为救愍兵灾劫难,竟“燃臂为炬”,期能攘斥灾祸,慧云大师的“燃臂为炬”与《悲华经》和《贤愚经》记载世尊往昔行菩萨道的故事相似。唐·慧云大师“于像前以刀解臂,蜡布缠骨而烧焉”。隋·法朗507~581)大师甚至“燃臂脚及手,申缩任怀,有若龟藏”。而南朝梁代禅宗著名之尊宿傅翕(497~569)大士(即善慧大士),一生徒众甚多,讲经说法不辍,却每率徒众“焚指燃臂”以供佛之举,乃至明朝蕅益大师一生燃臂无数……等等。

蕅益大师曾对“然臂”的事赞叹的说:(详《蕅益大师全集(十八)·灵峰宗论卷七之一》页11247-11248之“寄南开士血书法华经跋”)

《法华》、《楞严》深叹“然臂指及然香”功德,亦以此耳。或谓断烦恼臂,然无明身,岂在区区血肉间?不知众生结习浓厚,虚幻血肉,如翳眼中脂,当体即是为明烦恼。僧问紫柏,如何是生死根本?曰:只汝身是。云:恁么则死了便出生死。师震威一喝,鸣呼!大人作用,岂义学所知。盖实从半偈悟彻,故示人自亲切也。人能剌血然香,纵未明理,亦破敌前茅,傥高谈理性,不入行门,身见高山,何由摧碎?予每见此妙行,必深心随喜”。

  大师认为人如果能臂香,就算“未明理”,也是件无量的功德,一定深心随喜赞叹功德!

  这节内容不是在鼓励大家爇臂,也不是在说行菩萨者一定要爇臂不可。我要表达的意思是:如果你被魔力鬼神或冤亲债主“缠”得很紧,你想“速战速决”,那么就试试这招“燃臂”的功德,把燃臂的功德回向给冤亲债主或三宝,冤亲债主看你那么有“诚心”,很可能就会“放”了你,不过这个方法也请勿随便用,一定要请示出家法师,然后“如法”的在佛寺三宝前“燃臂”,先写好“回向文”,请法师代为燃臂,烧几颗都可以,以自己“发心”决定!

(7)、“修止观和空观”:

A止观

如何以“止观”之法治魔?《摩诃止观》云:“八十亿众不能动心名“止”,达魔界即佛界名“观”,但以四悉,止观安心,随魔事起,即以“四句”破之,横竖单复破悉无滞”。《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觉知魔事八》云:“行者既觉知魔事,即当却之。却法有二:一者“修止”却之……二者“修观”却之……知魔界如即佛界如,若魔界如、佛界如,一如无二如,如是了知,则魔界无所舍,佛界无所取,佛法自当现前,魔境自然消灭”。佛与魔皆“入实际”,是显法性无二,佛界与魔界是“一如无二如”,能如此观的话,则“魔界自然消灭”。

《摩诃止观》又言:“即此魔事,具十界百法……一魔一切魔,一切魔一魔,非一非一切。亦是一魔一切魔,一佛一切佛,不出佛界即是魔界,不二不别。如此观者,降魔是道场”。意思是要我们能够达到:“烦恼即菩提,佛界即魔界。无缘大慈。

菩提生烦恼,佛界生魔界。同体大悲。

《金刚经》上说:“法无定法”、“一切法皆是佛法,皆不可得”,所以佛法“不可得”,魔法亦皆“不可得”。佛界与魔界非但“不可思议”,亦皆“不增不减”、“不生不灭”,如此“佛魔两妄”,皆是虚妄。《楞严经.卷五》说得好:“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佛魔皆在一念心,了无可得!

B空观

《金刚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大乘起信论》云:“行者常应智慧观察,勿令此心堕于邪网。当勤正念,不取不着,则能远离是诸业障”。这些都是修“空观”对治魔的不二之道。

《摩诃止观》云:“若已受入,当从头至足一一谛观,求魔叵得,又求心叵得,魔从何来,欲恼何等?如恶人入舍,处处照检,不令得住”。

魔者何也?心者何也?若真实谛观,则一一不可得。《楞严经》之“七番破心”心非心,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皆非自然非因缘,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金刚经》上“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亦了不可得,故“魔从何来,欲恼何等”?一切都是唯心所造。《大乘起信论》云:“或有众生无善根力,则为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乱。若于坐中现形恐怖,或现端正男女等相,当念唯心,境界则灭,终不为恼”。

