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宗派法门>> 禅宗>>正文内容

加行之二禅--南怀瑾先生稀有开示之十三

       

发布时间:2006年10月16日
来源:南禅七日   作者:南怀瑾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那么如果到了初禅的境界,甚至要达到二禅境界,在佛法的显教、密宗四禅八定,不参考,说定是共法,你不参考中国道家,正统的道家,我这里有个声明,旁门左道乱七八糟都说有道的太多了,正统的道家,这个真正的安那般那做好了,自己生命功能气机充满了,整个的身体会变换,但是真正得定,与身体的变换,这个要九年到十二年的专修才能做到,九年到十二年的专修,这个才可以,所以你们大家都讲修行要专修,专修,是找一个地方,万事不管,专门修持,你以为闭关一百天,闭关三年、五年就做到了,不可能啊,以道家来讲,你看道家的话,我们算算帐看,百日筑基,道家来讲,一百天里头打基础,百日筑基,一百天只有三个多月,十月怀胎,等于男女生一个孩子一样,十个月怀胎,三年哺乳,九年面壁,然后嘛,就修得成功是神仙,不过神仙有分五等,鬼仙,神仙分五等,鬼仙、地仙、鬼仙、人仙,人中之仙,仙鬼仙在上,鬼,鬼仙、人、地仙、天仙、大罗金仙,分五个阶级。修道没有成功,学佛没有成功,但是心还能专一,死了以后,不是普通的鬼,是叫鬼仙,进入鬼道了,所以世界上有些人有特异功能的,或者听到什么有些人未卜先知啊,都靠另外一个力量的影响,那都是鬼魂、鬼仙给他俩通电,附在他的脑子里,他那个脑神经如果叫医师来检查一下,他的脑神经里头是不是多了一条线路,少了一条线路,才有这个特异功能,所谓有特异功能的脑神经这个脉道的线路,一定在某一点上有一点问题,不过检查,很难就是了,这是鬼仙。人中之仙,是活到的人,健康不老,不一定是不死,所谓……,神仙有标准的,身轻如叶,身体轻的像树叶子在空中飘一样,身轻如叶。夜睡无梦,行如奔马,随便怎么跑步走路跟马那个一样快,轻灵,而且可以辟谷了,可以辟谷了,就不吃人间烟火了,不吃人间烟火,这个不过是人中之仙而已。再进一步呢,地仙就不同了,《楞严经》上提到,地行仙寿命可以活到一万、十万岁,佛也承认的哦,你翻开《楞严经》十种仙,这十种仙,佛说他没有成佛,就差了一点没有大彻大悟,他的境界是很高的,地仙。到天仙就不同了,那当然不要买飞机票啰,到太空去也不要买票了,一阵风就过了,风也没有,一阵风,这是天仙的境界。到了大罗金仙就是佛的境界了。这是道家的仙分五类。刚才讲十月怀胎,百日筑基,你想一个人修道不管你修到神仙,那么你们算算看,专修多少年,照道家说法,十月怀胎加百日筑基一年,一年多一点,是不是,我不会算帐的,十月怀胎到百日筑基一年吧,然后所谓怀胎,这个是借用的名词,《楞严经》,借用佛经的名词,《楞严经》佛说一句话,长养圣胎,你得了道的境界,随时在定中成长、培养,自己变成,一个凡人变成圣人境界,叫做长养圣胎。道家后来借用佛经这一句话叫十月怀胎,这要十个月都在定中。百日筑基,十月……,那么这只有一年多,就是讲专修真做到,没有做到,你闭关三年、十年也没有用啊,真做到了得定境界,十月怀胎,然后等于这个婴儿给他长大生出来,三年哺乳,还要喂,把自己的定力功夫修养增大,三年,然后增大了变成,比方,像一个人生出了孩子变成婴儿了,然后在那里九年面壁,学达摩祖师九年都在定中,这样说,就变成超越世间的圣人境界,就叫做神仙,就是佛的境界,我们算算帐多少年?十三年,我们生一个孩子,六岁起给他读书,读到大学毕业也要十三年,大学毕业出来赚个,我们中国的赚法大概六百块钱一个月,或者还赚不到,三、四百块钱一个月,那么把十三年修道修成神仙了,到太空去不要买票,那不是很划得来嘛,这个帐一算,所以怪不你们会算帐赶快出家了,出家了,修个十三年就成功了,不过你们诸位到太空时不要忘记了我啊,我拉到你的衣服角跟上去,做得到吗?可是道家这个话完全讲专修,一个人福报够了,智慧够了,万缘放下,当然儿女眷属都摆脱了,一个人专修十三年,那么佛承认不承认呢,承认。佛在《楞严经》上十种仙里头,那么佛跟道俩承认了什么呢?我告诉你,这就是中国文化特别的地方,承认一个人的生命自己可以有主张,使他永恒的存在,这个是其他民族文化里头不敢这样说的事,所以我叫它生命的科学,你查遍了全世界的文化里头,敢说人的生命自己有办法把它永恒的存在。

