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明法尊者:《慈经》注 第一偈释义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15日
来源:   作者:明法尊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明法尊者:《慈经》注 第一偈释义

 

  1. Karaniya-m-attha-kusalena yan-ta-santam padam abhisamecca.

  应该作        利益   以善巧  什麽 这 寂静(涅槃) 状态 完全了解、得到

  若要得到寂静,应该善巧于作利益:

  《慈经注》

  在此「应该善巧于作利益」(karaniyamatthakusalena),对第一偈作逐句解释︰「应该作」(karaniyam=katabbam, grd.)︰值得作(karanaraham)之义。「利益」(attho)︰行道(patipada;way),或任何自己的利益(attano hitam or attadattham,指四道、四果和涅槃),因为这一切是被尊敬的,所以称为「利益」。因为是被尊敬的,所以称为「应该接近」。「善巧于利益」(atthe kusalena=atthakusalena)是聪明于利益。「那」(yam;what)︰两者任何一个(1)不限定主格。「它」(tam;this)︰限定受格。(2)(yam tam;that which)这两者都是主格(upayogavacanam, nom.)。「寂静」(santam padam;the State of Peace)︰受格(paccattavacanam, acc.),在此,从特相上说「寂静」(santam),从达到上说「状态」(padam),这是涅槃(nibbana)的同义词。

  「得到」(abhisamecca)︰完全了解(abhisamagantva)。「能干」是有能力,精练、胜任之谓。「正直」(uju)︰与「诚实」相关(ajjavayutto)。「坦诚」(ujuhju)︰非常的正直。「好教」(suvaco)是于他,容易调教(sukham vaco tasminti)。「应该有」(assa)︰修习(bhaveyya)。「柔软」(mudu)︰与「柔和」相关(maddavayutto)。「不骄傲」(anatimani)是不过慢。

  然后,在此,义理的释义︰「若要得到寂静,应该善巧于作利益」︰在此有「应该作」与「不应该作」。这裡简要地说,应该作的是三学 。不应该作的是败「戒」、败「(正)见」、败「行」、败「正命」(正当的生计方式)如是等。同样地,有善巧于利益,不善巧于利益。在此「不善巧于利益」是指在(佛)教中出家后,不从事自己的正事,损坏戒,过着二十一种不正当的谋生方式 。例如︰(1)送竹子、(2)送树叶、(3)送花、(4)送水果、(5)送沐浴粉、(6)送牙刷(齿木)、(7)送洗脸水、(8)送竹子作礼物、(9)送泥土、(10)谄媚、(11)豆汤语(喻半真半假,似是而非)、(12)抚爱(他人的孩子)、(13)步行运送资讯、(14)医疗、(15)作使者(报信的工作)、(16)作差使者、(17)破痈、(18)伤痛处涂油、(19)看风水、(20)看星宿、(21)看手相。六种「非行处」(agocara不适合行踏的地方),即如︰到妓院、寡妇、处女(kumarika,《分别论》作︰thullakumarigocaro老处女行处)、阉割之人、比丘尼、酒家托钵。和国王、大臣共住,不适当的跟随外教徒、外教徒弟子,结交在家人,或那些没有信仰、没有清淨心的人,不作井的人、责备的人、辱駡的人、不作福利的人、不作利益的人、不悦的人、不安份守己的人,诸比丘、(诸比丘尼、诸优婆塞、)诸优婆夷,如此这般的服侍、结交、侍候这类的人,这是「不善巧于利益」。(参考《分别论》Vbh.246~7.)

  若是在(佛)教中出家后,从事自己的正事,不损坏戒,过着四种遍淨戒,建立实践(1)以信为首的守护波罗提木叉。(2)以(正)念为首的守护诸根。(3)以精进为首的正命遍淨。(4)以智慧为首的省思资具,这是「善巧于利益」。

  若处于淨化七种过失︰(1)守护波罗提木叉。(2)在六根门撞击的所缘(对象)时,守护诸根,停止沦入贪婪等。(3)迴避不正当的谋生方式。(4)智者所讚美的佛陀及佛弟子,称讚受用正命遍淨。(5)省思上述的受用资具。(6)四种姿势(行住坐卧)的变换(的染着或无知)。(7)淨化黏着等省思的正知。这也是「善巧于利益」。

