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佛教相关>> 爱心慈善>>正文内容

岩松看台湾:专访慈济功德会证严上人

       

发布时间:2007年07月11日
来源:http://blog.sina.com.cn/u/4b6f3a6b0100088s 2007-02-13   作者:岩松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台湾日记之七:甘愿做欢喜受

采访台湾慈济功德会证严上人


今天见到和采访了台湾慈济基金会的创始人——证严上人大师。

早晨5点30分起床,沿着台湾东部的中央山脉,穿行在陡峭的盘山公路,赶到花莲城里的“静思精舍”——证严上人每天举行早会的地方。证严上人是台湾佛教界的传奇人物,她遵循印顺导师“人间佛教”的思想,她所传播的“入世”思想,在台湾和全世界影响甚大,拥有成百万的追随者。

说起证严上人,可能大陆许多人并不了解,但说起一件事情,大家就不陌生了,那就是这些年我们屡屡听到的台湾骨髓捐献活动。每年大陆有无数的白血病患者,因为得到了台湾慈济骨髓中心的帮助而获得生命的延续。这个慈济骨髓中心就是证严大师创办的,这仅仅是证严所开创的“人间佛教”事业的一部分。她还创办了“慈济基金会”、“慈济医科大学”、“慈济医院”等许多机构,去帮助那些遭遇灾害、生活无靠的人们。比如大陆多次发生水灾,以及东南亚发生海啸,慈济基金会都对灾民们给予了最快速、最实际的帮助。

证严上人极少接受采访,这是大陆电视媒体第一次采访她。赶到“静思精舍”时,正赶上开早会。所谓开早会,就是在慈济基金会工作的一部分志工、出家人、募捐人、医生护士等,大家聚在一起听证严上人讲述助人之道,其他人也可以自由发言,谈各自的助人体验,大师也会随时插话,点评几句,甚至还带点幽默,大家时而哄堂大笑,气氛很轻松。之后大家一起用早餐。这跟传统意义上的佛事完全不一样,它更像一个精神早餐,而且大门敞开,来者不拒。

忙完早会,证严上人走过来跟我们打招呼,然后大家围坐在一张长桌周围,用证严上人的话说:一起谈谈心。所以她不让我们用话筒对着她,这对我们的采访多少有点困扰,但大师言出必行,只能这样了。

像所有出家人一样,证严大师显得清瘦、平实,很难想象这么一个瘦弱的女性,对人类能产生如此巨大的助力。采访中她说:我对自己和慈济会所有人的要求,就是六个字,“甘愿做欢喜受”。意思是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就要心甘情愿、毫不迟疑去做。而结果无论别人怎样回报你,是喜是骂,都应该欢喜接受。这才是大爱。

白岩松问她:多年来最担心、最不放心的事情是什么?证严上人说:我最怕来不及啊,在自己犹豫之间,错过了做好事的机会,机会一过去就永远错过了。所以做好事最怕错过机会,最怕来不及啊。这句话从证严上人嘴里说出来,让我们回味良久。

在慈济骨髓中心,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了什么叫“甘愿做欢喜受”。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华人骨髓干细胞样本库里,一旦找到成功的配对者,就必须迅速地找到捐赠者。从他们身上抽出骨髓后,又必须迅速在24小时之内送到世界各地,植入受赠者的体内,一点都耽误不得,否则一个生命就可能逝去。在一张表格上,我们看到大陆是最大的受赠地,一共有345例白血病患者成功接受了骨髓捐赠,包括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捐赠给北京307医院的一例。

台湾的骨髓捐赠者大多是慈济会的成员,他们对全世界白血病患者的奉献不仅是甘愿的,而且是毫不犹豫的。这就是证严上人的“人间佛教”。
爱心融化阻隔 访台湾慈济骨髓中心

  在大陆,台湾慈济骨髓中心这个名字对大家来说已经相当熟悉了,从1997至今,已经有345名大陆的白血病患者在台湾的慈济骨髓中心找到了相匹配的骨髓,获得了生的希望,台湾同胞跨越海峡为大陆病患千里送骨髓的感人故事一次次地上演,体现着两岸同祖同根、血脉相连的亲情。今天的《台湾印象》,岩松带大家走进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这个用爱心凝聚的世界。
  
