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宗派法门>> 禅宗>>正文内容

竹窗随笔——思惟修

       

明·莲池大师著 莆田广化寺日净法师译

发布时间:2006年03月30日
来源:竹窗随笔   作者:莲池大师著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禅那者,此云思惟修。故称禅思比丘,是贵思也。经又言:有思惟心,终不能入如来大涅槃海。又言:是法非思理分别之所能及。是病思也。所以者何?盖思有二:一正思惟;一邪思惟。无思之思,是正思惟也;有思之思,是邪思惟也。又思有二:一从外而思内,背尘合觉者也;一从内而思外,背觉合尘者也。从内思外者,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无尽而真弥远也;从外思内者,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尽而还源也。由思而入无思,即念佛者由念而入无念也。

译文:
梵语禅那,华言思惟修。所以称修禅的人为禅思比丘,这是赞扬他们善于修思的可贵。但经中又说: “有思惟心,终不能入如来大涅槃海。”又说:“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及。”这分明又是批评“思”的弊病。为什么前后互相矛盾呢?原来思有二种:一种正思惟,一种邪思惟。无思量分别的思,是正思惟;有思量分别的思,是邪思惟。复次,思又有二种:一是把攀缘外境的思念转来思察内心,这叫做背尘合觉;一是把思察内心的念头移去攀缘外境,这叫做背觉合尘。由思察内心转而思量外境,不断地向外攀缘,这样,思念越多,便离真心越远。把思量外境的意念转来观照内心,不断思惟,思惟到极处,便能转迷为觉,明心见性了。这种从有思进入无思的修养功夫,与念佛的人由有念进入无念的工夫大意相同。

标签: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