 

 

  刚才是讲到二禅,一个字之差,初禅是离生,身心有分离之感,有出离之感了,修到这个时候,那么因为讲到这个身心分离之感,所以引出来天皇悟这个禅师的公案,对不对,刚才我们这个逻辑是不是这样,次序是不是这样,为什么我那么问,那么啰嗦呢,培训,现在叫培训,我们当年叫训练,再过去一点叫教育,教育你们思考的头脑,那么有次序合逻辑,不要听乱了,这懂了没有,我这样讲对了没有,我的次序有没有乱,没有,回转来了,二禅为什么叫定生喜乐呢,所以初禅叫离生喜乐,到了二禅才是定生喜乐,才讲定的境界,这是真正的“定”,所以真正得定的时候,身体的障碍,气脉通了等等感觉,身体不觉障碍,只有乐的境界,心境的更喜,才够得上定生喜乐,这关键要注意的,这是历代历来不管经典上,或者后人注解上,没有这样详细给你分析清楚的,告诉你道理的,这个经验是如此,定生喜乐这一步,才谈得到定生喜乐,你不要看到打起坐来,一念清净了,空啊,这一点算定,这一点也算定,这一点练初禅以前的准备,但是也可以说,大彻大悟以前,同这一点也差不多,这个里头差别在智慧与定力的差别,太细、太细了,要这样了解它,到了二禅,定生喜乐,我们初禅到二禅阶段,以什么为标准呢,如果拿小乘与大乘之间的这个学理,学理就是实际功夫经验记录下来的,以两个大目标,见思惑减除了多少为标准,见思惑你们都学过,都背得来,考试都考出来的,对不对,我请问诸位,什么是见惑?见惑有几个,不要翻本子,嘴巴就答出来同我一样,就乱吹吹出来,见惑有几个啊,见惑,你不要根据《俱舍论》,普通讲见惑有几个,五个,哪五个?对对……邪见、身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见惑。思惑呢,几个?五个,贪、嗔、痴、慢、疑,都很简单,这都是佛学最起码根本的,但是也是修行最根本要知道的东西,你才可以打坐了。我请问你,为什么叫做见惑,这个是什么意思,请你用现在最普通的话来讲,什么叫见惑,秘书长,执著。可以打个六十分啦,只打六十分,执著,什么叫见惑,我叫你用普通话来讲,秘书长答的完全对,但是,我还要叫他用最通俗的话,就是什么叫见惑?烦恼,你还是五十九,五十九分,比秘书长还少一分,我告诉你很简单,你们出去说法,什么,见解的错误,差不多,这个差不多,六十一分,好一点点,什么叫见惑,我告诉你啊,我的不一定对,跟你讲了你就清楚了,见,佛学上所讲见,在这个地方讲见,楞严经上的,见又不同啊,因为中国文字很简单,你看我们的中文,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如果一个人,真正认识中国字,两千到三千个,学问大的不得了,不像外国文那么困难,因为中国字有一个字,譬如说,我们中文一个“电”字,人都晓得电就这么一回事,发亮的叫电灯,听到声音的叫电耳朵,广播器叫电广播器,可以坐的叫电椅,可以睡的叫电床,外文就不行了,每一个每一个都不同的名字,所以中文呢,有好处也有坏处,这个见代表什么,同楞严经的见,就是我们普通讲,你不要固执你的主观成见好不好,就是这个意思,自己那个意见,就是意见的“见”,有了意见了,主观成见,所以我叫你普通是这个意思,并不是说你们诸位,什么六十分、五十九、六十一,那是跟你开玩笑的,你们都答对了,不过你们太有学问了,讲给有学问的人听得懂,讲给普通的人,还距离很远,要我这样讲,我喜欢把最高深的拉到最平凡,教育的目的是使不懂的人懂,不是讲给那个懂的人好听,这样意思了解吧。所以见惑,就是主观的成见,很难拿掉,就是他讲的执著,没有错,所以我们打起坐来, 你看看, 初禅,那初禅境界,这个见思惑怎么去,坐在这里半天,先不讲。