  这里就是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它位于台湾的花莲市,是全球唯一一家完全依靠民间善款构建起来的骨髓库,一走进这个花园般幽静的院子,我们就强烈感受到了“爱”的气氛。

  “阳光是生命的根源,每天每天全球慈济人追着太阳守护生命…”。“守护生命、守护健康、守护爱”这是每一个慈济人的人生信条。在台湾,慈济就好比是乐善好施的代名词,而慈济骨髓捐赠中心就是其中的一个爱心驿站。

  白岩松:走进慈济医院就能感受到一种浓浓的爱的味道,尤其是来到这里,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其实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头,大家在新闻报道当中已经多次了解了这个地方,那现在比如说大陆的很多白血病的患者会在需要配型的时候找到台湾慈济的骨髓库,而且由于大家都是华人,因此配型的成功率是非常高的,到现在为止,整个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对外的配型已经成功了900多例,其中345例是去往大陆,因此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数字。今天,我们就来到了这爱心接力的源头,咱们一起进去看一看。

  “清水之爱”的书法挂在中心门口醒目的位置,向人们展现这里独有的“爱的文化”——来这里捐献骨髓的人是在用无私的大爱,怀抱救人之念。骨髓捐赠中心自1993年建立以来,已经有28万志愿捐献者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档案资料,库存量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也是全球最大的华人骨髓库。
  白岩松:您好,比如说现在当你想知道来自大陆的需要求救,需要有配型的时候是否在这上都能查到?

  工作人员:可以查到,可以查到,但是由于保密原则,我没有办法说出来。

  白岩松:多不多?

  工作人员:蛮多的,蛮多的,大概每个星期都会有。

  据了解,当前治疗白血病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进行异基因骨髓移植,目前大陆每年有50多万白血病患者在等待相匹配的救命骨髓,而依靠大陆中华骨髓库现有的骨髓资料还无法满足患者的需要。有28万库存的台湾慈济骨髓中心自然成为华人病患的希望之地。

  为慈济事业服务了数十年的林碧玉女士告诉我们,两岸爱心传递的故事是从1997年开始的。-

  1997年4月18号,台湾慈济的两名志愿者怀抱着这个蓝色的保温箱抵达北京,这里面装的就是台湾同胞捐献的1000毫升骨髓血,当天,这些救命骨髓被缓缓输入到大陆17岁的白血病少年刘金权的体内。这也是台湾同胞第一次向大陆患者提供配对的骨髓。

  对两岸间这第一次爱心传递的经历,林女士至今感慨万千。

  慈济副执行长 林碧玉:“我还记得那个时候我到(北京)307医院去探访这个病人,从307(医院)的门口走到病房,那种感觉就是,其实好像他是我们的至亲那样的感觉,”

  海协会会长汪道涵的亲笔题字-----两岸同胞血浓于水,正是两岸血缘之爱超越政治纷争的最佳见证。从那一天起,一次次跨越海峡的爱的传递便不断在两岸之间频频上演。如今,已经有345名大陆白血病患者从台湾慈济骨髓中心找到了配对的骨髓,此外还有其他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病患受惠于此。

  黄女士从事劝捐骨髓已经十一年,被拒绝的次数她说已经数不清了。

  慈济志愿者 黄女士:“从来不会想要放弃,因为我觉得救人的感觉很好,因为要完成一件救人的事情要很多人共同来合作,不是单单一个人就能够做得到的”

  白岩松:在台湾现在大家需要进入资料库的人已经将近28万,我们是否在过去很多年里也做了很多科普的工作去告诉人们,没有关系,你可以勇敢的走出来?

  慈济骨髓中心工作人员:是,越来越多成功的个案,然后也从来没有一个捐者他因为做抽髓的动作而有任何的伤害,所以大家都很相信这个是救人无伤己身的的一个义举。

  慈济人的发起、医界的支持、民众的热情,使捐献骨髓在台湾逐渐成为一种风气,目前在台湾,大约每82个人当中,就有1人志愿捐献骨髓,更多的人认识到捐献骨髓是“救人一命,无损己身”的悲心义举。

  白岩松:现在我们已经有将近28万个资料库了,是否就意味着当它配型成功了之后,捐献者都会说,是的,我同意,他都会同意?

