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工巧明>> 地理>>正文内容

武夷山志——佛教篇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29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武夷山志——佛教篇

  一、传入、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中原大乱,为避战乱,一些士大夫和地方汉民纷纷迁入闽北,佛教也随之传入武夷山。

  唐朝开国之初的武德元年(618年),有僧人在武夷山茶洞的接笋峰下,创建石堂寺。此后,今武夷山风景区内陆续建有寺院。天宝七年(748年),唐玄宗派遣登仕郎颜行之至武夷山,封名山大川,并立碑“禁樵采”。后寺院逐渐减少。唐以后,由于神灵仙迹的传说增多,道教渐渐占据武夷山,佛教受到冲击,山内佛寺建筑落后于宫观,规模小而分散,佛寺大都建在民间及今武夷山风景区周边地带。

  佛教传入武夷山脉中、南段的主要途径有:由中原南下经江西广昌、南丰、石城等地传入建宁、泰宁等地;从岭南经广东到汀州,而后转入连城、上杭、武平、宁化、清流、明溪各地;从武夷山脉北段经邵武传入将乐、建宁、泰宁等地。南北朝时期,佛教传入建宁;唐武德三年(620年),传入将乐、长汀。其后,便在各地广泛传播。

  唐、宋时期,是武夷山脉各地佛教兴盛时期。唐末及五代十国时期,武夷山佛教一度繁荣,并培育出以扣冰古佛为代表的一批高僧,对佛教的传播和发展产生重要作用。入宋以后,武夷山佛教高僧、名师迭出,仅记载于佛教名籍《五灯会元》中者有近10名。佛教与道教在武夷山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为佛、道增加许多神奇色彩。

  明、清两朝,武夷山脉各地佛教继续发展。特别在清代,佛教逐渐在今武夷山风景区内立足,先后在碧石岩、虎啸岩、慧苑、竹窠、弥陀岩、天心岩等地修建佛寺,聚集若干颇有造诣的高僧。如清代著名画僧原济(石涛)就曾入武夷山;黄道周的门人卢寿宗也在武夷山出家,法号超位,与师兄明觉均具盛名,皈依者甚众。其弟子铁华上人居武夷山50年后,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云游京师,传播佛法,朝野震动。世称他与师伯大兴禅宗之盛风,并使武夷山跻身于佛教“华胄八小名山”。光绪八年(1882年),扩建天心永乐禅寺,后由德容大和尚主持,吸引许多僧侣,盛时有100~200人,成为一方禅林,佛法大兴。前后开设七场大戒,普度众生,成为僧俗朝拜受戒的道场。光绪皇帝的师傅陈宝琛还曾赠匾。

  民国时期,由于军阀混战,地方经济衰退,加之军队经常驻扎于庙宇之内,寺庙破坏严重,大多寺庙人去楼空,佛事活动无法正常进行,佛教界普遍萧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佛教活动正常。“文化大革命”时期,佛教停止公开活动,大量僧尼返俗,寺庙多被占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佛教恢复活动。

  二、寺 庙

  瑞岩禅寺 建于唐广明元年(880年),是扣冰古佛在崇安县创建的一所寺院。在此之前,扣冰古佛先后修建过清潭寺、兴福寺。此外,富室官宦先后舍建桃枝寺、大智寺和广福寺。瑞岩寺占地面积3375亩,规模宏丽,堪为一方名刹,世称其可与天台、曹溪并峙。宋熙宁三年(1070年),赐名“寿圣”,隆兴初(1163年)赐名瑞岩,人称其为瑞岩寿圣寺,历代都有重修增建。寺有山、水、岩、洞、塔、桥、亭、阁、楼、殿之胜,古树崔巍,蔚为壮观。赵抃、刘子翚、李佑、黄嘉宾等先后写下数十篇赞美诗文。刘子翚诗道:“寻师扪壁入仙源,万涧冷冷佩玉喧。绕座衔花来白鹿,听经献果下玄猿。千林红叶新霜染,一霎腥风啸虎蹲。说与世人浑不信,个中别是一乾坤。”形象地溶进古寺创建的事迹和传说。瑞岩寺背倚大山,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中有“龙井”,能浮铜币,人称“饮之祛病”。传说建寺时,所有木材均由井中浮出。最后井中尚余一截,千年不腐。寺前有溪,因古佛扣冰所浴,故称扣冰溪。溪上有长数十米、可以遮避风雨的亭桥,被称为扣冰桥。寺庙于民国10年(1921年)因战乱焚毁。民国26年,由地方士绅主持重建。“文化大革命”中,佛像被毁,仅剩三宝佛。1979年,因在寺内办工艺厂,用火不慎,酿成火灾,古佛殿、观音殿、古佛亭焚毁。寺后大片古樟林于20世纪70年代被盗伐一空,仅有一株千年古银杏并三株大树幸免于难。1984年,由乡民集资重建古佛殿,1986年新建客堂。寺庙现有一定规模。

