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佛教相关>> 爱心慈善>>正文内容

播撒爱的阳光

       

发布时间:2007年07月11日
来源:中华和慧网 2006-11-15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慈济人的一生都在播撒爱的阳光。 
www.hehui.org

  1999年9月22日早晨7点30分,早秋纯金般的阳光映照着天堂般美丽的杭州古城,依然翠绿的垂柳拂着游人的脸颊;桂树还没开花,但清晨的风中似乎已飘来甜丝丝的气息。阳光正孕育着万物。

  但阳光已不能使这个十八岁的男孩苍白的脸色红润起来了。他是全家人的太阳,而他希望的阳光,则在海峡彼岸——花莲,慈济医院。

  同一时刻,花莲慈济医院的病房里、走廊上躺满了伤者。脆弱的生命在一个一个离去,每寸空气里都充满着浓郁的血腥味,痛苦的呻吟声不绝于耳。医院大厅里那幅巨大的《佛陀问病图》也在震动中颤栗。佛陀的目光,仿佛流露出比平时加倍的悲悯。

  就在一昼夜前——1999年9月21日凌晨1时40分,一场里氏7.3级、震中位于南投县集集村、震源距地表仅一公里的空前恐怖的大地震袭击了整个台湾地区。灾难的大幕忽然拉开,大楼、民屋、桥梁纷纷倒塌,道路隆起,地表开裂,生灵顷刻涂炭,悲剧层出不穷,翘首待援的灾民,正在惊恐伤痛中哭泣。

  花莲市紧*震中,此刻仍在余震的摇晃中。一部分医护人员,义不容辞地组成了医疗队,奔赴受灾现场;而另一部分医护人员,则开始了无眠无休的超负荷工作。

  分分秒秒都是宝贵的,分分秒秒都包含了大自然心怀叵测的动荡、难以预测的变数——对震区的每个人来说,都是如此。

  这一刻,慈济的骨髓移植专家李政道博士神情肃穆、步履匆匆地走进他天天工作的慈济医院。那庄严的背影很快就不见了,仿佛已融进佛陀悲天悯人的情怀之中。

  李博士在自己最为熟悉的手术室出现。手术室里,洁白的病床上,躺着一位青年。

  青年很安静,即使余震不断,他依然神清气定。他那明亮的目光里透着默默的慈悲、默默的期待。

  青年是健康的,他没有在这场劫难中受伤。那么,他的家人呢!他的父母兄长,兄弟姐妹,在昨夜的天崩地裂的灾难中,可曾安好?

  谁也不知道。

  但是,在这里,无论是作为“活佛”的医生还是被称为“白衣大士”的护士,都知道,现在海峡的另一边,在“水光潋滟晴方好”的西子湖畔,有一位刚满十八岁的大男孩,如果不能及时得到适合他的H?L?A型骨髓,那么,生命就会像含苞的花朵,不曾怒放就凋零了。

  那个大男孩的名字叫钱畅,家住杭州,身患严重的白血病。

  没有人认识钱畅,李博士不认识,躺在床上的青年不认识,所有的慈济人都不认识。

  而他们认识的人,与他们息息相关、血肉相连的亲人,都正在灾难的阴影里备受煎熬。

  李博士朝青年走去,在大地不断的摇晃中,他的脚步沉稳、坚定,他的微笑一如既往地亲切、祥和。

  “你好吗?”他的眼睛有点湿润。

  青年点点头。

  “那么,我们开始吧。”一切手术前的准备工作都已就绪。一分钟后,一部分生命的骨髓将从这位青年志愿者的身上抽出来,源源不断地抽出来……为了挽救另一个素不相识的青年的生命。

  针头插入时他没有畏惧,没有痛楚,只有感同身受般的重生的快乐。

  然而,一阵突如其来的震撼——至少在5级以上的余震袭来,地又晃了,床又动了,死神的翅膀又一次扇起恐怖的阴影。针头,从那富有青春弹性的肌肤里滑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了工作。青年睁大了眼睛,显得有点儿担心。李博士充满慈祥的明眸,从大大的口罩上方望着他,似乎有一份歉意在流露。而彼此微微点头、目光交流的瞬间,希望、信念,像春天的万物一样,又无限无限地生长起来。

