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99篇,用时17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加行之二禅--南怀瑾先生稀有开示之十三

    的次序有没有乱,没有,回转来了,二禅为什么叫喜乐呢,所以初禅叫离生喜乐,到了二禅才是喜乐,才讲的境界,这是真正的“”,所以真正得的时候,身体的障碍,气脉通了等等感觉,身体不觉障碍,只有乐的境界,心境的更喜,才够得上喜乐,这关键要注意的,这是历代历来不管经典上,或者后人注解上,没有这样详细给你分析清楚的,告诉你道理的,这个经验是如此,喜乐这一步,才谈得到...

    南怀瑾

    二禅|喜乐|南怀瑾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10/0811586062.html
  • 范古农答: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同时依次并习乎。抑先习初禅,得初禅后再习二禅乎。

    问: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同时依次并习乎。抑先习初禅,得初禅后再习二禅乎。   范古农答:初禅境界,为离生喜乐地。(离欲界也)二禅境界。为喜乐地。三禅境界,为离喜妙乐地。四禅境界,为舍念清净地。皆是舍前趣后工夫。自当得前修后,次第而进。若顿修若渐修,则视根器而异,未可执一论矣。

    范古农

    |范古农|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07053912738.html
  • 了脱生死之路有多长

    而知道自己在打坐。 二禅名为喜乐地。在中,生出一种无比的快乐,所谓“禅悦为食、法喜充满。”得到这种快乐,不知道饥饿,所以才可以多日不食不饮,没有关系。但是不可执着,如一执着,前功尽弃,即...境界,在中呼吸脉搏停止,意念也停止。这时候,不念善、不念恶、不念是、不念非。也就是一念不,但不要认为了不起,这仅是一个过程而已。离开了生死还有十万八千里。 四禅名为舍念清静地。在此境界连...

    宣化上人开示

    |了脱生死|过程|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1/1636557626.html
  • 南怀瑾法师开示--断性欲

    可达到心一境性,喜乐。 最好的调服方式就是把心念空了。 你在心境上不要理它可以转掉,你越在意越转不掉。这些自己都可以作实验,非常非常重要。 不管是出世法或是入世法,没有不修止而能成就。修止是共法。没有作到“止”这一步,学佛都是白费功夫。 修行打坐种种的法门,都是在修止的阶段。止是的因,是止的果。 佛说无量法门,总摄止观。止者,心一境性。观者,抉择法慧。心一境性,缘无分别。抉择法慧,缘有分别...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1425483891.html
  • 禅悦

    c。】。   《杂阿含经》中佛陀开示说,世间由五欲的满足而的诸喜乐,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条件,为某种匮乏的满足,如人饥饿时得到饮食,饱餐痛饮而乐,故名“有食乐”;修定者进入第二禅时,无觉无观,喜乐...暗室中出,见外日月光明,其心豁然明亮”,“行者受于喜中之乐,恬淡悦怡,绵绵美快”【同上书,513b~c。】。初禅之喜乐由超离欲界五欲等而,称“离生喜乐”;二禅喜乐由定心而,名“喜乐”。初禅喜乐...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60553487.html
  • 加行之三禅--南怀瑾先生稀有开示之十四

      三,弥勒菩萨《瑜伽师地论》里讲,三、离喜静虑,浓缩了只变四个字,离喜静虑。离喜静虑,实际上我们一般的人讲,初禅,离生喜乐。二禅,喜乐。三禅是离喜得乐。还是古代翻的更清楚一点,玄奘法师翻得很仔细,没有他的……怎么叫离喜得乐,我们已经交代过,喜悦是心理上的境界,乐,生理上的境界,所谓乐感是触受上面的境界,触受、乐感,触与受。喜是心理上的境界,它所以进一步到...

    南怀瑾

    三禅|离喜得乐|南怀瑾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10/0834406063.html
  • 法增比丘:圣道的特征与力量(3)

    亦沙门修行现世之果报,比前者更为殊胜微妙。」   「大王!更有比丘,以灭寻伺,内心安静、心为专一,无寻无伺,由喜乐,达第二禅而住。彼以由喜乐,流润充满盈溢周偏其身;以由喜乐,无不普洽其...大王!比丘如是以由喜乐,充满盈溢、周偏流润其身;以由喜乐,无不普洽其全身。大王!此亦沙门修行现世之果报,比前者更殊胜微妙。」   「大王!更有比丘,离喜而住舍,正念正智,以身感受乐。诸圣者言:...

    法增比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法增比丘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8072484690.html
  • 南怀瑾老师断性欲开示

    rdquo;。才能谈到修定,然后才可达到心一境性,喜乐。   最好的调服方式就是把心念空了。   你在心境上不要理它可以转掉,你越在意越转不掉。这些自己都可以作实验,非常非常重要。   不管是出世法或是入世法,没有不修止而能成就。修止是共法。没有作到“止”这一步,学佛都是白费功夫。   修行打坐种种的法门,都是在修止的阶段。止是的因,是止的果。   佛说无量...

    南怀瑾

    戒淫|断欲|南怀瑾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11/11285131550.html
  • “禅”的原文与主要含义

    为了便于把握,我们再举一些印中佛教文献中的说法来考察。   《长阿含经》卷八中在论述四禅时说:“复有四法,谓四禅。于是比丘除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于初禅。灭有觉观,内信一心,无觉无观,喜乐,入第二禅。离喜修舍念进自知身乐,诸圣所求,忆念舍乐,入第三禅。离苦乐行,先灭忧喜,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入第四禅。”在这里,禅主要是对人情感和意念的控制或抑制。   《妙法莲华经》卷四中提到...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60153485.html
  • 大般若经中“一百零八句法”简介

    苦圣谛、集圣谛、灭圣谛、道圣谛。  四静虑:初静虑离生喜乐地、第二静虑喜乐地、第三静虑离喜妙乐地、第四静虑舍念清净地。  四无量:慈、悲、喜、舍。  四无色: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法令不正断、已不善法令断正断、未生善法令正断、已生善法令增长正断。  (三)四神足:欲神足、精进神足、心神足、观神足。  (四)五根:信根、精进根、念根、根、慧根。  (五)五力:信力、精进力...

    法尊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54258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