  天心永乐禅寺 初建时称山心永乐庵。因其地处武夷山景区中心,故称山心庵。明永乐间,易名为天心永乐禅寺,并扩充建筑。清康熙年间,章堂岩铁华上人的弟子果因和尚重光这一名构,称为天心永乐禅寺。清光绪八年(1882年)重修。光绪二十六年,名僧德容由鼓山至武夷山任住持,主持广增佛殿僧舍,弘扬佛法。至民国36年(1947年),该寺先后传了七堂大戒,曹洞钟鼓遍天下,武夷山佛法遂为世人所瞩目,被视为佛教的“华胄八小名山”之一。香火盛时,寺内有僧众百余人,钟鸣鼎食,磬钹和谐,香烟缭绕,梵音清越,游人香客,摩肩接踵,极一方之胜概。寺庙周围古木参天,篁竹蔽地,鸟鸣蝉噪,意境深邃。寺庙依中轴建有弥勒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法堂、库房、斋房、禅堂、客堂、香客楼以及钟鼓楼、偏殿等,飞檐曲栏,壮丽雄伟,蔚为壮观。殿宇基本保留至今。由于年久失修,“文化大革命”中又被占为民居,破坏甚大。1989年后,该寺正式对外开放。1990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至武夷山,为该禅寺题额“天心永乐禅寺”。从1990年开始,居民逐渐迁出。1992年8月,厦门南普陀方丈妙湛法师捐赠缅甸汉白玉千手观音像开光,同时,各界人士开始策划永乐禅寺修复和改造工程。1993年建成山门一座,新辟由马子坑至天心的公路,以方便前来的香客和游客。1993年4月,美国居士捐赠的玉佛举行开光仪式。1994年10月,在永乐禅寺前、天心公路第一弯旁建放生潭,面积3500平方米。同时利用天然岩石,雕刻弥勒大佛,坐像高12米(须弥座高7米),总高19米,身体最宽处13米,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弥勒佛岩雕之一。1998年10月,新建的大雄宝殿落成,面积820平方米,为仿宋重檐庑殿式建筑,古朴庄严,宝殿正门前两根镂空龙柱,工艺精湛;殿内三尊铜佛(药师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妙相庄严慈祥。

  慧苑寺 在武夷山流香涧畔,宋初建。朱熹曾在寺中住宿、攻读,曾书“静我神”匾(残匾尚存)。寺庙随山势起伏,具有地方特色。有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阁等建筑。寺后有大山、竹林,寺前有玉柱峰和流香涧,环境清幽。殿内抱柱对联为:“客至莫嫌茶当酒,山居偏隅竹为邻”。是为武夷山名联之一,为人们所喜爱。大殿外有“涧绕流香心洗涤,峰攀玉柱佛庄严”对联,把寺院前景观(流香涧、玉柱峰)嵌入联内,颇有韵味。玉柱峰的峰腰尚存石阶可行,石阶尽处架梯可上峰顶,传说朱熹曾在峰顶居住。

  天成禅院 位于武夷山二曲溪南虎啸岩下,原为道士栖居的洞府。明朝时,道盛、元镜禅师在下虎啸岩洞府内建虎啸庵,在此修行。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泉声和尚在虎啸庵旧址重建寺院,改名天成禅院。寺院缀于半壁,上覆危崖,下临绝壁,林木掩映,涧水环流。夜宿寺中,抬头可窥星月,倾耳可闻水声,仿佛“置身星月上,濯魄水云中”。民国时期,逐渐废弃。改革开放以后,虎啸岩的宾曦洞和天成禅院旧址常有僧人驻足。1993年,武夷山风景区管委会在虎啸岩建集云茶室和天成禅院照壁,并开凿后山通往宾曦洞的栈道,修葺宾曦洞,重塑三宝像。1994年9月,在下虎啸原天成禅院旧址大殿后的岩壁上,雕刻一尊观音浮雕像,像高10米。

  白云禅寺 位于武夷山九曲溪北灵峰白云岩,因常有白云缭绕故名。原名白云庵,宋代学者吕祖谦曾在此结庐讲学,后为道姑所居。明末清初,慈觉和尚云游至此,将白云庵改建为寺庙。该寺巧借山岩筑寺,远望如灵峰峰腰间的一团白云。寺内有弥勒殿、三宝殿、观音殿、祖师坛。各殿的后一半均藏于岩洞中,前一半则依山势用杉木支架,宛如空中楼阁。在寺内,南望九曲溪上游,道院洲盘亘中游;对面火焰峰秀拔挺立;俯视星村镇屋宇楼台,鳞次栉比,风景独好。自建庙祖师僧慈觉数传到乾隆年间的僧捧日近百年间,香火一直鼎盛。建寺至今数百年间,历经兴毁。1988年,重新修建寺庙。1994年,星村镇人民政府重新修路,并将白云寺改称白云禅寺。寺内观音殿中岩壁上有乾隆年间的摩崖石刻“大观”。寺的尽头,通过一段奇险小道,可通往另一岩洞,洞中有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立的漳浦梁山洞玄师祖舍利塔。洞外绝壁上,有乾隆年间众居士赠与住持捧日大和尚的岩刻“极乐国”。

  妙莲寺 位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山北景区莲花峰腰。循阶逶迤登临至峰半,有一狭长石罅横生,妙莲古寺即嵌建罅中,上迫危岩峭石,下临绝壁深渊,蔚为奇观。庙中大雄宝殿系凿崖嵌空而建,殿门楹联为“法雨西来,无我无他,天花昭世界;祥云南驻,即空即色,贝叶绘人生”。殿堂正中供奉佛祖释迦牟尼金身宝像,两侧陪供文殊、普贤菩萨以及十八罗汉像。扣冰殿为纪念唐代武夷山籍圣僧辟支和尚(民间称扣冰古佛)而建。据地方志记载,圣僧曾在崇安县(今为武夷山市)的桃枝寺、大智寺、广福寺和小桃源等处修行,后在吴屯乡创建瑞岩寺。下山栈道的一处石窟中,岩雕一尊巨大的扣冰古佛卧像,长二丈余,高六尺许,再现扣冰和尚84岁圆寂于福州鼓山之时的瑞像。

  大云寺 又名大寺,位于浦城县盘亭乡柳墩村浮盖山麓,始建于唐代武则天称帝时期,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重修,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扩大修建。寺坐北朝南,门外东开。沿中轴线依次有前、正、后殿,两侧为廊屋,占地1200平方米。歇山顶,有八角献柱4支,中为木质,以砖围砌,直径80厘米,高4米,正殿面阔3间,进深4间。明崇祯三年(1630年),徐霞客曾游此,在其《浮盖山记》中曾有记述。寺保存较完整。1982年后,陆续修葺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堂等殿宇。

  崇仁禅寺 位于建瓯市归宗岩,始建于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年),现存建筑为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重建。该寺坐东朝西,占地约1000平方米。依山而筑,风格独特。四周楼廊合抱,呈“回”字形。正殿、偏殿、两厢及客堂都在楼上,构思奇特,周围古木参天,落叶不断,但屋顶不见片叶留存,尤为奇特。