  外面,满目疮痍的大地上,又有房屋在倒塌,又有亲人在受伤,又有新的伤者抬进一所所人满为患的医院。

  心是痛的。泪在流,不是流在眼里,而是流在心里。

  也许,身为慈济的医生,此刻应该冲出去,立即为一个新来的伤者施行手术;而身为台岛的青年,此刻也应该冲出去,抱一抱受惊的亲人,脱下外衣,盖在街头的同胞身上。

  或者,大家都跑出去,离开危机四伏的房间,在空旷之地保全自己的生命——所有关于地震的知识都教人们这么做。

  然而,在瞬息的平静中,薪的针头又向消毒过的皮肤刺去。

  20分钟后,震动再次袭来。

  这次比上一次更加剧烈、。李博士当机立断,马上拔下针头。在天摇地撼的震动中,他庄严地、直直地站着。

  也许该祈祷。祈祷天公息怒,祈祷众生平安,祈祷这次手术能顺利完成,让彼岸的青年获救。

  在慈济,所有的人都知道,“佛”的意思就是觉醒,当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大爱觉醒之时,他(她)便可成佛。而一切祈祷,都是在向自己的心祈祷;一切许诺,也是向自己的心许诺。慈济人不会让供“佛”的香烟污染空气,只让真正的佛长驻心中,永远怀着一份大爱的美丽情怀,无私地做出贡献。

  洁净的手术室,宛若茫茫宇宙中的一艘太空梭,在不可知的时空之流中飘荡着,颠簸着,谁也不知道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

  “生命本是一段旅程,我们自出生时便已登上一列火车,朝必然死亡的终点前去。窗外的景物一去不回,惟一有意义的事,是对同车的旅人布施慈悲。”这是慈济医院同仁的一段座右铭。

  所以,慈济人不仅有这样的无私,还有这样的无畏——无畏地与灾难对峙,无畏地与死神对峙。

  在反复多次以后,奇迹终于发生,大地的震动暂停,手术顺利完成了。

  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时,必须立即送到杭州。但是,即使在这样特殊的时刻,捐髓者冒着生命危险献出的骨髓,并不能在短时间内送抵受髓者——两岸不能直航,两个多小时的行程,现在必须数倍延长。护送骨髓的李博士绕道香港飞来杭州时,已是离开花莲十多个小时以后了。他和当地的医护人员一起,连夜为钱畅做了骨髓移植手术。

  23日下午,李博士离开杭州,应邀来到上海。

  这一天,正值中秋节,旧千年中最后一个象征团圆的中秋佳节,但已被“九?二一”大地震震得支离破碎了。上海东方电视台原先精心准备的一台欢乐、祥和的文艺晚会无法在这时顺利播出。东方电视台与台湾电视台鼎力合作,在短短48小时内重新排了一场以这次抗震为主要内容的文艺晚会,于中秋之夜在上海和台湾同时播出。被称为“血清学之父”的台湾慈济医院骨髓捐赠中心主任李政道博士,作为特邀嘉宾出现在直播现场。他穿着一身深蓝色的西装——慈济医院独有的“柔和忍辱衣”,脸上挂着慈济人特有的、发自内心的亲切的微笑。

  当他以朴素的语言,平和的神态,回叙抽取骨髓的经过时,现场的观众,电视机前的观众,无不热泪盈眶。

  一个多月后,1999年11月27日,台岛依然笼罩在地震后的阴影中,李博士又一次来到杭州,为15岁的少年范和带来了生命的希望—、_他的病症所需要的那种“非亲源异基因”骨髓,并亲自为他做了移植手术。

  李博士不辞辛劳地往返于台湾和祖国内地之间,已经十多次了。

  除了李博士,尚有许许多多慈济人,为了传递生命薪火而奔波于两岸之间,风尘仆仆,无怨无悔。

  2000年8月18日夜,同样身着“柔和忍辱衣”——一袭深蓝色旗袍的慈济人吴玉玲和沙佩君,飞抵北京机场。她们为住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的哈尔滨白血病患儿关师泓送来了所需的骨髓。

