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因明>>正文内容

当代因明研究概况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07日
来源:不详   作者:郑伟宏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当代因明研究概况

  郑伟宏

  一、因明研究的三个阶段

  当代因明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年至1966年,历时十七年;第二阶段是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简称文革)”开始至1976年“文革”结束,历时十年;第三阶段从1976年至今,掀起了因明研究的又一次新高潮。

  (一)十七年新追展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开始前这十七年间,因明研究在中国大陆和台湾都有一些新的进展。在大陆有十多篇论文和译文发表,没有出版新的因明著作。在台湾则有十多篇短论并出版了一本通论性的著作。1959年3月和4月台湾的两期《中国佛教》月刊登载曾普信居士《佛教论理学》一文,内容是关于“方便心论问答”,将全论四品中的三品分段点读,将部分分句口语化。

  在传习方面,虞愚先生从1956年至1966年在中国佛学院讲授因明十年。吕澄先生为1961年开始举办的南京佛学班系统讲解了《因明入正理论》。陈大齐教授在台湾政治大学开设了因明课。无论大陆还是台湾,涉及面都不广。

  与现代因明研究相比,这十七年因明研究有了一些新的进展,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政府部门或学术机构的支持。1955年斯里兰卡的佛教徒发起编纂英文佛教百科全书,当时我国周恩来总理接受斯里兰卡总理的请托,要我国学者为他们的百科全书,撰写有关中国部分的佛教条目。其中虞愚先生撰写了玄奘所译的新因明大、小二论的条目,其他学者还写了包含古因明的其他著作的条目。为期五年的南京佛学班是经原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开办的。该部委托学部委员、著名佛学、因明专家吕澄先生主讲。

  这一阶段所发表的论文和译文,大多见于《现代佛学》刊物上,也有少数几篇发表在学术报刊上。其中吕澄《西藏所传的因明》和虞愚先生的《印度逻辑推理与推论式的发展及其贡献》发表于《哲学研究》,丁彦博先生的《略论因明正理的现代意义》发表于《文汇报》,石村先生的《因明二问》发表于《光明日报》。

  二是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指导因明研究。吕澄先生早年曾批评玄奘只译新因明大、小二论,不译陈那晚期以量论为中心的《集量论》,从而限制了此学的发展,有不赞成把因明从佛学中独立出来当作思维科学、论辩工具的倾向。到了五十年代,吕激在《西藏所传的因明》中指出,元末明初时西藏黄教祖师宗喀巴结合因明于修持,强调因明论也是希求解脱和一切智者所必需之学,打破内明与因明的界限,带有特殊的宗教色彩。吕激认为值得商量。石村的论文也提出了把因明的传习、研究与弘法区分开来的观点,强调因明作为研究推理论证、思想认识一般的方法的意见。同时阐明了印度因明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性质。

  三是出版了一本在因明与逻辑比较研究方面既较为深刻又最为通俗的新著。陈大齐的《印度理则学》出版于1952年10月。作者在1948年赴台前已撰十有七八,到台湾后完成全书。全书共分七章,与《大疏》相仿。第一章是绪论,第二至七章依次为宗、因、喻、似能立、比量、能破、似能破。

  陈着说解明白,析理透彻,将因明与逻辑比较大多十分精当。此书脱胎于《蠡测》,取其之长,补其之短,为漠传因明作出了新的贡献。

  四是初步涉足藏传因明。吕激的论文对藏传因明的勾玄提要,开汉地学者研究藏传因明之端。虞愚从印度威提布萨那博士着的英文本《印度逻辑史》中翻译了第三章,题为《法称(逻辑一滴)的分析》,为漠地学者了解法称因明学说梗概提供了阅读之便。

  五是出现了三位引入注目的新人物。大陆有两位:丁彦博和石村。台湾一位是水月法师。丁彦博的论文从现代逻辑的角度,考察了因明、正理在两千年中的成长和成就。作为一篇短论,从宏观上勾勒了蕴藏在印度逻辑中的现代逻辑因素,尽管没有作必要的论证,但仍有启发作用。

  (二)“文革”期间停滞不前

  在大陆,因明研究和传习完全停止。一场浩劫使得因明专家受到摧残,因明图书资料成为“四旧”而被扫荡。

  在台湾,因明的传习还有一些亮点。陈大齐教授的讲经式著作《因明入正理论悟他门浅释》于1970年由台湾中华书局出版。该书原为政治大学教育研究所的讲义,曾由南洋《无尽灯》杂志连载。这本新作实际是陈著《蠡测》的通俗版。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在汉传因明史上称得上前无古人。水月法师于1975年对佛光山丛林大学院唯识科讲解一次。1970年,台湾还出版了李世杰的《因明学概论》。