  慈济骨髓中心工作人员:当然不一定同意,不一定,比例的话,当然是愿意的还是比较多。

  慈济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骨髓配对成功的比例在三十万分之一,面对捐献有顾虑的配对者,他们要用更多的爱心去劝导,让刚刚燃起的生命的希望不再溜走。
  2001年6月,刚刚踏出大学校门的江苏女孩陈霞因为罹患白血病生命突然进入了倒计时,幸运的是,救命骨髓在台湾慈济骨髓库配型成功,捐赠者是台湾中部的一名26岁的男青年,但是,在即将取骨髓的时候,小伙子的善举却遭到了双亲的阻挠。

  慈济副执行长 林碧玉 :“今天让她已经进入这个骨髓的无菌室里面,接受歼灭疗法。”

  歼灭疗法是进行骨髓移植前必须得准备工作,把陈霞全身的造血和免疫系统全部杀光,等待迎接救命恩人重新给她全新的一套造血免疫系统,,也就是骨髓,在这个关键时刻,如果捐赠者反悔了,陈霞就会因为身体没有任何抵抗力而死亡。

  但是,捐赠骨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绝大部分的人都没有经验,这位捐赠者也跟所有捐髓者一样内心有过因为不了解而带来的恐惧挣扎

  慈济志愿者 陈乃欲:“你想想看你的周遭有没有人捐过,没有,可见你对这个(抽髓)了解的程度都相当有限,而且可能都不够,因此多少都有怕怕的心态在。”

  为了消除捐赠者不必要的恐惧心理,慈济的志愿者们从找髓、捐髓到抽髓、取髓`自始至终陪伴在捐赠者身边。

  慈济志愿者 陈乃欲:“也就是让他感受得到这是一份很神圣的事情,而且我们也真的很感恩他,有这样一份心啊 ,因为这样子他对捐赠骨髓的恐惧去除了,没有了,而且家人也放心把他交给我们了。”

  抽髓手术按计划顺利完成,慈济的志愿者们最终帮助骨髓捐赠者实现了自己挽救生命的善举,作为大陆第86个在这里获得配型骨髓的幸运患者,陈霞年轻的生命也得以重放光彩。
在慈济骨髓中心,我们听到了很多像这样慈济人与捐献者一起实现爱心的故事,生命的福音不断从这里传递开去。

  就在我们的记者对慈济骨髓中心进行采访的时候,我们偶然碰到了一位来自北京307医院的朋友。

  俞志勇:“我是来取骨髓的”

  白岩松:是什么样的患者

  俞志勇:“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子”

  据了解,这是大陆在台湾慈济骨髓中心获得的第345例相匹配的骨髓,两岸同胞的血脉不断在这里交融与延续。

  目前慈济骨髓中心向岛外输送的配对骨髓移植的成功率已经达到了60%,尽管有的人因为感染或者复发还是告别了人世,但是生命的光辉在那一刻已经得到了升华。

  从2000年开始,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开始筹组脐带血库,把它作为骨髓配对失败的第二道防线,为白血病患者再辟一条生命之路。

  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工作人员:“这个是我们的脐带血库,你可以看得见,我们有两个一袋袋储存槽,就是脐带血处理储存之后,就储存到医疗袋里面,然后我们两个加起来有将近5000例的脐带血。”

  目前台湾已经有不少父母为孩子建立了脐带血资料库,一些准妈妈也有计划把宝宝的脐带血捐献出来,体现更大的社会价值,

  司徒秀萍:“捐出来更多的人可以用,等到我小孩想要用的时候,我相信一定有我小孩可以用的脐带血,因为我相信好人有好报”

  尾语:目前大陆的中华骨髓库已经收集到了25万多例志愿捐献者的资料,两岸骨髓库也已经建立起了长期的联系,尽管两岸传递爱的过程还有些曲折,但是为了实现挽救更多两岸同胞生命这一共同的目标,一切的阻隔都将被爱心所融化。
帮别人也是帮自己

