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宗派法门>> 净土宗>>正文内容

念佛的殊胜

       

智海长老佛学讲座 一九九九年三月讲于洛杉矶净宗学会

发布时间:2005年12月17日
来源:红螺山专辑   作者:智海长老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念佛法门的殊胜,至少有二十条:第一、摄机最普殊胜;第二、弥陀愿力殊胜;第三、横超三界殊胜;第四、带业往生殊胜;第五、无有众苦殊胜;第六、莲花化生殊胜;第七、生者不退殊胜;第八、极乐寿命殊胜;第九、极乐环境殊胜;第十、极乐善友殊胜;十一、往生见佛殊胜;十二、供养诸佛殊胜;十三、衣食自然殊胜;十四、鸟树妙音殊胜;十五、诸佛共赞殊胜;十六、诸经广弘殊胜;十七、诸祖往生殊胜;十八、念佛感应殊胜;十九、至极简易殊胜;二十、临终正念殊胜。

  我相信在座许多是老学佛、老念佛的人,念佛的殊胜,即使我不讲,许多大家也知道。不过以前亲近慈舟老法师的时候,他常讲:“一番提起一番新”,就是说虽然大家都知道,还是要再说一遍,提醒提醒自己。譬如我们每天早晚课都念《阿弥陀经》,念得越多就越不同。我们都知道印光大师是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当时许多学佛人写信给印光大师,印光大师回信都是劝人孝顺父母、敦伦尽分、一心念佛。左一封信是这个,右一封信还是这个,旁边有常亲近印老的人,就跟印老说:“老法师啊!您的信写来写去都是劝人念佛,孝顺父母,能不能换换个样儿呢?”印光老法师就说:“你知道了,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他们知道了,但是来信的人还不知道,我就是这样回!”所以《印光大师文钞》没有一篇不是劝人念佛的。那个年代不比今日,媒体不发达,今天电视、录音带、录影带太普遍了,我们弘法占了这个便宜。印光老法师的那个时代,连原子笔都没有,只能拿毛笔写,印光大师拿毛笔写了这么多信,在当时度了十几万人念佛,这可真不简单啊!跟诸位讲的意思就是“念佛法门”讲来讲去都是念佛,就怕你不讲,怕讲烦了、念烦了就糟了;老讲老念才有希望。无论修什么法门,中间不能淡下来,要生欢喜心,念得有滋味、有兴趣,就有办法了,否则就会退转。

  摄机最普殊胜

  念佛的殊胜第一条是摄机最普。“机”就是根机,所谓上根、中根、下根,根机不同。我们根机的“机”是什么呢?《楞严经》里说:“虽见诸根动,要以一机抽”,“一机”就是我们的第六意识,在唯识学中,第六意识转了就叫“妙观察智”。我们造业是第六意识,修行也是第六意识,每一个人的习气、爱好不一样,这是因为过去生中个人的所做所为不一样,把这习气带到今生来,还是不一样。譬如说罗汉,一个罗汉一个样子,奇奇怪怪的各各不同,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习气不同,尚未到平等的地步。要成菩萨就得去习气,习气渐渐减少,到最后成佛了,佛佛道同,没有一尊佛像不是端身正坐的,除非是示现。所以佛法到了究竟的时候是平等的,但中间不平等,因为我们的习气不同。《妙法莲华经》上说,一切众生有种种性、种种欲、种种意想的分别,主因是我们有第六意识。所以要是问:“我们应该用那一种心去修行呢?”就是用我们打妄想的心来修行。关于这一点,我喜欢天台宗。为什么呢?中国佛教有八大宗,每一宗的修行方法都有特长,但多数都要我们观真心、去妄心,只有天台宗让我们观妄心,所谓“观妄妄即真”,这是倓虚老法师打坐时悟出来的。

