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地区佛教>> 西藏佛教>>正文内容

微缩的佛世界——擦擦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14日
来源:不详   作者:王杨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微缩的佛世界——擦擦

  王杨

  什么是擦擦?对多数人来说,这是一个生僻的字眼,更是一个很少见到的物件。而近几年,这个生僻的字眼却频频见诸报章媒介,这个不起眼的小物件也常现大雅之堂。2007年10月,首届国际擦擦研讨会在天津举行,海内外艺术家、活佛高僧齐聚一堂,鉴赏擦擦珍品,开展学术交流,引起了热烈的反响。翰海2009年春拍“怀抱浮图——随身佛”系列中,精美擦擦占到了该类拍品总量的20%,可见,作为“最后文化之一”的擦擦,得到了社会和收藏家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

  擦擦溯源

  擦擦是一种用凹型模具磕制的藏传泥质小佛像、小佛塔(图1)。作为佛的象征,擦擦源于古印度的恒河平原、阿富汗和克什米尔境内。据唐代高僧义净所撰《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载:“归东印度,到三摩咀吒国,国王名曷罗社跋乇。每于日日造拓模像十万躯。”这里所说的“拓模像”就是指泥模佛像。根据存世的有年代可查的泥模佛像实物来看,这种佛像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传入我国,在唐代再传人西藏。《元史·释老传》载:“又有作‘擦擦’者,以泥作小浮屠也。”擦擦这一称谓一直沿用至今。

  擦擦其名源自梵语,意为“复制”,意思就是用模子制作出来的神塔佛像(图2),藏地专称浮雕者为擦擦;汉地及以往书面用语称“模印泥佛”“脱模泥佛”;东北、内蒙古俗称“板儿佛”“佛瓦”;北京一带习称“泥饽饽”。此外还有“泥塔模”“泥塔婆”等等称谓,可见擦擦在民间流传之广。

  擦擦的发展沿革大体可分为四期。一期,公元7至9世纪,为擦擦的发祥期,即藏族史上的吐蕃时期。这一期的擦擦传世极少,几无遗存。二期,10世纪后半期至13世纪,为擦擦发展的过渡期。此期间擦擦多以兼收并蓄外来佛造像风格为其特征,外形多以简单的方、圆等几何形和直绕见长,一般较简单、粗糙,少有精整者。三期,14至17世纪上叶,这是擦擦的成熟期。此阶段藏地擦擦向国内各地广为传播,并逐渐出现了川藏、青藏、甘藏、蒙、滇等略有差异的擦擦。初步形成地域风格。四期,17世纪中叶以后,即藏传佛教艺术发展的后期,是擦擦艺术发展的一个高点,许多精工细作的艺术珍品都出现在这一时期。北京故宫慈宁花园中的吉云楼中的堆龛、壁龛、梁龛之上,排满了大小一样、同模压制的佛母擦擦,数量高 达万件有余,堪称清官中的“万佛楼”。承德普宁寺大乘之阁东西两壁隔扇上也有10090件擦擦,蔚为大观。

  擦擦的种类

  擦擦一物虽小,可种类众多,多以材质区分。流传最广的当属“泥擦”,顾名思义是由泥巴等制成,价值较低。“骨擦”则是由圆寂活佛、高僧的骨灰和泥制成,用黄布包裹,类似佛衣,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布擦”中“布”是藏语“法体”的意思,按照藏传佛教仪规,达赖、班禅圆寂后要实行塔葬,在塔葬之前要用盐巴及藏红花等名贵药材将活佛、高僧法体中的血水吸干,药物反复更换,直至完全干透再塑金身,每次换下的药物要与泥土掺和起来制成布擦,藏地传说布擦随身携带,辟百病驱百邪,大师布擦佩于胸前,可与大师心意相通,可见减人把布擦视为极珍贵的护身符。“药擦”是最富传奇色彩的一种,传世品稀少,以名贵藏药为原料,依照藏药工艺及宗教仪轨精炼而成,平时带在身上可受佛法庇佑护身,重病之时还可以服送救命。擦擦收藏家刘栋先生曾自后藏地区(指以日喀则为核心的区域)萨迦北寺居民家中购藏到一枚药擦,明显被掰掉了一角,断裂处是旧痕,看起来已经服用有年了;最后一种是名擦,由达赖、班禅等大活佛亲手制作。此种名擦背面几乎都盖有大师本人的印鉴,或有大师的指纹或标记,传说中由大师亲手所调配的药水以及高山修行洞中的土混合而成,佩戴之可刀枪不入,过去只有少数贵族、军官才能得到,存世极为稀少。