  白岩松:今天也分享了很多故事,很多感动,还看到那么多的年轻人,等于说在上国中吧,已经有这么努力的。

  证严:应该叫“慈少”,大部分还在中学,因为现在台湾的孩子也的确太被宠了,

  所以大家都是因为生活过得好,都不知道人间仍有疾苦,现在孩子生得少,所以家庭的父母很期待孩子能真正的、专心用功或者是等等,但是现在总是社会的诱惑太大,加上孩子也不知道过去的人生的疾苦,所以就让他们利用寒暑假到这儿来,他总是可以看到的都是真实人生,尤其在医院里面生老病死的事情,而且贫富贵贱都不分,一病都是来到医院。

  白岩松:都是平等的。

  证严:是,都是平等的,有的孤老无遗等等,这样在很多很多的个案里就可以让孩子很自然的了解到有这样的人生。比如说青少年收上来的,有的伤都非常的严重,因为现在大家骑车都是像在飙一样的,所以一旦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都是非常严重的。这些青少年在医院看到了这样的血淋淋的教训。

  而且要复原那么的不简单,他看到父母亲为孩子一旦受伤,那样的心痛,那样的陪伴,那样的尽心,他们就会真正的看别人就想到了自己,这个无形中会呼唤他们心底里的那点善良,他们知道要感动父母。而且他们也看到了老人家,没有儿女的或者是有儿女没来照顾的,他就从老人家的身上去体会到了人生,而且在老人家的病苦,没有人来照顾他,他那种正义之感就会启发起来,他就会很用爱心陪伴老人,一般不断的陪伴,听老人家讲故事,那从内心的那一份的善良又被启发,他们就会想到说我将来对父母我应该用什么态度来对待父母,有的人就说不慌,将来怎么样我都不会让我的父母进敬老院,也不会让我的父母亲病了没有人照顾,那种孩子在这样的医院里有不同的环境,那他们可以去体会到人生的真谛。

  白岩松: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其实也帮了自己,帮别人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休息。

  证严:对,其实这是爱的启发,这都是会循环的,一旦有爱心启发起来,互相激励,互相让爱来循环,这都是一个,所以我说我整天都在感恩中,天天也在被启发中,真的很感动。

  天天都在被感动

  白岩松:刚才我听到在“早会”上您说的一句话,您说天天都在感动,现在让上天都感动的事情有哪些?

  证严:真多,真多,很多,比如说每天的“早会”当然是没有星期天,没有星期六的,365天天天都是这样的,每天的循环的早会,那每天你都可以听到很感人,我虽然是没有到,比如说台北我也没有在那里,大理我也没有在那里,那都是我们的支工,还有我们的医护团队,他们要在病人的身边,在病人的这种感人的事迹互相的启发,他们就分享,就如早上我听到的那个故事,他说,这位护士他说从来到慈济医院她天天都在被感动,而且她也提起了,她说在加护病房里面有一位阿姨,就是年纪比较大一点的,在医疗团队过程中,大家都是这样的疼惜、爱护她,但是她病危了,我们就要通知她的家人,原来在加护病房才知道,这个阿姨是没有亲人的,她向来就是慈济在照顾的,所以她病重了,我们把她送到医院里来,照顾,同样住加护病房,同样这样的爱护、呵护她,现在她也是没有亲人了,不过这个阿姨她的表达就是说,她的后事都是交给慈济,但是她的信念就是要把她的身体当捐献。

  另外我们有无言老师,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慈济人,当然社会也不少,大家都是在这个时候就签字了。所以我常常就是说,当他身体健康的时候,为慈济,为社会,为人类而服务,当他到最后的时候,他还要把身体给捐出来,给医学生做实验,给病理课去做实验,统统都是这样的很感人的,连这一位平常我们在照顾的应该说是孤老的妇人,我们这样的付出,而他也在半月台看到捐大体的很多的故事,他也从那里得到了信息,他也发现就是说人到最后身体就是交给慈济,但是他也要当无言老师,就是大体老师。所以我看到这样的故事,我听了他在生病的加护病房里,护士这样的想法,你总是觉得很感动,也是很感动,感动的是慈济人在社会每个暗角,每个地方有苦难的,慈济人总是率先走在前头。

