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医方明>>正文内容

中国精神心理健康服务范围与佛教慈善政策框架研究(2)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2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刘继同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治疗方法是以心理治疗为主,辅以必要的药物治疗和各式各样康复服务。

  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治疗效果难于预测,神经、精神和心理因素相互影响,彻底痊愈可能性低。简言之,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生物医学和神经系统疾病色彩浓厚,个体大脑器官损伤是关键。

  其次,精神活性物质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是精神障碍体系中历史较短,发病率日高,较难治愈与现代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类型,主要特征是成瘾物质日趋增多,成瘾现象日趋普遍。

  精神活性物质是指凡是能够影响人类情绪、认知、行为,改变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并导致依赖和成瘾作用的化学物质,又称成瘾物质。目前常见精神活性物质有酒精、可卡因、大麻、兴奋剂与咖啡因、致幻剂、尼古丁、阿片类与海洛因、烟草、挥发性溶剂、镇静催眠剂等[28]。不当利用、使用、滥用一种或多种类型精神活性物质是引起精神障碍和行为障碍的主要原因,精神活性物质引发精神和行为障碍的主要临床特征是认知、情感、行为、生理紊乱的症状群,由于成瘾物质越来越多,社会环境因素影响越来越大,物质滥用和网络成瘾问题日趋严峻,成年男性、青少年、警察、罪犯、性工作者、精神病人和其他高风险职业的患病率越来越高,一般说来,精神活性物质使用障碍和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引起精神和行为障碍的危害性较高,既损害使用者的躯体、人格、情绪和心理健康,又容易引发各式各样违法犯罪和法律问题。

  总体来说,精神活性物质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的治疗主体多种多样,使用者本人和家属、教师、警察、法官、精神科医护人员、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师,社会工作者扮演重要角色。

  物质成瘾、药物滥用、吸毒、网络成瘾、酗酒和某些药物成瘾治疗方式多种多样、各具特色,药物治疗、福音戒毒、心理治疗、替代治疗、认知治疗、行为矫正、家庭治疗和同伴教育[29]。一般来说,药物依赖、网络成瘾和酒精滥用的临床治疗和社会干预效果是乐观和可以预期的,治疗效果好坏主要取决障碍者群体自身意志和生活目标,社会环境和社会干预项目适应性。简言之,药物依赖、网络成瘾和酒精滥用等障碍的认知行为、社会环境和流行文化色彩浓厚。

  这些精神障碍和行动障碍的社会建构特色鲜明,反映社会结构变迁和行为模式的基本特征。

  四、精神心理健康服务与宗教信仰活动关系

  精神心理健康状况与宗教信仰活动之间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精神心理健康是宗教信仰和灵修生活追求的最高目标,宗教信仰和灵修生活对精神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和决定性影响,二者的相互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与内在联系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与社会结构的重要特征。

  纵观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疾病、伤残、死亡、健康和精神健康始终与宗教信仰密切相关,如西方原始社会超自然的“神灵主义医学模式”,古希腊罗马时期自然主义哲学的医学模式,中世纪基督教认为疾病是天意的惩罚和审判,肉体是堕落的,是上帝的傀儡,因此区分牧师职业和医疗职业,牧师以救治灵魂和灵魂圣洁为己任,医生以治疗肉体痛苦和疾病为己任,形成精神与肉体,唯物与唯心主义二元世界,中国社会传统中医药和易经“阴阳五行说”等。某种意义上说,医学发展史是医学逐渐脱离宗教信仰,成为独立、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的历史。简言之,在生物医学模式转型背景下,精神心理健康与宗教信仰活动相互关系模式多种多样,

  本文简要论述精神心理健康与宗教信仰活动之间相互关系基本模式,核心议题和变迁规律。

  首先,精神安宁、心理健康既是宗教信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宗教信仰追求目标。宗教信仰活动针对和回应的主要问题是人类精神生活和精神追求,是人生观和世界观问题,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的生命和行为就会失去社会意义,丧失发展的方向。一般来说,宗教信仰在人类原始社会和现代工业社会两个历史发展阶段中占据主导性地位,在原始社会生活中,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人类社会对许多自然现象和自然灾害不甚了解,祖先崇拜、生殖器崇拜、图腾崇拜、巫术巫婆、原始宗教、表演艺术和各种祈福仪式产生。在现代工业社会,在衣食住行和基本生存需要满足之后,人类社会重新追求心灵和灵修生活。人生目标、人生哲学、生活意义、生命价值、道德思想、伦理规范和个人修养等日益重要,精神心理世界、价值观念与价值目标、终级目标和理想境界、精神心灵的自由和内心感悟,这些都是灵性生活和宗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精神心理健康、安泰幸福的重要保障。