  光孝寺 全称报恩光孝禅寺,在建瓯市水南铁狮峰麓,离县城约1公里。坐南朝北,占地约3000平方米,是古代福建大寺庙之一。始建于南朝陈永定二年(558年),唐代称“隆兴”,北宋称“景德”、“天宁”、“万寿”。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改称报恩光孝禅寺。该寺于元代中叶和明万历、嘉靖年间曾2次毁于战乱、10次毁于火灾。明洪武、万历和清光绪年间曾3次重建,民国14年修缮1次。光孝寺由外围墙、前殿、主殿、后殿及连接三殿的东西两侧回廊,组成封闭式建筑群落。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为重檐歇山式屋顶,抬梁式屋架,天花板为明栿砌上露明造,顶高(地砖至脊饰)15米,面阔5间、总宽30米,进深6间、总长29.1米。内檐柱网布局采用“元式减柱造法”,减去前后金柱各2根(柱径1.2米)。三殿之间互隔宽庭大院,周围以长廊相接。回廊托檐檩斗拱均施单抄象鼻拱。两厢建筑群看似瓦栋连贯,不分彼此,其内部梁架却各成系统。有方丈室、藏经阁、僧房、香积厨等。寺内现存清康熙三年(1664年)“主修光孝寺大殿碑”大理石刻1块。

  光孝寺历史悠久、规模宏伟。唐代日本高野山空海法师入唐取经路经建瓯时,曾登寺膜拜。该寺亦为闽、浙、赣僧人求戒圣地。福建传教法会,历代皆以此为戒坛。而今,在光孝寺受戒僧人侨居美国、日本、东南亚及在香港传播法音者,还大有人在。建瓯县人民政府于1982年将光孝寺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2月,又协同佛教协会及有关部门筹募资金,维修殿宇,重塑佛像。

  明翠阁 位于延平区城东凉伞铺(今水东桥旁)。始建于宋,初为观音阁。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扩建,改称明翠阁。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毁,旋又重建。它攀附于凤冠石的悬岩绝壁上,酷似空中楼阁,以险著称。参差错落的木构建筑群,隔岸远观像腾空蟠龙,隐现于山巅林木中。岩上有紫霞洞。“文化大革命”期间,明翠阁被毁,山上古树名木亦不能免。1985年,民间集资重建明翠阁,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红墙青瓦,分外醒目,为山城增添异彩。从公路旁登曲径幽阶而上,“南无阿弥陀佛”巨碑迎面而立,步入“明翠胜境”山门,过大殿,上百角楼,凭栏俯视,行人如织,汽车如梭,烟囱林立。阁内花红柳绿,风光旖旎。诚如清代诗人赞颂的“四面八方皆入画,春花秋叶隔桥红。”该寺在闽北享有盛名,在港澳及东南亚等地也有影响。日本国高野山真言宗空海法师入唐求法到长安之路足迹参拜团曾于1984年、1986年和1987年分3次前往该寺参拜。

  法云寺 位于延平区玉屏山后的山坳中,群峦环绕,松树成荫。此寺始建于隋朝,为贵族子弟读书之所。明泰昌元年(1620年)改为庵,名新庵,清顺治七年(1650年)改称法云庵。庵历四度浩劫,只剩下古山门、石柱、石板、水池、天然印石等遗迹。山门为泥土夯就,门中原有一块2米见方的天然印石,印石四周有山泉喷涌。在庵对面山坡上有一僧人墓,称普同塔,据传内葬闽北地区3000多名僧人遗骨。每年清明前后,开平寺僧人均来此扫墓。传说法云庵是开平寺的祖庙。当时,庵内高僧慧元带狗郊游,至现时开平寺寺址处,狗执拗不走,日久变成石狗。慧元见其地风景秀丽,便营建开平寺。

  开平寺 位于延平区市区西南10公里处的西芹院口(今福建林学院左后侧),始建于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年),原名报国显亲院,元代改寺,名开平。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毁,明、清两代曾重建。“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1980年再修。寺坐西北朝东南,中轴线自东南向西北排列为山门、放生池、金刚殿、大雄宝殿;左侧依次为僧舍、斋堂、厨房等。寺后有泉,取名“佛智”。寺前重建凤凰亭、自在轩,相向而立。大雄宝殿和天王殿内有彩金佛像数尊,造型精巧。清光绪年间,寺僧信元、莲茂先后出资营造和重修金刚殿门楼、佛殿和旁楼。其后陆续增建亭、轩、殿、楼和门坊,规模逐步扩大,占地面积1632平方米,基本保留唐朝和五代建筑风格。开平寺系佛教禅宗内南宗的寺庙之一,藏经丰富,名僧辈出。寺内原有一部《华严经》,“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曾任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主席的虚云禅师和福州鼓山涌泉寺主持妙莲方丈少年时均在此出家。寺三面环山,一面平旷。山上古木参天,环境优美,气氛庄严肃穆。寺庙大门两侧红墙上书写“阿弥陀佛”四个大字,每字五尺见方。大门上方竖额楷书“开平禅寺”,系清朝道光皇帝御笔敕赐;横额为“凤山古刹”。后堂有朱熹书写的对联。1984年,日本国高野山真言宗空海法师入唐求法足迹参拜团慕名前来参拜。每逢浴佛节日,四方僧侣信徒纷纷来此听经,并烧香拜佛。

  石佛莲花院 位于延平区茫荡山省级风景名胜区的石佛景区。景区岩壁上巍然屹立着一尊浑然天成的石佛,高约15米,头稍俯视,在其背后的山巅上还有一尊坐式石佛,一立一坐,巧夺天工。立式石佛左边,有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年)南剑州知州陈所撰书的200余字石刻,有赞石佛“非人工所为”的辞句。石佛莲花院就建在摩崖石刻之侧。寺庙虽仅存遗址,但岩刻仍存。溪涧之侧有佛光洞,深60米,高、宽均约8米。

