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声明>> 文学>>正文内容

正法念处经帝释所说偈选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07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正法念处经帝释所说偈选

  于三有聚中  一切皆当死
  愚者于生死  不能生厌离
  一切必有死  皆当勤方便
  死怨既来至  无有能救者
  能断一切乐  能加众苦恼
  离别一切爱  是故名为死
  能与众生畏  能与大苦恼
  能令意迷惑  是故名为死
  能断保命心  能破坏诸根
  众生不能破  是故名为死
  众生不能坏  诸业不能胜
  令众生失坏  是故名为死
  众生皆悉有  决定能杀害
  能令爱别离  是故名为死
  天夜叉乐神  鬼龙罗刹等
  时轮皆能杀  是故名为死
  恼乱难调伏  于一切如火
  坚强不可避  是故名为死
  能坏于阴入  命气及心意
  时法大势力  是故名为死
  其行甚骏速  破坏诸众生
  当勤修福业  勿得行放逸
  若作种种业  则生种种果
  种种受生者  以业种种故
  心杂故种种  造种种依处
  种种业尽故  不久则失坏
  此所受天乐  不可具足说
  无常力自在  不久须臾至
  乐如水泡沫  如阳炎非水
  诸乐亦如是  一切必破坏
  极恶不可遮  众生皆怖畏
  死王将欲至  其力不可坏
  破坏一切乐  及断于命根
  业锁所系缚  将至于余世
  若乐已过去  是乐不可念
  若乐在未来  亦不名为乐
  若乐住现在  与爱境界杂
  无常所迁动  一切皆破坏
  若乐属三界  智者所不赞
  云何诸天众  爱乐如是乐
  此身不久停  死火必来至
  能烧灭一切  如火焚干薪
  诸乐速迁灭  莫行于放逸
  勿于临终时  而生于悔心
  无量百千生  业乐皆已过
  如梦至何所  如风念不住
  愚者乐无厌  如火得干薪
  是故所着乐  则非为常乐
  解脱渴爱者  能离于欲过
  修禅不放逸  得无垢净乐
  得如是乐者  乃可名为乐
  诸有虽名乐  犹如杂毒蜜
  如是着乐者  心恒求欲乐
  暴风鸟集飞  其行甚速疾
  一切众生命  速疾过于此
  风行或回旋  鸟去时有返
  命根既坏已  则无有还期
  以业速尽故  速到于死时
  必定离天处  愚者不觉知
  大力不可遮  极恶憎众生
  死王甚勇健  必定须臾至
  天多行放逸  为乐之所诳
  不觉必当得  无量大苦恼
  一切法无常  毕定当破坏
  诸有法如是  是最可怖畏
  老能坏壮色  死能丧身命
  败坏破资具  相对法如是
  于如是大恶  衰恼大怖畏
  如犹行放逸  是名无心人
  若畏未来世  则名有智眼
  若与此相违  是为大愚痴
  一切心所诳  令意皆迷乱
  业尽则失坏  如油尽灯灭
  无量境界乐  此乐皆无常
  本作业尽故  必当归磨灭
  众生命不住  犹如水涛波
  无坚如水沫  而天不觉知
  若无风吹鼓  水沫或久住
  无常天福尽  速灭不久停
  譬如灯油尽  光明亦皆无
  业尽亦如是  天乐则随灭
  无有所作业  而不失坏者
  如是诸众生  愚痴不觉知
  凡诸有生类  有生必归灭
  一切有为法  皆亦复如是
  众生自业故  流转于生死
  云何此世间  放逸所破坏
  放逸失善法  放逸为坚缚
  以其放逸故  退堕于地狱
  若有一因缘  谓从放逸生
  是故求乐者  应离放逸行
  若离放逸者  则得不死处
  以不放逸行  则近于涅槃
  以不放逸故  得至涅槃处
  是故智者说  放逸为苦因
  一切放逸者  犹如狂病人
  现为他所轻  死则入恶道
  一切放逸者  于业果报中