  其次,宗教信仰、宗教生活、宗教情感对灵修生活、精神慰籍、心理健康和终级关怀的重要影响,宗教政策与宗教制度成为影响人们价值观念、生活意义、精神心理健康重要因素。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宗教仪式、宗教信仰、宗教体验、宗教团体、宗教政策和宗教理论始终是影响人们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制度安排的重要因素,是只真正“看不见的手”。

  总体来说,宗教信仰和宗教团体生活对人类社会精神心理健康的影响体现在如下多个方面,一是人们具有更高层次和超越世俗生活的精神心理追求,指明人类社会和个人的奋斗目标,二是宗教信仰和宗教情感为人类社会的精神生活和个人灵修生活提供丰富多彩营养和原料,三是宗教仪式和宗教团体为人们社会生活、社会交往、社会关系和社会选择提供替代方案,四是宗教信仰和政策为人们预防、治疗、缓解和应对精神心理障碍提供最佳的自我完善服务。

  第三,宗教信仰与精神心理健康的互动关系和相互影响模式,这是精神心理健康服务与宗教信仰活动互动关系模式中最重要的议题,是本文关注焦点和政策研究关注的核心议题。宗教信仰与精神疾病、心理障碍之间存在多种多样天然的、必然的、内在的、历史性联系,精神障碍、心理疾病和精神心理健康是宗教信仰与精神心理健康之间相互关系最佳介入点。例如德国著名精神科医生克雷丕林(Kraepelin)用“情感萎缩”、“欲望受损”、“道德反常”等概念描述精神分裂症,他首次明确区分双向精神病(或双向情感障碍、躁郁症)与精神分裂症。1886年德国著名精神病医生克拉夫特-埃宾出版《性变态》一书,将多种性倒错行为纳入精神疾病范畴,如人兽性交、粪性淫乐、露阴癖、恋物癖、虐待狂和受虐待狂、异装癖等等[30]。

  简言之,宗教信仰与精神心理健康之间错综复杂、多种多样的相互关系模式是研究的重点。

  长期以来,宗教信仰与精神心理健康之间互动关系存在诸多尚未破解和充满争议议题,这些核心争论议题成为理解、观察、分析宗教信仰与精神心理健康之间相互关系的最佳视角。需强调的是,由于人类认识水平所限,宗教信仰与精神心理健康之间关系尚存诸多未解之谜。首先,为什么人类为了追求安全保障、降低风险、幸福美好生活和预防避免疾病、痛苦困扰,总是祈求神灵赐福、上帝保佑和某种超自然的精神力量,而不论人类社会发展的程度有多高,为什么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物质财富越多和物质生活越好,人们精神心理健康要求越高,原始社会中原始宗教信仰和现代社会中现代宗教信仰对人们精神、心理健康影响有何不同?

  其次,为何用咒语和宗教仪式治病术士与用药物和手术为人治病的医生长期并存共生,二类医者的治疗理念、治疗方式和治疗范围截然不同,但是二者的治疗效果常常非常相似,这两类医者应该是相互排斥还是相辅相成,或者一个人是否应兼有这两种治病救人的本领,术士所用的咒语、魔法和宗教治疗方法发挥作用的基理是什么,还是个存有争议的议题[31]。与此密切相关议题是,为什么宗教治疗方法长盛不衰,为什么疾病流行常导致宗教治疗介入,为什么历史上宗教治疗方式总是比医生的治疗更加廉价而更易于被广大普通民众所接受?为什么西方国家历史上存在大量传教士通过传播福音和强调诚信治疗疾病的奇迹和神迹?为什么宗教信仰能够使病人战胜疾病痛苦,安详和毫无恐惧地死去,升入天堂,获得永生?

