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舟山海哲素食考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31日
来源:不详   作者:林斌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笔者偶与祖印寺原住持化通法师交谈,得知:建国前他曾去小洋山岛,他看到庵堂里的出家人备有大缸的海蜇作为长年下饭(即每日下饭的菜肴)。我们知道海蜇,原名海红,又名水母,系属肠动物,全身呈胶而透明而粘滑,大的直径约有1公尺,上部形如覆盖,下面之中央为口腔,口缘有腔腕4个,与胃相接,自由游浮于海面。其覆盖部位,经腌制后,俗称“海蛰皮”简称“皮子”,缘瓣经腌制后,俗称“海蛰头”,都是舟山海特产品。将海蜇确认为素菜,这显然与大乘佛教“慈悲不杀生、也不吃众生肉”的教义有矛盾。但在舟山渔区确实长期存在将海蜇作为素食的奇特现象。不只是出家僧侣,信佛群众亦然。舟山群岛的渔农村群众(特别是妇女),每逢斋期、佛菩萨圣诞或诵经念佛时常见素食海蜇的现象。佛教中吃素、也称吃斋,意为吃些清心洁身的菜肴。与“素”相对应的是“荤”和“腥”。荤,佛教称之谓“五荤”或“五辛”,是指自然界里五类有刺激性臭味的蔬菜,即葱、韭、蒜、薤和兴渠;“腥”指动物之肉。时下人们通常将荤腥二类食物统称为荤菜,为佛教僧众所禁食。舟山人视海蜇为素食,恐与海岛物产、区域经济、佛教文化传播以及海蜇自身特点等诸因素有关。
  在舟山群岛中,特别是一些小岛,土壤覆盖率很低,有些岛上大都是些光秃秃的裸露石岩,没有或者很少有可种植蔬菜的田地,在一些住人岛屿中,居民多以捕渔为业,不从事农耕。自然条件的限制和古代不发达的交通,导致小小岛上蔬菜很难种植,运输也不方便,海岛信佛的僧侣和居民吃素很困难。
  从海蜇的特点而言,海蜇通体晶莹透明,加工后(已去腥)食用起来感觉清爽,腥味不明显。且海蜇与鱼肉腥类一接触,就会腐烂,这与蔬菜有近似之处。清人徐兆昺《四明谈助》引晋张华《博物志》云:“海蜇,东海有物,状如凝血,纵横数尺,名曰鮓鱼。无头目,无内脏。所处则虫虾时之,随其东西。”海蜇无眼、耳、鼻、舌等感官,在海水中生活有一个习性,就是它的口碗边常有小虾和它共生,海蜇浮在水面时,水中一有动静,小虾就会跳动触到海蜇,海蜇便随之沉潜下去,因而有人认为海蜇没有感官分辨能力(没有灵性),也有一句“海蜇呒魂灵,小虾当眼睛。”的谚语。一般认为:感官意识越发达的动物,其对痛苦和死亡越敏感越恐惧。由于海蜇的感官较少,感知能力较弱,因而产生吃海蜇罪过不大的想法。
  在舟山渔场,海蜇的汛期主要有霉季和伏季两次,捕上的海蜇经三矾腌制加工后,整大缸整大缸地放在家里,作为渔村家家户户的长年下饭,加工后的海蜇被分离为皮子和头子两种,在渔村,还流传“海蜇头是荤,海蜇皮是素”的说法。当佛教传入海岛后,一些小岛信众没有条件吃素,自然会想到家家户户都有的“长年下饭”——海蜇,当作素菜替代品。从佛教的根本教义而言,注重于解决人类的根本烦恼,其修行的方法也注重于心地的用功。面对海岛的自然环境,来海岛弘法的僧人自然会因势利导,作出了一种慈悲的方便默许,以至于产生“海蜇是素菜”的风俗延续至今。
  在此之前一些小岛的僧侣有将黄鱼称为“菩萨鱼”而吃的现象。在清代宁波人徐兆昺的《四明谈助》卷二十八中“石首鱼”条有:“石首鱼,尾鬣皆黄,一名黄鱼。”同时他引用明朝松江华亭人冯时可写的《雨航杂录》:“土人以槐豆花卜其多寡,槐豆花繁则鱼盛,诸鱼有血,石首独无血。僧人谓之菩萨鱼,至有斋食而啖者。”说明在明朝时,舟山及沿海一带有些僧侣吃黄鱼的这种现象。现在舟山民间还留传讥讽出家僧侣吃黄鱼的:“南无阿弥陀佛,小黄鱼撬忒。”的谚语。此后,由于海蜇捕捞和加工在舟山渔区的兴起,海岛佛教徒为了防止群众讥讽造口过,一些没有条件吃素的小岛出现将海蜇当作素菜的现象。
  在汉传佛教区域吃动物肉为素现象并不多见,在岭南沿海有“吃蚝为素”的风尚,这两者有相似之处。清张心泰《粤游小志》载:“蚝豉生水中,虽系动物,然由人布种,故粤中茹素者皆啖之。高云岩有《过僧房食蚝豉》诗云:‘蚝豉虽然属海鲜,当时播种出沙田。几回香积厨中过,留我同参合掌禅。’”清代诗人查慎行《海幢寺》诗中也有:“斋厨菜豉丰”的诗句,这说明了岭南食蚝豉为素之风的普遍。宋朝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六有“钦(广西钦州)人亲死,不食鱼、肉,而食螃蟹、车螫、蚝、螺之属,谓之斋素,以其无血也。”故在岭南以蚝为素的风尚起码可以追溯到宋代。
  在北传大乘佛教的藏传佛教地区(主要为西藏、蒙古、青海、甘肃、云南、新疆部分地区)气候环境大多比较恶劣,想吃素是件很困难的事。为适应佛教在这些地区的弘扬,当地的僧侣和信佛群众仍然不得不吃肉,以解决“法轮未转,食轮先转(弘法开始,先要具足基本的生活条件)”的现实情况,以适应在特殊环境里佛教的传播。
  舟山群岛“视海蜇为素食”是舟山继海黄鱼为素的沿续,与岭南“以蚝为素”现象都带有浓重的滨海烙印,能够相互映证。至于今日,再将这些动物作为素菜,就不再是一种方便,而是有贪馋之嫌了。这些现象的产生,反映出海岛佛教文化的一种特殊内涵。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