  宝严寺 位于邵武市区新建路,始建于唐大顺元年(890年),取名“兴会寺”。宋天圣元年(1023年),改称“宝严寺”。原有山门、观音阁、经堂等,早已废毁,仅存大殿,呈正方形。双檐歇山顶,面阔、进深各五间。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重修,殿间四个莲花石柱础,属唐代原物;杉木檐柱,距今千年;斗拱呈莲花拱托,拼合梁栿,柱头铺作用直昂,外檐补间斗拱托,里转用上昂。斗拱上的明代彩绘清晰,系明代著名画家上官伯达手迹。该殿系闽北现存最古老的建筑,是研究唐、宋、元、明四个时代南方古建筑的实物标本。1933年10月22日,罗炳辉、谭震林率领中央工农红军解放邵武县城后,县苏维埃政府设在宝严寺。这座大殿现经修葺,作为邵武市文物陈列馆,展出新石器时代至元、明、清各代历史文物700多件。

  南源寺 南源寺又称中山寺,创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原址在邵武市厝坛窠,晚明迁至厝坛窠南面(今址)。南源寺依山势而建,高低错落,层叠有致。经多次修缮、扩建,形成建筑群,有大雄宝殿、钟楼、鼓楼、法堂、藏经楼等,俗称一佰间。全盛时有僧尼400余人,佛像五百尊,藏经2万余卷,可与福州鼓山相比。明清时期曾印刷发行《金刚经注讲》等经本,迄今尚存部分木刻经版。南源寺现已修复,是邵武市佛教活动中心。

  瑞云寺 位于三明梅列区陈大镇,始建于宋代。相传古时候有青狮作祟,为害一方,被观音镇于山中,后定光活佛云游到此,见云彩缭绕,瑞气四溢,便定居下来,所居山洞遂称瑞云洞。洞内依地形建有一座五开间的木构庙宇,不假片瓦,造形独特。供奉佛教菩萨和道教仙圣。建后屡经兴毁,1981年三明市政府重新修葺。1982年,瑞云洞天辟为旅游区,1984年列为三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滴水岩庵 位于明溪县玉虚洞风景区范围。北宋开宝二年(969年),僧赖慧创建,杨时、罗从彦、赖绂等常憩于此读书。明代多有官员咏诗纪游或题赞。别驾李祝以及漳南道分守余宾和邹墀、程朝宗等分别题写“玉虚仙洞”、“玉虚洞天”、“天浆玉宇”等洞额,镌于岩上。

  报国寺 位于建宁县城东南10公里金铙山半山中。寺始建于后梁龙德三年(923年),初名金铙寺,清光绪年间改为报国寺。全寺建筑面积1368平方米,寺院外有护寺围墙,内有大厅、正厅、禅房、地藏楼、观音楼,共13厅64间。大厅为天王殿,正厅为大雄宝殿,皆雕梁画栋,四面壁画,其结构别具一格。殿上有一尊高6米的释迦牟尼佛像,及十八罗汉等佛像35尊。报国寺初建时有8景:白莲池、红芍圃、虎溪桥、蟾窟井、龙鳞松、铁线梅、翠蒲涧、白玉峰。1984年山崩,泥石流冲塌正厅,政府拨款、民众捐资修葺。1986年经批准对外开放,1989年12月毁于火,后又重建。

  证觉寺 又名正果寺,坐落于将乐县万全乡常安村太平山腰,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寺始建于唐武德三年(620年),后焚毁。元至正年间重建,未及百年又毁于兵燹。明初再建再焚。民国19~20年(1930~1931年),复光大师劝缘筹款,绘图再造。全寺分上、中、下三殿。各殿皆雕梁画柱,庄严肃穆。大雄宝殿构造尤为精妙,屋脊呈券棚式弧形,燕尾式飞檐如紫燕凌空,巧夺天工。梁顶屋脊雕塑麒麟、凤凰等图案,镶嵌各色瓷料,造型典雅。此外,还有藏经阁、禅堂、钟楼、鼓楼、僧房、斋房、方丈室、施主室、接待室、客房、放生池等,布景设施讲求章法。藏经阁内珍藏佛典、经书数千卷。楼下法堂照壁有廖莲山(将乐人,曾任户部右侍郎)及知名人士所题诗词、对联。大雄宝殿后大悲殿内,祀奉一尊铜观音像,高一丈六,重千余斤,妙相端庄,为县内最大的金属佛像。另有来自印度的玉佛3尊,大者身高58厘米,小者身高仅20多厘米。3尊玉佛白晰空明,雕艺精湛,属国家二级保护文物。寺内尚有制作精美的12字“妙趣匾”,从正中看是“大雄宝殿”,从左侧看为“诸法空相”,从右侧则成“万德圆融”。

  寺外环境优美。巍峨的太平山簇拥着参天古树,古老的石塔依山而立,山间清泉潺潺。功德林、修行竹、皈依松、福德果、报恩茶等异木奇花比比皆是。游人站在殿前,可远眺“鲤鱼朝天”山景。

  “文化大革命”中,寺庙被拆毁。1979年,复光大师之女邀诸僧集资重修观音殿,1984年落成,1985年8月,对外开放。省佛教协会会长普雨方丈手书“证觉禅寺”匾额。1986~1988年,又集资重建大雄宝殿。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匾额。寺内还建有僧房、斋房、禅堂、接待室等设施。

  明台庵 又名洞山庵,位于将乐天阶山腰盆谷处,始建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占地面积800余平方米。庵内有殿、厅、厢房和天井。明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游览玉华洞时曾在此下榻。清乾隆六年(1741年)重修。1959年被拆除,1993年复建。

  宝严寺 原名宝严庵,位于沙县城东门,创建于唐贞观十年(636年),是沙县屈指可数的千年古刹之一。寺内供奉有三宝如来、弥勒尊佛、观音、文殊、普贤等菩萨。庙中僧尼甚众,香火旺盛。清末,庵庙毁于兵燹。民国5年(1916年),经邑人集资重建。因住寺僧尼多数为尼姑或女居士,故俗称“斋婆寺”。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寺庙建筑、藏经均遭破坏。1979年,女居士发动群众捐资数万元修复前座大殿,重建雕刻佛像,改名宝严寺。1988年,建成大殿前殿等,占地面积近2000平方米。

