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工巧明>> 地理>>正文内容

【江西云居山】云雾环绕的佛教胜地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25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江西云居山】云雾环绕的佛教胜地

  云居山位于江西永修县,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场所,山上的真如禅寺是佛教禅宗曹洞宗发祥地,为全国佛教“三大样板丛林”之一,国家重点开放寺庙。景区内人文景观还有瑶田寺、园通寺、祗树堂、云门寺、上方阉,并保存有近百座古墓塔、多处摩岩石刻和唐代铜佛、康熙千僧锅、白玉佛等文物。白居易等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270余首。景区自然资源有大中型瀑布7处,石鼓、石船、龟石、鸡石等象形巨石17块,还有明月湖、九曲洞等共50多处景点。

  云居山海拔1143米,乃幕阜山之余脉,古名“欧山”。相传战国末年,秦兼并六国之际,楚怀王被骗入秦,楚将欧岌为保护怀王的后裔康王避难于匡庐。秦将王翦闻讯急追而来。慌乱中,康王走失,欧岌到处寻找不见,便循入此山修炼得道。人们为了纪念忠臣欧岌,就称此山为“欧山”。后来,人们又以此山“山势雄伟高峨,常为云雾所抱”,于李唐之后,又改名为“云居山”。

  云居山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植被繁茂,气候凉爽,盛夏酷暑气温仅为26摄氏度,是您旅游避暑和佛教朝圣的理想去处。云居山,不仅风光秀丽,而且文化底蕴也相当深厚。而吸引了多少名士贵宦,文人骚客登山游览,或参禅礼佛,或读经论道,或探胜访幽。在此之中,提咏抒情,相互唱和,留下了不少佳句绝作。曾经上山的著名文人代表有:苏东坡、黄庭坚、王安石、朱熹、白居易、皮克休、陆游等。现今保留的古人诗篇共有二百五多篇(首),均为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文以山题,山依文彰,世代相续,成为一笔有着较高文化价值的精神财富。

  古往今来,云居山既是“云岭甲江右”的人间仙境,更是“名高四百川”的佛教禅宗道场。始建于康宪宗元和三年(乡元808年)的真如禅寺,系国务院公布的首批重点开放寺庙、全国三大样版丛林之一,在东南亚、北美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成为古今通观、中外驰名的佛教圣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佛教协会有两位会长由真如禅寺方丈出任。同安、瑶田、云门、南阳等寺庙和上方、观音、园通等庵环山而立,常年禅音声声,佛境悠悠,点化着奇山秀峰的独特灵性。千余年来,道场香火缭绕,高僧辈出,至今仍保存着摩崖石刻、唐代铜佛、康熙千僧锅和40多座历代高僧墓塔。同时,“农禅并重”的祖训在此世代传承,迄今仍可见到僧众“披蓑侧立千峰外,引水浇蔬五寺前”的耕耘景象。

  佛教的最高境界的特点是清净、虚寂。为了便于达到这样的一种境界,僧人往往希望远离尘世之名利场,寻求可以寄身托志之所。而自然界中之山,得阳光雨露的化育,受风霜寒热之洗礼,尤具天地之灵气。林海云涛衬其静,飞瀑流泉见其净,莽莽苍苍显其空,虎踪鹿迹明其虚,自然之风采,天造的神韵,难以状貌。净、静、虚 、空在僧人与崇山峻岭之间架起一道无形的桥梁,于是产生了独特的人文与奇特的自然融于一体的佛教名山。云居山就是这样一座佛教文化与自然风光融合一体的名山,充分体现佛教文化的清、静、幽、雅的特色。

  云居山因其山峰常年笼罩在云雾之中而得名,真如寺坐落在云居山之顶,周围群峰环绕,状如莲瓣攒簇,形成了“莲峰簇簇绕华台,一钵中央倚镜开。对寺面看云捧出,当湖直逼海浮来”的意境。真如寺是全国三大样板丛林之一。千余年来,香火缭绕,高僧辈出,白居易等众多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诗作画,目前仍保存着摩崖石刻、唐代铜佛、康熙千僧锅及200多座历代高僧墓塔。五十年代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主席虚云长老主持真如禅寺,现任方丈一诚法师是中国佛协副会长,每年上山朝圣游览者近十万人次。

  真如寺对于中国乃至东南亚地区佛教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历代于此得法高僧众多,特别是在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虚云(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海灯(武学高僧)、赵朴初(中国佛协前会长)、一诚(中国佛协现任会长)等都先后在云居山弘扬佛法或担任主持。真如寺历史的悠久,也吸引了大批文人骚客登寺游览,参禅读经,并提咏抒情,留下许多千古名篇。至今尚存文字记载的诗词赋联近千篇,成为一笔有着较高价值的精神文化财富。

  云居山盛产松杉、毛竹、茶叶、山楂、弥猴桃和珍贵药材等,真如寺的僧侣们靠山依山,同时在山顶开垦水田旱地百余亩,秉承“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家风,过着劳动紧张生活清苦的日子,可他们仍旧安祥自在,“插得一茎一佛现,千茎万茎皆如来”,这种精神脉脉相传至今,在许许多多的佛教寺院里实属罕见。

  登上云居山顶,一泓湖水,长平如镜,拱卫寺门,湖形似月,纹名明月湖。每当红曰初升,金光荡漾,寺殿生辉;入夜皓月当空,满湖明月,映出莲城古寺影像,显得无比恬静!寺僧元凤曾说:“澄湖高涌乱峰头,照澈睛空古镜湖;......天上云居真绝景,一泓收尽万山秋。”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