  迄今为止,内地白血病患者有幸获得的骨髓几乎都来自台湾同胞的捐赠。祖国内地的受髓者已有数十人。

  深深感动之余,人们不禁要问:大陆广阔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着12多亿人口,可是我们的白血病患者在茫茫人海中找不到相合的骨髓(到目前为止,中华骨髓库仅有一万六千份骨髓供者资料,其中北京五十份,上海一万一千份)。

  也许,从此次护髓抵京的吴玉玲师姐对记者的一番话中可有某种启示。

  吴师姐说:

  “得到这份骨髓是非常不容易的。供者是一位三十岁的男性。我们得到小师泓的骨髓型号后,去每个地区验血,去每个医院调查全部验血报告。非常庆幸,我们在一个部队的资料里找到了!但这位供者几年前已离开部队。我们又马不停蹄地分头去找这个人。我们去所有的区工所寻找,最后终于找到了他!

  “供者找到了,我们需要面对的是他的家人这道难关。家人往往不会同意亲人捐骨髓。我们的师兄、师姐怀着不能因为救了一家人而毁了另一家人的心情,在供者的家门前徘徊了十几个小时也没有得到供者家属的应允。我们的师姐就长跪在供者家门前,一连跪了三个小时。终于,诚意感动了这家人。他们表示了首肯。所以我觉得只要能发扬慈济精神,这个世界上的白血病人就不会因为没有相合的骨髓而没救了。一切灾难者是能救的。”(见《大众科技报》2000年8月21日《骨髓,又从台湾飞来》)

  想想看,为了救一个从未见过的,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的人,可以长跪三个小时,也可以冒着地震的危险而照常手术,我们——亲爱的读者,你和我,把手放在胸前,摸着一颗跳动的心,问一问自己:

  我能做到吗?你能做到吗?

  如果不能,那么,请让我们流泪。让感动的泪水化为清泉,洗涤我们灵魂深处的卑微、自私、怯懦、疑虑等等人性的弱点。不必害羞,不必犹豫,就让泪滴如珍珠般在眼底滚动好了。让我们一步步朝前走去,走近那长夜灯塔般闪光的慈济精神。

  慈济人说:“天上最美是星星,人间最美是温情。”

  慈济人说: “谈情要谈长情,说爱要说大爱。”

  慈济人还说: “佛教是用来做的,不是用来说的。佛经是用来行的,不是用来念的。”

  1993年10月,证严法师主持的慈济功德会开始筹组“台湾地区骨髓捐赠资料中心”(简称“骨髓捐赠中心”,即骨髓银行)。

  当时在台湾,一般民众称骨髓为“龙骨水”。人们普遍认为“龙骨水”是抽不得的,抽水会致人伤残和影响生育。

  这种恐惧感几乎人人都有,已成为付出奉献和同情的难以逾越的阻碍。

  但是慈济人坚定地认为,在每个人的心中,都存有一份大爱,这也是佛陀对众生的爱。一旦这份爱被唤醒,那么,佛陀能做到的,凡人也能做到。

  她要做的,就是唤醒人们心中的大爱,也就是唤醒人们心中的佛性。

  证严法师亲自出面呼吁。在台湾,证严法师是最有魅力的台语演说家。她举止优雅,音色清亮柔和,娓娓动听。

  她循循善诱地告诉大家,以现代医学之先进,

  “取骨髓”的手术是安全的。只要抽取自己身上一小部分健康的骨髓,就可以挽救另一个人的生命,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而骨髓捐赠,救的不仅是一个人,还有他(她)的全家!不仅能“拔人之苦”,还能“予人以乐”!这又是怎样的

  功德啊!生命要尊重,慈悲也要无畏。抛掉恐惧心,让慈悲入“骨”,“髓”缘布施,成就这“抢救生命的大事因缘”吧!

  就这样,两个月内,已有近万人响应。慈济功德会立刻举行慈善义卖,将筹来的善款成立了骨髓资料库。

  甚至一位小学六年级的孩子也出来献计献策。他对早已参加捐髓工作的母亲说,可以找香港著名电影演员成龙做广告。

  母亲何女士还觉得不可能:“如何去找大名鼎鼎的成龙呢?”