 

 

  邪见,这个邪字你不要看错了,就是斜字,太阳西斜,斜,那个斜,在古音这个“邪”同那个斜,都是同音的,那个斜,歪的,歪过去了,夕阳西斜,这个邪也是对的,邪就是歪,就是偏见,并不是一听,这个傢伙好邪喔,我们说,大概神经病,有点什么了,不是,他有偏,这个路线不正,偏了一点就叫做邪,不是那么严重,当然很严重,偏一点,偏一点为什么那么严重,你晓得两句古文,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譬如我坐在这里,这个,这样是正的,我这里只要偏一点,这一边你拉一条线看,我这里只偏了一分,你拉一条线到那一边就不得了了,十万八千里了,所以叫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偏差一点都有问题,太大了,邪见,我们姑且不谈,《瑜伽师地论》,第七、第八卷都给你讲邪见,各种见解,什么唯物论的、唯心论,什么都有。

 

 

  第二个字我们看看,我们打起坐来坐在这里入定,纵使你定得很好,身见忘得掉吗?总觉得有我这个身体在这里,对不对,这就是身见。所以说你为什么用功不能得定呢?身见去不掉,身见怎么样去得掉呢,安那般那到达了,所以密宗、道家,讲气脉拼命又偏到……,又是邪见,道家、密宗,偏到这一面去了,但是偏的对不对,邪中有正,正中有邪,也对,只要把气脉修通,身见坐在这里,只有得乐的境界,身体的只有舒服,忘记了……,舒服到最高程度,没有身体的感觉了,才去掉身见,可是身体还在不在呢,还在,那么如果坐在这里气脉通了,没有身体的感觉,而且没有那里腰酸背痛,气脉不通,喉咙哽到,两腿发麻都没有了,这个身见去掉了,就在你的座位上,已经到达天人境界了,对不对,是身见。

 

 

  身见去掉了以后,还有边见呢,什么边见呢,有些人,我常常几十年碰到有些同学用功用得很好,我一看,你这几天不错啊,老师,这几天我敢来见您,真不错,怎么样,清净,空,我说,对,看你样子很不错,空得很好嘛,好,我说,你知道空吗?当然,我说,那早不空了,你还知道有个空,那还叫空吗?而且我知道你那个境界,空到多大呢,这样大,不过这样大而已,你没有办法同虚空合一,理念上有,思想上有,境界上没有,这要境界的,所以有边见,你那个“空”,空到那么大,你再进步一点,不过空到禅堂那么大,再把禅堂打破了,也不过厦门那么大,小小的没有什么,再把厦门那么大打破了,也不过福建那么大,况且都做不到呀,所以都有……,所谓“边”不只是这个比方,或者认为空的境界就到了,这个时候我一片光中很舒服,执著了这个,抓住,落在这个上面,就落在边见上去了,你们要记住,小乘也好,大乘也好,念佛也好,参禅也好,修密宗也好,三个字一定要记住,尽管般若给你讲无相,硬要记住,有相,境、行、果,修行离不开这三个字,一定有它的境界,所谓“空”,空,有空的境界,有,也有有的境界,行就是行为做到,行就是做到那个功夫,才得那个成果效应。境、行、果。不管哪个方面一定做到,所以边见是如此,所以边见落边,或者落在断见,或者落在常见,这都属于边见,你晓得我们学佛,经常最难办的,

 

 