  (三)“文革”后因明研究再掀新高潮

  从1977年到至今,是因明研究和传习在中国最为兴盛的时代。当代因明研究和传习再掀高潮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二、当代因明研究再掀新高潮的标志

  (一)召开了三次因明座谈会和学术讨论会

  “文革”结束以后,为响应党和国家关于发展科学、抢救濒临亡绝学科的号召,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中国逻辑史研究会于1982年2月在北京召开抢救因明座谈会。与会专家一致呼吁,要把抢救因明遗产、推动因明发展当作当前学术界和出版界的一项重要而急迫的任务。中国社会科学院将此呼吁用《要报》上报党中央、国务院,从此,因明研究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有力支持。

  这次座谈会的直接成果,是促成了全国首次因明学术讨论会的召开。1983年8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中国逻辑史研究会、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和甘肃人民出版社共同发起召开了全国首次因明学术讨论会。会址设在唐玄奘游学印度、输入因明所经过的著名古城敦煌、酒泉。来自北京、上海、天津、甘肃、西藏、青海、江西、湖北、山西、江苏、河南、广东等省、市、自治区的因明、逻辑、哲学、宗教学的专业工作者和新闻出版单位共五十五人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审订了《中国逻辑史资料选·因明卷》的编写计划和部分初稿,成立了因明研究工作小组。会议比较集中地讨论了四个专题:一是漠传因明和藏传因明的历史总结和评价;二是因明、名辩和逻辑三大体系的比较;三是因三相的性质和意义;四是因明和佛教的关系。

  全国藏汉因明学术交流会是继敦煌召开的全国首届因明学术讨论会之后的又一次因明盛会。此会于1989年10月在北京召开,由中国逻辑史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文化研究中心,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共同举办。有四十位藏汉因明学者参加会议,递交论文十六篇、译文三篇,还有《因明正理门论》讲解半部。与会者讨论了陈那三支作法的推理性质、推理形式,几位谙熟梵文、藏文的老专家对奘译因三相和喻体的语义进行了对勘研究;有的学者对“藏传因明”概念提出了质疑;有的对藏传因明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作了论述;有的译文和论文讨论法称、陈那的量论;此外,有的论文论述玄奘对因明的贡献。

  为推动我国因明学的研究,与会者建议:一要加强藏传因明著作的翻译和出版工作,二要有健全的研究方法;三要花财力培养人才;四要组织力量写几部书;五要建立因明学术团体,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

  以上三次会议对当代中国的因明研究无疑起到了极其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社会科学院和高等学校的科研、教学人员成为因明研究的主力军

  在二十多年中,从事过因明研究、翻译、编辑的人员有几十人,他们主要来自全国十多所高等院校和社会科学院的逻辑学、宗教学、西藏学、哲学、语言学专业工作者。他们成为因明研究和传播的生力军和主力军。他们撰写了百余篇论文和多种著作以及汇编出版了三本因明论文集。198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开办了因明讲习班,虞愚教授为来自北京、天津、山东、山西等省市的逻辑、哲学、佛学工作者三十多人讲授了因明的理论、历史和《因明入正理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王森教授也为研究生和中青年研究者讲授了《因明入正理论》。198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办了“因明、中西方逻辑史”讲习班,由虞愚教授向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的科研教学人员教授了因明理论。其中有些人成为因明研究的专门人才。西藏大学、青海民族学院、南开大学、河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十多所高校上千研究生、本科生开了因明课。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华东师范大学培养了因明的研究生。我国第一篇逻辑博士论文就是关于《理门论》的专题研究。

  (三)出版了七部因明文集和创办了一家因明杂志

  从1982年起到1994年,大陆先后出版了三部因明论文集,由刘培育等先生编辑。论文写作年代从五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末。共收集老、中、青三代专家,学者的论文和译文七十多篇,基本上反映了大陆因明研究的广度、深度和不同学术观点。

  台湾共出版文集四部,其中二部编入现代佛教学术丛刊。一部题为《佛教逻辑与辩证法》,另一部题为《佛教逻辑之发展》,共收入二十三人三十二篇论着。时间跨度为民国初年到七十年代。还有二部是水月全集中的因明文集。是水月法师个人的因明专集。收集了从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因明短论约八十篇。