  我们知道当温度降到冰点以下,水就会结成冰,所以冰就是水。今天我们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妄想、烦恼等种种障碍?因为过去的习气把水结成了冰,修行就是要将过去的冰溶成水。佛法是平等的,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但是平等之中为什么又有不平等呢?主要就是冰和水的问题。原来冰也是水,但是结成冰就成了固体的型态,冰块可以砸破人的头,但是水泼在人身上是不会打死人的,所以成了佛就是把冰溶成水,我们众生是水结成了冰。有人说:“我没有信佛的时候,心里还没有这么多妄想,现在信了佛,只要一念佛,心里的妄想怎么那么多啊!还不如不念佛。”在没学佛、念佛时,觉得没有多少妄想,那是因为自己沉浸在妄想里头,看不到妄想,好像一盆浑水。一念佛,浑水的上层变成清水了,这才感觉到盆子里的清水这么少,浑水这么多,就是因为念佛有念佛的智慧,才看到自己的妄想。这不需要怕,因为念佛是为了要除妄想,有妄想才要念佛,如果我们没有妄想,心就清净了,就成了圣人,那就不用念佛了!

  妄念是我们第六意识的“机动”,第六意识是“机”,“机动”就是它一起一落,一生一灭。我们要观察一念心的“机”,机里面有没有贪、嗔、痴?有没有戒、定、慧?也就是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摄机”就是收摄住自己的第六意识。佛教中摄机的方法很多,例如修禅定、修止观、参禅、念佛等等。今天谈如何用念佛的方法收摄住这一念心。有人说:“我的根机跟你的不同,你要念佛,我可以不用念佛。”那么我就跟你说:“念佛是摄机是最普的”,要如何来印证呢?《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里,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这是普贤菩萨对善财童子说明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如何见佛受记,然后到十方世界供养诸佛。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最初是参访大智文殊菩萨,文殊菩萨指点他参访不同的善知识,最后是普贤菩萨。文殊、普贤都是修念佛法门。在《妙法莲华经》?“药王菩萨本誓品”中也说,受持《妙法莲华经》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大集经》中也教人念佛:“若人专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念佛也可以得禅定,“念佛三昧”不就是禅定嘛!这是说上根的人。可是上根的人少,中下根的人,那些没读过书的愚夫愚妇,念佛往生的也很多。为什么他们能往生呢?主要是念佛法门摄住了他们的“机”,去除了以往的习性毛病,他们就往生了。倓虚老法师讲过一个最下根人往生的实例:倓虚法师最初在宁波观宗寺跟谛闲老法师学天台教,那时谛闲法师在当地办僧学。有一天,从乡下来了一位老人家,他是谛老孩提时代的旧识,没读过书,年纪大了,也没工作,没有饭吃,找谛闲老法师,想要出家。谛老问他:“你为什么要出家?”老人家答:“不瞒您说,我出家是为了有口饭吃。”谛老说:“你什么都不懂,没有善根,不能出家啊!”老人家说:“咱们以前是同村的,我现在没办法了,您慈悲为怀,就帮帮我吧!”谛老就说:“你要出家,能不能听我的话呢?”他说:“只要有饭吃,您说怎样都可以。”谛老说:“你什么事都不用做,只管天天念阿弥陀佛。”这位老人家同意了,谛老就收他为出家弟子,找了个地方,请一位老太太做护法,每天送饭给他吃。老人家就每天念佛,念了几年,一天他告诉送饭的老太太:“明天你不用送饭了。”老太太问:“明天您上那儿去啊?”老人家回答:“明天我就走了!”老太太隔天下午到小庙一看,老人家一手拿著念佛珠,一手握著一把灰,站著往生了。手中的灰是怎么回事呢?以前痰桶是用灰盒,里面放烧木炭的灰,痰吐在里面。大家研究可能灰盒里面有东西,结果灰盒里找到老人家存的现大洋。念佛生智慧,老先生没有学问,又不懂佛法,都能念佛成功,可以预知时至,站著往生,所谓“置心一处,无事不办”,这是摄机最普的殊胜。若是老先生跟著谛老学天台教,修止观,要如何修、如何观,他可能不懂。对他来说,念佛有用,这是说明念佛法门的殊胜。

