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图书连载>> 四部医典>>正文内容

《四部医典》疾病的种类

       

发布时间:2007年01月06日
来源:四部医典   作者:宇妥·元丹贡布等著 马世林、罗达尚、毛继祖、王振华译注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明智大仙讲道:“善哉!大仙请仔细听。疾病的分类有:①从病因分类;②从依止之处分类;③从形态分类等三种。

(一)病因分类 计有:①今生所生的疾病;②由于前世宿业之故所生的疾病;③以上两种原因混合所致的疾病等三种。今生所生的疾病,系由病因与外缘具备后引起的疾病。由于前世宿业之故所生的疾病,它虽然没有病因与外缘,但病的范围广、痛苦大,是由前世的宿业所致。疾病与宿业混杂者,它有两种情况:①由本身固有的龙、赤巴、培根三者紊乱所致的疾病;②从一些外缘中突然发生的疾病,如中毒、创伤、魔鬼作祟所引起的疾病。

(二)从疾病的依止处分类 如果按照依止处分类,它有男子所生疾病,妇女所生疾病,老年人所生疾病,小孩所生疾病,一种具有共性的疾病,共五种。

(三)形态上的分类 从疾病本身区分,计有龙、赤巴、培根三种。龙病分出总类与具体疾病的差别。其中总类又从疾病种类和患病部位再加区分。从疾病种类区分,龙病有二十种;从部位区分,发病途径有六条。五官方面又有七种显花症[1],具体疾病差别的区分又有持命龙[2]等五种。这五种疾病又有与培根、或赤巴混合的疾病十种。如是,龙病共计有四十二种。

赤巴病分为总类与具体疾病两类。总类又有从疾病种类与患病部位的区分。从种类区分计有:自性瘫症、变位症、痰唾症、入脉症,共四种。从患病部位区分,有六条发病途径、七种五官疾病。从具体疾病的差别区分,有能消赤巴等五种赤巴病。这五种疾病与龙、培根合并时,会发生十种疾病。以上赤巴病共计有二十六种。

培根病分为本系疾病与旁系疾病两类。本系疾病又分为总类与具体疾病两种。其中总类又有种类和患病部位的区分。从种类分析,有六种胸口症。从患病部位分析,又有六条发病途径、七种五官疾病。具体疾病的差别有能依培根[3]等五种疾病,这五种疾病与龙、赤巴合并时,共计有十种培根病。旁系疾病又分为黄色赤巴症与褐色赤巴症两种。褐色赤巴症又分为溃散症、扩大症、穿漏症、臃肿症等四种。共计培根疾病有三十三种。总计疾病有一百零一种。

从主要疾病区分,有本系与旁系两种。本系疾病是单一型的疾病,明显地显示出各自的特点:增长、极其增长、特别增长;耗损、极其耗损、特别耗损。旁系疾病又分合并症、综合症、灾害三种类型。合并症有一种增长型、六种特别增长型。综合症有病势均匀增长型一种;六种病势不均匀增长型,其中又有两种特别型。与此相反,也有同样种类和同样数量的耗损症。增长与耗损混合后有六种病势共同增长或共同耗损,一种病势耗损、两种病势增长的疾病;同时也有与此相反的六种疾病。增长与耗损型的疾病共计有七十四种。

旁系中的灾害型疾病,有疾病侵入、反转、并发等三种。一个部位上侵入了其他疾病。原来的疾病没有治愈,反而转为其他的疾病。两种疾病同时斗争,称之为并发。这类疾病有二十七种。总之,主要疾病的区分,总计有一百零一种。