  从1977年起台湾的水月法师主编出版了一本《因明杂志》,到1987年停刊。逭或许是迄今为止,古今中外唯一的一本因明杂志。十年半时期共出八十二期,近百万字。整本杂志十年之久几乎由水月法师独木支撑,绝大多数文稿竟然由水月法师一人苦苦编撰。该杂志的编辑计划是先刊原典,再事解释。因明经论原典刊载十四篇,印度因明经典而有汉译的都刊齐了。在后几年的杂志中水月法师将《方便心论》、《瑜伽师地论》、《集论》和舶口实论》四部古因明著作一一作了简明扼要、深入浅出的讲解。水月法师不愧为许地山之后在古因明研究和弘传方面成就卓著之因明家,为汉传因明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四)一大批各类着译的出版反映了二十世纪末囚明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一是《入论》的讲解和《大疏》的注解各一种。《因明入正理论讲解》原为吕激先生1961年时的讲稿,由当时佛学班的学生张春波根据听课笔记整理。1983年正式出版。整理稿经吕激先生本人改正。此书有两个显着特点,一是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二是有很高学术价值。吕先生博览梵、汉、藏三种文字因明资料,讲解深刻准确。

  《大疏》的注解由中国逻辑史学会组织专家学者集体标点和注解,收入《中国逻辑史资料选·因明卷》。注释虽稍嫌简略,且有不少可商榷之处,但毕竟这是汉传因明中唯一的全本标点和部分注解本。

  二是通论性的著作数种。石村先生的《因明述要》是“文革”后出版的第一本因明著作。该书完稿于1978年,出版于1981年。作者通俗简要地论述了因明的基本理论,在因明的普及方面有重要的贡献。在八十年代中期出版了沈剑英的《因明学研究》。这是一本很有影响的著作。九十年代中期拙著《佛家逻辑通论》问世。此书在因明与逻辑比较研究方面提出一家之说。

  在港台方面,还有霍韬晦的《佛家逻辑研究》和林崇安的《佛教因明探讨》,以及法峰编着的《因明论理概论》。

  三是出版了三本关于《理门论》的专着。沈剑英的《佛家逻辑》于1992年10月由开明出版社出版,巫寿康博士的遗著《因明正理门论研究》于1994年10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我的《因明正理门论直解》于1999年7月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三本《理门论》专着的出版是汉传因明史上的重要成果。对《理门论》逻辑体系的评价,三本书持三种不同见解,是因明研究中最有代表性的三种观点。这表明我国对《理门论》的研究达到了新的水平。

  四是出版了中国逻辑史著作和三大逻辑史比较研究著作。在列为国家六五重点项目的《中国逻辑史》五卷本(1989年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对唐代因明、现代因明和藏传因明发展史都做了详细的介绍,特别是王森撰写的藏传因明部分填补了空白。早在1979年人民出版社就出版了周文英的《中国逻辑思想史稿》,对隋唐时期因明的输入、清代、近代因明的复苏都作了介绍。此外,他还撰写了《印度逻辑史稿》六章,其中关于中古逻辑学派一章是对印度因明的专题介绍。1989年杨百顺的《L匕较逻辑史》著作问世。该书从纵横及与其他科学比较的角度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印度和西方逻辑史的发展。于1991年出版的彭漪涟先生的《中国近代逻辑思想史论》,对梁启超、章太炎关于世界三大逻辑的对比研究作了论述。1992年曾祥云的《中国近代比较逻辑思想研究》出版。这本书在博士论文基础上写成,是关于三大逻辑比较研究的方法论方面的专着。张忠义的《中国逻辑史研究》出版于1995年,这是一本论文集。其中有三篇是关于因明的。

  五是翻译、出版了印度正理和因明的经典著作。沈剑英的《因明学研究》中附有印度正理派的经典著作《正理经》汉译本。这是汉传因明史上迄今为止所仅见的一本。它是沈先生根据日本宫阪宥胜的日译转译的。《正理经》“创标真似”,是印度逻辑史上第一部系统的逻辑著作,是研究因明的产生和发展的重要资料。

  陈那的后期因明代表作《集量论》仅存梵文片断,全本仅见于二种藏译本。吕激曾于1928年译出汉译节本。1980年西藏佛教研究会副理事长法尊法师译出全本,题为《集量论略解》,198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他根据陈那的释文详加串解,并参照《理门论》等随处附注,还对二种藏本的同异、优劣,做了考订辨正。此书的出版使汉地学者得以了解陈那因明的全貌。

  藏传因明主要弘传的是法称因明。法称因明共有七论,全部保存在藏译本中。七论在国外早有英译本和日译本等。《正理滴论》是法称因明体系的一部简论,世界各国的研究者主要依据此论研究法称因明。1940年森生依据苏联《佛教文库》中的梵文原本译出中文本,一直未公开示人。直到1982年才刊登于《世界宗教研究》杂志。在同一期上,还刊有杨化群的藏译本。在1994出版的由刘培育先生编的《因明研究》论文集中又增加了一本由韩镜清从藏本中翻译的汉译本,题为《正理滴点论》。