  云岩寺 原名云半庵,在永安市城北凌霄塔下。清顺治七年(1650年),僧人智舣化缘兴建。1957年2月,南朝寺僧众迁入,更名云岩山寺。1966年6月被毁。1981年落实宗教政策,重建云岩寺,全部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

  龙凤堂 位于永安市北龙凤山上,始建于元至顺三年(1332年)。寺堂坐北朝南,堂后的山形俨如游龙,堂址即建在“龙头”上。堂对面山极似飞凤,寺庙因景而得名。龙凤堂供奉观音菩萨,是永安佛教胜地。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永安知县叶铭派释僧亮主持龙凤堂,大振禅宗。至清道光元年(1821年),主持龙凤堂的传禅和尚有18代。1981年,龙凤堂重新建造,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堂内安奉三宝、观音菩萨等。

  三圣庙 位于永安桃源洞后百丈岩,面积约150平方米。庙虽只余遗址,但原基址全部由大石头铺成,保存完好。遗址处于削岩之中。庙侧有流泉,每逢雨季,泉溜从三面岩壁围成的圆锥形窟穴中泻下,犹如瀑布,别有情趣。

  醴泉禅寺 位于泰宁县梅口乡水漈瀑布北侧仙醴泉岩内。岩洞高约30米,宽15米,深8米。宋绍兴二年(1132年)建寺,元至正三年(1343年)遭兵燹,明代重建。寺为木质结构,单檐歇山式,不盖片瓦。近年在原殿堂上增建一层禅堂楼厅。寺左岩壁断裂一缝,高约70米,飞瀑泻下,长年不息;右岩壁一洞,冬暖夏凉。岩前有山门两重,第一山门横书“醴泉禅寺”,内有柱联:“净土有门心可入,禅关无锁志能通”;第二山门横书:“巢云古刹”,门联为“石隐天开面,泉来月有声”。

  宝盖岩 位于泰宁县朱口镇寨色村内,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岩内山清水秀、林木高耸,寺庙建于一大块岩石下,占地2922平方米、建筑面积792.88平方米,被誉为奇观。寺内建有大佛殿、观音堂等,其左侧山腰有一群建于乾隆年间(1736~1795年)的舍利塔。“文化大革命”中被毁,后重新修建,为泰宁金湖风景区游览胜地之一。

  甘露岩 又称甘露寺,位于泰宁县梅口乡水磜村内,始建于南宋绍定六年(1233年),占地面积20亩,为4层木构建筑,素有“一柱插地,不假片瓦”之誉。其建筑艺术具有宋代特点,且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被日本人誉为“大佛样”。日本奈良的大佛殿,就是吸收甘露寺建筑艺术特点而重建的。1961年4月3日,因用火不慎遭毁,1972年年始重建,1982年1月,经批准对外开放。

  普光岩寺 位于宁化县泉上镇西约1公里,群山环抱,风景秀丽,建筑雄伟,旧时为宁化八景之一。该寺建于元朝至正年间(1341~1368年)。1924年,由释文鹤、盛开明两和尚协同李元仲扩建。1967年殿宇被毁。1982年,重新修建。

  太慈岩观音殿堂 建于宁化天鹅洞群之一的太慈岩溶洞中。洞中巨型观音佛像身高8米,为福建省之最。可谓融岩溶景观与宗教信仰于一体。

  金莲寺 位于距清流城关约4公里的灞涌岩,始建于唐武德三年(620年),历经1300多年,几经毁坏,几经修复,1981年重建。该寺建筑面积为1800平方米,内有定光古殿、大雄宝殿、观音阁、僧房等。清流县佛教协会设在该寺。

  贵人寺 位于清流县长校乡江坊村后山海拔1027米处。始建于元,明代曾四次扩建,周围有凉树亭、半山庵。寺内设正殿,寺外有放生池。这里峰峦起伏,怪石嶙峋,古木深处有流泉、鸟兽,蔚为壮观。

  中华山性海寺 在连城县新泉镇马背村,为元末明初圆亿和尚所建。长期没有寺名。民国34年(1945年),以《华严经》里“毗卢性海”一句取名性海寺。“文化大革命”中,寺庙被毁,僧尼解散。1981年,由慧瑛法师率10多名教徒重返中华山,重建寺庙。寺僧发扬“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精神,实行农禅并举,经营周围3000多亩油茶林、10多亩水田、2座砖瓦窑,寺院前后遍种花果。1982年以来,寺内先后兴建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大悲阁、藏经楼、卧佛殿、普同塔、放生池、斋堂、虚云和尚舍利塔及三层僧舍等,总面积达4000平方米。寺内藏有九华山、峨眉山、普陀山、清凉山的寺志和《大智度论》、《佛子辞典》、《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华大藏经》等大量经籍。

  曲溪潼关寺 在连城县曲溪乡。原为宋代吴氏先祖宅基,名潼关社,后改为寺。土地几十亩,鼎盛时期住僧百余人。民国31年(1942年),比丘尼光德率众徒耕地修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潼关寺多次被评为佛寺先进单位。“文化大革命”中,寺庙被占,僧尼星散。1979年复办,先后修建殿、楼、塔和放生池等6座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耕地10余亩,实行农禅结合,以寺养寺,为批准开放的尼姑庵。

  灵芝庵 建在连城冠豸山的灵芝峰下,主祀观音菩萨。“文化大革命”中被拆毁。20世纪80年代,先由民间重新修建。1997年,由台胞和本地人士联合捐资鼎建。主体建筑面积650平方米,附属设施1000平方米。设两道围墙,前为天王殿,奉四大金刚、天王菩萨;后为观音阁,供千手观音。