  第三,神奇魔法力量治病救人已成为一个非常吸引人的话题,是否有魔法和神奇力量的存在已成为医学届与宗教界之间争论的主要焦点之一,成为科学理性与宗教信仰间的争论。如何理解和解释宗教信仰的神奇力量,如何说明宗教信仰与生理疾病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如何分析宗教信仰对生理疾病影响,如何通过宗教信仰力量预防治疗生理疾病和降低痛苦,如何探寻生理因素与心理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和相互作用模式,这是多学科感兴趣的议题。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对以往存在的先知医学、占星术、魔术疗法[32]、神殿医学等宗教医学去伪存真,批判性吸取有益营养,探索宗教医疗服务体系的有益成份,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任务,我们不能因为知识有限而简单冠之以“封建迷信和伪科学”。因为虔诚的祈祷和真诚的忏悔既可以带来心灵安宁,又可以带来微妙生理健康和心情舒畅。

  第四,如何科学合理区分精神心理病人和拥有宗教信仰的信教人士,哪些精神障碍、心理疾病属于医学的精神心理健康范围,哪些言行和想法属于宗教信仰和心灵深处基本范围?这个问题关键是探讨疾病宗教治疗手段和非宗教治疗手段异同之处,疾病本质和病因[33],因为疾病不仅涉及医疗技术和临床治疗,而且涉及个人、社会、宗教信仰和社会行为结果,净化和献祭仪式、魔法咒语、牺牲祭品、白大褂和安慰剂的象征性意义是医学体系的部分,从语源学角度看,神圣(holiness)与治疗(healing)是从同一词根(wholeness)演化而来,拯救(salvation)和有益健康(salubrity),治疗(cure)和照顾(care)、仁慈(charity)由同一词根演化而来。虽然如此,身体和灵魂,精神与肉体,才智与精神,宗教与医学,医生与牧师逐渐区分开来,同时圣洁与治疗,医学与宗教,肉体与信仰,唯物与唯心、生理与心理是高度相互依赖的。从本质上说,宗教信仰基本功能是治疗灵魂,医学基本功能是治疗疾病,二者都是解决问题。

  第五,如何充分利用宗教信仰和宗教理论,挖掘佛教和各种宗教理论中科学合理的要素,大力发展慈善公益事业,弘扬宗教平等博爱理念,纯洁人类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念,预防、治疗人们精神痛苦和肉体痛苦,建立现代疾病观和慈善公益事业,社会服务体系[34],将生理疾病、肉体痛苦和精神障碍、心理疾病整合起来,为全人发展提供连续和综合性服务。例如欧洲国家的医院护理起源于宗教护理团体,所有宗教团体都有照顾穷人和提供医疗服务的职责,医院的经费由慈善捐赠提供,医护人员由宗教团体提供,这包括精神心理健康服务。

  五、佛教慈善事业与佛教慈善政策框架研究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政府执政理念、发展哲学与发展模式发生革命性和结构性转变,国家与社会关系框架议题,政府、市场、民间社会和第三部门三足鼎立现代化结构格局形成,国家“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大政方针,预示中国宗教慈善公益时代来临。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社会发展处境与欧美国家宗教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宏观环境截然不同,欧美国家宗教慈善公益事业是在个人和家庭自助服务,社区、群体和行业互助服务发展同时发展起来的,中世纪基督教会多种多样宗教慈善服务为现代社会福利制度奠定多方面基础。与此相反,中国的宗教慈善公益事业是在自助服务、互助服务、市场就业服务、单位服务、国家福利、法定服务和社会保护体系相互交织、同时并存的宏观社会背景下产生、发展的。这种宏观社会背景与社会结构不仅直接影响宗教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价值目标与政策目标,而且影响宗教慈善公益事业的范围内容、服务对象、服务方式、资金来源和总体发展模式。这意味中国宗教慈善公益事业发展模式和政策框架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回应中国社会需要。

  中国佛教慈善公益事业发展战略与政策框架应放在社会政策框架与社会福利制度框架中统筹考虑,而不应放在国家宏观宗教政策框架和政府日常宗教管理工作框架中考虑[35],推动宗教事业和宗教政策结构转型,由纯粹宗教政策与宗教管理转变为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明确规定宗教慈善公益事业的“社会政策框架与社会福利性质”,为宗教慈善公益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社会政策是相对经济政策而言的,是现代社会政府承担社会福利责任的主要表现形式。社会政策框架主要由社会保障、教育政策、公共住房政策和卫生政策组成。中国特色社会政策框架主要包括人口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宗教政策和社区发展政策等[36]。实际上,特定国家和特定时期社会政策框架反映特定国家和特定时期的社会福利制度框架。从社会福利服务提供性质角度看,社会福利服务主要划分为非正式和法定正式服务两大类,宗教慈善公益事业既可以归属于非正式福利服务体系,又可以归属于正式和法定福利服务,总体来说,宗教慈善公益事业是政府社会福利事业的重要补充和配角,而不是主要的角色。在这种国家发展战略定位和宏观福利制度背景下,宗教慈善公益事业大有可为,前途无量。