  就像用盐水(usodakam清洁剂)来洗淨髒衣服,用灰来洗淨镜子,用火炉来提炼金子;同样地,用智慧来淨化戒,以智慧之水来淨化戒。就像雌蓝松鸦(kiki)孵卵,犛牛(camari;yak)保护他的尾,有独子的女人爱她的独子,独眼的人保护他的独眼 ;同样地,他保护自己众多的小戒蕴,朝暮省思难以察觉的小罪。这也是「善巧于利益」。

  就像建立戒就无悔 ;当他鞭策行道镇伏染污,鞭策之后,作‘遍’(禅)的反覆练习(kasina-parikammam)。作了‘遍’的反覆练习之后,他产生三摩钵地 。这也是「善巧于利益」。

  若从三摩钵地出来(出起),他彻底地知道诸行(无常等)(savkhare sammasitva),达到阿罗汉状态(arahattam阿罗汉性)。这是「善巧于利益」的顶峰。

  这裡「善巧于利益」的瞭解是讚美「建立戒就无悔」,或者是「镇伏染污,策励而证得道与果」,在利益上符应「善巧于利益」。而那些比丘是这样的类型。

  (1)世尊说︰「应该善巧于作利益」,虽然关係到那些比丘,但是说词是针对一人(以单数的字句呈现)。接着,他们产生疑惑︰「应该要作什麽?」(世尊)说︰「要得到寂静」。在这裡的用意是︰佛与佛讚美那些想要彻知、贯通、要住于寂静涅槃的人,应该要作「什麽」。这裡所说的「什麽」(yam;what)是这一行偈诵的开始所说的「应该作」,但是这个子句「得到寂静」的意义必须完整才能被了解,这就是上述说的「要住于(寂静涅槃)」。

  (2)或者这样说,能了解它的用意︰由传闻等,而知道「得到寂静」,他以世间智了解「涅槃」是一种「寂静」,当他想达成「得到寂静」这个结果,那麽「什麽」(yan tam;‘what’ that)是符应他修习的「应该作」,「这」(tam;this)是应该被「善巧于作利益」的人作。

  (3)或者这样说,(诸比丘疑惑)上述的「应该善巧于作利益」是指「什麽?」然后(世尊)说︰「要得到寂静」。接下来,这个用意能够被了解︰以世间的智慧完全了解寂静,及应该要作什麽」。「应该要作什麽」的意思就是「必须作什麽」(katabbam)。这是什麽意思?有什麽其他应该作的,有助于证入那(寂静)?这个意思已在开头的句子,就表明三学是值得作的。我们在注释中说了︰有应该作,有不应该作。

  ◆                     ◆                      ◆

  《慈经注》

  此处极简要地教导三学是应该作的。由于教得太简要,那些比丘有的了解,有的不了解。因为有的不了解,接着,(世尊)为了让那些尚未了解的人的知道,详细说了这下半个偈诵──

  sakko uju  ca  suju  ca,  suvaco c’assa  mudu  anatimani.

  能干  正直   和   坦诚    和   好调教   应该有   柔软   不过慢(=谦虚)

  他应该要:1能干、2正直、3坦诚、4好教(ㄐㄧㄠ)、5柔软、6不骄傲 ;

  它是什麽意思?住阿兰若的比丘,想要住于得到寂静,或以世间的智慧,完全了解它,最后证得它,应该有「能干」项目中的具足第二精勤支(无病、无恼)、第四精勤支(精进),对于身与命没有期待,通达了真理(sacca),应有能力(sakko)上路,遵守‘遍’(kasina,禅定的一种修法)的反覆练习的义务等,自己的钵、衣等的修护,这些事及其他(沙门应该作的)事,对同梵行者主要应该作什麽和次要应该作什麽,以及其他像这样应具备的︰能干、熟练、不懒惰、精通。