从患病部位分析,主要有身、心两个部位。位于心的疾病又分为疯狂症、癔病两种。位于身体的疾病又分为上下、内外、全身等五种。头部五官的疾病有眼、耳、鼻、唇、齿、舌、颚、头、颈项、甲状腺等九种疾病。咽喉部位上的疾病有:喉颈总病、乳蛾症、咽喉阻塞、声音嘶哑等四种。锁骨以上胸部的疾病有:口渴症、呃逆症、呼吸困难、胃口不开、感冒等五种。共计有十八种疾病。位于体内脏腑的疾病有心、肺、肝、脾、胃、肾、胆、小肠、大肠、膀胱、精府等十一种疾病。位于脏腑的总病有消化不良、腹绞痛、痞块、内脏脓疡[4]、热泻、肠炎等六种。位于六腑的疾病有腹泻、呕吐两种。以上共计有十九种疾病。

位于下半身的疾病有痔疮、肛门瘘管、便秘症、尿闭症、尿频症等五种。位于体外的疾病有皮肤、肌肉、脉道、骨骼等四个方面的疾病。皮肤病有白癜风、疥疮、牛皮癣、金钱癣、黄水疮、梅毒、疣、雀斑及其他疾病传染给皮肤者共十种。肌肉的疾病有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疖症及其它疾病传染于肌肉者共三种。脉道疾病有白脉症、黑脉症及其他疾病传染于脉道者共三种。骨胳病有关节类、腿足部象皮病及其它疾病传染于骨者,共三种。位于肌肉、骨头的疾病有痛风病一种。以上共计二十种疾病。

位于身体内外的疾病有赤巴病、褐色赤巴症、水肿、臌胀、痨病、六热病[5]、扩散症[6]、紊乱症[7]、瘟疫、天花、疔疮、合毒(梅毒类)、冷风毒症、蒸气毒症、肉毒症、食物中毒症、草乌头中毒症、狗毒症、虫毒症、蛇毒症、邪魔症、麻风、疖、丹毒、虫病、头部疮症、上体疮症、四肢疮症、颈项疮症等共计三十七种。

总计以上共计一百零一种疾病。

从疾病种类分析,有身体内部的疾病、疮症、热病、零星杂症等四种。

身体内部的疾病有消化不良、消化不良引起的痼疾两种。消化不良的痼疾又分为本性、种类、并发、时间等四点。总之,消化不良症分新、旧两种。新的一种又分为灰色培根[8]、褐色赤巴病[9]、赤巴病、中毒性的痼疾等四种。灰色培根症又分为胸口痛铁垢症、火衰症、声音嘶哑、寒性痛风、消瘦症等六种。褐色培根症又分为溃散症、扩大症、穿漏症、臃肿症、扭绞症、潜伏症、隐痛水肿坠入小肠症、寒症、浪恰症[10]等十种。赤巴症又分为痰涎症、脉症、变位症等三种。毒性痼疾又分为热合毒症、寒合毒症两种。陈旧痼疾分为痞块、肾型水肿病[11]、心脏性水肿病、浮肿、消瘦痨[12]等五种。痞块症又分为血痞块、胆囊痞块、胸痞块、结石症、大肠痞块、虫痞块、脉道痞块、水痞块等八种。肾型水肿痼疾也分为溃散水肿症、滴漏水肿症、淤积水肿症、穿漏水肿症等四种。心脏性水肿病又分为热性水肿、寒性水肿两种。浮肿病分为浮肿症、心脏浮肿症、脾脏浮肿症、黄水浮肿症、肝脏浮肿症等五种。消瘦痨症分为龙消瘦痨症、赤巴消瘦痨症、培根消瘦痨症、灾害消瘦痨症等四种。总之,身体内部的疾病共有四十八种。

疮伤分为同时生出的和突然生出的两种。同时生出的疮症又分为疖、淋巴结肿、内脏脓疡、丹毒、痔疮、腿足部象皮病、肛门瘘管等。突然生出的疮症又从患病部位与种类上区分:从部位区分,有头部疮、颈部疮、上体疮、四肢疮等四种。从种类上区分,有表皮伤、割离伤、砍伤、抓伤、跌伤、洞穿伤、刀伤、粉碎伤等八种。共计十五种。