  弥陀愿力殊胜

  第二是弥陀愿力殊胜。阿弥陀佛发了四十八大愿,愿愿都是度众生的。有人说:“修行就修行,用不著发愿”、“持五戒,不需要受五戒”、“信佛念佛,不需要皈依三宝”,众生真是种种人都有。他认为皈依只是仪式,念佛不是一样嘛!我就劝他还是要皈依,我举个例子:只要是好公民,不犯法,那么用不著身份,也不用考公民、宣誓,直接请美国政府给我们绿卡和公民好了,这样说美国会不会同意呢?这是不可能的,没有身份还是不能享受美国公民的利益。所以发愿有帮助,靠愿力支持。譬如念佛的人,如果念佛不上进,在佛前发愿求往生极乐世界,求阿弥陀佛加被,求三宝加持,求业障消除,这样有用吗?我们念经拜忏,每一部忏本都是忏悔、发愿、回向,发愿是否都能做到呢?不见得都做得到,但是发愿后,在八识田中有了种子,会有愿力支持,愿力不可思议。普贤菩萨发愿,阿弥陀佛、药师佛也发愿,我们为什么不发愿?学佛发不发愿看个人,但不能说发愿没有用,这叫“正见”。做不做是个人的事,但是思想要和佛菩萨相应;和佛菩萨唱反调,一定是自己思想有问题。阿弥陀佛愿力殊胜,回向发愿文中:“一心归命,极乐世界……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最少要念十念。我试过十念法很有用,但十念不能马虎,要恳切至诚,集中精神,观想极乐世界西方三圣,专注精神的念。这样的话,十念下来是不同的。如果马虎,就是二十念,也不一定比得过十念。修行用功多少,要看个人时间的安排,最要紧的是真诚恭敬,就会产生力量,帮助我们道心、信心增长。我们的愿力虽不能和弥陀愿力相比,但若能每天发愿回向,还是不一样的。

  横超三界殊胜

  接下来是横超三界殊胜。“横超”是相对“竖超”来的。什么是“竖超”?我们修四禅八定出三界、证阿罗汉果位,一个定一个定的修上去,称为竖超。

  我有个亲身经历的故事。民国三十六年(一九四七),我在天津打禅七,禅七是由真空老和尚领导,他是中国北方一位开悟的禅宗大德。去年我到五台山时,听说以前在五台山打禅七,都是请真空老和尚主持,我过去年轻不知道,真空老和尚是北方佛教泰斗。那时候我头一次打禅七,什么都不懂,就喜欢吃禅堂里的大餐包,吃得多,挨得香板也多,因为吃得多睡得著嘛!冬天冷,尽管两层棉袄,香板打下去,骨头都疼,一点也不客气;打完应该不睡了,但还是昏沉,因为睡眠不够又吃得多,所以打坐要调饮食,吃太饱会昏沉不能用功。真空老和尚的禅堂开示太好了,举个例子,我们跑香越跑越快,那个地方小,人多又挤,跑不开,那时我二十三岁,老和尚七十多岁,还扛著香板,但我们跑不过他。他对大家说:“你们这些人哪!这么多地方不跑,尽往有障碍的地方跑,怎么不往‘空处’跑呢?”各位看看,这都是开示,往“空”处走就没有障碍,他的一言一语都要注意,都是双关语啊!他还说:“道剥千层皮,愈剥愈微细。”修行的道路就像一层层剥开大白菜,剥到最后就是菜心,没有皮,就不用剥了。道的“皮”是什么呢?要怎么剥?从那儿剥起?这要自己参,禅堂的开示不能说清楚。有人问:“法师啊!如何开悟?开悟是什么样子?”这不能讲明白,讲明白就永远不能开悟,会把你障碍住。起心动念,一个妄想就是一层皮,马上要剥去,“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佛也是一样,夹杂、妄想就是皮,要剥掉。