  法云寺 坐落在连城冠豸山前山入口北侧,前身为华林寺,建于南宋末年,1977年迁址于此,供奉诸多佛像,并由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寺名匾。楹联分由佛教诸大师撰并书写,如北京白光法师撰:“菩萨终年坦腹,笑对众生,总是有缘方济度;天王镇日威严,冷持琴剑,还从调服现慈悲。”福建省佛学院会静法师撰:“奉佛敕观天身,摧邪辅正;立弘愿为四王,护国安邦。”寺院已有地藏殿、大悲殿、天王殿、放生池,以及横屋楼房若干,灵塔一座。

  南癖寺 位于长汀县城区营背街,坐北朝南。明代成化十八年(1482年)张子邈建。民国8年(1919年),在后殿余基上建金沙小学,不久毁。民国26年重修前殿,1987年重新建大殿。现为长汀县佛教协会驻所。

  八宝山峻峰寺 位于长汀县东北庵杰乡,距县城约25公里。民国25年(1936年),本湛和尚创建。为近代长汀佛教法眼宗发祥地,闽西各县僧尼80%为八宝山徒嗣。“文化大革命”中,佛寺、佛像、佛经(大藏经)尽毁,僧尼被逐。1984年重建。

  东阳山佛光寺 位于长汀县东馆前,距城约10公里,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创建。近40年由释光胜主持。“文化大革命”中,佛像、佛经遭毁,寺庙幸存。1980年重建大雄宝殿,规模胜前。

  东竺寺 原称“东塔院”。位于上杭县原县治钟寮场,宋熙宁年间始建。乾道三年(1167年),随县治迁移今县城东大街,后毁。淳祐十一年(1251年)重建,更名“东竺寺”,后屡建屡毁。明成化二年(1466年),在原址再建,为砖木结构,殿内圆形藻井,绘画雕花;中为佛殿,左右为禅房,佛殿后属法堂、僧舍、石栏山门。清咸丰十年(1860年),在西畔增建书舍10余间为“东竺别业”。民国期间曾设登俊小学。1982年,殿堂拆建为临江镇办公楼,仅存部分法堂和僧舍。

  三、高 僧

  道一禅师 俗姓马,容貌奇异。唐开元中(约727年),习禅于衡岳之传法院让和尚,得密授真传。后入武夷山创寺于佛迹岭。据载“闽中诸释,久滞权渐,忽闻顿旨,翕然趋向”。其禅化大行,“七闽禅学实师为之肇”。贞元五年(789年)三月四日造化,元和中(约810年)谥号“大寂禅师”。其弟子慧海、志贤等均有建树。慧海以禅学为僧众所折服;志贤云游五台山,后居太原世泉寺;“道俗学禅者,接踵交集,咸资法味”,谥号大远禅师。

  哀公禅师 名寿,崇安大浑里人,家贫业农,事母至孝。“蓬跣不畏寒暑。尝耕烈日中,辄有云覆其上”。结庵铜钵(钹)山,巨石大木皆独力运之。卧不设榻,危坐达旦,能预知人之休咎。每施水疗疾,虽沉痼者立愈。既施米四五石,则顶载而去,陟险如飞,行人惊异。唐贞元二年(786年)四月八日,通告大众,积薪趺坐,颂偈而焚。

  伏虎禅师 名行儒,居武夷山中峰寺。景福元年(892年),里中有虎患,众避之不及,而禅师却能降驯恶虎,骑虎出入。寺中有伏虎坛,遗迹犹存。

  扣冰古佛 崇安县吴屯人,生于唐会昌四年(844年)二月八日,俗姓翁,名藻光,河西节度使翁承钦子。13岁依吴屯清潭寺行全为师。先后助师修创清潭寺和兴福寺。唐咸通八年(867年)落发受戒。“先以讲说,为众俗归”。有一僧箴告他:“汝之道行,当证无上,殆非诸祖之可班也,勉之勉之”。藻光由此益发精研,久之超悟。咸通十一年,参拜雪峰开山祖师义存(822~908年),大师惊叹:“汝异日当为王侯师也。”藻光延留数日即归。后往往在荆棘荒蛮中坐禅静悟,传说有虎踞左右,因久居之,“猕猴供果,群物侍伴”。唐广明元年(880年),藻光择地建造瑞岩寺,其誉播于方外。“远而荆楚陕川,无不闻其高风,造庵拜谒。至于高僧行者,悉皆杖锡叩钵,愿求参悟。”天成三年(928年),闽王王延钧礼聘至福州,“敬事为王师”。作为国师。他屡“劝王以百姓为念,勿多杀”。未几于鼓山坐化。“王以酥油香薪化师身,与弟子法云捧师骸骨仍归瑞岩,施钱十万,建塔于瑞岩寺院法堂之后,号‘瑞应宝塔’,以金瓶储舍利子,并封藻光为妙觉通圣大师。”宋以后,多次封赠,宝祐元年(1253年),加封至灵感法威慈济妙应普照大师。由于藻光冬日扣冰而浴,故称其为扣冰古佛。又因传说他的母亲曾夜梦辟支佛,尔后诞生藻光,故又称藻光为辟支佛。

  道琼首座 江西上饶人,拜洪州景祥为师,称其佛学已经“饱参”,丛林以耆德尊之,为临济宗南岳下十二世。居武夷山开善寺,并设木庵。宋绍兴十年(1140年)冬,信州太守以超化革律为禅,迎道琼为第一祖,被道琼拒绝:“吾初无意人间,欲为山子正为宗派耳。”他甚至还书偈寄弟子慧山:“口嘴不中禅老子,爱向丛林鼓是非。分付雪峰山首座,为吾痛骂莫饶伊。”有许由洗耳之风。

  了空禅师 姓程名自然,武夷山星村人。好读书而慕禅。学《礼》于回龙寺,以僧惟静为师。刻苦穷经,博通奥义,才思敏捷,文不加点,颇有盛名。漫游京师时,朝臣们争以笺疏委之,操笔立就。宋咸平中(约1000年),弘法京师,众称义虎。后奉旨出使西域取经,得石铫,用以煮药疗病,无不立愈。诣阙奏对,御赐紫衣金栏,赐号“了空大禅师”。章元振曾为之撰赞辞:“云何是了,触处皆晓。云何是空,触处皆融。道了未了,谈空非空。皇皇四达,无往无踪。”