  而需要我们长期照顾的慈济人,都是长期护卫和陪伴,有病了,我们也是把他送到医院,那在医院里面,不分他有钱没钱,总是守住自己的本分,该照顾的就是要照顾,不一定要去问他,不会去问他说加护病房一天要多少钱,你有没有亲人,不会,他就是看到了这样的,需要住加护病房,我们就会把他送到那里去。在加护病房里也不知道他的身份是怎么样的,但是同样的、平等的爱的照顾,所以我们的医疗团队我也非常的感动。到最后,这样的被照顾的人,他也是知恩要图报,他也知道说身体到了最后还是埋掉或者是火化掉,他也知道不如把身体捐出来,不管是要做病理解剖,或者是模拟手术,或者是要做学生的大体老师,他们都很愿意这样付出。

  所以一切都是无私的,慈济人照顾他也无私,医疗团队照顾他也无私,他自己的身体到最后他要捐出来也是无私,无私的大爱,这样的故事类似天天可以看到。
爱是生活最单纯的源

  白岩松:其实在佛教里面爱并不写在字面上,爱更多的隐藏在字的后面,但是听您在跟志工沟通的时候,经常用爱这样一个字眼,是不是更容易让现代人明白,所以您会多用它?

  证严:其实爱是我们所有的生活的最单纯的源,源头,最单纯的源头那就是爱,只是在语言的表达上不相同。比如说基督教、天主教他们说的是博爱。

  在佛教,他们所说的就是慈悲,那慈悲这两个字就是在于,应该要说是最大的爱,所以它叫做大爱。因为它在这个词就是给人们的快乐,所以叫做无缘大慈,如我早上提起来的一个个案,三个人,三个中年的,还有青少的,不同的家庭,但是现在是住在同一个屋檐下的,那这三个都各有不同的故事,所以无缘,没有血缘,他们没有血缘,但是他们那种爱的启发,比如说中年的这位教练,他是曾经得过奥运,他去参加奥运,他拿到的是第七枚的奖项。回到台湾来,他也是一种光荣,他回来,大家都会请他去做教练,而且出国,国外的好几个国家也来请他,但是他有那一份的回馈的心,另外他小时候是一个家庭很贫穷,那他小学毕业差一点就没办法上中学,就是他小学的老师知道他的家境就帮助这个孩子,让他顺利上中学、大学,他是上体育系的,所以他才有今天的成就。

  所以扬名在国际界,但是他还是想到要回归,回归到乡下,在花莲的一个乡下,他就想要回母校去回报他的老师,他才听到另外一个故事,那个故事就是像他当年少年的时候,也是,家庭很穷,被送给别人,别人也不会疼惜这个孩子,这个孩子因为得不到关怀与爱,所以就会流荡。后来这个孩子就是到处跟这些不良少年混,那天他回到乡下来,到母校的时候,听到了这样的(故事),他就去看这个孩子,找到了这个孩子,他看到这个孩子这样的身世,这样的背景,他认为也不应该,他既然看到也不应该遗弃他,看到这个孩子说他应该是可以栽培的,所以他就去跟这个孩子的养父母说,是不是这个孩子我来养,养父母他本来就遗弃他了,说好啊,你就带去。那就这样开始,带着这个孩子就训练他,在田径上去学习,去训练,帮他训练。
  慢慢这个孩子已经被疼爱了,他的善良已经活络起来,结果他就很感恩,这位教练,这位老师,也把他当成自己的父亲一样的。去年,收养他的,再过来一年,就是2003年,这个老师就带着这个学生到台北去参加比赛,在台北的火车站上碰到了一位孩子,就是很孤单,衬衫都是很脏,而且有异味,看他在吃便当,便当里面也长了一些很不干净的霉等等。看着他很不忍,身边的这个孩子就跟他说,老师,我认识他,他也是住在“异里”,他家里是很穷,妈妈跑掉了,爸爸爱喝酒,都不理他,他很可怜的,这个老师就去跟这个孩子打招呼,把这个孩子说你愿不愿在我的身边,后来就把这个孩子带着。后来回到了“异里”,他就找这个孩子的父母说,你的孩子我来抚养,这对父母本来就把他放弃了,这个爸爸,这个爸爸爱喝酒,他也不会管这个孩子,所以这个老师就把他又带在身边了。