  念佛不能死念。心里无障碍、烦恼时,追顶念佛才有帮助。如果有烦恼,心里有事情过不去,追顶念佛常会出问题,像是走火入魔,先是走火,之后火不停就变成魔。如果心平气和,可以用追顶念佛;心不平气不和时,千万不要追顶念佛。去除妄想不见得要念得快;要念得慢,以达到效果为目的。念佛时精神完全集中在声音上,不要跑到声音之外,自己念,自己听,观住一个字,跟著这个字走,精神没有跑到字外头去,没有妄想,这就是摄心的方法。摄心、去妄想的方法很多,一方面听法师讲经开示,一方面自己在用功时也要体会。但是自己想出来的方法,不生效果的不算;如果有效果,但没听法师说过,也没看过经文记载,不知道对不对,那可以保留。那天听到某法师说,或看到某部经典记载,与这方法一样,有了证明,那就是“暗合道妙”,和佛法相应,这是用功出来的方法,叫做“体验”,是最有用的。你会得因此得到法乐,得到享受,得到证明,而且增加信心,谁再教你不要念佛,你都不会不念,因为自己得到好处,得到念佛的体验。所有的佛法都对念佛有帮助,只要是佛说的法,三藏十二部都不排斥,但要清楚自己是念佛的。念佛与参究佛法也不矛盾,好像我们研究唯识,也与念佛不矛盾,我第六意识用心念“阿弥陀佛”,念得清清楚楚。

  刚才说在天津打禅七,讲到“竖超三界”的问题。有一位师父在那儿参禅六年出家,是真空老和尚的徒弟,功夫很了得,比我大几岁,我就请教他:“您用功到什么程度,能否说一说?”他开始不肯讲,怕我们闹著玩,后来看我很有诚意,便说:“用功不能往外宣扬,但互相检讨帮忙是可以的。我晚上睡觉时,我会参著话头睡著,早上醒来第一念,会马上把话头拿起来。”这可不简单,你可以念著阿弥陀佛睡著吗?醒来第一念是阿弥陀佛吗?他可以做到这个程度,他说:“我现在打成一团了。”就是说,话头怎么样都散不开。我问他:“那您用功有什么境界吗?”他说:“有一次打坐,在定中到了忉利天(二十八重天的第二重天)。”那我就问:“那上面是什么境界?”因为我们听过一些经教,知道忉利天上是四宝所成等等,他说:“天上和人间不一样啊!完全是水晶琉璃,十分庄严,天人相貌,人间谁都没有长得那么好的。”我又问:“那时你看到他们在做什么?”他答道:“我看到忉利天王在对天人说十善法,天王说的十善法,比我们现在说的十善微妙得多。”我再问他:“您到那里还想回来吗?”他说:“那个地方无法了生脱死,再好,我还是要回来参我的话头。”他参禅到这个程度,到了天上完全不羡慕天人的境界,不像我们现在有些人,念佛也好,参禅也好,一听到外面某人有神通,就放下自己学的,跑去找会神通的。我强调这一点十分重要,念佛心要坚固,不要被外面风吹草动所动摇。真空和尚徒弟告诉我的话,我很感兴趣,但不知忉利天是否真如他所说的。说来真巧,我从天津打完禅七,过了年,第二年正月到了上海,就去苏州灵岩山挂单念佛。灵岩山方丈派我到苏州报国寺整理藏经,报国寺就是印光老法师曾经闭关八年半的地方。有一天,有位老修行来挂单,年纪约五十来岁,个头不高,一进门坐下来,我又想参学了,便问:“老修行您用的是什么功啊?”他答道:“我持准提咒八年,现在改持往生咒。”我说:“您持八年准提咒,现在改了,不是可惜了吗?”他说他持了八年准提咒,有一天打坐,到了忉利天。他描述忉利天的情景,和天津那位参禅师父说的完全一样。一位参禅,一位持准提咒,都到了忉利天,境界都一样,天津和上海隔那么远,他们根本不认识,只有我心里明白,绝对相信他们说的话。我就问老修行:“您准提咒持得这么好,为什么要改呢?”他说:“我现在五十多岁了,持准提咒八年才到第二重天,三界二十八重天,我四年才超一层天,来不及了。持准提咒不成,我要念往生咒,求阿弥陀佛加被,横超三界,不然来不及了。”这是我亲眼见到出家师父修行的经历。念佛法门有个譬喻:竖超三界,好像一条虫子(凡夫)在一根竹子(三界)里面,一节一节咬破,最后才从上面出去;横超三界不是这样,往旁边咬,咬透就出去了嘛!所以念佛法门是横超三界殊胜。