  嗣公和尚 曾随胡安国之父胡渊学习,后入释籍,住持武夷山云居寺,不问世事,与胡安国友善。胡安国惜其才,曾寄诗劝其出山。

  祖鉴禅师 名从密,字世疏,汀州人。拜临济宗南岳下十三世泐潭应乾为师。宋宣和六年(1124年),应中丞翁彦国之请居崇安瑞岩寺。扣冰古佛在辞众往闽都时曾言:二百年后再归掃堂。祖鉴至此,竟有故地重来之感;又恰适扣冰坐化200年之际,扣冰所留丈余袈裟,祖鉴披之又极为适体。祖鉴于十二月二日坐化,亦为扣冰证圣之日。世人以为古佛再世。

  道全和尚 居崇安西山安福寺,深究经典,恰应扣冰佛所留箴言:瑞岩一片云,西山全是佛。

  卯斋和尚 姓彭,崇安吴屯人,居吴屯崇福寺。以少食称奇,每日卯时进餐一次,尔后在寺后盘陀石上坐禅终日。风雨中,只用一顶斗笠遮盖。105岁时趺坐而逝,因而号卯斋,坐石也由此称卯斋石。

  道谦禅师 姓游,崇安五夫里人,家世业儒,早年丧父母,因孤苦而愿从浮图。初到京都,师事圆悟大师,再师大慧宗杲。有一次,宗杲令其往长沙通书,他因参禅20年无所得力处,又畏路途奔波,而欲荒废。师兄宗元劝其只要“著衣吃饭,屙屎放尿,驮个死尸路上行”就行。半年后返寺,师称奇:“这汉和骨都换了也!”悟得密传心印。宋绍兴八年(1138年)归乡,居仙洲山开善寺,与邑儒刘勉之、刘子翚等友善,相与探讨学问。道谦曾收集其师言论,编成《大慧语录》、《大慧普禅师宗法武库》等书,朱熹曾随其学禅。他以佛兼儒之学,教授朱熹援佛入儒之妙,朱熹颇得教益。道谦后又曾建密庵居住,诲人不倦,世称其“言如云廓天布,以授学者,与浮词滥语何啻天冠地履”。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卒于盛年。逝世前,弟子曾求示教,道谦笑道:“万法本空,三界非有死生,预何安著,忍为骇俗态耶?”又再撰一诗《送人》示寂,诗云:“二三尺雪山藏路,一两点花春信梅。将此赠君持不去,请君收拾早归来。”僧众认为,他的去世“于师已无恨,惜乎法门不幸耳!”道谦兄宗元是建阳人,居竹源寺。朱熹曾言:“康节(邵雍)数学流源于陈希夷(陈抟)。康节天资极高,其学只是术数学,后人有聪明能算,亦可以推。村僧宗元,其人聪敏,能算法,看《经世书》,皆略略领会得。”可见其术数学问不在理学大师邵雍及道教大家陈希夷之下。

  圆悟禅师 建安人,号肯庵。居崇安开普善寺,学贯儒、释,善画能诗,为众所推崇。与朱熹相交颇深,并为朱熹所重。曾和朱熹《咏梅》诗云:“可怜万木凋零后,屹立风霜惨淡中。”为文士诗人所赞叹。他还曾撰辞赞朱熹:“岩岩泰山之耸,浩浩海波之平。凛乎秋霜澄肃,温其春玉发生。立天地之大本,极万物之性情。传先圣之心印,为后人之典型。”圆悟圆寂后,朱熹撰诗祭之:“一别人间万事空,焚香瀹茗畏相逢。不须更话三生石,紫翠参天十二峰。”

  吴十三道人 居崇安仙洲山,由道入佛。每有疑问,即叩请诸禅师。后以道谦为师,结庵于密庵旁,“遂往给侍”,执弟子礼。宋绍兴十年(1140年)三月八日,忽儿猛省,参得禅旨,占偈呈道谦师曰:“元来无缝罅,触著便光辉。即是千金宝,何须弹雀儿。”道谦答曰:“啐地折时真庆快,死生凡圣尽平沉。仙洲山下呵呵笑,不负相期宿昔心。”

  祖庭和尚 江西人,揭氏。习儒时曾遍游讲肆。一次大界、宗泐两位高僧过武夷山,祖庭即往拜访。宗泐曾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受诏注释佛经,并于次年率徒30人往西域求经。祖庭被两位高僧的学问所折服,而求师事,削发为僧,居东村庵。曾赋诗讽时事云:“除却渊明赋《归去》,更无一个肯休官。”灼见深刻。其禅师虽精通三乘,而专以净土法门为旨,为世所重。明正统七年(1442年)八月十一日书偈:“心源湛寂息驰求,一室安身万事休。不动干戈家国泰,天长地久几春秋。”沐浴更衣,趺坐而寂。停龛六旬,异香馥郁,缁素倾响,俱叹稀有。和尚另有语录存世。

  慧明和尚 明天启初年,慧明从海南到武夷山,结茅居于火焰峰顶,修行40年未下山,趺坐而化。

  元镜禅师 字晦台,明建阳洪氏子,为曹洞宗大师寿昌弟子。结茅于武夷山虎啸岩,后又至一曲石瓶岩下。一日,他指着岩下对道盛等弟子说:“此处可埋我。”遂圆寂。有语录、诗集行世。因号东苑镜,故又称东苑镜禅师。

  道盛禅师 字觉浪,别号梦笔杖人,明浦城张氏子。少年时习儒,后出家,随元镜禅师,并曾师从寿昌、博山等禅师,后归武夷山侍从元镜。在虎啸岩顶拜经三载,佛光灌顶,尽得曹洞宗旨。师傅逝世后,他因众所推崇,先后出坐道场50余处。开法南都,宗风大振。其门皆遁迹巨公,影响甚大。其弟子大盛(字石朝)居武夷山多年,博洽能文。后为金陵天界方丈,并有诗、文集行世。