  再经过一年的调教,老大是两年了,老二,这个小的是经过了一年了以后,这两个孩子的转变就想到了他要读书,所以呢就把他一个送到国中,一个就开始上高中了。就这样把他培养,但是这位教练呢,他在田径上是很有成就,但是他就要放弃了大都市,要回到乡下,在乡下他就是打工,要养自己是没问题,因为今年他才40几岁,养自己是没问题,但是这两个孩子,所以后来我们“异里”的慈济人就知道了这样的个案,就去看他,看他真的很被感动,所以把这两个孩子纳入了我们要照顾的对象。所以从去年开始,我们就每个月提供孩子的生活费等等。在今年,2005年,因为去年的12月6日是南洋海啸,我们在推动,要大爱进南洋去救灾,这个孩子就已经,从我们在照顾他,他都会利用假日,他会到我们“异里”也有分院,关山异里有分院,他们也会到异里做志工,跟我们这些慈少一样,做志工。看到我们医院的同仁也出来要去到爱心乡募捐,孩子也是跟爱心相连接,去做劝募,后来他们都有心愿,一个心愿就是说将来要学老师一样,要当一个运动员,一个心愿就是说他将来要当消防队员,因为他曾经玩火烧掉了人家的摩托车,整排的摩托车。
助人要把握现在

  白岩松:因为大家可能好多人会容易理解,一谈到佛教可能会想到我修行我自己,当然也会有相当多的人主要是帮助其他人渡一切的苦,但是像您这样,除了书里会有人间菩萨,别人也会称慈济做的是人间佛教,包括志工来自社会各界,您会在慈济帮助60个国家,平时您都会去帮,这样的想法,您后面的思考是什么呢?怎么来理解“人间”这两个字?

  证严:其实我也不会想将来会怎么样,我只是认真在当下,因为时间,我常常跟大家说,我们真的要把握时间,常常都是在,这个把握当下,但是要记得这一刹那,因为在你当下的一个动作,或者是一个姻缘,你不要轻易把它放过去,有人在我的面前需要帮助,我们要好好的把握,在这个时候,你这个时间把它放弃了,你再想要去帮助人也已经来不及了,我们有很多的来不及,所以在佛教都是说无偿观,很多事情你不能等,而且人生这样在时间,时间跟空间之间就是等待着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所以我们人间,人与人之间在某一个空间里,你要尽你的本份去在这个空间去付出,那这个空间里也是要配合时间,在这个时间里,你在这个空间里,有这样的人事发生我们总是要进行付出,所以这个都是“三间合一”,所以不会想到说我以后又是怎么样,我只想我们当下。你当下好好的做好,那你以后应该也差不了多少,所以我们的慈济人常常都说付出无所求,那付出无所求的时候说我要把握现在,我要做对的事情,就是把握现在,也不会想说以后他会怎么样的对待我,不会,不只是不会,他们都是抱着感恩的心,感恩、尊重、爱,那种感恩就是说他帮助他,他还要感恩他。

  因为能帮助人的人,大部分环境都是不错的人。但是呢,佛法常常说人间苦,苦疾灭道,你要去发现到了苦难,才能启发出自己的爱心,你看到苦难,你才知道原来我是幸福的,我们刚刚还听到慈少在说,谈到了那样的苦难到了人家的家庭,去发现到了一个家庭几个孩子都是精神不好的孩子,看到了这样的,他才知道就是说原来我自己是那么样的幸福,因为这样的苦难的家庭启发这样的孩子,他知道他是幸福的。人知道幸福才会满足,才不会有贪婪的那种心态。所以,我们每看到一个苦难的人,我们就从这个苦难人的身上生出了那一分的感恩心,因为他献出了这样的苦难来教育我,所以他也是老师,所以我们慈济人都把他那样的一些人当成老师,在感恩,所以我们的“就近父”我们不叫“就近父”,我们都叫做“感恩父”,我们所有这些我们都说“感恩父”,因为在他们的身上我们学到了很多,启发了很多智慧,所以无所求。所以人人尊重,彼此尊重,所以感恩、尊重,最重要的就是那个“爱”,所以说感恩、尊重、爱,这都是慈济人,感恩、尊重、爱同时在时间、空间,人与人之间都不能离开这样的感恩。

甘愿做欢喜受

  白岩松:不能不谈到大陆,大陆其实知道您,知道整个慈济是从1991年的洪水,其实回到1991年的时候,整个洪水非常重,但是那个时候其实从两岸来做这件事情是很难的,您当时有没有这种压力,您为什么会这样做?