  (1)能干(sakko;able)︰精鍊于办事,在此,特指精鍊于成就解脱。

  《慈经注》

  「能干」:正是指第三精勤支的「正直」 。「正直」,不因年轻时曾经一度「正直」就满足,终身一再保持最佳状态的率直才是「正直」。

  (2)正直(uju;right)︰质直、不歪、不曲。

  《慈经注》

  不诈是「正直」,不诳(amayavi) 是「坦诚」。断「身、语」的扭曲为「正直」,断「意」的扭曲为「坦诚」。

  ﹝补注﹞

  在世尊的教诫中,「正直」是一项重要的教法,对「僧随念」(忆念僧伽的功德)有一句「正直行道者」(ujupatipanno)的讚颂,此句,《清淨道论》(Vism.219.) 的解释是︰「不取两种极端依于中道而行道故,捨弃了身语意的弯曲及不正等的过失行道故,为‘正直行道’。」后代的作品说︰「直心是道」、「直心是道场」。

  「正直」,在《长部》(D.25./III,56.)世尊甚至于特别凸显「正直」这单一德目,说︰「来!明智人(vibbu puriso)不诈(asatho)、不诳(amayavi)、正直的人(ujujatiko),我当教他…这无上清淨梵行,于现法中(这一生),自己将住于作证成就智慧,(撇开七年…乃至半个月)只须七日。」经中的「不诈、不诳、正直」,都是指「正直」。

  (3)坦诚(suju (su+uju)(=su-huju);upright)︰直译:非常正直。

  《慈经注》

  不缺德、公开地做为「正直」,(心中)涌现不缺德,得到(自己)认定为「坦诚」。如此于所缘境中,(三增上学)前二学(戒、定)可以锻鍊自己清淨的「正直」,第三(慧)学可以锻鍊自己清淨的「坦诚」。

  ﹝补注﹞

  「坦诚」是内心的不诳,不说妄,不隐瞒过失,不自我欺骗。十波罗蜜的「真实」(sacca)就是指「正直与坦诚」。

  「隐瞒过失」是不坦诚,属于故妄语罪(故意说妄语)。讲妄语之前可能是贪或瞋的理由,但是讲妄语的那一刻(近因),是覆藏真实而发言,覆藏属于「悭」心所,亦即是属于「瞋根」。《律藏》(Vin.Mv.I,103.):「比丘忆念有罪而不发露(即覆藏),即是故妄语罪。」

  若是同梵行者(sabrahmacarinam)之间,若看到同伴的过失,而没有把同伴的过失告诉他,也有「隐瞒过失」之嫌。若看到同伴的过失,不把同伴的过失告诉他本人,却告诉别人,当作饭后茶馀的閒聊,这样作,会添增纠纷的根源。经中告诫要断两舌(搬弄是非),「捨离两舌,若闻此语,不传至彼;若闻彼语,不传至此。」(《长阿含20经》《阿摩昼经》T1.83.3)「道人是非者,便是是非人」。若是为了解疑,解决事端,提出对策等,而转告主人、主管、或有智慧能力者,则不构成添增纠纷。佛教中完全不指责「告知者」或「告密者」。若谈某个例子(个桉)而不涉及人名,作为讨论法义,则无妨。

  (4)好教(ㄐㄧㄠ) (suvaco(su-vaco);meek, easily-speakable-to)︰好调教,易受教。反义词:难调教(du-bbaco)(《杂阿含1138经》译作:难可教授du-bbaca)、好(狡)辩。

  《慈经注》

  不只要全面地「正直和坦诚」,而且也要「好教」。若有人训诫:「不应该这样做」。(被受训诫者答辩:)「你看到什麽?」「你听到什麽?」「是谁告诉你的?」若是回答说:「和尚 、阿闍梨 、忠实的朋友亲自看到。」如果他恼怒而沉默下来,不予理会。如此一来,他会远离殊胜的修证。如果劝诫了之后,他的反应是:「善哉!大德!说得好,我的过失是不容易发现的,如果您再看到我的过失的话,请您慈悲告诉我,让我能长久得到您的教导。」依随着劝告,他将离殊胜的修证不远。因此接受他人的劝勉,就是「好教」。