  及以生死处  无不颠倒行
  放逸火炽然  烧地狱众生
  若欲脱地狱  当离放逸行
  若欲离放逸  当乐修智慧
  则脱烦恼缚  常得安乐处
  五根生三垢  心流转三界
  已离放逸者  说放逸如是
  放逸藏甚苦  不放逸藏乐
  一切业相似  得天中乐报
  天命及乐受  业尽则失坏
  是故诸未失  天中种种乐
  皆由福德因  无福则大苦
  命速不暂停  上色亦如是
  死来甚迅速  勿行于放逸
  放逸能破坏  众生一切乐
  命为死所灭  勿得行放逸
  诸根不可制  境界不可遮
  智者于境界  则能得自在
  故应舍愚痴  常修行智慧
  常远离诸过  无利之根本
  放逸生诸欲  由欲造苦因
  生死皆是苦  生灭法如是
  若舍离放逸  则不乐境界
  能离于诸过  则得解脱乐
  放逸是苦树  是大苦之根
  放逸能破坏  一切诸众生
  是色等无常  非乐非和合
  得已而复失  诸有皆如是
  随有乐境界  皆是系缚因
  随得转增长  如火得干薪
  如是无厌足  则不名为乐
  若得离爱乐  乃可名为乐
  若离生死乐  尔乃得常乐
  若为欲所使  则不名常乐
  是故求乐者  应离放逸行
  欲乐非常乐  是故非寂静
  一切诸众生  皆悉不能破
  一切诸业行  无有能胜者
  能令诸世间  一切皆失坏
  以有如是力  是故名为死
  彼能坏世间  能破阴界入
  死王从此世  将至未来世
  无力能抵捍  无有能救者
  唯有法能救  是故法名救
  命速不久停  壮色亦如是
  死来甚迅速  不应生放逸
  一切众生乐  皆为无常坏
  命为死所灭  不应乐放逸
  若善业尽时  必至三恶趣
  既知如是过  不应乐放逸
  世间属无常  皆有三毒刺
  有生故有死  不应乐放逸
  死能破坏命  老能令衰变
  病能坏安隐  不应乐放逸
  业绳缚众生  心依绳阁道
  流转三有中  不应乐放逸
  乐者必受苦  苦者苦转胜
  公夫为妻子  不应乐放逸
  母亦为妻室  妻亦为怨家
  此等轮转行  不应乐放逸
  于园林山谷  天女众围绕
  世间皆当尽  不应乐放逸
  一切天受乐  皆当归破坏
  虚妄不可信  不应乐放逸
  有生皆是苦  是老死之器
  决定必当得  不应乐放逸
  诸根难调伏  无有能调者
  一切乐皆尽  不应乐放逸
  少年必当老  诸欲犹如梦
  是故有智者  不应乐放逸
  犹如芭蕉叶  如电不久住
  一切皆破坏  不应乐放逸
  诸根难调伏  乐着诸境界
  唯有智慧者  能住自境界
  一切众生心  如幻法不住
  一切必归死  有中莫放逸
  一切可爱中  爱心转增长
  终必归破坏  有中莫放逸
  有中更无处  有生而不灭
  一切乐皆畏  有中莫放逸
  一切所见中  谓五欲可爱
  一切皆如梦  有中莫放逸
  喜爱难调伏  常为众生怨
  速将入地狱  有中莫放逸
  虽数受欲乐  得已而复失
  必当皆坏灭  有中莫放逸
  初中后不善  能坏于世间
  业锁所系缚  犹如钩钓鱼
  虽种种方便  欲断于业锁
  一切天非天  不能断业锁
  生死锁极长  首尾不可见
  是爱甚坚牢  以缚愚痴人
  我及余天众  若人阿修罗
  一切皆无常  痴盲不能见
  业身遍一切  常流转诸有
  一切爱缚心  智慧乃能断
  从于爱水中  生于五钻燧
  觉观风力故  为时火所烧
  愚痴无智慧  贪苦中妄乐
  迷故颠倒取  流转五道中
  喜乐于妻子  及种种富乐
  常保此妄乐  为死王将去
  如虎狼杀鹿  害之不疲厌
  死王大势力  杀害亦如是
  一切诸有中  无量多种苦
  为痴所迷惑  而心不疲惓
  若人依止恶  不名自爱身
  既不自爱身  世间更何爱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