  证严:不堪回想,那个时候压力真的是很大,所以来自于四面八方的都会有压力的,老实说,不能说没有压力。但是在那样的时间,那样的空间的体会,能知道这种爱是,爱应该是不分宗教,也不分国界,也不分领土,这叫做大爱。所以刚刚我们提到了无缘大慈,其实后面还有一个字是更重要的,就是同品大悲,生命是共同体的,所以听到了那个时候在大陆有这样大的灾难,也知道人很多,受灾人那么多,我们的力量其实很有限,我不是,慈济不是有钱,只是有心,我常常都会说,钱都是在每个人的口袋里,只要呼吁大家的爱、爱心,所以那段时间,一方面也要规划如何去重点直接帮助,真正的帮助到了就真有帮助,所谓帮助到了,真有帮助,那就是让他有的吃,穿得暖,有的住,还要让他的生活如何来富裕,所以我们就是要选择一个重点,我们没办法说我们多做什么。所以那个时候也是很挣扎,一方面在台湾或者是在全球,我们委员们也是受尽了委屈了,不只是我,我的委屈是来自很多人的声音对我的不谅解,我们慈济人所受到的委屈是当场骂的,他捧着爱心乡,哪怕是下着大雨,刮着大风,或者是多大的太阳,他们捧着爱心乡,站了好几天,他有的时候真的也是会当面的骂。
  他还要笑着弯腰跟人家说感恩,感恩,没有第二句话,那段时间实在是想来还是很辛酸的,苦辣的事情当然是很多。不过这就是大家很甘愿,所以刚刚我们有孩子说欢喜做,大家笑他,不是欢喜做,要说甘愿做,欢喜受,这两句话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跟大家互相的勉励,就是说我们都是甘愿做的,因为大陆那一边受苦难的没有要求我们一定要帮助他,我们是自愿的,我们是不忍心,所以我们要很甘愿,那种甘的就是你骂我,我心里还是甜的,甘甜,所以是不为苦,人家骂你,你也不为苦,好像你在大太阳底下也不为苦,流着汗你也要很欢喜,这种感受,甘愿做,欢喜受,很欢喜来接受,不管人家的骂,不管气候的恶劣,不管你身体多累,你还是要欢喜接受,要很甘愿的心来面对。所以那段时间,真真的,就是这样走过来了。所以在大陆,从那一年开始,说急救也没办法,很快,因为我们还要在劝募,还要了解灾情有多大,还有多少人无家可归,多少老人孤老无遗,还有多少人本来就很贫困,这些我们都要很认真的评估。那个时候我是想华东水灾难实在是上亿人(受灾),我就想假如我一个人给他一块钱,差不多一亿多也用完了,对他来说也才不够几颗馒头,也是这几餐的饱,也没有什么大的,我是想我们要很用心的去评估,他这顿饭吃了我们就不要再给了,我们真正要给的是没饭吃的,没衣穿的,没家住的等等。所以要把他们很用心的去调查,去了解,去深入,真的也很感动那个时候的有高级干部,也都很有爱心。
帮助世界各地的人

  白岩松:刚才跟您汇报了一个数字,从1991年华东水灾之后,咱们也在做慈济骨髓资料库,今天我才知道这样一个数字,一共捐赠了我们的骨髓是900多例,其中345例在大陆,台湾只有200多例,也就是说大陆成为更大的受益者,听到这样的数字,您是不是也是蛮开心的?

  证严:就是安慰,感觉到一种做对了事情,终于是做对了,这样的事情没有错,这就是感觉到做了该做的事是本份的,感觉到说真的要做到本份的事。

  白岩松:来了之后我也看到“静思”这两个字,从1960年到现在已经44年、45年了,您一直在坚持,您思考更多的事情是什么?

