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藏传佛教>> 大德开示>>正文内容

诺那上师离港前夕开示记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15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莫正熹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诺那上师为香港修息灾护摩既毕,群弟子咸来请益。上师普示曰:我往还过港,皆承尔等踊跃接待,恭敬信仰,至堪嘉尚,不及久留,固未满众愿,然所求诸法,业已灌顶竟,所有修法仪轨,容俟赴莫干山,再行译出寄示。此番在港与粤,所传法甚多,受学者亦众,第因时间、语言、气候以及事牵,诸多关系,未能令学法者,明晰无疑,殊深歉疚,容候冬季再来与诸位重加讨论,兹于临别之前,略说大义。

  学佛之法,自非外道,即应皈依三宝,初入显教如是,次入密乘,则有四皈依,以皈依上师为本,盖由人而及法,世代相承,身口心绵延不替故。

  复次修行,有四定义:

  (1)人生难得,今幸能得,不可轻视,经所谓一失人身,万劫难复也。

  (2)人命无常,命在呼吸弹指顷,当勤精进,如救头燃。莲花生大师,乃从莲花化身,非常人生灭身,当流通向所译略传,俾学者了解大师事迹。知所信仰,并解即身成就要门。

  (3)吾人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当深信因果,止恶修善。

  (4)众生处缠,莫知出要,应常观三恶趣之苦,乃至八苦五苦,三界皆苦,深虑坠落,而起悲心,此显教入门之要义也。

  复次,众生与佛,原本不二,其修证有殊,由于发轫之初,发心大小不等,故机有大小,教有浅深,果有高下。譬如发自度心,未计其他,此小声闻发心;我先成佛后来度生,此大声闻发心;我法教如舟,我及众生,同舟共济,此小菩萨发心;我誓拔济无余界,一切有情诸苦难,三世所作诸福利,皆施予诸众生,令彼速疾成佛,彼所作罪障,应堕三途者,我皆代受无余,如是发心,乃为上乘,可谓之大菩萨发心;若夫无上乘金刚乘之教义,俨同华严一乘实相,即“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实相现前,如如不动。”数语为本。唐译金刚经八句,最堪玩索:“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应得见我,彼如来妙体,即法身真性,法性不可见,法体不可知。”诸位看经甚久者,当能体念,勿俟赘述。

  复次,修法本尊,无论何人何机,不待考察,必以金刚萨埵与阿弥陀佛二尊,为必经之阶级,盖金萨为消除业障最为有力之尊,又释迦佛与药师、弥陀为一代时机最为有缘之尊,此外则观世音菩萨与莲花生大师宜常念诵,盖大师为红教初祖,红教为最古密教,至于今未坠,常念大师真言,可消灾除障,及长寿往生。何以故?大师非人身,乃以弥陀为法身,观音为报身,本身为化身,法报化不过表体相用之教理,实则三身一如,乃至一亦不可得,多亦至无尽,乃为正论。弥陀经所载一心不乱一语,是义甚深,最堪揣摩,容下年再来详说。

  复次,诸位若了解一心之旨,则自己一切烦恼,即究竟觉。何以故?五方佛如何成佛?即一切行者本有烦恼,复性妙用,即是自己真如五身。如东方阿閦佛因地转嗔心为大圆镜智,成法身,南方宝生佛转慢心为平等性智,西方弥陀佛转贪心为妙观察智,二者成报身,北方成就佛转妒心为成所作智,成化身,中台毗庐佛转痴心为法界体性智,成真如身。五智俱足,即成究竟身,满足一切佛法,无有时方,备具时方,无有来去,恒示来去云云。

  求其开示,并多阅经教及听法师讲经,如理修持。

  诸位修行,必以三密相应为本之要旨,即是把自己真如自性,平等扩充,差别流现,即是举手投足,皆手印之身密,出辞吐气,皆真言之口密,起心动念,皆观想之意密,法尔如是,不假思维。如人问我贵姓,充口随应,绝不错乱,广东人说广东语,信口而谈,如是熟练,便得自在。

  既如实知五烦恼即五真如佛,即三身与五身,则以信得极者为最上乘,并不论宿世根机浅深大小也。若深信不疑,则自性即佛,念弥陀者,临终观佛在顶,信心不疑,遂忘自身,而契弥陀法身,何况弥陀发愿甚强,无论修证如何,只临终忆念,决定接引。修他方佛必三密具足乃度,此尊一律平等普引,生西后,机在何方佛者,则归纳何部修行,最为简捷。并不须即身修证有得,乃能往生,但期深信不疑,则安养在此,若稍存疑虑,则须莲花化生,花开见佛云云。

  复次,汉人常谓弥陀福智太高,我不配往生其国,西藏俚谚,谓六字大明,乃苦恼子所念,是语皆不可信。又黄教人常斥红教人为不守戒,我教守戒精严,方堪成佛,此语更谬。盖密教为显教之结果,显教乃密教之进阶,相需而成,何可偏废。守戒以五戒为根本,乃至五方佛成就,即五戒成就。此为粗浅义。若论密乘三昧耶戒之细密条律,乃有一千万零一百万之多,其多者虽微细难明,其原旨仍不外乎一心不乱一语。盖至极之地,无行非戒,无戒非觉,其三思之。且五戒之旨,以杀为主,港粤之地,多因贪口腹而恣杀牲,愿诸位常宣传戚友,严禁恣杀,是为最要。汉地比丘,常鄙弃西藏喇嘛肉食,以为犯戒,殊不解肉食与恣杀有别,乃至肉食亦有至理存焉。凡喇嘛肉食,皆沽市上已杀之肉,一牛可饱卅人,命小食多,牲缘亦强。食时必观想我即大日如来、弥陀、观音、莲师等吞啖彼肉。即供养于佛,啖尽其无始三毒五欲,使彼疾成佛果,观肉体中吽字放光,契合佛心,所有三世业障,皆悉消灭,佛之三世功德,皆悉加被,必如是观而后肉食,乃为有功,否则为贪著故而食也。且并非决须肉食,乃称密宗,蔬食肉食,皆从串习,但不可谓蔬食有莫大功德,要知蔬食亦有罪过,亦常杀多生,如蔬菜中虫卵,水中微生物,稻秆中食稻浆虫,皆因烹调割刈而死,比丘法师,口中讲经,手毙蚊虫,以及扪虱捏蚤,莫不立毙其命,或行步任意,踏杀虫蚁,在在皆有杀生之事实,而又讥诃喇嘛肉食之罪,羡己素食之功,未免悖谬,愿诸位慎重牢记。

  语毕又曰:祝诸位不忘阿弥陀佛,常存一心不乱,人生无常,下年只要我未逝,当可重聚一堂云。

  【录自圆觉宗·诺那华藏精舍金刚赠经会《诺那呼图克图法语开示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十项愚不可及之事
下一篇:死亡无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