  带业往生殊胜

  下一个是“带业往生殊胜”。业很可怕,看看报上登的各式各样的疾病及灾难,真是说不完。我们修行就是要消业障、破我执、法执。破我执要先去烦恼障,业障不消除的话,很不容易了生死。我们每个人的业障都不一样,有内障、外障、顺境障、逆境障,还有强冤家、软冤家,缠头裹脑的无法解脱。强冤家就是冤亲债主,我们打水陆、拜梁皇、供牌位,就是超度他们。冤亲债主容易度,软冤家就难度了,就在我们眼前转来转去。有一位法师曾说过一个故事:一对夫妻恩爱结了婚,家里养了小狗,起初先生下班,小狗围著先生转,太太就帮先生拿拖鞋,家庭美满;过了两年,先生下班,小狗帮忙拿拖鞋,太太则在旁边数落他,什么不赚钱啊!为什么那么晚回来啦!结婚一久,感情没那么浓了,就成了软冤家。

  我们修行,有人说:“跑道场跑多了,很多问题不能说,不然毁谤三宝,造口业。我们在家修行好了,在家修行也一样!”我回答说:“绝对不一样!”在家修行跑道场,如果有问题怎么办?那就不去道场,闭门家中修。可是闭门在家修行,有了问题怎么办?如果道场有问题,可以换道场;在家修行有了问题,不能跑到别人家去修啊,得甘受其苦。凡夫无法担保一定没问题。佛经、佛论都说要依靠三宝,三宝是殊胜的助缘,经中没有说要远离三宝。若是三宝里头有问题,主要是僧宝的问题,佛宝、法宝都没有问题。我在传授三皈的时候,解释为什么要皈依僧宝,为什要皈依所有的出家人。因为佛宝是佛像,法宝是经书,都不会说话;僧宝会说话,佛法要靠僧传下去。若是僧人讲得不对,你还要听吗?你可以选择听,但皈依不能选择,一定是皈依三宝。出家人是清净大海众,只要圆了顶,穿上出家人的衣服,受了三坛大戒,就是僧众。你若看某位出家人有问题,皈依时就不皈依他,结果他将来回小向大,成了弘宗演教的大善知识,你就没份了。所以出家人中,我们不知道将来那位会成为高僧。凡夫修行有进有退,别看他退的时候,他还有进步的时候啊!居士也是一样,皈依三宝的时候,不能有分别;但亲近善知识或请教问题,那就可以选择。又有人说:我什么经都看,什么都懂,那可不可以不要皈依三宝?没皈依就像善良老百姓,未经过宣誓,政府不承认你是公民;就像大学生读书,毕业不要文凭,找工作就有障碍。皈依三宝就是证明你有信心、有诚心。念佛学佛却不愿意皈依三宝,这表示你有问题。