  擦擦的供奉

  擦擦是佛教中对佛塔和佛像的一种艺术再现,在藏区非常神圣。擦擦可以供奉在专门的擦康(供奉擦擦的房子)里面,也可用来为大佛塔和大佛像装藏而置于内膛,还多作为消灾祈福的护身法物,亦可作为顶礼膜拜、超度亡灵的圣物。开光后的擦擦有些可以直接供奉在圣山、神湖、寺院里,或堆放在山洞里、山上的巨石旁,常年与风马旗、玛尼石刻、经幡在一起,享受着朝圣者的香火和顶礼。有些直接堆放在一起,斗转星移,积成了硕大的擦擦堆。在藏地常见身挂嘎乌(小型佛龛)的藏民,其中供奉的圣物就有擦擦。

  藏民认为制作擦擦可以积功德,可借以对以前所做不好的事情进行忏悔,寄托对过世亲人的感恩并以此超度亡灵。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藏民热衷于制作擦擦。因此在世间多打制擦擦以求护佑的信念在藏民心中坚不可摧。一位老藏民用16年的时间打制了100万尊绿度佛母擦擦,是当今打制擦擦最多的人。他们深信只有这样做,自家的青稞才能堆到屋顶。在川西北阿坝州若尔盖县班佑乡多玛村有一座高5米、周长80米,保存完好的巨大擦擦堆,堆放的不可数计的擦擦全部是附近村民祖祖辈辈打制的。据当地人介绍,其上限可追溯到9世纪赤热巴巾时代,即815~841年。

  擦擦的收藏

  擦擦与唐卡、酥油花一样,是藏传佛教艺术中的典型代表。很长时间以来,擦擦的收藏一直比较沉寂。按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佛像专家周绍良所讲:“上可推至南北朝时代,下迄近代。在这漫长的期间,一直没被人重视收藏,实为可惜。”

  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天津刘栋为代表的收藏家开始涉足擦擦收藏,并取得了非凡的成绩。40多年来,刘先生走遍了全国十几个藏传佛教省区,有藏传佛教的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收藏的精品擦擦达1000多种,最早有吐蕃时期的,最珍贵的有四世、五世达赖,九世、十世班禅亲制的名擦,还有用140多种珍贵藏药做成的明朝药擦。他撰写了世界上第一本关于擦擦的书,举办了首个擦擦展览,成立了第一个擦擦中心,开通了第一个擦擦网站,举办了首次擦擦海外展览以及首届国际擦擦研讨会。在他们的影响与带动下,中原大地积聚了一批中青年擦擦收藏家和爱好者。

  我与擦擦也颇有缘分,在西夏王陵,我见到了一批非常珍贵的西夏擦擦。西夏擦擦造型与工艺与藏地擦擦大同小异,在色彩运用上略见淡雅。如药师佛、度母、金刚同铺西夏擦擦。通高6.5厘米,宽0.9厘米,连弧尖顶方形龛内塑了佛像三尊:上药师佛手持宝瓶,坐姿端正,表情祥和;右下方度母体态优美,神情怡然自得;左下方金刚手持法器,不怒而威。泥制擦擦看似粗放,其实雕刻得精妙绝伦,细细品赏,掌寸之中真能领略到博大的“世界”之感。

  另一尊四佛同铺也很好地体现了擦擦的艺术性。龛底彩绘且刻有藏文,内塑四尊六臂护法金刚如意宝怙主形象,表情威严。最值得称道的是该擦擦的彩绘鎏金工艺,用彩细腻,冠与火焰均为红色,底色青蓝,对比强烈,形象呼之欲出,好像马上要从龛中腾空而起,惩恶扬善。掌寸之间施以多彩,让人感到了肃穆佛世界中的几许生动。

  张鹰先生在《西藏脱模泥塑》一书中说到:“擦擦是微缩的佛的世界”,一语道出了擦擦艺术的灵魂。小小擦擦,凝聚了历史,传播了文化,弘扬了文明,蕴藏了民族精粹。由于擦擦自身诸多的特殊性,使得擦擦日益成为稀有的艺术品,尤其是随着岁月推移,能破译“名擦”背后密码资讯的人越来越少,有的恐怕已经成为千古之谜。重视擦擦文物,保护擦擦文化,加强抢救性保护与收藏,让微缩的佛的世界发扬光大,造福众生,这是收藏者共同的心声。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