  还是下面两个更难弄的,你看到容易,你们答案学佛学,考试都考了,见取见,好啦,我又来了,请问怎么叫见取见,秘书长,怎么叫见取见,现在我告诉你,我们不要逗到玩了,上一个“见”字,就是刚才讲的,边见的见,什么叫见惑的“见”,主观成见,见取见,譬如你学了佛,我学了唯识的,或者我学了俱舍的,我学密宗的,我学净土的,我学禅的,这个见解,把自己认为只有净土才对,只有禅宗才对,只有密宗才对,这个见解,“取”抓得牢牢的,主观成见形成了,然后,哼!他们干什么,南普陀禅堂在打七参禅,喂,对不起,我不去,为什么,我学净土的。不行,我是学密宗的。或者你们听到密宗的,那不去,那是男女双修的。见取见,那个成见抓得牢牢的,“取”就抓得很牢,这个见解很难破掉,所以你们打起坐来有时候,你以为初果初禅定到二禅定那么难啊?其实有时候任何一个人,初学的,越初学越容易,刚刚学会盘腿上座,那个境界已经到达了,可是呢,不会,如果我们说你已经到了,哎呀,不会的,那么容易,学佛那么容易,你乱讲,他被“见取见”困住了,所以学了唯识的,学了那个法门,通通……不能潇洒,不能……学佛一切等等修行,不能,入乎其内是出乎其外,要跳得进去,要跳得出来,“见取见”是这个,所以你想看我们打坐,随时功夫不能进步,就是随时犯了,这个“犯了”都是心理思想行为的范围。

 

 

  还有第五个是什么,戒禁取见,是什么呢,这个不对的,戒禁取见,哎啊,这个不对的,譬如,我们讲普通的行为来讲,过午不食,这一条戒很严生啰,你翻开佛教的历史看看,《佛祖历代能载》上面,历史上都有,梁武帝,非常信佛是皇帝,有一天,梁武帝发心打千僧斋,请一千个和尚吃饭,他来请吃饭,皇帝请吃饭,这一千个和尚不管名僧、高僧、矮僧、胖僧都来了,一千个僧都来了,等到吃午饭,因为过午不食嘛,过了十二点多了,皇帝没有到,大家不敢动,皇帝一到一点多了,过午了,要守戒,怎么办,一位大师出来讲话了,皇帝是天子代表天,皇帝刚到就是太阳刚当顶,吃饭,就破了,戒禁取见了,对不对,等于我每天都施食,我的施食有时候忙的时候,上午也施食了,人家说老师啊,施食不是布施饿鬼吃吗,要夜里啊,我说那一边是半夜,你要法界众生都吃到你的,美国那一边还是半夜呢,欧洲还是下半夜,一定说这里亮的,你还只施给我吃啊!这里亮那边正是夜里,时间那有定的?法无定法,所以戒禁取见,你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见惑容易去,所以见惑什么时候断呢?见道就断,几时见道呢,知道了,格老子不听这一套,就见道了,思惑就难去了,入胎的时候,前生就带来的,思想里头那个成份,很牢固在里头的,这五个难办了,修道才能断,怎么叫修道才能断呢。你把两条腿盘起来,天天在磨,检查自己心里头这一点,贪、瞋、痴、慢、疑。贪名贪利这是欲界的,贪字太多了,譬如抽烟、喝茶,我有了这个瘾,放不掉解脱不开,被贪字困住,等于有些同学,老师呀,我名利都不要。你要什么,要清高也是贪。细起来就那么细。这个心理状态,所以贪、瞋、痴、慢、疑,譬如有些人走路,动作,喜欢这样,喜欢那样,身体上从娘胎来,前生带来的种性,他就有这个习气,这个习气怎么样能够解脱,贪非常难,抓得很牢。

 

 