  ﹝补注﹞

  对于「过失」(accayam罪)的处理,有不妥当及妥当的处理各三种,区分愚者与智者。《增支部》(A.3.4./I,103.)(世尊说)︰「(一)于过不见过,(二)于过见过,但不如法忏悔,(三)再者,不接受他人如法发露过失(忏悔)。诸比丘!成就这三法者,当知是愚人。…(一)于过见过,(二)于过见过而如法忏悔,(三)再者,接受他人如法发露过失(忏悔)。诸比丘!成就这三法者,当知是智人。」一般人犯过失,若不关係到他人,则自己责心忏(自责犯错,以后不再犯)即可。如果对某人犯过失,内心有忏悔,但是嘴巴不讲出声;用微笑、帮忙、送礼等表示道歉,不算是如法忏悔(yathadhammam patikaroti),必须在当事人面前说,对某某事「抱歉」、「对不起」或用写字表示,这样才是如法忏悔。犯过失的人若诚恳道歉,而当事人(受害者)一定要接受,不管什麽深仇大恨,没有不可原谅的。若是比丘犯过失,若不关係到他人,有的小罪可以责心忏,有的小罪、中罪只须要向当事者或任一清淨比丘忏悔,重罪(僧残罪)则须要向十位以上的清淨比丘忏悔及作特别的仪法,至于波罗夷(断头罪,犯淫戒等四重罪)则不可因忏悔而清淨,必须还俗。

  《增支部》(A.5.167./III,196.):舍利弗尊者说:谏诲比丘若欲谏诲他人,须于内心想起五法,方可谏诲他人︰

  一、我将适时说,非非时。

  二、我将以真实说,非以非真实。

  三、我将以柔软说,非麤硬。

  四、我将为利益说,非为无利益。

  五、我将以慈心说,非怀瞋。

  《中部》《思量经》(M.15./I,95~96.)说十六种「难调教」者:

  1.恶欲(《增支部注》A.A.6.36./III,364.:恶欲:产生不安份之欲者是无戒者)。

  2.自讚毁他(attukkamsako hoti paravambhi)。

  3.忿怒,被忿怒所支配(na kodhano hoti na kodhabhibhuto)。

  4.因忿怒而报复(kodhahetu upanahi)。

  5.因忿怒而顽固(kodhahetu abhisavgi)。

  6.因忿怒而发忿怒之语(kodhasamanta vacam nicchareta)。

  7.被劝告(或责备)时敌对劝告者(codito codakena codakam patippharati)。

  8.被责备时轻视(apasadeti)责备者。

  9.被劝告时反诘(paccaropeti=pati反+aropeti检举)劝告者。

  10.以忿怒避开话题(abbenabbam paticarati),顾左右而言他(bahiddha外katham论 apanameti驱逐),而现忿恨(kopa)、瞋恚(dosa)、不满(appaccaya)。

  11.被劝告时引喻失义(apadane na sampayati)。

  12.覆恶者(makkhi)、恼害者(palasi)。

  13.嫉者(issuki)、悭者(macchari)。

  14.狡诈者(satho,即不正直)、诈瞒者(mayavi,不坦诚)。

  15.傲顽(thaddho)、过慢者(atimani)。

  16染于世俗者(sanditthiparamasi),固执己见者(adhanaggahi),为难捨性者(duppatinissaggi)。

  与「难调教」相反的,则是「好调教」。

  世尊的名号中有一句「无上士调御丈夫」(Anuttaro Purisa-damma-sarathi无上者‧应被调伏的人的调御者),但是对某类顽固不灵者,世尊也无法施教。经典中说到,世尊对提婆达多(Devadatto)及其同党瞿迦梨比丘(Kokaliko)无法教导。结果,提婆达多因犯五逆的其中三项(杀阿罗汉(莲华色比丘尼)、恶心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而堕无间地狱,瞿迦梨因谤舍利弗、大目揵连而堕大红莲花地狱(《经集》Sn.III.10.﹐《相应部》S.6.10.﹐《杂阿含1278经》,《别译杂阿含276经》﹐《增支部》A.10.89. , 《增壹阿含21.5经》)。

  对于难调教的人,是在团体中最伤脑筋的。僧团对于难调教的比丘,苦劝无效,最后使出的手段是「梵坛罚」(brahmadando默摈,诸比丘不再理会他),或请出山门。对于难调教的在家人,则採取「覆钵」,不再接受他的供养。这些非常手段是要使那些难调教者能够清醒过来。