(8)、“专务修道,不理魔境,与魔回避”:

  除了“观想”外,仍不能去魔,则只好“以死为期,不共尔住”(《摩诃止观》)专务于修道,对魔境不予理会,或“善巧回转”与魔回避。《摩诃止观》曾举到一个例子:“释论云:释迦往昔在恶世,世无佛,求法精进,了不能得,魔变化作婆罗门,诡言有佛一偈,汝能皮为纸,骨为笔,血为墨,当以与汝。菩萨乐法,即自剥皮曝令干,拟书偈,魔即隐去。佛知其心,从下方涌出,为说深经,得无生忍”。从这个故事我们可得知只要“一心修道,以死为期”,万缘放下,则魔者亦为佛也。

() 焚香驱邪

  常在自己房间或佛堂点上“除障熏”或“沉香”,也可避邪!还有,宁可点“贵”一点、好一点的香,也不要去点化学合成类较差的香,关于香的种类可参阅:

《佛网--焚香之旅》http://www.buddhanet.com.tw/fire/fire01.htm

() 佛寺暂住

  到“修行较旺盛”的佛寺去暂住,过着佛寺修行的生活,暂时忘掉红尘中的种种烦恼,我看过有人住上一、二年,就在不知不觉中好了起来!各位想想:佛寺住上一、二年,放弃所有的工作或经济收入,然后换得终身的“鬼神病”,这是值得的!

() 法会加持

找高僧大德加持,或请人代做大法会,不论是佛七、水陆、放生活动、各种忏门、或者密教的“施身法”……等。总之,本人亲自多参加一点“大型”的法会,或者他人代为参加也可。要持续的做,要有恒心和耐力,相信终有解决魔障病的一天!

() 远离魔业的十种方法

  《华严经.卷五十八》之“离世间品”中有提及舍离魔业之十法,兹节录如下: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舍离魔业。何等为十?所谓:

  1. 近善知识恭敬供养,舍离魔业。
  
2. 不自尊举,不自赞叹,舍离魔业。
  
3. 于佛法深信解不谤,舍离魔业。
  
4. 未曾忘失一切智心,舍离魔业。
  
5. 勤修妙行恒不放逸,舍离魔业。
  
6. 常求一切菩萨藏法,舍离魔业。
  
7. 恒演说法,心无疲倦,舍离魔业。
  
8. 归依十方一切诸佛,起救护想,舍离魔业。
  
9. 信受忆念一切诸佛,神力加持,舍离魔业。
  
10. 与一切菩萨同种善根,平等无二,舍离魔业。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能出离一切魔道。

其中第一条“近善知识恭敬供养,舍离魔业”在智顗大师《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觉知魔事八》亦有言及,云:“是故初心行人,必须亲近善知识,为有如此等难事,是魔入人心,能令行者心神狂乱,或喜或忧,因是成患致死……”。我们修行的路上,欲免魔难须具“正知见”,广修六度,首先要接受亲近善知识的教导,“佛来佛斩”、“魔来魔斩”,不喜不忧,“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楞严经》)”。行人自勉之!

结论:

治魔之道到底有多少?在智顗大师的著作中也用尽了许多方法治魔,当然大师的重点仍是在“止观”之道,若仔细讲,治魔之道亦是无有穷尽、不可思议的。除了治“四魔”外,尚有治罪魔、治色魔、受魔、想魔、行魔、识魔、鬼魔、神魔、仙魔、业魔、心魔……等;以经或咒治魔、止观、四句、禅定、礼忏、念佛、六度、修戒定慧……等,无一不是治魔之道。

《华严经.卷十三》云:“世间所见法,但以心为主,随解取众相,颠倒不如实”。

《华严经》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

《华严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我们可以把它更改成:“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魔,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众生心念有多少,则治魔之道就有多少,一切都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楞严经》)”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了义;一色一香,亦无不是治魔之道,就看各位如何运用了!

性定魔伏朝朝乐,妄念不起处处安。
  
心止念绝真富贵,私欲断尽真福田。——宣化上人

关于《除魔论》可参阅

http://dharma.fgs.org.tw/nanhua/meditation/basic_03_4.htm

扬东法师的《治魔论》亦有详细资料可参考

http://www.hyff.net/ziliao/01/shidugangyao.doc

标签:降魔|防魔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