  皈依三宝、受戒有它的功德。但是如果“受了五戒,却没有持五戒”,跟“没有受五戒,也没有犯五戒”,这两者如何比较呢?我说个故事:四十二年前我到过缅甸,穿过袈裟,托过钵,学了几句巴利文。缅甸是佛教国家,所有的男性都要当和尚,那还有土匪吗?有!有一天,一位大和尚身上带著五百块钱,到很远的地方去办事,走到半路,碰到一个打劫的土匪,拿著一把刀,叫和尚站住。土匪先向和尚顶礼,磕三个头,然后请和尚脱下袈裟,把身上的五百块钱拿出来;过后再请和尚披上袈裟,土匪就拿出两百元,供养大和尚,顶礼三拜,只抢了三百元。为什么要这么麻烦啊!少抢一点不成吗?抢三百元就好了,何必抢五百,再还两百呢?因为土匪当过和尚,知道因果。造罪也要会造,有人造小罪,逃不出来;有人造大罪,将来还能得解脱。佛法因果分明,如果只抢三百元,将来下地狱是三百元的罪,受完罪出来,仍转畜生,转饿鬼;现在造五百元的罪,但是有供养两百元的功德,将来在地狱受完罪出来,还有供养三宝两百元的功德。这个故事的重点就是说明,即使受五戒没受持住,还是要受,受戒有受戒的功德;受戒的时候并没想犯戒,这个种子还是种下去了。没受戒的人虽没犯戒,但没有受戒的功德。有人说:“那信佛的人怎么还造这些罪呢?人家没信佛还没干这些坏事,怎么信佛的人会这样呢?”证了四果阿罗汉才不退转,一般凡夫起了贪嗔痴,仍会退转。凡夫修的是杂业,不是纯净的业。所以要提倡念佛,带业往生,就是这个原因。

  大概在十五、六年前,有一位修密宗的人,在台湾《菩提树》杂志,写了一篇文章说:“带业不能往生,消业才能往生”。这篇文章一出来,给念佛人很大的打击。他在菩提树里写了很多文章,差不多有几个月,真华长老说咱们不能就这样算了,要我也写文章澄清事实。我说愈写愈多,不写就没事了。如果有人问我:“带业能不能往生?”我的答案是:“带业绝对能往生。”有什么证明呢?极乐世界有上、中、下九品莲台,上品莲台当然是消业的,下品的为什么不升上品呢?因为业没消完,但也往生了,所以只下品往生。印顺老法师在《妙云集》里曾举例:如果一杯水放入两大匙盐,水太咸不能喝;同样两匙盐,放入淡水湖中就不咸了。也就是说,如果真心念佛,业虽有,但念佛的力量大,业压不下去。譬如一块铁,放在水里,它会沉下去,但放在轮船上就沈不下去。弥陀大愿就像船,发愿往生就像上了阿弥陀佛的愿船,业可以带过去。但是带过去以后,下下品往生,莲花苞就不会开得那么快。莲花苞既然没开,那么去极乐世界作什么呢?不如待在这儿,要做什么都可以。但在五浊恶世修行难啊!环境让我们造业,在极乐世界莲花虽然没开,最小的莲花苞也有五百由旬,像洛杉矶那么大,在里面盖多大的宫殿都可以,而且那里的寿命长久,并有观音、势至及清净大海众菩萨做我们的善友,没有造业的因缘和退转的机会,到时花开见佛,就等著成佛了。

  这几天我作了一首偈,叫“西方三圣法门”:“勤修西方进步因,专持圣号念佛门,都摄六根常清净,反闻自性弥陀人”。我自己试验了一下,如果先反闻自性,后都摄六根,两样都搞不好。我们坐下念佛,先都摄六根,把妄念杂想都除去,心就统一了。统一以后反闻自性,把念“阿弥陀佛”的那个人找到。要是找到了这个念佛的人,那时他念你听,就可以享受法乐。带业往生是念佛法门的殊胜,如果没有带业,修其他法门也可以修得很好,例如修禅宗,修到临终都知道,但是最后转生啦!高鹤年老居士的《名山游访记》里面记载有位修禅宗的和尚悟了,投胎时知道会投生到杭州放牛去,十几年后,他在那儿放牛唱山歌,歌里很有法味,因为前生参禅有功夫。如果这位禅师念阿弥陀佛的话,起码中品以上往生,那他还会投生去放牛吗?所以我们要以念佛为主,求生西方为目的。今天时间到了,就讲到这里。阿弥陀佛!


标签:念佛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