  ,有脾气,瞋的,你们现在有没有瞋心,有恨谁没有,你都没有,大瞋心没有,小瞋心有,随时有,我很讨厌,正在这里打坐,这傢伙,咳嗽妨碍我的清净,虽然不发脾气,心里头……心里头等于,昨天有个小孩七岁,在这里跟我说话给我听,我坐在那里听他说话,说达摩祖师,讲得真好,他尤其那个讲到那个达摩祖师跟土匪俩打斗的,他个发音真好,他……妈……的,你说他那个孩子讲这句话心里有瞋心没有,没有,可是我们坐在这里,有一个人打坐,坐得最好的时候,正好定得很好,旁边一个人伤风了,(学咳嗽声),我们虽然没有他妈的,至少有妈的他了,这一点就是瞋心,习气之难去也,或者我们自己有个见解,有一件事情,对某一个人要做,告诉他你能够帮个忙,那个人说我不帮忙,我们对他很不舒服,也是瞋心,

 

 

  不过瞋心好办,贪难了,贪、瞋、痴,痴就难办了,跟瞋、贪两个一样,头脑,上海话,头脑不灵光了,这个……见解随时不清楚,这就是,怎么跟你讲也不懂,这就是痴。智慧不够,脑筋不通,就是痴。“慢”更厉害了,你们看过鲁迅写的一部小说没有,叫阿Q,看过没有,你看那么……像我们当年在乡下出生,就是有这些人随时看到的,白痴,那个白痴一点用都没有,或者又残废,你看鲁迅,给人家,人家都欺负他,因为看不起他,白痴,半个白痴一样,然后打他一下,当然他难过哦,心里还是有瞋心,但是,他又打不过人家,自己摸摸,他妈的,不要紧儿子打老子,自己还是老子,他不过是儿子,可是挨了揍了,也还不了手,他妈的走开了,儿子打老子很安慰,你以为这个心理是,

 

 

  我,人总有个我慢,你看天下人,搞了半天,所有的错误,格老子他错了的不是我。走路碰到人家,他错了的不是我,怎么搞的,实际上我碰到他了,对不对,这就是我慢,我慢是随时有,但是我说,人家说那个漂亮不漂亮,世界上最漂亮是什么人,你晓得吗?自己。再长得什么……镜子里越看自己越漂亮,并不是别人,我慢。所以我常常说,我是爱吃的,做菜这些同学,每个同学,东南西北菜都吃了,我吃遍了天下菜,我说哪个人菜做得最好,我的妈妈的菜最好,为什么,我从小吃惯了,你管他做得好不好嘛,对不对,所以哪个人菜做得最好,妈妈的菜一定最好,习气养成的,慢慢的,“我慢”之难去,我大概举一个例子,你检查自己的心理,这个就是修行,人人有我慢,所以你说那个人很骄傲,看不起人,所以我昨天跟你讲,每一个皇帝,依我看来历史上所有皇帝,都犯一个自卑感的毛病,每个领袖都犯这个毛病,有自卑感,只有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一个领袖,自卑感比较少的是唐太宗,因为他的出身不同,而且他样样高明,他就不太自卑了,所以他的政治那么好,他的行为是乱七八糟的啦,你讲李世民的那个行为,男女关系,什么关系,都是乱七八糟,但是历史上,因为他的功劳太大了,这些坏处都不提了,都提他的好处,他真的好处比一般皇帝好得多了,你看唐朝,我们讲中国文化唐朝,诗、词、歌、赋、文章、政治样样好,就是他老兄好,你讲诗,唐朝的诗最发达,由他手里开始,他的诗作的最好,你说写字嘛,你看我们讲写字的书法家、名家,颜、柳、欧、苏都出在唐代,唐代真正写字写得好的,唐太宗啊,可惜,现在他的字一个字找不到,由下面,上有好者,下几甚焉,所以领导一个时代,要转轮圣王,那个上樑不下正就下樑歪了,越歪越厉害,这个道理,所以我慢。

 

 

  这个字更多了,你们修行、打坐其实你们年轻人一上路很快呀,经常有碰到呀,为什么不能得定,为什么不能成道呢,因为自己没有那么容易的啦,念佛吧,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要念得一心不乱,明明一心不乱了,自己还在怀疑,这个不是吧,对不对,所以这个疑呀,决不相信自己了,人很可怜有时候连自己一点信心都没有,不但怀疑别人,怀疑自己,怀疑一切,常常你看到有些事,普通的事,你就懂得佛法的道理,自己吃饭,吃饱了没有,自己对自己,吃饱了,我还不知道,好像饱了,这句话,他已经在怀疑自己了,是不是,对不对,不要怀疑我呀,我问你对不对,所以贪瞋痴慢疑是多生多世习气上带来,这个惑业要修所断,见惑是……见断,见道就容易断,

