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工巧明>> 建筑>>正文内容

苏州佛塔艺术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苏龙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苏州佛塔艺术

  苏龙

  佛塔源于印度,梵文音译为“ 堵波”,本是用来安置佛舍利,供信徒礼拜的小型建筑,后用以供奉舍利和佛教经典,故又称它为“宝塔”。 中国的佛塔,是随着东汉时佛教从印度传入而出现的,工匠们融合中华民族的技艺特色,在东汉初已能建造高达七层的楼阁式佛塔。至南北朝时,还创造了一种密檐式的塔,重檐重叠,造型庄严美观。在平面设计上,除方形外,增加了六角、八角、十二角等形式。中国的佛塔,高度一般不超过十三层,最低的也不低于五层,而又必成奇数,以七层塔最为多见,有石塔、砖塔、铁塔、硫璃塔等多种类别。千姿百态的佛塔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它是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交融的产物。

  苏州建塔的历史可上溯到1700多年前的三国东吴时期。据史载,赤乌四年(公元240年),西域康居国高僧性康不远万里来到吴郡(苏州),讲经说法,传播佛教。孙权为迎接这位高僧,特在盘门内建了一座寺院。赤乌十年(公元247年),孙权为报答母恩,又在寺院中造了一座13层的舍利塔,这就是苏州历史上最早的塔。南北朝时期,佛教在吴地兴盛。在梁武帝萧衍的大力倡导下,江南各地大兴土木建寺造塔,一时之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苏州有不少著名佛塔,就是在南朝梁代始建的,如报恩寺塔、灵岩塔、光福塔、秦峰塔等。古城多佛塔,据南宋碑刻《平江图》载,有塔三十余座。至今保存的佛塔,数量仍十分可观,有报恩寺塔、虎丘云岩寺塔、罗汉院双塔、瑞光寺塔、楞枷寺塔、多宝佛塔、万佛宝塔、光福塔、秦峰塔、慈云寺塔等20余座,其中楼阁式宋塔14座。苏州现为中国保存楼阁式宋塔最多的市。这些佛塔作为古建筑和佛教文化的精华,对苏州古城的风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苏州以供观赏登临的佛塔在全国首屈一指。隋朝仁寿元年曾在虎丘山上建塔,五代后周显德六年重建,自南宋建炎至清咸丰曾七次被焚,历史的千锤百炼,终于缎出了虎丘云岩寺塔古朴神奇的风姿,如今,它不仅是苏州的标识,而且也成为中国人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三国孙权为迎接西域居国僧人性康而建瑞光寺塔,北宋天圣八年重建,塔身清秀柔和,塔座雕刻生动,为宋代宝塔佳作。报恩寺塔俗称北寺塔,始建于南朝梁代,北宋元丰重建,南宋初金兵南下又毁,绍兴二十三年再建,此塔重檐复宇,集壮阔与秀美,古朴与纤巧于一身,体量为吴中宝塔之冠。北宋太平兴国七年王文罕兄弟创建砖塔两座,几度修缮始存至今,双塔腰细檐轻,玲珑秀丽,为他处所少见。灵岩山寺多宝佛塔初建于梁天监年,重建于北宋,再建于南宋绍兴十七年,明万历遭雷击塔檐被毁,1989年方丈明学法师耗资百万元重修,秀美塔影复又矗立于灵岩山顶。上方山楞枷寺塔初建于隋,宋太平兴国三年重建,砖砌仿楼阁式塔,挺拔秀丽,与石湖山水相映辉,成为江南绝佳疏朗,将古代建筑艺术与现代科技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佛塔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在苏州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千百年来作为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和佛教文化的一部分,为古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随着苏州的兴旺和繁荣,它还继续为古城增光添色。

  (本文发表在《香港佛教》1995年第2期、收录〈姑苏寺观文化〉一书)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