  《释量论》是法称因明体系的一部广论,总集法称因明理论之大成。1981年中国佛教协会刊印了法尊法师的汉译本。该汉译本还根据宗喀巴弟子僧成大师的大疏,摘译编成一部略解,一并出版。

  《正理滴论》和《释量论》的出版使汉地学者对法称因明诵习可遵,研几可据,为藏汉因明交流作出了贡献。

  六是藏人自着的汉译本和藏文本大量出版。十三世纪的大学者萨班·贡噶坚赞继承批判前人论述,重新组织量理一因明学说,著《量理藏论》一书,共十一品,是藏传量理一因明的代表著作。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罗沼于1988年译出该书的前八品,后三品内容已有陈那《集量论》和法称《释量论》汉译本可参阅,故略而不译。罗译本收入1991年出版的《中国逻辑史资料选·因明卷》中。萨班著作的全译本于1994年由台湾东初出版社出版,译者为明性法师,书名题为《量理宝藏论》。前面提到的法尊法师翻译的僧成大师(达赖一世)的大疏,即《释量论嘞,也是一部藏人自着代表作。从1982年起,杨化群着手翻译宗喀日的《因明七论入门》、工珠·元旦嘉措的《量学》、龙朵文集中的《因明学名义略集》和普觉·强巴的《摄类辩论——因明学启蒙》,于1983年完稿,收入1990年出版的《藏传因明学》中。

  在八十年代,用藏文出版的各类因明著作就多达十余种。

  七是对国外因明研究成果的译介。198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日本京都大学教授、文学博士梶山雄一的《印度逻辑学的基本性质》一书,译者为张春波。1962年译者从吕激先生学习时期就已译出。这是梶山雄一关于印度正理派逻辑的一篇学术论文,主要分析了印度逻辑学不同于西方形式逻辑的特点。作者指出,陈那三支在严格意义上不能说是基于概念包摄关系的演绎推理。

  孙中原先生译出了日本逻辑学家末木刚博的《逻辑学的历史》一文,其中第二部分为印度逻辑学。该文用数理逻辑来整理印度古代逻辑的推理形式,很有新意。译文收入《现代逻辑学问题》一书中,1983年出版。1989年孙中原又译出了末木刚博的《因明的谬误论》,该论用数理逻辑来整理《入论》中提出的三十三种过失。二论所作的努力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应当指出,在基本观点上二论未能准确地把握住原著的本来意义,例如,同异品未除宗有法,把本来是联言命题的九句因统统表述成选言命题,纵然有先进的逻辑工具作指导,也不免南辕北辙,曲解了印度因明。这一教训很值得我们记取。

  1989年出版的第二本因明论文集《因明新探》中收录了巫白慧教授翻译的《论初期佛教逻辑及其有关文献》一文。原作者为意大利的印度学家和佛学家杜芝教授。本文是他《论弥勒无着学说的若干方面》一书的第三、四、五章。该书由加尔各答大学1930年出版。

  199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世界学术名著《佛教逻辑》,作者为苏联科学院院士、著名的印度学和佛教学专家舍尔巴茨基。原书最初以英文写成,出版于1930--1932年间。汉译本译者为宋立道、舒晓。译者认为,这部作品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综合了佛教史、佛教哲学和梵藏文献研究的当时的重要成果。该书以陈那、法称、法上为研究对象,对晚期大乘佛教的认识论逻辑作了充分估价,问世半个多世纪来一直享有佛教学研究中的权威著作的地位。直到今天印度学学者们也将它奉为划时代的作品。

  《佛教逻辑》的英文原本对中国二十世纪的因明研究以深刻的影响。舍尔巴茨基对新因明理论的发展有着严重的误解,例如他把世亲、陈那、法称的因三相理论视作等同,不加区分,又如他认为陈那、法称的比量推理形式除了次序不同外,在推理性质上没有差异,他也没有注意到陈那的同、异品是要除宗有法的,这些误解都被中国现、当代的因明研究者所吸取。

  (五)佛教界的因明传习活动蓬勃展开

  中国佛学院和分院以及各省市佛学院纷纷开设因明课。在藏传佛教的寺院裹恢复了因明辩经的传统,在藏族地区还出现民间传授因明和拜私人为师学习因明的可喜情况。

  因明基本理论的研究,特别是因明与逻辑的比较研究更加深入。在现代因明研究中探讨的十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在当代都有讨论。有的问题已有定论,如能立二义,如全分、一分。有的问题还存在很大的分歧,如三支作法的推理种类。一大批有理论深度的论着的发表表明当代因明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作者:郑伟宏,复旦大学古籍所教授。)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