  首先,在中国佛教协会、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和国务院宗教事务局所属单位中建立佛教慈善公益事业专业委员会一类全国性专业组织,将世界和全国范围内关心佛教慈善公益事业专业人士联合起来,为全国各类专业人员和志愿人员提供交流沟通、合作和社会服务平台,为中国佛教慈善公益事业健康发展提供组织性保障,通过专业组织建设推进佛教慈善事业。

  其次,适应国家大力发展社会工作专业的客观需要,在全国佛教系统院校和寺庙中选拔少数优秀人才,尽快在北京举办佛教慈善公益事业、社会服务与社会工作专业高级培训班,培养发展佛教慈善事业的种子和高级人才,加快推进佛教慈善事业的专业化与职业化进程,鼓励佛教系统从事社会服务的专业人员参加社会工作国家资格考试和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培养一批来源和扎根佛教系统内部,留得住和用得起,通晓佛教理论与社会服务基本理论,能够直接为弱势群体和所有需要帮助的人群提供专业服务和社会保护的“宗教社会工作者”。

  第三,按照社会实证研究模式,参考西方国家宗教团体的习惯做法,借鉴哲学社会科学与社会调查方法,在国务院宗教事务局领导下,开展全国范围的佛教慈善社会服务现状调查,摸清全国佛教慈善社会服务的现实状况,找到现存主要问题和结构成因,在实证调查基础上,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状况和国家宗教政策框架,重新建构中国特色佛教慈善服务体系与政策,清晰勾画佛教慈善事业发展宏伟蓝图和战略决策,为科学、民主决策和宗教管理奠定基础。

  第四,在医学社会化和社会医学化,尤其是人们日趋关注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背景下,佛教团体可以大力兴办各式各样非营利医疗机构,尤其是利用佛教圣地建立各类疗养院所,为贫苦人士、弱势群体、劣势群体和各类有需要的人群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心理治疗。施医赠药、兴办医院、照顾病人、关怀弱者、博爱众生、保护生命和慈悲为怀是佛教的传统,服务病人、伤者、灾民、儿童、弃婴、精神病人、老人、穷人、残疾人和需要帮助的人群,收容流浪和无家可归者并为其提供食宿和解决温饱问题,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和社会保护,例如建立各种庇护所、中途之家、疗养院,为需要人群提供临时性、救济性和保护性住宿,这既是人间佛教慈善、博爱精神的生动体现,又是佛教在中国社会拥有广泛社会基础的原因。需要强调的是,除兴办非营利医疗机构之外,运用佛教理论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是佛教团体可探索重要领域,佛教组织中越来越多佛教徒获得心理咨询证书为咨询服务奠定基础。如佛教团体应参考借鉴道家的认知疗法,充分挖掘和利用佛法理论宝库,造福中国人民[37]。

  简言之,尽快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和佛教特色的医务和精神心理健康社会工作服务体系[38]。

  第五,在老龄化日趋严重和空巢老人日趋增多背景下,宗教团体尤其是佛教团体如何更加积极主动和制度化介入临终关怀服务,在现存医疗照顾和临床护理为主临终关怀服务体系中,为各类拥有宗教信仰的老年人、各类肿瘤、慢性病患者和病人家属提供精神心理慰籍和情感支持,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和佛教特色肿瘤社会工作和临终关怀社会工作服务模式,使他们缓解肉体痛苦和免除死亡恐惧,安详和有尊严地离开人世,圆满走完生命的最后历程,这是佛教团体和佛教人士可以大展身手的领域,具有特别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和政策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在社会结构全面转型,,生活节奏速度加快,生活压力和社会竞争显著增大,紧张、压力、挫折、失意、失败、痛苦、失业、贫困、疾病、伤残、意外事故、自然灾害和负面生活事件等使生命、生活意义变得格外重要,迫切需要“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疗法”[39]。

  第六,按照国务院《基金会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尽快注册成立全国性和地区性佛教慈善基金会,广泛动员一切社会力量,多方面筹集开展佛教慈善公益事业所需资金和资源,充分利用佛教系统筹集资金的优势,培养一批募集、运营和管理各类慈善基金的高级人才。佛教慈善基金会可以由佛教团体在佛教系统内部建立,也可以在佛教系统之外采取冠名方式建立,例如北京大学佛教慈善基金会,或北京大学医疗慈善基金会,将基金会日常运营管理工作交托给北京大学,佛教团体只承担基金会原始基金筹集、基金会的董事会和监事会职责。