热症:计有未成熟的热症、热盛症、虚热症、潜伏热症、陈旧热症、浊热症等。

扩散症、紊乱症、瘟疫、热毒症。扩散症分为内扩散症与外扩散症两种。紊乱症分为蔓延的紊乱症、虚紊乱症、温和紊乱症等三种。瘟疫分为羊毛疔、痢疾、天花、喉蛾、感冒等五种。毒症分为合毒症、食物中毒症、热毒症等三种。

零星杂症:计有声音嘶哑症、呃逆症、胃气衰败、口渴症、哮喘症、肠绞痛、虫病、腹泻病、呕吐症、便秘症、尿闭症、尿频症、热泻症、痛风症、黄水症、白脉症等,皮肤痛等,零星疾病十九种。总计一百零一种病。

从灾害、要点、种类、部位等四个方面区分的疾病,共有四百另四种。对于宿孽所致的疾病,虽然进行治疗,但是不会收效,一定会死亡的。对于魔鬼作祟产生的疾病,要做法事予以禳解,求得解脱。对于自然产生的疾病,若不治疗,则会死亡;若进行医治,则会得生。一些疾病即使不进行治疗,也会得到好转。这四方面的疾病共计是四百零四种。

从疾病的状态来说是不可胜计的。从三十五种危害来说,虽区分为单一型、合并型、综合型及灾害型的疾病。若从复杂情况来说,则会产生更多的形态出来,这里一下子也谈不清。但是从基础来讲,龙、赤巴、培根三者和十处损害就包括了所有的疾病。犹如鸟类虽然都能到处飞翔,但是它总离不开天空一样。这就是说,培根、龙所产生的疾病可以归纳为寒性,血、赤巴所产生的疾病可以归纳为热性,一小部分疾病是在寒热之间。

具体的疾病还可以从病因,初期情况,中期情况,晚期情况来讲。所谓病因,就是发病的内因和外缘。所谓初期情况,只是明显地知道已经患病,但还没有确诊。所谓中期情况,就是将表现出来的所有症状进行细致的诊断,具体的征兆不能混淆。所谓晚期情况,就是疾病在各自的部位下,将其病势完全表现出来的阶段。

疾病的分类,就是从疾病主要的病势方面进行分析、分类、归纳,使其不致混淆。

疾病的主要方面,是指要分清疾病是本系还是旁系以及哪一类型的。疾病的病势,是指由于干湿等环境、季节、本性、患者年龄、病种、饮食起居等等原因而形成疾病的严重与否的程度而言。”

注释:

1]显花症:即头眩晕,耳鸣,眼花,视物昏暗,天旋地转的综合症状。

2]持命龙:即索增龙,为五种龙之一(详见注释“龙”条)。

3]能依培根:即五种培根之一(详见第一章注释)。

4]内脏脓疡:藏医认为内脏受伤,血液积于体内,引起瘟疫热毒扩散至脉管,坏血与黄水堵塞脏腑脉管,导致肿胀化脓。

5]六热病:即指肝热、肺热、心热、血热、胆热、脉热。另一解释是六腑(胃、大肠、小肠、胆、膀胱、精府)之热。

6]扩散热症(占巴症):是由元气损伤和疾病两种因素引起。主要是血液机能紊乱诱发赤巴热疾,热疾扩散引起疼痛。

7]紊乱热(丑巴症):是身体元气被热疾耗尽,从而导致血热产生疾病。

8]灰色培根症:指以培根为主的合并症之一种。症状是胃痛、吐酸水、经常腹泻、消化不良。今日印象可能是慢性胃炎。

9]褐色培根症:指以培根为主的合并症之一种。症状是胃痛,食用冷食物或不适宜食物则疼痛加剧,有时还吐血或便血。今日印象可能是胃溃疡。

10]浪恰症:是一种褐色培根症的缓慢症。

11]肾型水肿病:泛指脏腑机能紊乱,功能失调导致黄水积于胸腔或腹腔。肾型即由于肾脏功能失调而导致的水肿。

12]瘦痨症:指肺结核、肺心病、肝炎、贫血等慢性消耗性疾病,均包括在内。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