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工巧明>> 地理>>正文内容

印度婆罗门教梵天石窟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印度婆罗门教梵天石窟

  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随同西天竺月支国释摩腾竺法兰二梵僧白马驮经,从中亚经河西走廊入汉地中原的,还有印度大德檀那,在今山西交口县(古称隰州温阳县)三神峪村,始创建梵天石窟,俗称千佛洞,以梵天石窟为桥梁会门,向全国传授印度婆罗门教(印度教)。到大清咸丰八年(1858),当时在梵天石窟注名的有诸山婆罗门居士众姓1152人。

  据大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重修千佛洞碑志序》记载:婆罗门“教传土法始於汉,而恭祀上院下院,……”。据大清同治十年(1871)《重修千佛洞碑记》载:“梵门高座”,“大德檀那诸山婆罗门居士众姓人等”。印度檀那创建梵天石窟始,有上下两院,在上院依崖凿石窟,石窟内雕有婆罗门教所供奉的大小石雕神像1055尊。其三大主神像,正中坐像是梵天,通高1.83米;左边坐像是毗湿奴,通高1.70米;右边坐像湿婆,通高1.61米。

  东汉明帝永平十八年(75),摩腾、竺法兰二梵僧,离开温阳兴教寺,到河南洛阳创建白马寺走后,据大明龙集成化八年(1472)《重修兴教禅寺碑记》载:“睹得古碑文”,檀那还在兴教寺“谨发诚心,重建水陆圣殿”,“共成胜事,革故鼎新焕然一鲜”。

  印度婆罗门教东传中国的发源圣地,为什么俗称“千沸洞”?檀那开辟创建梵天石窟内的“神像”,实际是印度婆罗门教所供奉的三相主神,也称之为“佛”。同时,檀那在梵天石窟传授婆罗门教时,是和佛教结合起来进行的。在上院梵天石窟外供奉的佛教主像是弥勒佛。据大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虚空过往诸佛诸祖三十三天》碑文记载:“兹於光绪二十年(1894)九月初八日,在兴教寺拜佛请经,如遇唐僧到西天取回真经,奉请到本院内设坛开阅大藏真经三年,为住世十生三十三天龙华圣会。”

  檀那在隰州温阳三神峪梵天石窟,翻译《弥勒尊经原本》,广泛流传於世。后人在刻印《弥勒尊经原本》时,在前言中写道:“佛说这本经,出现在山西平阳府岳(温)阳县王家庄。忽的一声雷响,石内崩开,现出弥勒尊经一卷,传与天下人民。”

  1996年,在河北曲阳县养马乡北岸村工艺美术厂,为温阳梵天石窟雕刻的一尊身高1.55米,胸围4.40米,约3.5吨重的石灰岩弥勒佛坐像。从整块毛石雕刻成佛的全过程中未见异常。是年农历五月初六日,厂方汽车运至距梵天石窟10公里的龙神殿村时,发现弥勒佛会发音,厂方业务员和司机毅然决定不给梵天石窟,要返运回厂,突然翻车,只好通知装车运来梵天石窟。经专家鉴定,在弥勒佛不同部位用手拍,可发出不同的金属音符,声波可传200多米远。

  总之,山西交口县(隰州温阳县)梵天石窟不但是“印度婆罗门教东传中国的发源圣地”,而且是中国佛教第五大名山——龙华山弥勒尊佛大道场。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