  第七,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在国务院层面上,协调国务院有关职能部门,尽快调研起草《宗教社会服务条例》,或《佛教慈善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促进条例》一类的权威法规政策文件,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大政方针落实为专门、具体、操作化政策法规,适应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客观要求,建立中国宗教慈善、公益服务的政策框架。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宗教政策取得长足进展,有效解决诸多历史遗留和管理性问题[40],但是总体来说,有关宗教团体从事慈善公益事业的政策规定和制度安排凤毛麟角,亟待加强。中国社会发展环境,历史文化传统、宗教信仰与宗教团体组织结构、生存状况不同于欧美,政府、社会和公众对宗教团体的社会需要、社会期望和社会理解具有鲜明时代和中国特色,我们应尽快建立国家级、综合性和专门性相结合的宗教团体从事慈善公益事业的政策框架。

  第八,加强宗教基础理论和宗教政策研究力度,广泛动员和组织大专院校专家学者从事紧迫和重大宗教现实问题的政策研究,适当时候在北京召开宗教慈善公益高层论坛,举办相关专题国际会议,开展宗教慈善公益事业跨国比较研究和历史研究,实证研究中国人慈善公益观念和慈善捐赠行为模式,开展佛教寺庙经济研究,为宗教慈善公益政策奠定理论基础。

  六、简要讨论与基本结论

  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四川汶川大地震说明,中国社会已由基本生存、物质福利向精神健康、心理福利时代转型,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结构转型的主客观条件已经成熟,疾病性质、疾病成因、疾病类型、疾病结构、疾病体系和疾病模式随之发生重大结构变化,国民精神心理健康议题“浮出水面”,成为公共政策、社会政策与卫生政策议程优先领域,表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福利制度建设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41]。精神心理健康问题基本特征是精神心理障碍的成因和干预措施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制度环境、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取向,政治文化,种族和性别歧视一直左右精神疾病的定义和诊断。精神障碍是人脑功能发生障碍时在精神心理活动方面,例如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情感、意志、行为、智能、睡眠等表现的各种病理显现。因此临床上常见精神障碍类型繁多,如意识障碍,知觉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思维障碍,智力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行为障碍,睡眠障碍,饮食障碍等,神经疾病、精神、心理障碍和行为障碍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精神心理健康成为个人福利与社会福利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更为重要的是,现实紧迫的精神心理健康需要为宗教社会服务大发展提供难得的历史机遇。

  精神心理障碍和行为障碍的界定角度与诊断标准具有鲜明社会文化特征,社会建构色彩浓厚,例如人们对是否存在“精神病”一类疾病的争论从未间断,反映人类对疾病和健康的认识不断深入,反映人类社会发展、健康照顾体系和精神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结构性变迁规律,如由生理疾病为主疾病模式向以精神和心理障碍为主疾病模式的战略升级已成为国际惯例,生理疾病和病理生理学研究范围清晰明确,固定有限,精神障碍和心理障碍范围日益扩大,传统疯人院的管理从属于社会管制的特别紧急措施转变为医学性质和治疗目标,精神病院的管理方式由强制性、封闭性、禁闭性转变为非强制性治疗、开放性机构和社区精神健康服务,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分开,难治愈的与可治愈的分开,有暴力倾向的病人与温顺的病人分开,整洁的与不洁的病人分开,精神与意志的分离,精神病与神经症的分离,人类精神障碍分类诊断和治疗体系发生诸多结构性变迁,反映精神心理健康学科视角从精神病学到精神医学,精神健康领域的诸多核心概念从模糊不清到明确清晰,精神健康对象从少数人到全体公民。如美国建立重大灾害及危机国家心理卫生服务系统,精神心理健康服务处于优先领域[42]。

  简言之,医学模式尤其是精神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全民性、终生性、隐蔽性和内伤性特征,为宗教团体尤其是佛教团体积极参与精神心理健康服务营造适宜环境,奠定坚实社会基础。因为精神心理健康状况与宗教信仰、宗教活动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二者相互依赖,精神心理障碍需要用精神心理手段予以解决,心灵深处和精神世界迫切需要宗教灵修生活。