  (5)柔软(mudu;gentle;lit. malleable)︰柔和、不僵硬。

  《慈经注》

  同样地,有了「好调教」,也应该有「柔软」。「柔软」:世俗人中,当使者、差遣者等连络事情时,他处于柔软的状态,不硬梆梆的,有履约的义务,在整个梵行(生活)该有柔软,就像处处应用宽恕的心。换句话说「柔软」是:不皱眉(苦瓜脸)(abhakutiko;grimaces),和蔼可亲(uttanamukho;welcoming, ready to speak),谈得愉快(sukhasambhaso;easy to talk with),关怀语(patisantharavutti)--像浅滩(sutittham)一样容易上岸。

  ﹝补注﹞

  《清淨道论》(Vism.299.)说:「亲切语(sakhilo)、谈得愉快(sukhasambhaso)、说话客气(sammodako)、和蔼可亲(uttanamukho),以如蜜的声调说法(pubbabhasi madhurena sarena dhammam osareti),及以完整的语句说法(parimandalehi padabyabjanehi dhammakatham katheti)。」也可以视为「柔软」的表现。口已被调伏的比丘,说法的声调如蜜般。《法句经》(Dhp.v.363.)说︰「若口已被完全调御(不说谎等)(samyato),语言(已被完全调御)(mantabhani),不骄傲的比丘,解释义理及法,他讲的话如蜜(madhuram)。」

  「柔软」包括心所与心的柔软,《法集论》(Dhs.#44.):「在此,什么是心所柔软性(kayamuduta)?此是所有受蕴、想蕴、行蕴的1软性、2柔软性、3不硬性、4不僵硬性。」「在此,什么是心柔软性(cittamuduta)?此是所有识蕴的1软性、2柔软性、3不硬性、4不僵硬性。」内心不预设立场(anodhi)、有弹性空间、转圜馀地,都是属于柔软,有柔软之际将涌现善心。相反地,态度强硬、语言粗暴、预设立场(odhi)、没有弹性空间、没有转圜馀地,都属于不柔软。不柔软是不善心的涌现。

  (6)不骄傲(anatimani;not proud)︰谦卑。

  《慈经注》

  他不只要全面地「柔软」,而且也要「不骄傲」,(由于)出生(高贵的)种姓等,对他人也不骄傲,不轻视。例如舍利弗尊者(出身婆罗门种)自己却以贱民 (旃陀罗)的心态(candalakumarakasamena)对待他人。

  ﹝补注﹞

  当有某比丘愤慨的向世尊告状,说舍利弗尊者轻慢他,舍利弗尊者答覆世尊,表明他对待人的心态,他的心一直都像大地一样,承受种种污秽、不淨物,不轻慢他人。以入村庄的心态来说,舍利弗尊者说:「大德!譬如旃陀罗子、旃陀罗女之手拿着锅,身穿敝衣,低声下气入村落。大德!我的心等于旃陀罗子、旃陀罗女,我住于极广、甚大、无量、无怨、无恶意。」(《增支部》A.9.11./IV,376) 舍利弗尊者表白之后,该比丘忏悔谢罪,请求包容。

  关于「傲慢」,经中有时说「三种慢」︰我胜(seyyo’ham asmi我是优的)、我等(sadiso’ham asmi我是相等的)、我劣(hino’ham asmi我是卑的)。

  三种慢又各细分三类,共有九慢 (navavidho mano):

  1.他胜以为我胜,2.他胜以为我与他相等,3.他胜以为我劣;4.与他相等,以为我胜,5.与他相等,以为我与他相等,6.与他相等,以为我劣;7.他劣以为我胜,8.他劣以为我与他相等,9.他劣以为我劣。消除我慢的方法:不与人比较、较量;若失察作比较时,坦承慢心作祟。佛教中不许比赛,不许较量。经中有说较量谁说法说得多、好、长,为犯戒行为。(见S.16./II,204.)

返回目录

--------------------------------------------------------------------------------------------------------------

更多明法尊者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