 

 

  所以到初禅、二禅境界,你功夫做得再好,你在功夫,这个……功夫就是境界了,刚才三个字,境、行、果,功夫是境界了,你那个境界来了以后啊,你不要刻意去检查,自己自然会检查,你静极了自己看得清楚,把心理这些状况拿掉了,初禅,证一个初果罗汉有什么了不起,随便买一个苹果吃吃也可以证果嘛,对不对,吃了一个苹果,我就证果了嘛,加强自己的信心,把这佛法的见解搞清楚,所以第一个我们上座,不管,为什么,把身见赶快拿掉,至于坐定起来不能够,几个东西习气把你困住,除了佛法所说的这几个以外,我现在讲科学修行给你听,我们坐起来为什么不能得定,为什么?在科学的世界里头,几个东西很难去掉,你见道也难断,是修道也难断,时间观念,

 

 

  一个空间观念,这一坐起来,我这个位子不好,还有些修道的人,一定早晨向东方,是生气方,五行六气,一定东方,哪里不可以打坐啊,我以前在四川,在遂宁有个和尚,有道,有神通叫疯师爷,疯子,人家都说他是神经病的,他在那里打坐,他的禅堂就在厕所上面,不是现在的厕所,下面好多众生啊,那些厕所啊,蛆虫啊,臭得不得了,他在……我们拜他,是跑厕所上,给他磕头的,所以我们不要给空间观念,一定选一个清净地方啦,一定对一个方位好的打坐,坐在那里已经被这个习气……,

 

 

  第二个时间观念,好像已经三十分了,然后两个腿搞惯了,你坐了三十分一个钟头的人,要多一分都不可能,都给时间观念困住了,生理上习气,已经给时……时、空两个观念,已经把你困住了,困得很厉害,这一个“困住”就是身见了,身体的观念感觉状态,所以你坐在这里觉得……所以你要懂得佛法了,

 

 

  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小乘的经典上,《阿含经》上面教你,我们念头有个念,修行的法门有十念法,十个大原则、方法,大原则基本的,哪十个呢,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布施、念天、然后念安那般那,念出入息,念身、念休息、念死,随便你修那一个法门,都可以成道,这十念法门,包括了一切,包括了禅宗、密宗,等等……知道吗?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施就是布施,布施是什么布施呀,打起坐来念什么布施呀,一切放下,连身体都丢开了,就是达到内布施嘛,这就懂了嘛,那么我们修白骨观的人,假使上座修白骨观,觉得自己这个身体,这个胖胖的身体,我的肉,我的肠子,什么都拿掉给你这些众生饿鬼来吃吧,我死掉了,给你吃吧,统统供养你们,你们吃饱了就好,我们来生再结缘,这就是修白骨观的,修不净观的修法,这就是施啊,念施。念安那般那念出入息也是这个方法,念身,身是什么,三十七菩提道品怎么说,念身什么呢,念身不净,这是小乘法门,那么我们说修气脉,那不是念身不净了,念身是净的,都是念身法门,念休息,什么是休息啊,就是禅宗所讲“放下”,一切放下了大休息嘛,所以密宗有个大法门,叫做“大休息”禅定,你真放下了完全休息,你管他昏沉也好,散乱也好,格老子坐在这里休息了,你能够盘脚坐在那里休息三天三夜,我就看到你顶礼膜拜了,念休息。最后一个念死,随时做到的,所以我们上座我说呀,佛说的十念法,你们为什么打坐修行不能得定啊,因为你照佛法办,两腿一盘一上座,第一个倒转来,念死,我现在死掉了,算了,妈妈父母给我生下来这个身体,我就丢在这里不管了,心念就空了,这一陀几十斤肉,不过是妈妈屙的一个大便一样,这一陀大便就摆在这里不管了,哪里痛,哪里……这个受阴,色、受、想、行、识,这个感觉状态,我就随时来就拿开了,那不是很好嘛,如此去做,初禅、二禅,禅定的境界不难,容易做到,我这些讲法,你查密宗、显教经典上找不到的哦,但是我每一句话都有根据,所以啊,禅宗祖师有几句话,讲话不根据经典,你以为禅宗祖师乱讲的,语语不离经典,有所根据的,不是乱讲的,乱讲就是魔说了,语不离经啊,不过我在经典所根据,告诉你,变了……贡献供养给你们诸位,这样的透彻的经验的道理告诉你了,你就修持容易上路了,就是这个道理。