  目前中国宗教政策与宗教信仰自由状况处于空前未有的大好形势之下,社会结构转型、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工业化、城市化与社会现代化带来的高风险社会,医学模式结构转型,“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大政方针,宗教团体精英内部积极回应社会需要,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组织建设、人才培养、福传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均有声有色,异常活跃,宗教社会服务与佛教慈善公益事业欣欣向荣,面临前所未有战略机遇。人间佛教、关注现实、慈悲为怀、尊重生命、社会关怀理论和中国佛教广泛的社会文化基础,导致佛教慈善公益事业发展处于得天独厚的地位,面临难得历史机遇和更加有利社会条件。最为重要的是,如何尽快建立中国特色的佛教慈善公益服务政策框架与佛教社会服务体系,建立全国性和地区性佛教慈善基金会和佛教社会服务,培养宗教与佛教社会服务专业人才,广泛开展多种多样基础理论与宗教慈善政策研究,为老年人、儿童、妇女、残疾人、精神病人、农民工和各式各样弱势群体、劣势群体提供慈善服务,成为佛教慈善事业发展战略重点。

  文/刘继同

  本文系笔者承担的卫生部《精神健康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特此说明与致谢。

  [参考文献]

  [1]赵亚辉:中国坚信:一切可以从头再来。北京:人民日报,2008.9.5.

  [2](美)T.D.Kolski等著,梁军译:【危机干预与创伤治疗方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3](美)恩格尔,黎风译:需要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大连:《医学与哲学》,1980.3.

  [4]卢希谦,李恩昌:论医学社会学与社会医学化。西安:中国社会医学,1995.5:14-16.

  [5][30](美)罗伊.波特等著,张大庆等译:【剑桥医学史】。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6](英)凯伦.法林顿著,陈丽红等译:【刑罚的历史】。广州:希望出版社,2003。

  [7][32](英)罗宾.布里吉斯著,雷鹏等译:【与巫为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王维治(主编):【神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9](美)J. C. Mezzich,许又新译:国际精神病学分类与ICD-10。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0.5:197-199.

  [10]金徳初:精神病院的成长与分化(上)。哈尔滨:医院管理,1983.5:46-49.

  [11]WHO:【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第二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12]苗丹民,王东耀:西方精神病心理治疗方法的发展。西安:中国社会医学,1988.1:39-43.

  [13]沈渔邨(主编):【精神病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14](美)D. Davies著,林涛译:【精神病理学模式】。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

  [15](美)R. G. Sands著,何雪松,花菊香译:【精神健康临床社会工作实践】。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16](美)G.Corey著,石林等译:【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17](美)Engle, G. L (1977), The need for a new medical model: A challenge for biomedicine. Science, 196:129-135.

  [18]WHO:【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第一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19]WHO:将精神卫生工作内容纳入初级卫生保健。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1.2:85-89.

  [20]彭瑞聪:精神卫生需多学科合作。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5:257.

  [21]赵旭东等:社会文化变迁与精神卫生(综述)。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1.3:113-115.

  [22]金徳初:从精神病学到精神医学。哈尔滨:医院管理,1984.11:46-69.

  [23]张继志:社区精神卫生简介。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6:283-85.

  [24](德)E.博伊姆勒著,张荣昌译:【药物简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5]陶国泰:美国精神病防治工作的发展概况。北京: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0.4:255-259.

  [26]徐韬元,夏镇夷:我国精神疾病分类的历史与现状。北京: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9.5:257-260.

  [27]凌万军(编):【精神与健康】。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

  [28]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诊疗指南:精神病学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9]汤宜朗:“嗜酒者互诫协会(AA)”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6:265-67.

  [31]李从培等:神灵俯体状态的相关问题。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2.4:167-170.

  [33]钟友彬:性变态的病理心理机制和发病机制。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1.3:123-125.

  [34]李东海:【香港东华三院一百二十五年史略】。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8。

  [35]赤耐(主编):【当代中国的宗教工作】。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

  [36]刘继同:中国社会政策框架特征与社会工作发展战略。北京:《新华文摘》,2007.4期。

  [37]黄薛冰:“中国道家认知疗法”讨论会纪要。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5:291-293.

  [38]刘继同(主编):【医务社会工作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39]赵菊丛,赵亚忠:积极生存疗法。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1:36-37.

  [40]国务院宗教事务局政策法规司(编):【新时期宗教政策文件选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

  [41]齐小秋(主编):【精神卫生政策研究报告汇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42]张黎黎,钱铭怡:美国重大灾害及危机的国家心理卫生服务系统。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6:395-397.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