  僧衍操 姓刘,字松山,清代漳浦人。有家学渊源,足迹遍四方,为学者所敬重。晚年为僧,至武夷山,居山北梧桐窠。深研禅理,手不释卷,著有语录8卷、诗集10集。

  僧海靖 清代延平人,原名胡献卿。善诗画,有才气,曾受命随天使出访,至琉球,凭绘画才能图其山川而归。尔后入武夷山为僧。著有《武夷图志》。

  僧如疾 字疵巳,清尤溪人,居武夷山内金井,能诗善画,曾作《武夷导游记文词》传世。

  僧超位 姓黄,号寿宗,清漳浦人。曾师从学者黄道周,好学善诗,居武夷山。曾归故里奉侍老母数年,后携母回武夷山,在山北章堂岩结茅以居。又再入筇岩修筑“莫庵”,坐禅继日,不苟言笑,待人宽厚,皈依者甚众。名震京师的铁华上人为其高足。

  僧道桓 字竺民,号凡木,清尤溪人,俗姓杨。少时喜读诗书,后至武夷山修行,居小九曲之泊庵,常吟诗作画,不少僧人拜于门下。

  释超全 俗姓阮,号梦庵,同安人,本名吴锡,或旻锡,字畴生。从文忠公曾樱为学,随师助郑成功抗清。顺治八年(1651年),清兵攻破厦门时,曾樱自尽殉节,阮锡冒死“出其尸”,葬于金门。料抗清无望,遍历山川后入居武夷山,自称轮山遗衲。著《海上见闻录》两卷、《幔亭游》诗文一卷。其《武夷茶歌》等诗文,具有重要史学价值,屡为学者所引用。

  铁华上人 字明开,漳浦人。继承超位禅师衣钵,居武夷山筇岩“莫庵”50余年。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正月,以74岁高龄杖锡入京师,朝野为之震动。诚亲王躬身拜访,叩请禅宗大略,书“洞天花雨”额赐之。朝中文士多有题赠。戚麟禅惊呼:“天下名山数武夷,偶飞一锡到京师”;潘锦则写道:“他年若肯结莲社,终为陶渊过虎溪”,表达对他的仰慕之情。大史陈梦雷认为“铁公和尚与其师伯明觉禅师先生大振宗风”。明觉禅师曾应清世祖皇帝召对说法,并赐紫衣敕印,颇有影响。

  超煌禅师 又名元煌,字泉声,俗姓陈,驰名漳、泉。善诗画,过武夷山一见难忘。曾主浙江天童法席。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寻居虎啸岩天成禅院,并加改造。权宦名流,屡往造访。

  兴觉和尚 晋江人,本儒家子。少年即皈依崇安青狮庵妙岩长老,剃发为僧。以严戒自律,“一瓶一钵,日惟汲泉煮茗而已”。善诗文,为名士所重。宁化雷鋐有诗追忆云:“我昔游武夷,忽忽十六秋。青狮长假馆,九曲峰峰遍。”漳浦蔡葛山赠诗云:“不怕秋风粗布衲,最宜泉水本山茶”。

  德容和尚 俗姓陈,原为鼓山当家,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至武夷山,居天心永乐禅寺,主持大兴土木,广增庙宇。永乐禅寺由此鼎盛,僧众达100多人。他还主持在永乐禅寺开设戒坛,广弘佛法。永乐禅寺由此一跃而成十方禅林,为僧众信徒所崇拜。

  妙湛法师 法名续林,俗名褚永康。清宣统二年(1910年),出生于辽宁省丹东市东沟县。民国29年(1940年),因感世事无常而出家。民国31年,在北京拈花寺受具足戒,之后入山东青岛湛山寺佛学院。深谙天台教理,继而参禅于扬州高旻寺来果禅师座下,深得来果和尚器重,礼聘为高旻寺大知客。1957年,妙湛法师辗转弘法至厦门南普陀寺,数十年如一日,三学并进,吃苦耐劳,福慧双修。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为保护南普陀寺免遭破坏作出巨大贡献。1978年以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落实,妙湛法师继续为南普陀寺的建设而努力。1989年,妙湛法师被僧众推选为南普陀寺第十任方丈。1995年12月19日,因病在南普陀寺方丈室安详示寂,享年87岁,僧腊54。荼毗后得舍利50多颗。妙湛法师生前多次临幸武夷山,为永乐禅寺重新修复做了大量工作,1992年受聘为永乐禅寺方丈。1994年,妙湛法师联络台湾屏东慈恩寺传孝法师,成立重修天心永乐禅寺筹建委员会,并亲任会长,发起为重修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捐书画作品义卖活动,所得款项作为天心永乐禅寺建设基金。在他带动下,海内外佛教徒和居士踊跃捐赠,加快天心永乐禅寺重修工程进度。法师圆寂前,曾表示要为重光宝刹而努力。1998年,在天心永乐禅寺西侧建妙湛法师舍利塔,以供僧众瞻仰。

  附:历代朝廷对武夷山佛教封赐

  1.唐天宝七年(748年),玄宗皇帝封武夷山为名山大川,全山禁樵采。山中佛、道两教从此得以兴旺。

  2.五代十国·闽天成三年(928年),闽王王延钧聘武夷山名僧翁藻光为国师。

  3.五代十国·闽天成年间,封武夷山名僧翁藻光为妙觉通圣大师。

  4.北宋咸平间(998~1003年),赐武夷山僧了空为“了空禅师”。

  5.南宋绍兴六年(1136年)五月,高宗皇帝赐武夷山成佛高僧藻光以“法威大师”法号。

  6.南宋绍兴二十一年,加封藻光为法威慈济大师。

  7.南宋乾道元年(1165年),加封藻光为法威慈济妙应大师。

  8.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年),再加封藻光至法威慈济妙应普照大师。

  9.南宋宝祐元年(1253年),加封藻光为灵感法威慈济妙应普照大师。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