 

 

  在上面我们介绍了见思惑,这个小乘法门的最基本。现在我们需要了解,见思惑是佛法修证最根本的道理,这十个思惑是根本烦恼,基本无明所在之处,见惑,也就是无明的现状。如果我们拿现在学术观念的分类,完全属于心理的、精神的,这五个见惑同思惑连在一起,是见解上的根本困扰,同有生命以来,根本的困扰,两个合在一起,就是十个结使,所谓“结使”,我们古代两种翻译的,就是十个“结”,打在那里的结,很难解脱所以修行,学佛就是解脱这个结,又怎么叫“使”呢,就是说我们生命在轮回中,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转到每一个部份去,所谓六道轮回,它的根本的动力,就是这十个东西,十个作用,在使我们向团圆的路上旋转,所以合起来就叫做“结使”,我们修持解脱是解脱这个东西。在佛学里,配合三界天人,其实不止配合三界天人,就是上自这个欲界、色界、无色界的这个层次,下至十八层地狱这个层次,那么总合起来,就是九十八个结使,一层一层的配合。所谓普通讲八十八结使,因为这十个是根本的,以这个来计算。

 

 

  打坐是修定法,身心修养的一个境界,即使你定得很好,就在定中转化前生、今生,甚至来生的习气转变,这个就是佛法的中心,搞清楚。所以初禅是离生喜乐,什么叫禅呢,这个禅定的禅,禅者,拿中国的字,严格的讲起,就是静态到极点的静,静,动静这个静。也可以讲三点水净土这个“净”(繁体净是三点水边,我以为如此),等于把我们一杯水一个东西摆在那里,把他冷却、晾干、洗干净这个作用,所以叫做静,静字下面叫禅,古代翻译讲的。在这个境界里头,你检查自己心理习气的状态,慢慢……转化,这个是佛法,不然呢,初禅离生喜乐,二禅定生喜乐,不是你学佛的人才有哦,再三给大家……这不是我说的噢,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这是定,是共法,甚至于其他的外道什么都会呀,这个关键要弄清楚,这个关键弄不清楚,以为这个就是佛法,太差远了,要了解这个道理,至于八十八结使,九十八个结使与三界天人的,这个关系,我没有时间给大家多讲了,我们这里闽南佛学院的这几位老师,都是会的,不需要我多讲,而且我也没有时间,我讲的比他们不会高明,一样的,大家去留意,自己去研究,我来不及,所以把禅定的道理这样交代清楚了,不过我也不知道我交代清楚没有,这个关键应该是了解了,所以上午也告诉过你们,定境,四禅八定非修不可,是佛法同一切外道的共法,反过来讲,外道都会,你佛法更应该会。

 

 

  第二点要了解,没有禅定,你想转化习气是非常困难。不可能,因为身心的宁定下来,等于说把无始以来这个习气,慢慢慢……把它软化了,慢慢的修,这叫做修行。你譬如说,我的老朋友,这一次因为我到了这儿,我在国内的老朋友五十年不见的,都特别赶来看我了,大家又碰面,八十岁的那么多,对不住,老朋友们不要见怪,我看来他们都是,我当年我一、二十岁跟他们是朋友,那个毛病啊,一点都没有改变,但没有改变,还加四个字,变本加厉,他生来世不晓得如何得了噢,这是真话。老朋友们来看我,不能说假话,一定送他一个真话。好话是难听的,假话是好听的。这是世界上的大原则。这是讲到习气的问题,修行就在这里。这个先要交代。我们继续下去讲三禅。

----------------------------------------------------------

南怀瑾佛学文集

南怀瑾佛教视频专题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