  证严:平常要想的,也没有时间可以想,我的空间都是来自于很杂,四方八达,所以时间大部分都是在这样过,不过呢,就是说要想到什么呢,只是感觉到说有来不及的感觉,时间总是很匆忙,而且在这40几年,眼睛所看到的更广,了解的事情更多,知道了需要去帮助的地方还有很多,爱心人更多都是在等待的叫富济贫,或者是济贫再叫富,就是叫这种富有生活物资的人也能更富有爱,那种富中之富,也期待说这种的人间富中之富,等待着去启发的还是很多,面积还是很广,但是贫中之富的,我们还要更努力,虽然有的是穷,但是他也有爱,他在穷中,很穷的当中,他也要付出爱的,就是像我昨天看到了我们的大爱,看到了南非,南非也是我们一群台商到了南非去,那一年刚好是南非也在暴动中,我们这一群慈济人就在当地去做付出,如何让人们的心能平静下来,所以他去帮助这些黑人,让黑人受到了这份爱,把那种激动的心安顿下来。

 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一直到现在,黑人他们本身就开始在做帮助人的事,而这些帮助人的人也是慈济人去帮助过的,我们去辅导他们如何去自立自己的生活,所以就去叫他们,第一批先给他们裁缝车,叫他们如何裁缝,如何裁剪,所以现在在南非已经有600多个自信锁,这个自信锁都是他们自己,因为从一个种子,我们常常说一粒米种常乐业,只要这个种子你给它一点爱,他就会,这样的种子不断会去扩散,所以现在已经都是一些黑人跟少数的台商,他们去很普遍的做救灾的工作,昨天我看到的就是一群盲人,瞎子,我们去帮助他,也给他生活,去陪伴他,让他们,先把他的心启发起来。海啸的时候,因为现在我们斯里兰卡也有开院,最近亚齐,就是印尼那边是3700户在亚齐,在南非,他们也要在呼吁让全球的人,大家来发挥他们的爱心,我们这一群台商就跟我们的黑人的志工说现在有这样的活动,他们也开始做劝募,因为现在是那边的冬天,所以就发放给这些参葬人,其中有一些盲人,发放东西给他们,跟他们说我们平安就是福,哪里有灾,有海啸等等跟他们说,这些人从口袋里也拿出了铜板,虽然不多了,都是几分钱或者是几角,都捐。

  看到那些爱心箱的黑心,捧着爱心箱从盲人的口袋里拿出来这样丢,虽然不多,但是我觉得这就是贫中之富,他们虽然是那样的贫,又是残,残障,又是贫,其实不管是亚齐的、印尼的3000多户里面也有他们的捐款,或者是斯里兰卡的一千户也有他们的爱心,所以这就是济贫,同时也教富,他虽然在这儿生活很贫,但是他的心也启发了那分的富,这都是在日常生活中想要去做的,但是面太大了,人太多了,总是感觉到说来不及的感觉。
心存感恩 世界有爱

  白岩松:最后一个问题,在您这儿读过三句话,叫做没有不可爱的人,没有不可信任的人,没有不可原谅的人,我们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它是不是很难?

  证严:这不是很简单吗,只要感恩心,刚刚我不是也说过吗,没有求回报的付出,而且看到了让我们付出的人,我们都要心存感恩,所以说我常常跟大家分享说,不要怕被磨,被磨的那块石头是会发亮的,磨人的更辛苦,他是会消耗的,被磨的他会发亮,所以人生哪有什么敌人,没有,没有什么敌对的,也没有什么错,对错也很难分,只是在观念而已。所以这都是一个人生的盲点,既然它是盲点,为什么斤斤计较它呢?所以你没有计较,那就没有可恨的人,没有可恨的人了,你当然是爱他,是可爱的,没有可恨就是可爱,所以呢没有人不爱,当然也没有不信任的,我相信的是要相信自己无私,自己真正要守好自己的本份,不要自欺欺人,所以自己要无私,自己要相信,当然你要相信别人跟你一样,人人心中有爱,所以假如有这样自信、无私,也会信别人有爱,那你有什么不能原谅的呢?有什么不能相信的呢?所以呢只要观念一转,世间上是那样的平静、可爱。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