  孩子的想法既单纯又认真:“写封信给他嘛。”

  母亲依然摇头。可成龙是孩子心中的偶像。他相信自己的偶像,固执地对母亲说: “如果不试一试,怎么知道他不肯呢?”

  何女士真的写了一封文情并茂的信,托人转交给了成龙。结果是,成龙乐意支持。

  何女士喜出望外,立刻发传真给成龙:“慈济将于1994年5月23日在台北举行大规模骨髓验血活动,若能赶在两天前电视上播出30秒至90秒的宣导短片,、相信一定能激发更多人响应。”

  成龙很快答复:“请如期于5月5日到香港拍摄。”

  《骨髓捐赠——成龙篇》的广告顺利拍成了。证严法师首先观看了这则短片。片中成龙一脸认真、严肃,努力却又吃力地用带有广东腔的台语说:“慈济和我正在寻找一个人,那个人可能就是你。”证严法师不禁微微一笑:“加上对白字幕吧,这样大家会更清楚感受到他的美意了。”

  5月20日,广告在三家电视台义务播出了。

  节目播出两天后——1994年5月22日,慈济功德会在台北举行了大规模的捐髓验血活动,得到了近三千人响应。

  自此,“随缘布施,救人一命”的呼声深入人心。在骨髓捐赠中心成立不到两年期间,自愿捐髓者已突破了十万人次,开始向着二十万人次目标迈进,并与国际骨髓捐赠资料中心联盟,以拓展更宽的领域,尽可能多地“救人一命”。

  现在,慈济骨髓捐赠中心已拥有十九万七千六百九十份骨髓资料,已对华人系统供出了206份骨髓,是世界第三、亚洲最大的骨髓库。目前该中心在我国大陆已有八个定点移植单位,已有4l例手术获得成功,其中大部分是白血病患者。

  2000年9月2日晚9时,大爱的使者李政道博士又一次从天而降——历经辛苦而漫长的辗转飞行后,他踏进正在焦灼中翘首以待的广州暨南大学华侨医院。

  在这里,久治不愈的地中海贫血症患儿王新阳只有三岁。三岁的孩子是种子刚刚破土的嫩芽。只

  有相合的H?L?A型骨髓,才能给这株嫩芽抽枝成长的希望。就在这天上午9点30分,一位二十五岁的大学生把这份希望给了小新阳。

  大学生的长情大爱,默默地,像春天的云,从窗口飘过去了;只降下温润的甘霖,不愿留下自己的名字。

  李博士带来了大学生给小新阳的信。王新阳小朋友:

  首先预祝“你”手术成功。不!应该说“我们”的手术成功。因为我的骨髓干细胞将生存在你的体内为你的全身发挥造血功能,让你成为一个健康、活泼、孝顺、有用的人。

  虽然我们素昧平生,但是我愿意献出你所需要的骨髓予你。或许在你我的一生中,我们都不会见面,但请你永远记得父母亲不辞辛劳地到处为你奔波,为了你的生命,台湾、大陆有多少叔叔、伯伯、阿姨、姑姑、哥哥、蛆姐,也在辛苦奔忙,这就够了。

  Your life will go on be a useful man

  捐髓哥哥

  及一群热心的人们

  9.1.2000

  于花莲

  这位“捐髓哥哥”是慈济医学院六年级的大学生。

  写到此,热泪再次从我的心底涌出。我四年前应邀去慈济医学院讲学,也参加了该学院大学生们的联欢晚会。那么多歌声,那么多笑语,那么多阳光男孩,谁是“捐髓哥哥”呢?

  诚然,谁是“捐髓哥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以做婴儿鞋开始的慈济志业,她的精神已似生命的薪火代代相传。

  善因的种子落进沃土,已长成丰茂的绿色森林。那么,这些种子落进贫瘠的土壤呢?

  也会萌芽的,我相信。必有一天。美善的绿阴会覆盖大地,将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颗星球,变得更加美丽。 (来源:读者文学)

标签:慈善|慈济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